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随风逍遥,快乐人生(1)
逍遥,不是让你四处乱撞,无事可做,而是让你的心处于一种自由快乐的状态,忘掉那些所谓的世俗的烦恼,树立生活的信心,做一个随风逍遥的快乐人。
1.心性旷达,不被世俗左右
【原文】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
【译文】舍弃了世俗就没有劳累,没有劳累就会心正气平。
庄子说:“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他告诉我们如果摒弃了世俗之气,人就不会感到苦累,从而心性平和。
现实中有不少庄子式的人物,他们乐观、豁达、心地坦然。他们蔑视权贵、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左右,善于享受真正的生活,善于发掘蕴藏在生活中的无穷快乐。他们之所以总是充满着幸福和快乐,也许正是由于他们总是忙于从事各种最快乐的工作——他们那富有的心灵总是充满着创造的活力。
同样,如果我们对工作、对事业高度热爱,就不仅能喜爱自己有兴趣的事,而且能喜爱自己不得不做的事,等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幸福的天堂中。一家报纸曾举办一次有奖征答,题目是:“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获奖的答案是:正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是最快乐的。求乐与事业非但不矛盾,而且是和谐统一的。对工作有乐趣,可以得到快乐,事业成功了,可以得到更大的快乐。正如埃及著名作家艾尼斯?曼苏尔所说:“事业成功本身,便是一种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力量。”因此,我们追求事业成功,就是追求最大的快乐。
很久以前,为了开辟新的街道,伦敦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然而新路却久久没能开工,旧楼房的废墟晾在那里,任凭日晒雨淋。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来到这里,他们发现,在这一片多年未见天日的旧地基上,这些日子里因为接触了春天的阳光雨露,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
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些花草却是在英国从来没有见过的,它们通常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被拆除的楼房,大多都是在古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的时候建造的。
这些草的种籽多半就是那个时候被带到了这里,它们被压在沉重的石头砖瓦之下,一年又一年,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机会。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旦它们见到阳光,就立刻恢复了勃勃生机,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其实,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一个人,不管他经受了多少打击,也不管他经历了多少苦难,一旦爱的阳光照耀在了他身上,他便能治愈创伤,便能获得希望,便能萌生出新的生机,哪怕是在荒凉恶劣的环境里,也依然能够放射出自己的光和热。
荷马、贺拉斯、维吉尔、莫雷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等都是乐观豁达的人,在他们的伟大创造活动中洋溢着一种健康、宁静的快乐。像这样心底快乐、本性宽厚的人还有路德、莫尔、培根、莱昂纳多?德?文西、拉法叶和米歇尔?安吉罗等等。这些名人之所以总是充满着幸福和快乐,不仅是由于他们总是忙于从事各种最快乐的工作还有他们那种不被世俗所拖累的心态,因此他们那富有的心灵总是充满着创造的活力。
弥尔顿一生历尽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始终乐观、爽朗。他的跟睛意外地瞎了,他的朋友背弃了他,他连遭凶险,“前途一片黑暗,令人毛骨悚然的危险声音在前面吼叫”,但弥尔顿一点也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心,而是“振作起来,勇往直前”。
如果你的心情豁达、乐观,不让世俗所累,你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洁,行为正派,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者为伍。一个人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取决于自己。这个世界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所以,只有那些弃世俗的人才真正懂得快乐。
2.心纯如水自逍遥
【原文】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译文】大言气焰凌人,小言则论辩不休。
庄子在他的《齐物论》中谈到人们之间的交往时这样说:“他们睡觉的时候,精神交错,醒来时形体不宁,和外界交接相应,整天勾心斗角”。由此可以看出,人喜欢把自己圈在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观点想去改变他人,心中的杂念太多,快乐就会无缝隙。
有一位老和尚和他的徒弟正在赶路,在一条湍急的小溪旁看到一位衣着端庄、貌美如花的姑娘,正坐在溪畔的石头上,望着河水发呆。
老和尚便上前念了声佛号,问那位姑娘为何独自坐在溪旁?
姑娘说赶着到邻村赴亲友的喜宴,可是溪水因为大雨变得又急又深,使她不敢过溪。
老和尚了解情况后,便背起姑娘过了溪。
姑娘道谢之后,便分头赶路。向前走出一大段路之后,他的徒弟满心疑惑,突然开口问道:“师父,我们出家人一向四大皆空,需得要守五戒,尤其是这‘色’戒……”
老和尚笑道:“你认为,我背负那位姑娘过溪,做得不对?”
