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信念训练:永不绝望,积累自信的装备(6)
瓦尔特·司各脱爵士曾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现已身故的爵士本杰明·布隆迪先生曾愉快地引用过这句名言,他常常庆幸自己曾经进行过系统的自学,而这一名言其实适用于每一个在文、理科或艺术领域内的成就卓着者。
在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惟一的关键所在。
最好的老师乐于意识到自学之重要,并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在积极的生活中磨练汲取知识。他们更多的依靠磨练而不是直接传授,并努力使学生成为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一分子,这样教育就比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为高明。
阿诺德先生竭力使学生依靠自身积极的努力得到提高,而他本人则仅仅是引导和鼓励。
他说:“比起把一个孩子送到牛津大学享受安逸舒适而不好好利用自身的优势,我更情愿把他送到凡帝蒙的地里务农,在那里他必须自耕自给,自谋生计。”在另一个场合他又说:“如果真有令人感佩之事,那就是看到一个天性愚笨的人受到上帝的恩赐,得到诚恳、真挚、勤勉的培育。”当提到符合这一情形的一个学生时,他说:“我要向他脱帽致敬。”
近年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就业能力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也在不断变化着。标准的提高,使得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出现了差距,由此产生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一方面争抢人才的大战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在岗者被迫离开岗位。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对劳动力不再只是数量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其质量有了新的标准和需求。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据有关部门统计,经过培训的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率一般都在60%~90%之间。北京曾对50多个企业的下岗职工进行调查,未经过培训再就业成功率仅为5%~15%,现在,的确有不少下岗职工急于求职,而忽视了参加培训学习,更新知识;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无须再“充电”,换哪个门庭都能干。殊不知,“终身职业”时代正在逐步消失,“终身教育”时代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实践证明,每当一种新的技术代替原来技术的时候,总要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乃至新的行业,如果我们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招鲜”上,就只能成为市场竞争的“弃儿”。
与成功人士关系最密切的学习内容
专家指出,与一个成功人士关系最密切的学习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智力学习
智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慧和聪明。它是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一般来说,在青年的成才活动中需要培养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五个方面。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观察力的培养对青年的学习成才十分重要。但观察力的培养并非轻而易举。青年在观察力的学习与培养过程中,既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全貌,又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既要观察事物的相似之处,又要观察事物的细微差别;既要观察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世界着名作家莫泊桑说过,要使自己对事物有更深的洞察力。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人们智力结构中的诸要素都离不开记忆力。培养记忆力,首先是要增强记忆力的敏锐性、正确性、持久性和备用性;同时也应当借助思维的帮助,通过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必要的联想,这是通向记忆的坚实之路;另外,还要正确对待遗忘,一方面要掌握遗忘的规律,同遗忘做斗争;另一方面只有遗忘那些没有必要记住的东西,才能牢记那些必须牢记的东西。
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失去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注意力的作用都无从发挥。青年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有人曾把青年的学习分为三种不同的水平:记忆的学习水平、理解的学习水平和思考的学习水平。第一种水平只求记住学习的材料,甚至可以死记硬背。第二种水平要求弄懂学习材料的意义,力求融会贯通。第三种水平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积极思考,力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去解决问题。应该说,在青年成才的学习中,这三种水平的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就实际的情况来看,还是第一、二种水平的人占大多数,第三种水平的人数很少。因此,对处于前两种水平的人而言,要努力把自己提高到后一种水平上来,否则,成才之路会变得黯淡失色。因为“思维者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想像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想像力的作用,在于使人的智力奔放起来,飞腾起来,推动人们去创造。培养想像力,就要不断增强想像的丰富性、新颖性和独创性。但是我们又不要去提出那种毫无根据、完全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想像,只有同现实紧密联系才富有创造性,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才是成才所必须的。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维护者。注意力的作用在于使心理活动指向集中或转移到某种客观事物上。人们的一切智力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像,都只有在注意力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善于掌握和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二、能力学习
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才能和本事。它是一个人运用知识和智力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本领。
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学习贯穿着青年成长的整个过程,并为今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创造能力与知识的多少成正比。“才以学为本,非学无以成才,学而为智者,不学而为愚者。”这是人类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在学习中掌握智力、能力、科技知识、品德、个性等方面的知识,是造就人才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知识与智能的统一,是青年成才的重要因素。在学习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问题上,青年中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有的人读书较多,涉猎范围较广,注重智能,喜爱思考,却或多或少地有些轻视系统知识的学习;而较多人,则习惯于把学习的目标认为是知识的积累,对智能的培养较少关心。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后一种倾向,将会严重地影响青年的成才速度,要特别引起注意。我们认为,克服单纯知识的倾向,重视智能培养,对于青年成才尤其重要。首先,从自身条件看,青年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所以,这一时期是一生中发展智能的最好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就会使自己的潜在智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这对今后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是极为不利的。