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 第12章 信念训练:永不绝望,积累自信的装备(4)

第12章 信念训练:永不绝望,积累自信的装备(4)

小说: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作者:佚名

假如你是一个机关的职员,每天固定上下班,虽然收入稳定,但不免有买房和供子女上学的压力。如果你不安分现有的生活水平,那么你将会想办法使你的收入增加500元,甚至10000元。只要有这种需要,就会激发强大的动力,你就会通过努力不断实现这些目标。反之,如果你满足安于现状,那么你恐怕不能保持现状,因为物价可能上涨,人民币可能贬值,意外开销随时都可能出现。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当人登上千仞顶峰时那种豪迈的情怀。

的确,当人们攀上峰顶,舒展双臂,拥抱一览无余的太空时,心理上总能得到一种空前的满足:仰望伸手可触的苍穹,俯视山腰游荡的白云,心灵中便油然生发出一种神圣的感情,好像世上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脚下了。

可是奇怪的是,人们这种神圣的感情总是维持不了多久,就很快会发现制高点的所在,大多是孤零零的顽石,很少有鲜活的生命存在,四周是一片空虚,使人莫名地惆怅。这惆怅终于推送着人们惶惶然迅步折回,再次融入那绿色的生命里,以重新恢复攀登制高点的勇气。

可见,真正的制高点并不在于凝固的孤零零的所在,而是在于奋争的过程和无限延续的生命序列里。

勇于攀登人生途程中一个又一个文明创造的巅峰,而又警惕着“顶峰意识”的滋生,是智者开拓型性格的根基。“凌绝顶”永远属于下一站。树立这样的人生态度,有助于“攀登意识”的不断更新,不断强化,亦是避免滋生“顶峰意识”的关键。

越是从事尖端的创新活动,越是参与为人类文明进步树立里程碑式的壮举,越是要警惕“顶峰意识”的困扰。“顶峰意识”即绝望意识的前身,因为“顶峰”把凡人“顶”出了红尘,使他不复拥有追求的目标。譬如:有史以来,人类就盼着有朝一日能飞上银钩妙境,蟾宫折桂,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因此,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据闻: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殊荣后不久,却发生了精神崩溃。

常人难以逾越的巨大成功,使他回到地球后的生活顿然丧失了值得眷恋的魔力,他好似处于一片虚无与真空之中,感到生命中有价值的活动已经到达了终点。这不能不说是发生于当代的、向当代科学尖端冲刺的,然而却缺乏当代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的当代人的悲剧。

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之所以发生,首先是由于他的人生观所导致的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的确,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决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即使退一步说,只是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说,埃德温·奥尔德林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作一项突破,又看作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追求目标的失落。

再说,人生所能达到的一个又一个巍峨的峰巅,总是由沟谷和山麓托举着的。人总不能从一个峰巅飞向另一个峰巅。为了攀上另一个峰巅,自然也是先步入沟谷,以积蓄、酝酿再次上升攀沿的力量,再往上走。正是这空间位置的不断变更,不断改变着人生的面目和周围的景观,才使人生的功业倍加灿烂。因此,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应该细心地避免,也是能够避免的。

不断进取的人生是最美的智慧人生

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有句名言:“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让我们看看约翰·戈达德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在约翰·戈达德15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一生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那个时候的戈达德是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戈达德把那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的项目有:“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驼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地方;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都编了号,累计起来一共有127个目标。

当戈达德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他16岁那年,戈达德和父亲到了乔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戈达德第一次完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他还学会了只戴面罩不穿潜水服到深水潜游,开拖拉机,还买了一匹马。

20岁时戈达德已经在加勒比海、爱琴海和红海里潜过水了。他还成为一名空军驾驶员,在欧洲上空作过33次战斗飞行。他21岁时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

22岁刚满,他就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一年他就成为“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接着,他就筹备实现自己宏伟壮志的头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在戈达德26岁那年,他和另外两名探险伙伴来到布隆迪山脉的尼罗河之源。三个人乘坐一只仅有60磅重的小皮艇开始穿越4000英里的长河。他们遭到过河马的攻击,遇到了迷眼的沙暴和长达数英里的激流险滩,闹过几次疟疾,还受到过河上持枪匪徒的追击。三人出发十个月之后,他们胜利地从尼罗河口划入了蔚蓝色的地中海。

紧接着尼罗河探险之后,戈达德开始接连不断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标:1954年他乘筏飘流了整个科罗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长达2700英里的全部刚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与那些食人部落、割取敌人头颅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起生活过;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马扎罗山;驾驶超音速两倍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写成了一本书《乘皮艇下尼罗河》;他结了婚并生了五个孩子。开始担任专职人类学者之后,他又萌发了拍电影和当演说家的念头,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通过讲演和拍片为他下一步的探险筹措了资金。

