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丝绸之路的另一端,中亚、中东(2)
我在迪拜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当地机场换登机牌的地勤人员是中国人,大厅里拿着对讲机的服务人员也是中国人,免税店里的店员还是中国人。我刚开始还没太注意,张口就用英文问路,结果人家直接用中文回答我。在机场的餐厅里,我还认识了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妹妹,她是来阿联酋打工的,同时也希望能把英文练好。刚开始我们一直用英文交流,她的口语很不错。我问她在这里工作的薪水能有1000美元吗,她瞪大眼睛,天真地看着我说:“那怎么可能?”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迪拜“淘”到黄金。
迪拜企业最著名的特点就是经常疯狂地“引进”世界各地的人才。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就是跳槽去迪拜工作了,听说迪拜企业给的薪水是他原来工资的好几倍。因此在我的印象里,迪拜应该是一个超级富有、超级豪华的国家。实际上,在迪拜,能赚到钱的只有那些自己做老板的人,以及那些身为高级白领的中产阶级。所以如果你也想去迪拜淘金,一定要三思而行,谨慎再谨慎。
迪拜的确成功吸引了许多投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清廉高效的办事特点以及鼓励商业的经济政策。但我发现很多人对迪拜的认识似乎仍然存在着误区。迪拜并不是什么天堂,迪拜的规划者利用媒体为自己的国家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可是这里的社会整体水平还真是有待提高。先不说医疗和福利待遇如何,单是这里的交通情况就足够让你感觉混乱了,而且迪拜人的贫富差异相当大。我并不是想否定迪拜的发展模式,但任何一种速成的经济体系都是有缺陷的,这需要决策者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完善它。
迪拜国内的大多数人都是从欧亚非移民来的,素质参差不齐。移民在这里没有归属感,而这里也不会真正接纳他们,这大概是移民城市的通病。
迪拜没有外汇管制,市场相当开放。这里的进口税一般在4%左右,而且电信设施水平一流,所以能够为兴旺发达的金融业和服务业提供服务。这种经济模式促成了迪拜和中国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国可以向迪拜输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物美价廉的货物,这些都是阿联酋人需要的。迪拜的能源也很充足,即使是自来水——这个昔日困扰阿拉伯国家的老大难问题,如今也可以用淡化海水的方法加以解决。
让你心惊胆战的物价,科威特
在地图上寻找科威特,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位于波斯湾最里面的小国,同时它也是一个地势低洼的滨海国家。小时候上地理课的时候,地理老师曾戏言,别看科威特国土面积不大,可它地势低,海湾的石油都流到它那里去了。虽然这仅仅是一句玩笑话,但科威特的石油产量的确多得惊人。盛产石油的国家的物价都相当高,科威特更是如此,这里的城市生活开销曾位列世界第四。科威特的人口数量较少,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在这里行不通,因此才制造出了“令人心惊胆战的物价”。到了科威特,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好像花得特别快,一天的生活费在100美元左右。
很多人会觉得科威特是个危险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战争并没有给当地人留下什么阴影,海湾战争后,他们在阳光灿烂的土地上飞快地重建了科威特城,这是一座高楼林立、随处可见绿色树木和蓝色海洋的城市,当然也少不了金黄色的沙土。
因为只在科威特逗留两三天,所以我就没带旅行手册,也不知道这里的物价和汇率具体是什么情况。凭着经验和感觉,我觉得100美元怎么也够我活一段时间的了。于是我来到机场换钱的地方,抽出一张百元美钞递了过去。工作人员接过钱,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就这些吗?”我也一脸无辜,好像在说:“就这些,嫌少吗?不是假钞,快点换!”他从堆积如山的科威特第纳尔中拿出几张小票递给了我。我一数,才20第纳尔。我一看汇率牌,原来4美元才能换1第纳尔。
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你会发现和你并肩驰骋的不仅仅有汽车,还有游艇(用汽车拉着)。在科威特,人均游艇拥有率可能是亚洲最高的国家。如果你选择让计程车司机带你去找酒店,那这将会是一段非常可怕的经历。你会发现在科威特根本就找不到100美元以下的酒店。在东京或者加勒比海地区,只要花50美元便能找到合适的旅店。但在这里,它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对当地情况相当熟悉。从各种旅游手册的反馈信息来看,在科威特如果你能找到一间60美元的旅店,就算是最廉价的选择了。许多计程车司机会告诉你,科威特根本没有60美元的旅店,只有家庭旅馆才有60美元的房间,也就是大约要15第纳尔。在科威特,也许只有汽油和水比较便宜。
中东人爱吃西方快餐,巴林
