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 第11章 装傻NO4.收敛锋芒保退路(3)

第11章 装傻NO4.收敛锋芒保退路(3)

小说: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作者:靳会永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恭、礼让,不能处处都想战胜,不能事事都要露一手,难行的地方退一步或许会海阔天空。人生得意的时候,也应该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何况人类的感情无比复杂,人心的变化也是奥妙无穷,今天认为是美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认为是丑;今天认为是可爱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是可恨。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就是“人情反复,世路崎岖”的道理。当年韩信微贱时就曾深深体会到此中的辛酸。尤其世路多险阻,人生到处都有陷阱。这就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事不要勉强去做。换句话说,人生之路有高有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于未然。这样,知退一步之法,明让三分之功,不仅是一种谦让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善举。

秦汉时期的许武,被人五次推荐为孝廉,许武想使两个弟弟许晏、许普成名,于是对他们说:“《礼》上面有关兄弟必分家的说法,家庭嘛,应该有分开别住的道理。”因此就一起将财产分为三份,许武把肥沃的土地,宽敞的房子以及能干的奴婢居为已有,两个弟弟所得都是质差量少的一份。乡里人都称赞许晏、许普二人谦让知礼,都得以被荐举。事后许武就请来宗族的人和亲戚,流着泪说:“我作为兄长,做得很不够,空担得兄长之名和国家给的职位。两位弟弟长大了,却没有显贵,不享俸禄,所以我与他们分财产时,自己取其中最大的一份。现在,他们两人已成名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我把原来资产的两倍奉还给他们。”于是就把财产全部给了弟弟,自己一分不取,郡里人都十分称赞他。

为了帮助弟弟成名,自己宁愿忍受耻笑和屈辱,这种忍耐功夫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但不和兄弟夺家产,却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遇到该忍让的时候忍让一下,饶恕别人的并不是傻瓜,傻瓜才会不依不饶。这说明忍让是明白人的聪明行为,事事斤斤计较,必定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于别人的谴责,我们应当心平气和地分析一下,不可不加思索地反唇相讥,否则就如佛祖所训诫的那样,仿佛向空中吐痰,逆风扬上,不但伤害不到对方,反而自取其害,伤害自己的形象罢了。

在人际关系中,做了好事,也常常被人误解。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和人论高低那就是小家子气,做好事或行善的动机也就不纯了。古人有所谓行善不图报答之说。能够忍让的人在这时也会装傻,这样的勇气和耐心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场是非之争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消失,等到终于水落石出,人家会更加敬爱这样的人。

过去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虽然懂得一时忍耐,到底不是真正的忍耐,那么你报仇之时岂不又结下新仇,对方再报复于你,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却百日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释迦牟尼佛祖在世时,有一个人因妒忌他拥有美誉,恶意中伤,破口大骂,佛祖始终保持冷静,不予理会,等他骂累了,释迦牟尼便问他:“朋友,如果有人送你东西,你不愿接受,那么这礼物该归谁呢?”那人脱口便答:“当然是物归原主呀!”释迦牟尼笑着说:“那么,你刚才中伤我的话,我不想接受,那么这份赠礼,又该归谁呢?”这一问使那人无言以对,觉得自己太过分,于是向释迦牟尼道歉,并保证不再如此攻击他人了。

所以,既使你与小人打交道,也应该以忍让为先。最聪明的是寻求对付小人的办法。知道他是小人,就用对待小人的方式对待他,不要反过来报复,如果报复,自己岂不也变成小人了吗?如果有人诋毁你,只要你考虑一下是不是你自己,不是你自己,有道理的是你,而没有道理的是他,何必去计较他什么?

孔子曾告诫弟子:牙齿钢硬所以容易折断,舌头柔软所以能完好保存。柔软一定能胜过刚硬,弱小的东西最终能战胜强大的东西。好与人争一定会受伤害,而一时勇敢一定会导致灭亡。做各种事情,一个根本态度是忍让,让我们牢记圣人的这段智慧之言吧!

七、要想退好也不易

势处不利,打了败仗,“当急退以避之”,这叫“惹不起我躲得起”。不过认识了“走”的价值,懂得了“善战者不羞走”的道理还是要有一个大前提。战争中敌对双方总是针锋相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魔高—尺,道高一丈。你想退却,敌方必然就要追击。所以,“走”,还有—个善走不善走、走得掉走不掉的问题。约米尼说:“向敌人进攻只要血气之勇就够了。而在—个强大的敌人面前实行困难的退却,那却是真正英雄才能做到。所以—个良好的撤退,也应和伟大的胜利—样受到奖赏。”由此足见退却的不易。

退却不是溃退,更不是逃窜,它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谁要是认为退却与逃跑没什么两样.那他就大错特错了。按照—般的原则讲,打了败仗的军队,要想走得脱,必须边战边退,有时甚至还要与追击的敌人进行血战。当然,人生遇到挫折时的“走”,生意场上的“走”没有这么复杂,只要脱得了身,走也好,逃也好,达到了自保的目的便是极大的成功。