徒弟迟疑地答道:“这个……男女授受不亲……”
老和尚笑道:“这位姑娘啊,我在溪旁已经将她放下,任她自行离去了。而你啊。到现在还不愿将她从心头放下,硬是拴住她,还不肯放人家走。”
心纯如水,心像纯净的水一样没有杂念,才会使自己成长在快乐之中,心纯并非要你不谙世事,而是让你去除不必要的杂念,让好的占据你的心灵。
正确清理你的杂念,保持内心空灵的状况,适时地接纳别人的劝解,积极吸收正确的新观念,是让我们能够不断激发创意、快乐生活的不二法则。
3.快乐是一种自我感觉
【原文】不乐寿,不哀夭。
【译文】不把长寿当成是快乐,不把夭折看成是悲哀。
庄子认为不把长寿看成是一种快乐,不把夭折看成是悲哀,即快乐与悲伤都是来自于自身的感觉,原自你对事物的看法,生活中的快乐是自己去寻找的,面对别人认为可以快乐的事,而你却毫无兴趣,快乐又怎么粘上你。
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你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还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
历史学家维尔?杜兰特希望在知识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幻灭;他在旅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疲倦;他在财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纷乱忧虑;他在写作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身心疲惫。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女人坐在车里等人,怀中抱着一个热睡的婴儿。一个男人从火车上走下来,走到那对母于身边,温柔地亲吻女人和她怀中的婴儿,小心翼翼地不敢惊醒他。这一家人然后开车走了,留下杜兰特深思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他猛然惊觉,原来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蕴藏着快乐。
现实中,多数人一生中不见得有机会可以赢得大奖,如诺贝尔奖或奥斯卡奖,大奖总是保留给少数精英分子的。理论上来说,每个自由地区出生的孩子都有当上总统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会失去这个机会。
不过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生活的小奖。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只是一个就在大门口的停车位!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也许只是一杯冰茶,一碗热汤,或是一轮美丽的落日。更大一点的单纯乐趣也不是没有,生而自由的喜悦就够你感激一生的了。这许许多多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快乐,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更可亲,更可眷恋。
如果生命的大奖落到你头上,务必心怀感激。但即使它们与你失之交臂,也无须嗟叹。尽情去享受生命的小奖吧!昨日的英雄只是今日的尘土,生命的大奖只是雪泥鸿爪,瞬间消逝,但是那些小小的喜悦却是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无虞匮乏的。人生的大喜毕竟少有,可是只要你用心体现就可以发现,喜悦无处不在。
富翁奥曼自己买得起劳力士手表和名牌服饰,开得起豪华跑车,也能够到私人小岛度假,却坦白承认她没有满足感,甚至有好友在旁她仍然感到寂寞。
奥曼说:“我已经比我梦想的还要富裕,可是我还是感到悲伤、空虚和茫然。钱财居然不等于快乐!我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带来快乐。”
像奥曼那样,为钱奋斗了大半辈子才悟出“有钱不一定快乐”道理的人不在少数。她如果肯在圣诞假期当中静下心来读读普拉格的《快乐是严肃的题目》这本书,她会感悟出,感恩之心是快乐的秘诀。
普拉格的书中引述了一个观点,就是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人本身出了问题,把有问题的部分修理好就行了。根据他的看法,不知感恩是造成不快乐的一大原因。特别是在布施礼物的“快乐假期”里,他提醒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教导孩子知道感恩与满足。他认为:“如果我们给孩子太多,让他们期望越来越大,就等于把他们快乐的能力给剥夺了。”他认为做父母、做长辈的有责任要求孩子们学会从心里说“谢谢”。
知足也是快乐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说,人类不快乐的最大原因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期望不得实现;而美国文化培养出来的普拉格则详细区分“欲望”与“期望”,他说虽然欲望也许有碍快乐,却是“美好人生”不可缺少和无法消除的成分;期望则是另一回事,例如,我们期望健康,但得付出代价。
普拉格举例说,某一天你发现身上长了个瘤,你心怀忐忑找医师检查。一个礼拜后,当听到良性瘤的诊断结果时,你会感到这一天是你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事实上,这一天和你怀疑身上有瘤的那一天一样,生理上的健康情形并没有改变,如今你却快乐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今天你并没有期望自己会很健康。所以你感觉不到快乐。
因此,应该“欲望”健康,但不应该“期望”健康!就好像人们不应期望人生当中许多事:求职口试顺利、投资策略成功,甚至所爱的人长命百岁。他说,如果我们分不清“欲望”和“期望”,我们便会感到“失望”。期望不得实现,不但会替我们带来痛苦,也会破坏我们的感激心。而感激心情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所有快乐的人都心怀感激,不知感激的人不会快乐,期望越多,感激心就越少。在期望获得满足的一刹那,你必须想到那绝不是必然的事,既然如此,感激之心会增加我们的愉悦,也会使我们将来不至于不快乐。
因此,快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感觉,没有外物强加于你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4.生活在快乐之中
【原文】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译文】我们(蝉和斑鸠)什么时候愿意飞就一下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落在上边,有时力气不够,飞不到,落在地上就是了。
