知秋小说网 > 纪实文学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 第24章 青海湖畔(2)

第24章 青海湖畔(2)

小说: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作者:邑清尘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

“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这只是传说,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着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着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的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

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

文成公主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她和西藏人民和睦地生活了三十九年才去世,在她的熏陶下,松赞干布这个草原英雄变成了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开启了佛法在西藏传播的光辉历程。

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一些随她前来的工匠也一直受到丰厚的礼遇,他们死后,也纷纷陪葬在文成公主墓的两侧。

文成公主的墓,就在琼结。

仓央嘉措站在那个山洞对面呆呆地想,自己死后,会埋骨何处呢?

多少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吗?

仓央嘉措累了,他的心在一点一点儿往下沉,沉到看不见的无底深渊,他回望着莽莽的昆仑,清澈的通天河。大自然的诱人反而增添了他的无限伤感。诗人心底的诗情已被重压在大山之下,他像一个歌手被扼住了喉咙……接着,他们走进了一望无际的戈壁,在戈壁沙滩中长途跋涉的滋味可想而知,每个人的嘴唇干裂了,脚底下的沙子跟火炭一般烫,头顶的太阳久久不愿意下去……终于,一个叫格尔木的地方出现在面前。

紧接着就看到路上扬起的尘土,迎面驰过来一队蒙古骑兵。

是策妄阿拉布坦。

他此次来定然不怀好意,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是想把仓央嘉措弄到准噶尔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有了活佛这个傀儡,就可以百无禁忌,为所欲为了。

席柱等人当然不允许,仓央嘉措是皇帝要求迎到京师朝觐的,怎么可能交给你。策妄阿拉布坦也不傻,他深深知道和皇帝作对是什么下场,于是只好兴意萧然地离开。

为了防止意外,席柱等人决定队伍由格尔木折向东行。

队伍在隔壁上缓缓地行进,像一头负重的骆驼,一根稻草,就能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接着,康熙皇帝接到了驻扎在西宁的喇嘛商南多尔济的奏报,说拉藏汗已经带领着人马押解假的达赖赶赴京城了,队伍已经快到了青海湖畔。

然后这根稻草,就出现了。

康熙突然下了一道严厉的旨意,斥责席柱和舒兰等人。皇帝质问说:

“汝等曾否思之:所迎之六世达赖喇嘛将置何处?如何供养?”

这道圣旨和上次的有抵触,上次的圣旨言之凿凿地说,要让他们把仓央嘉措押解到京城。而这次,却是责问将仓央嘉措如何处置。

其实这也是康熙皇帝的为难之处。要是真把达赖带回北京,怎么处置他?杀了?全藏的民众会同意吗?供养起来?怎么供养?

这下轮到席柱等人慌乱了,接到了这样的一道圣旨,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他们以为只要把仓央嘉措平安送到京城就完事了,哪里知道会出现这件事儿。皇帝这道圣旨语气够严厉的,席柱仿佛看到了自己被押送上刑场的瞬间。那么,皇帝是怎么突然变卦,不让仓央嘉措进京了呢?

当年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曹操得知这个情况后,传唤杨修问他,杨修用鸡肋的意义回答。曹操大怒:

“你怎么敢造谣生事,动乱军心!”便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此时席柱等人的情况刚好和杨修相反,对于仓央嘉措的处理,如果能不使皇帝为难,就会逢凶化吉,加官晋爵。否则,可就凶多吉少了!

现在的席柱骑虎难下,知道这个已经被废黜掉的活佛变成了一团炭火,既不能把他交给皇帝,又不能退还拉藏汗,更不能给第三者,比如那个策妄阿拉布坦。于是,押解仓央嘉措的一行人便停驻在了青海湖畔。

席柱出了帐篷,看着外面的天空,没什么人能给他出主意的,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席柱思量再三,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要让仓央嘉措既不用返回西藏也不用继续入京,简单来说,就是留在原地。

于是,席柱决定,找仓央嘉措谈谈,皇帝不要他到京师来,只能有两种意思,要么是想让他死,要么是想让他消失,只要你不出现在皇帝的视线范围里,那么怎么着都行。

他请来了仓央嘉措,以礼待之,命手下人取掉他的刑枷,叫左右一律退下。然后告诉这个憔悴不堪的活佛,现在你自由了,可以离开,不用去京师了。

青海湖,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淖尔。库库淖尔,其实是一个人名。

相传这里很早就有了人烟,各民族的牧民,环湖而居,生息繁衍。

但是,一些部落的头人,被权欲支配,不断挑起战争,你杀我打,常常搞得尸横遍野,血染草原。

后来,蒙古族内出了一位明智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库库淖尔。他,耐心地教育着本民族的兄弟,和邻居和睦相处。他,反对头人们挑起的不义之战。

邻族人受到狼、豹的袭击,他带领本族人,帮助邻族驱逐狼、豹。

邻族人受到天灾,牛羊成群死亡,他说服本族人相助周济。渐渐地,蒙古族和相邻的其他各族牧民,解除仇隙,消弭战祸。亲如家人,团结共处。

为了各民族的团结,库库淖尔,奔走劳累,鞠躬尽瘁,积劳成疾,抱病去世。牧民的哀思和痛哭,震惊了上天,也感动了上天,便封他为团结之神,并由他管理湖周牧民的祸福。牧民知道了这件事奔走相告,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把青海湖也叫做库库淖尔。库库淖尔,永远成为团结友爱的象征。

仓央嘉措来到了青海湖边,天上一丝风也没有,夜凉如水,衣衫在寒夜之中瑟瑟发抖,仓央嘉措的心,早如同那平静的湖水一样,不起一丝波澜。他静静地等待着,就像湖水也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青海,这一片世界屋脊上寂寞而荒凉的土地,一直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而那个湖,刚好像是镶嵌在锦缎上面的珍珠。

但是在西藏人们的眼中,是他们灵魂皈依的故土。从这里,走出过格鲁派祖师、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在这里,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曾经与蒙古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讲述佛法,弘扬格鲁派教义,劝止蒙古族人更改陋习,崇习佛教,并在宗喀巴降生之地湟中莲花山坳中修建了藏传佛教六大寺之一的塔尔寺,在青海藏区建立了格鲁教派的宗教统治地位。于是,千千万万的蒙古草原部落由信仰萨满教改为皈依佛教,享受着佛音的洗涤。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时仓央嘉措面前的苦海,恐怕就是这个一眼望不到头的青海湖吧。他经过长途跋涉,已经身患顽疾。落魄得形容憔悴、病骨支离。经历了漫长的艰难跋涉,沿途环境的恶劣,不用言表。他看着水中月亮的倒影,难得有这么清闲的时候,水中的月亮如同一颗巨大的珍珠,沉睡在幸福的梦中。

这一世的欢情与悲意刹那间化成清雨落入他的眸子里。他知道,他将要离开这个不再留恋的尘世。

他看见水和天的距离渐渐近了,两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在今夜,远处的山和湖水拥抱了,好像在悄声细语地诉说着什么。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草地,大山拖着长长的影子,草尖上挂着雾白的晨霜。只是,少了一个盘膝端坐的雕像,还有那一声轻轻的叹息。

喜欢《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吗?喜欢邑清尘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