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 第25章 装傻N1O.交际中的装傻学问(1)

第25章 装傻N1O.交际中的装傻学问(1)

小说: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作者:靳会永

一、做人不可太偏激

一个人的处世困境,有时是由他人造成的,而更多的情况是由自己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由自己造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的人缺乏随机应变、糊涂对人的社交智慧,他的内心完全被说教的是非所控制的缘故。其实,只要他能够摆脱内心的束缚,妥善地处理一切矛盾,那么什么样的困境也可以轻松度过。

常听人说某某不可相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类人主要是做人太偏激,嫉恶如仇,眼中容不得半点砂子。这种人到哪都没有好人缘。

由此可见,与人相处不可太偏激。处理问题头脑要冷静、客观,全面地想问题,切忌忽左忽右,极端片面。有的人天性偏激,就要通过后天的训练去克服,这时方法的运用就很重要。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运用宽心法克服狭隘的痛苦,努力工作,奋发学习,加强思想修养,热爱并创造新的生活,思想境界提高了,心境也就放宽了。运用遗忘法克服仇恨的痛苦:对过去的历史不必再去追溯。企图从回忆中捕捉虚幻的甜蜜,往往会增加烦恼。运用排除法克服失意的痛苦:主动置身于欢乐的环境中,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出外旅游,这样可以振奋精神,开阔胸襟。运用寄托法克服失恋的痛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追求目标。比如可以努力在本职工作中有所创造革新,也可以在业余活动中争取成绩。

另外,还要克服社交中的攀比情绪,对人不要抱有对立情绪,时时处处提防别人,以免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完成工作后不要滔滔不绝地自我吹嘘。你的功过大家自有评价,最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与朋友相处,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不要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做人要有责任心,与人交往要负责任,对别人委托的事和自己与别人共同参与的工作,都要主动负起责任,绝不要敷衍了事,互相推诿。

对人不要报复心太强。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些矛盾和冲突,如果受点委屈就耿耿于怀,便很难与人有正常的交往。越是有才能越要谦虚,切忌不可狂妄自大,自命不凡,谦逊而有才干的人是最受人爱戴的,那种有才能但自负的人,准会在人际交往中栽跟头。

在荣誉和奖励面前也要懂得谦让,在困难和责任面前要勇于承担。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记住别人对你的帮助,适当的时候给予回报。你对别人的帮助应视为理所当然,这样谁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以德报怨,人人敬之。处理怨恨的最高尚、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化怨情为友情。当你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及时道歉,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因为别人对你的伤害产生怨气就忍受不了,想方设法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甚至不承认自己有错。

二、不必要求十全十美

对事情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是人最普遍的想法,但要做到绝对完美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中的许多人犯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毛病,那就是认为不完美的东西便毫无价值,这是十分错误的。且不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单说即使十全十美也不一定真那么可爱,况且玉中有瑕,璧中有疵,正因为有缺点所以才真实、才可贵。

在世俗的眼里,只有精明人对自己的要求才是近乎完美的,而糊涂人却得过且过,做事低调,好像从来没有追求过什么完美。但结果怎么样呢?糊涂人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生活得有滋有味,但那些所谓的精明人却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而陷入了极端的自我矛盾冲突之中。

研究表明,追求完美的人由于经常遭遇到挫折和压力,因此可能降低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工作效果。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显然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们的收入较其余的人高。

这些人以争取高水准为乐,他们要求的是卓越表现,这种追求却强迫自己勉力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变得极度害怕失败,他们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同时又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美不但有碍健康,还会引起沮丧、焦虑、紧张等不安的情绪,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亦会自招失败。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容易情绪不安,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效果会受到损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人生。

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譬如说,一个每科成绩取得甲等的学生,由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科拿了乙等成绩,因而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这类想法导致追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错,而且一旦犯错后就会做出过分的反应。

他们的另一个误解是相信错误会一再重复,认为“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追求完美的人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说:“我真不该犯这样的错,我绝不能再犯了!”这种自责态度导致产生一种受挫和内疚的感觉,反而会使他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为了帮助追求完美的人戒除这个心理习惯,有人首先请他们列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弊端。一名法律系学生只举出一个好处:“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优秀成绩。”