庄子认为人的生活是否快乐,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蝉和斑鸠对大鹏的高飞不以为然,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着快乐。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观的,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非常害怕;如果我们想到的是不好的念头,恐怕就不会安心;如果我们想的只有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旁人也都会可怜我们。但这并不是要我们对于所有的困难都用盲目的乐天态度去看待。
我们仍然要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关切自我的问题,但不是忧虑。关切和忧虑之间的分别就像当我们要通过交通拥挤的道路时,就会很注意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可是并不会忧虑。关心的意思就是要了解问题在哪里,然后很镇定地采取多种步骤加以解决。
美国著名导演罗维尔?汤马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影片记录了劳伦斯和他那支多姿多彩的阿拉伯军队,也记录了艾伦贝征服各地的经过。他那个穿插电影中的演讲——“巴勒斯坦的艾伦贝与阿拉伯的劳伦斯”,在伦敦和全世界引起极大轰动。伦敦的戏剧节因此顺延了六个礼拜,还安排他在卡文花园皇家影院演讲这些冒险故事,并放映他的影片。他在伦敦声名大噪,又四处游历了好几个国家。随后,他筹备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拍摄一部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纪录片。不幸的是一连串的时运不济使得他破产了。
从此以后,他不得不到街口的小餐馆去吃廉价的食物。要不是一位知名的画家——詹姆士?麦克贝借钱给他,他甚至连那点粗陋的食物也吃不到。当汤马斯面临庞大的债务而感到极度失望的时候,他很担心他目前的处境,可是他却不忧虑。他知道,如果他被霉运弄得垂头丧气的话,那么他在人们眼里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尤其是他的债权人。所以,他每天早上出去办事之前,都会买一朵花插在衣襟上,昂首阔步地走在牛津街上。积极而勇敢的生活态度使得他不被挫折击倒。对他而言,挫折是整个人生训练的一部分——是你要攀登高峰所必须经过的训练。
著名美国的心理学家哈德飞在他的著作《力量心理学》里,有这样一个实验。他写道:“我请来三个人,用来实验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我们以握力计来度量。要他们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尽全力抓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的平均握力是101磅。第二次实验测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地虚弱。结果他们的平均握力只有29磅——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1/3。吃饭后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的实验:之后,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142磅。可见当他们在思想里很肯定自己有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50%。”由此可见,精神状态对我们身边力量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
美国内战期间信仰疗法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曾有一段时间她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便去世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抛弃她,和一个有夫之妇私奔。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贫病交加,使她不得不在儿子8岁那年就把他送给别人抚养。
发生在麻省的安理市的一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一个很冷的日子,她在走路时不小心滑倒了,摔倒在结冰的河上,昏了过去。由于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使她不停地痉挛,甚至连医生也认为她活不久了。医生们说:即使奇迹出现而使她活命,她也无法再行走了。躺在一张看来像是末日的床上,艾迪翻开她的《圣经》。她读到马太福音里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抬着一个瘸子到耶稣跟前,耶稣就对瘸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被赦免了……起来,拿你的被褥回家去吧!而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这几句话使她觉得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能够赐给她的力量。她立刻下床,开始行走。艾太太说:“这种经验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棵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要怎样地好起来,以及怎样地使别人也能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内心的思想。”
生活中许多例证都表明我们内心的平静,来自生活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是什么人,与外在的条件并没有任何关系。思想的运用和思想本身,能把地狱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造成地狱。
喜欢《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吗?喜欢秦榆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