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理效应与说话艺术(2)
当我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如果问及下面的话:“你是哪里人”、“你在哪个单位工作”、“你从哪个学校毕业”等,这就很容易寻找到自己与对方交谈的共同点,从而引起对方的共鸣。比如,当你知道了对方的原籍后,就可以说:“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这样一来,对方马上就可能产生一种亲切感,与你在心理上的距离也会随之缩短,进而愿意同你接近,并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我们自己也常常能够体会到,当对方和自己是同乡或是校友,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感到一见如故,并能轻松、愉快地与之交谈。
谈话时,如果我们以对方身边的第三者为话题,那么,谈话也会更顺利。
从事推销工作的孟先生,每当与人交谈不妥时,他就会巧妙地将话题转向对方的家庭或孩子等方面。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客户。孟先生说:“孩子现在读小学五年级吧?”听到这句话,那位客户严肃的表情立刻变得和蔼起来。他笑着回答:“你知道得很清楚呀,小家伙可调皮了。”
孟先生就是将与那位客户有着血肉之亲的孩子作为话题,成功地完成了在洽谈之前的情感交流。
此外,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也会增强他与你交谈的兴趣。当你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时,就如同名片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对方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要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言逢知己千句少”,与人交谈时,只有懂得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给交际架起牢固的“桥梁”。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不懂得捕捉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交谈将陷入冷场。那么,与人交谈时,如何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去呢?
首先,要根据别人的兴趣爱好说话。人们因职业、个性、阅历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也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的兴趣、爱好还会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比如,有的人年轻时对垂钓感兴趣,而到了晚年,却爱好养花种草。若知道你的交际对象对某方面感兴趣,你与之交谈时不妨先谈些与其兴趣有关的话题,这样对方就容易向你打开话匣子。
其次,要根据别人的性格特点说话。平时,我们面对的交际对象性格迥异,有的生性内向,不仅自己说话比较讲究方式方法,而且也很希望别人说话时有分寸、讲礼貌,因此,与这样的交际对象交谈时,要注意说话方式,尽可能对其表现得尊重和谦恭一些。当然,也有的交际对象性格比较急躁、直率,讲话犹如拉风箱般直来直去,与这样的交际对象交谈时,要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同时,也不要太计较对方的说话方式。
再次,要根据别人的潜在心理说话。话要说到别人的心坎上,就要注意揣摩交际对象的心理。如果你说的话与对方的心理相吻合,对方就乐于接受;反之,你说的话就会使对方产生排斥心理。
最后,要根据别人的不同身份说话。我们在生活中要与不同身份的人说话,因此,针对不同的身份,所选话题也应有所不同,即要选择与其身份、职业相近的话题。比如,你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老农,如果你把话题引向现代女性的美容上去,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了。倘若你说:“大叔,今年的收成咋样啊?每亩地的玉米能收多少?”这样,就能激起老农与你谈话的共鸣点和兴奋点。
此外,对于别人的隐私、伤感事、尴尬事,我们也要注意,要避免提及,以免引起对方的排斥心理。
南风效应:温和的言语让人敞开心扉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在生活中,不论是说话还是办事,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北风和南风一样,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分管政教工作的周校长冲着刚走进校门的李老师喊道:“李老师,今天你们班有个孩子在操场上乱扔纸屑,被校长抓住了。”本来心情不错的李老师被这声喊叫弄得心情糟透了,辛苦一个星期争取的流动红旗又得不到了。李老师此时觉得带一年级的学生可真是太不容易了!小家伙们太不听话了,天天讲,天天念,他们依然如故。
于是,李老师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教训这些小家伙。她快步走进教室,阴沉着脸,还没开腔,这些小家伙感觉到可能出事了,刚才还唧唧喳喳地嬉闹不停,看见老师就立刻小心翼翼地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李老师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今天是谁在操场上丢纸了?”虽然没发火,但她的语气还是让孩子们一个个吓红了小脸,都小声地说:“不是我!”“不是我!”看着他们惊恐的脸庞,李老师还是难消心底的气,“到底是谁为我们的班级抹黑了?同学们努力了一个星期就因为你丢了纸屑,红旗就流走了!到底是谁?乱丢乱扔本来就不对,再加上不诚实,就更不能原谅了!”犯错了还不承认,李老师的语气无形中又平添了几分威严,声音也不知提高了多少分贝。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仍然没有一个学生承认自己是扔纸的人。李老师一时也没有了主意,并怀疑校长是否弄错了。