中东的阿拉伯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美国人需要阿拉伯人的石油,而阿拉伯人需要美元、武器和快餐。说到美式快餐,我之前还不太理解为什么阿拉伯人会如此钟爱这样的食物,去过一些中东国家之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美国快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汉堡和热狗,都是“肉+面饼”的模式,这和遍布中亚、中东的主流食物Kebab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所以说,从本质上讲,美国快餐和阿富汗山洞里的Kebab其实是一回事,中东人喜欢西方快餐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很淳朴。
一个渔村两个国家,阿曼
我在阿曼见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渔村,令我惊奇的是,小小的渔村里居然设有一处国际关卡,关卡两侧的土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个关卡是个不设边检的国境线,遮雨棚的一边是阿曼,另一边是阿联酋,国境线把一个小小的渔村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听当地人讲,渔村里有三个酋长,他们分别控制着渔村的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酋长是阿联酋的酋长,另外两个是阿曼的部落领袖,也许这就是造成“一个渔村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渔村中那一小块属于阿曼的土地并没有和本国的大部分领土相连,它完完全全被阿联酋的国土给包围住了。虽然不需要任何签证就可以从这个关口通过,但两国的士兵还是要确认你的身份——出示护照、驾照都可以。
老人们常说多吃鱼,可以变聪明。吃鱼和变聪明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大概只有科学家们才能研究得出来,但我猜想老人们的话也许是有道理的。阿拉伯人曾以精准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巧妙的几何建筑艺术闻名于世,而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最丰富的食物资源恰巧就是鱼类。别看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荒芜的沙漠,但大海下面的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捕鱼是阿拉伯人重要的食物采集方式,渔夫白天出海打鱼,晚上把鱼拿到市场上来卖,鱼市的繁华程度绝不亚于日本的大型鱼市。阿拉伯人世世代代都是吃着红海和波斯湾里的鱼长大的,难怪会出了那么多数学家和建筑学家。
中东版陕北窑洞,约旦
说到窑洞,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的陕北。其实不只中国才有窑洞,中东地区也有一个十分夸张的窑洞群。在约旦南部有一个叫佩特拉的地方,这里的气候以及地貌与中国的陕北高原颇有几分相似,少雨、少树木,多的只是连绵不断的山丘。这里是奈伯特人世世代代的家园,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奈伯特人和陕北人作了类似的选择——他们把房子建在了山体之上,或者地下,可谓“进村不见村”。就算你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也未必能将这里的所有山洞走完。
不过佩特拉的山体基本上是偏红色的砂岩,在这样的山上开凿房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开凿陕北窑洞多很多。更让人瞠目的是,这些窑洞的巨大规模,密集程度,以及洞里洞外的雕饰都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窑洞,这里更像是宗教场所。人们把毕生的热情都用在建筑雕塑上,使这里显得超凡脱俗。
阿拉伯女孩的时尚生活,叙利亚
中东地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人类都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相同的观念。众人齐心协力修了一座很高的塔,可以通往天庭。这件事触怒了神灵,于是神把人类分成了不同的部落,给了他们不同的语言和价值观。从此,人类便不再像从前一样团结了,以至于矛盾频发,战争不断。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虽然有英文这样的通用语言,并且还有互联网和电视这样的传播工具,可是信息传播依旧失真,误解仍然存在。在旅行中我才惊奇地发现,不少西方人至今仍以为中国男人还留着辫子。同样的,也有很多人对阿拉伯国家存在着误解,认为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女性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喜欢《最美的年华在旅行》吗?喜欢孤独川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