接着她列出六个弊端:“第一,它令我神经非常紧张,以致有时连普通成绩也拿不到。第二,我往往不愿冒险犯错,而那些错误却是创造过程中所必然会发生的。第三,我不敢尝试新的东西。第四,我对自己的诸多苛求,令生活失去了乐趣。第五,由于总是发现有些东西未臻完美,因此我根本不能松弛下来。第六,我变得不能容忍别人,结果别人认为我是个吹毛求疵者。”

根据这个利弊分析,她终于认为若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

其实,假如你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便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造力和更有工作成效。我不是鼓吹放弃努力奋斗,事实上,你也许会发现,在你不再追求出类拔萃成就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可能会获得一些最佳的成绩。

放弃你追求完美的想法吧!假如你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便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造力和更有工作成效。

如果你实在做不到放弃,你也可以用反躬自问的方式来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从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你可以做个实验,想想你犯过的一项错误,然后把从中得到的教训详列出来。千万别放弃犯错的权力,否则你便会失去学习新事物的机会,以及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能力。

三、是也朦胧,不是也朦胧

对于应酬来说,恐怕没有比语言更重要的手段了。得体的语言就像一部车子的润滑剂,使应酬活动较少摩擦地向前发展。一段大家熟悉的笑话可以成为得体言语的反面教材。古代有个人请他的朋友到他家里做客,来了两位朋友。他便自言自语:“该来的没来。”其中一位多心,认为自己不该来,找借口走了。他又自言自语:“不该走的倒走了。”剩下的一位实在忍不住,也走了。

不要以为这样的笑话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有一次一个朋友聚会,只差一位没来。“坐庄”的朋友会和没有来的那位朋友通电话说:“您不来哪儿行?大家都在等你,你是主角,你要知道,这次主要是请你,你不来就没意思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来的朋友领了情,可那么多等待中的朋友恐怕心里会不是滋味。

相比之下,下面的笑话显得更“愚蠢”。

一女保姆在主人家打工。有电话来,主人对保姆说:“你去应酬一下,就说我不在”。女保姆拿起电话回复道:“我主人吩咐我告诉你,说他不在家。”那么,主人在不在家,对方能听不出来吗?

有很多时候,打破尴尬的局面,往往就是一两句得体的话。

佛教里面有一个极其常用的词语就是“善哉,善哉”,其意是“很好,很好”。赞美别人一定会得到利益,这也是佛教劝人要做的。

回答问题需要有不寻常的智慧,特别是回答左右为难的问题,就更需要有聪明的头脑和快捷的反应。例如两亲家好开玩笑。一次,一家办喜事,宴请亲家,请柬上写道:“来,就是好吃;不来,就是见怪。”另一亲家看了这个请柬,也没在意,还是大大方方地去参加宴会。他带了一份礼物,礼单上写道:“收下,就是爱财;不收,就是嫌礼轻。”

请客者的请柬写得真“苛刻”:或者好吃,或者见怪,两者都将使对方难堪。若认真探究,请客者设置的两难推理并不高明,因为它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形成的,而是挖空心思编造的。如果故事只发展到此,无疑是缺乏机智、缺乏幽默的。被请者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显得棋高一着。因为他具备答辩的机智,他同样以请客为题,巧妙地反击,把难堪还给了东道主。至此,故事才获得了强烈的幽默效果。

另一个故事是妻子闷闷不乐,丈夫很着急,一直追问原因。妻子说:“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噩梦!”

丈夫听后,极力安慰:“不要紧,梦是反的。”

妻子说:“真的吗?你可不许骗人!”

丈夫说:“不骗你。”

妻子要求他发誓。

“我发誓。”丈夫说:“不过,你到底做了个什么梦呢?”

妻子说:“我梦见咱俩一起去首饰店,我想买那条24K的金项链,你偏不肯。今天咱们去买好吗?”这位妻子是个聪明的人,她不直说自己的要求,直说恐怕丈夫回绝。她先用一个问句要把丈夫降服住,再逼他就范。她使用的法宝就是巧设两难。她的闷闷不乐,原来是装出来的,目的是诱导丈夫落进自己的圈套。她让丈夫发誓,把丈夫牢牢地拘禁在自己的语言陷阱里,当妻子亮出“谜底”,丈夫才发觉上当,已经为时太晚了。他陷入两难困境:如果梦是反的为真,那么他就得为妻子买金项链;如果“梦是反的”为假,那么他的誓言就不真实。妻子的计谋天衣无缝,顺理成章,丈夫只好俯首听命。