将近60岁时,戈达德依然显得年轻,精力充足,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沿途他还受到过许多人士的亲切会见。他说:“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对一切都极有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我都想干,还想去鼓励别人。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己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戈达德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征途中,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戈达德说,“人们往往活了一辈子却从未表现出过巨大的勇气、力量和耐力。但是我发现当你想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时候,你会突然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过去你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体内竟蕴藏着这样巨大的能力。当你这样经历过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升华到另一个境界之中了。”

戈达德指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去努力实现他们。“《一生的志愿》是我在年纪很轻的时候立下的,它反映了一个少年人的志趣,其中当然有些事情我不再想做了,像攀登埃佛勒斯峰或当‘人猿泰山’那样的影星。制定奋斗目标往往是这样,有些事可能力不从心,不能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全部的追求。”“检查一下你的生活并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假如我只能再活一年,那我准备做些什么?’我们都有想要实现的愿望,那就别拖延,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约翰·戈达德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佐证:不断进取的人生是最美的。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敢于尝试,生命才能充满意义。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往前冲

人生在世,要时刻让自己不断地向前冲,时刻保持挑战的气势。巴西球星贝利就是这样的人。

巴西着名足球明星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

而当他在足坛上大红大紫,成为世界着名球王,已踢进1000个球以后,记者又问他同样的问题时,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在事业上大凡有所建树的人都同贝利一样有着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马克思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深刻地感到不满足,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在这方面无数成功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在90岁高龄时,毕加索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年轻人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年轻人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老年人总是怕变化,年轻人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冒失败的风险。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画家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作画,不仅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我们的想像力,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画,我们不禁要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风格不同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所画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毕加索要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毕加索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假如你喜欢欣赏画,不妨找些毕加索的画册,看看从他的画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果戈里写作以勤奋着称。果戈里坚持每天练习写作,果戈里说:“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经常随身带着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是很不好的。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不好……必须每天写作。如果一天没有写,怎么办呢?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上‘今天不知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一遍地写下去,等你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正是有了这种一天也不肯虚度,不断进取的精神,果戈里才完成了一部部传世之作,成了世界上伟大的文学家。

1673年2月的一天,法国着名喜剧作家莫里哀患着严重的肺病,又受了风寒,身体十分虚弱。但莫里哀还是不顾亲人和朋友的劝阻,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上的巨大痛苦,毅然参加了自己的新作《无病呻吟》的演出,并出演男主角。莫里哀全神贯注地投入了角色的塑造,由于咳嗽,震破了喉管,莫里哀的生命结束在了舞台上。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牛顿从十七八岁开始科研生涯,从此终生不离开试验室。牛顿对气象、物理和化学三门学科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在1844年牛顿在试验室去世前的几个小时,还像往常一样记录下了当天的气象数据。

着名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40岁才开始学画,直到60岁前画虾还主要是靠摹古。62岁时,齐白石认为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写生练习。于是就在画案上放一水碗,长年养着几只虾。齐白石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然而,这个时期的功夫,依然还是侧重追求外形。画出的虾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出虾的透明质感。65岁以后,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头、胸、身躯都有了质感。这以后齐白石开始专攻虾的某些部位,画虾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到了80岁,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简直是炉火纯青了。

1973年冬天,已年过八旬的毛泽东完成了毕生的最后一首诗《读〈封建论〉呈郭老》

。几个月后,他让护士长用毛笔把他一生的全部诗作都抄写了一遍,然后,亲自一一核对,对其中的一些诗又再作了修改。所以,世人不仅认为毛泽东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

上面列举的几个中外名人,都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些人的一生都无怨无悔,自得其乐的一生。如果这些人浅尝辄止,或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那么莫里哀即使写出一两部成功的作品,也不会给世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牛顿即使在某些学科有所建树,也不会在气象、物理和化学三门学科都做出这么大贡献;齐白石即使能成为画家,也不会成为艺术大师。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里的“学”,也是一种奋斗和进取。学海无涯,同样,奋斗和进取也是没有止境,高效能人士就是这样做到高效的。

不断进取需要灵活迅速的应变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竞争者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推出新思想、新办法、新技术、新产品。激烈的角逐和竞争,使社会现象变化异常。现代社会变化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人们需要具有最灵活、最敏捷的应变能力,审时度势,纵观全局,在千头万绪之中找出关键;权衡利弊,及时做出可行有效的决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素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能力。谁能最及时地正确洞察社会变化,并能最迅速地做出反应,谁就会走在前头;而头脑封闭、反应迟钝、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会一再地坐失良机。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轻率地追随变化潮流的人,也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决策的失误。

喜欢《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吗?喜欢佚名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