其次,从长远的发展看,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想在高度知识化的时代中有所作为,单靠一二次系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达到不断增长才干的目的。这一切都需要具有能够统筹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等较高的智能水平。因此,青年的成才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是智能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青年成才的重要标志。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智力、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表现一个人能发表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本领。高创造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它是智力“金字塔”顶上一颗闪光的明珠,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奋进过程中才能摘取。青年要使创造能力真正发挥出来并促进自身成才,还要在知识、经验、技能和个性品质等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成才的基础,而能力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在青年的成才活动中,应当具备以下4种最基本的成才能力:
1.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图、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学能力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从实际出发正确制定学习计划,恰当安排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读书、听课方法,学会积累资料和使用工具,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出新的学习目标,等等。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对终生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成才中一项根本性的建设。
2.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指的是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做出发明的能力。在成才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中,创造能力是核心。缺乏创造能力的人,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学习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十分薄弱的。
一些外国学者在评价中国学生时,也不乏中肯的批评。东方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考试能力强,而独立精神弱;知识量不少,但创造力较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3.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就是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能力。
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是表达的基本以及首要的条件,表达不准确,信息就无法从你的口中和笔下真实地传递出去,这样完全失去了表达应有的作用。表达也需要鲜明和生动,只有这样的表达,才能更好地排除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各种障碍,有利于表达目的的实现。
4.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把人群组织起来有效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领导者、管理者应当具备,各行各业的从事社会活动的业务人才同样应该具备。在许多业务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个统一人们的意志、协调人们的行动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根本不行的。因此,青年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科学文化由三个基本的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是器物层次,比如新的技术、设备和物质产品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会使用科技产品和高科技工具,很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立得住脚,更不用说有所作为了。
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层次,制度层次的科学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体制和组织管理的一系列变革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科学人才在各个领域中的比重。制度层次科学文化的深入发展,将为成才者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第三个层次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学文化。这一层次的科学文化集中体现在由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倡的科学精神中,例如:批判、创新、理性、规范、求真、献身、公平、宽容、效率、协作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不仅为近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也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基础与思想前提。每一个青年都要努力学习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一切科学技术成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成才。
四、品德学习
自古以来,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就提出了德、识、才、学、体是成才的五大内在因素,而“德”为五大因素之首。品德是成才的根本保证,这一点古今中外学者都一致认同。
“德薄者,终学不成也。”道德作为一种知识,需要在长期的追求中,才能成为人内在的品德素质。人才的品德包括一般品德和劳动品德。一般品德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诸如爱国、爱民、爱公、民主、团结、守纪、礼貌、谦虚、助人、尊重、守信、诚实、勇敢、勤劳、正直、律己等。劳动品德指人才在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如为民造福、严谨认真、坚持真理、团结协作、热爱事业、艰苦探索等。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对人才的成长产生影响。
五、个性学习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特征,比如坚定性、灵活性、敏捷性、严谨性、独立性、主动性、专注性、灵活性等。人才的成长不仅与智力有关,而且与非智力的个性因素有关。高尔基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提出:
热情、勤奋等品质是构成天才的重要因素。特尔曼则认为:成就的75%取决于进取心、自信心和坚持力等人格特征。中国学者也认为: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目标坚定而远大、兴趣广泛而专一、情绪积极而稳定、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道德感和美感、有坚持力和自制力、有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富有幽默感等。个性心理品质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个性学习是一个人成才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喜欢《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吗?喜欢佚名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