因此,对于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在未完全了解问题之前,千万不要回答,要知道有些问题并不值得回答。有时候回答整个问题,倒不如只回答问题的某一部分。

逃避问题的方法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以资料不全或不记得为借口,暂时拖延。让对方阐明他自己的问题。倘若有人打岔,就姑且让他打扰一下。针对问题的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回答。它们可能是愚笨的回答,所以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工夫。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利用下列常见的答话辞句,如请你把这个问题再说一下,我不十分了解你的问题,那要看……而定;那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你必须了解一下历史的渊源,那是开始于……;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以前,你必须先了解一下详细的程序……;对我来说,那……;就我记忆所及……;我不记得了;对于这种事情我没有经验,但是我曾听说过……;这个变化是因为……;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演变的;那不是“是”或“否”的问题,而是程度上“多”或“少”的问题;你的问题太吹毛求疵了,就像一个玩文字游戏的教授;你必须了解症结之所在,并非只此一件而是许多其他的事情导致了这个后果,比方说……;对于这个一般性的问题,让我们来个专题讨论……;对于这个专门性的问题,通常是这样处理的……;请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来说,事情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不能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并不是想逃避这个问题,但是……;我不同意你这个问题里的某部分……

有一位姑娘谈恋爱遇挫,头一回感情旅程就打了“回程票”,心里有点懊恼。这位姑娘性格内向,平时不善言谈,也没有向旁人袒露内心的秘密。单位里一个与她很要好的同事在办公室里看到她愁容不展,就当着众人的面说起安慰话:“这个人有什么好,凭你这种条件,还怕找不到更好的?”没等她说完,这位姑娘就跑出办公室。这时她才感到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安慰话有些不当,可姑娘已无法领情了。几句安慰话倒成了彼此尴尬的缘由。由此可见,即使说安慰话也要尊重人格,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性格和习惯。对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宜在众人面前直接给予安慰,对不喜欢别人安慰的人,一般不要随意赐予,尤其是涉及到别人的隐私。万万不可“好心办错事”,不宜在公开场合“走漏风声”,在说安慰话时,还得“看人点菜”,不同对象不同处置。

在语言交际中,我们经常还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问话,比如涉及国家、组织的秘密,涉及个人收入、个人生活及人际关系等问题。对待些提问,如果我们用“不能告诉你”来回答,那就显得粗俗无礼,如果套用外交用语“无可奉告”来作答,那又会给提问者造成心理上的失望与不快。总之,对待这样一些古怪的问题,我们答得不好,就有可能自己给自己套上难解的绳索,使自己陷入十分难堪的境地,以致大失脸面。要使答话既能保全面子又不使对方不快,转换话题就自然成为对付尴尬的常规武器了。

转移话题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为避开不便谈论的话题,而故意岔开原来的话题,随即采用其他的话题予以抵换的一种语用艺术。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语用艺术,能够使人面对尴尬而峰回路转,取得柳暗花明的幽默效果。

有时,一些人在交际中对人说话直出直入,惹人生气,把事情办砸,完全是主观上缺乏场合意识的结果。他们对人很诚实,遇事时往往只从个人主观感觉出发,以为只要有话就应该说,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管什么场合而信口开河,结果有意无意冒犯了他人。自己还莫明其妙,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有两个老工人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有见,一见面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后来甲因重病住进了医院,乙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甲的脸一下子拉长了,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人家正在病中,心理压力很大,他在病房里对着忧心忡忡的病人说“死”,显然是没考虑场合,人家怎能不反感、恼火?其实,这位老工人说这话也是好意,想给对方开开心,只可惜他缺乏场合意识,开玩笑弄错了地方,才闹出了不愉快。

中国语言中,同声字、同义词十分多见,例如:行走的“行”和银行的“行”,体重的“重”和重叠的“重”等,用在不同的地方,意义就有所不同。而这些词的歧义都能在谈话中被运用出来而成为言谈中的小机智。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十分多见。

美国铁路大王范德比本来看不上自己只上过小学的大儿子,但一次他被大儿子的口头协议所骗,反倒从此对其另眼相看。

喜欢《有一种境界叫糊涂》吗?喜欢靳会永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