在世界文明史中,有许多模范的“走”例,令人拍案称奇。“走”中的学向大得很,可以说奥妙无穷。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篇脍炙人口的七律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歌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作的。诗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原时,因积劳成疾,星陨五丈原的不幸事件。

诸葛亮的一生,从提出隆中对策开始到后来为两代帝王“入相出将”,真可谓是波澜壮阔。但是,诸葛亮提出的“恢复汉室”一统中原的政治主张却未能实现。因此,后人在评述诸葛亮的成败得失时,褒的很多,贬的也不少。有人提出,甚至可说诸葛亮是位“常败将军”,最有力的论据,莫过于他六出祁山,六战六败,而最后一次,竟至于在两军对阵之际“出师末捷身先死”!

不过,说诸葛亮是“常败将军”未免过于偏激。六出祁山,虽然都没有达到原定的目标,可魏军也没有从中捞到任何便宜。从当时总的形势看,魏强蜀弱,弱小的蜀军能频频东进而强大的魏军却从不敢西图,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智慧的成功。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叫“善败者不亡”。古汉语中,“亡”有逃跑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善于失败的军队不会在失败中逃跑”,也可以理解为“善于失败的军队不会彻底覆亡”。不管是哪种意思,诸葛亮都在其军事实践中做到了。六出祁山,都以失败告终。但每次失败之后,都组织了出色的撤退。蜀军不仅没有在退却中遭到损失,而且还能每次都给追击之敌以不同程度的打击,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上,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别无它例的。所以,诸葛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善败将军”、退却专家。封他一个“走师爷”的称号,也是毫不为过的。

据《三国演义》描述,蜀军一出祁山由于马谡死守教条,痛失街亭,造成蜀军侧翼受到威胁的严重局面而失败。为了保证大军安然撤退,诸葛亮采用了“空城计”。蜀军二出祁山,由于粮食不足而不得不退,魏军紧紧追击,却被诸葛亮早已埋设的伏兵打得大败。蜀军三出祁山,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以坚壁不战而拒之。蜀军不能久持,只好撤退。这回,诸葛亮每隔一天退30里而扎寨,致使司马懿以为他是引诱魏军出战,迟迟不敢发兵追击,等司马懿醒悟了过来,蜀军已经顺利退出战场。蜀军四出祁山,连战皆胜,可惜昏主刘禅听信奸言,强令诸葛亮返回成都。诸葛亮是个忠义之人,虽然他智慧过人,可他的“愚忠”却叫人扼腕叹息。诸葛亮明明知道“主上年幼”,必有奸臣从中挑唆,还是接受了那道叫他功败垂成的诏书。这次撤退,诸葛亮施展“减兵增灶”之计,使魏军望而却步。蜀军五出祁山,又因粮草缺乏而不敢久战。退却途中诸葛亮复用伏击战法大败魏军,从容撤离。

诸葛亮最精彩、最引人入胜的撤退,是在他死后进行的。蜀军六出祁山,与魏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事必躬亲,积劳成疾,以至病死军中。临终之前,为了保证蜀军能在自己死后安然撤退,诸葛亮做了一番周密的安排。《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这一情节有一段出神入化的描写。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已死,心中大喜,但又深恐这是蜀国丞相的诡计,仍然躲在坚营之中不敢出战。后来,又听说蜀军在一营一营地缓缓而退,断定诸葛亮已真的死了,这才领兵迅速追来。

司马懿令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自己领先锋部队追到山脚之下,远远能望见蜀军后卫的踪影,便督促部下加快追击。忽然,随着山后一声炮声,四面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一个个回旗击鼓,树影婆娑中飘出一面中军大旗,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失色,定睛细看,只见中军数十员大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诸葛亮端坐车上,头戴纶巾,腰束皂色绦带,手中轻摇鹅毛扇,一付胜券在握的悠闲神态。司马懿失声惊呼“诸葛亮还活着!我军轻率追击,中了他的诡计了!”于是,他紧勒缰绳,掉转马头向后飞奔。背后蜀将姜维大声喝道:“贼将逃不了啦!你中了我丞相圈套!”魏军官兵魂飞魄散,一个个丢盔弃甲,抛下刀戈,争相逃命。为了夺路而逃,自相践踏致死者难以计数。

这样,诸葛亮死后,不仅用计保证了蜀军的顺利撤离战场,而且还使追击的魏军损兵折将,把个司马懿吓得半死。如此成功的退却,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不过,既然是演义,总有夸张的成份。但作者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历史上,诸葛亮数伐中原,每次都稳扎稳打而进、平平安安而退,这都是事实。

喜欢《有一种境界叫糊涂》吗?喜欢靳会永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