下午,班会课的时候,周校长来到一年级的教室,专门就早晨的事向李老师询问结果,李老师便对他说:“周校长,你肯定弄错了!我查了半天也没有人承认。”周校长说:“让我来问问。”“行啊!”只见周校长和颜悦色地走到孩子们中间说:“同学们,今天早上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在操场上丢了纸,抓到他的人不是我,但是我知道他就在你们中间。小孩子犯错误没有关系,只要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如果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我就不扣你们班的分,你们班仍然能得到流动红旗。”周校长的话说完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孩子们好像不相信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惩罚。没多久,一个低低的声音突然从教室的角落里传来:“是我……”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小男孩终于站起来承认了。此时,周校长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再乱丢乱扔了。”
以后,这个小男孩果然不再乱丢乱扔了,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对别人的不正确行为也会进行监督。
严厉的话语差点儿就让一个小男孩走上了不诚实的道路,而温和的话语和鼓励则让他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做一个好孩子。可见,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许多老师、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往往摆出一副“北风怒吼”的样子,并对孩子进行训斥、责备、嘲讽,结果有的孩子害怕了,畏缩不前;有的孩子或明或暗地表示抗议,使相互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先避开问题的实质,通过平和融洽的对话,了解事实情况,让“温和的南风”徐徐地吹倒孩子心中自我保护的“堤坝”,然后进行巧妙的点拨,那么孩子自然会向我们敞开心扉,并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其实,不仅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采取温和的说话方式会让孩子敞开心扉,就是在我们与周围人的日常交往中,也是如此。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我们以尊重、温和、友好的方式和人交谈时,对方就会在不知不知中向我们靠近,并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进行亲切的交谈。如果我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跟人说话,甚至言辞不恭或太犀利的话,对方就会对我们垒起一堵“心墙”,让我们无法靠近。
“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与人交谈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要丢掉“北风”式的话语,而多采用“南风”式的话语,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事情取得良好的结局,我们的目标才能不偏离方向。
禁果效应:吊胃口引起他人注意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禁果效应”。它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他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东西。
我国古代历代的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金瓶梅》就是以“禁书”而闻名。西方文化史上,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著作也都“享受”过被禁的“待遇”。被禁并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相反却让更多的人因此知道了它们。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禁果效应”存在的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求。当我们与别人说话时,有时候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常常利用这种“禁果效应”,其实是想让别人知道的事,却故意遮遮掩掩,以此引起别人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情形,我们通常称为“吊胃口”、“卖关子”。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一种期待心理,一旦信息的关键部分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掩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特别在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的、难以知晓的事情,在无法知晓和渴望知晓的“搏杀”过程中,公众会因为好奇心理而像饕餮一样渴望获得信息。
东晋元帝的儿子司马绍,很小的时候便聪颖异常。有一天,元帝和一位从长安来的大臣逗他玩,问他:“太阳和长安谁离我们近些?”司马绍答道:“长安近。因为有人从长安来,而没有人从太阳来。”第二天,元帝大宴群臣时,又问及这个问题,哪知司马绍却说太阳近。元帝很失望,责问道:“你昨天还说有人从长安来当然是长安近,今天怎么就忘了?”元帝满以为小司马绍会有惊人之语,可司马绍沉默了一会儿才继续讲:“一抬头便可看见太阳,却看不到长安,当然是太阳近了。”听众从司马绍这里获得的是一个意外的结果,因而也就会对此印象深刻。
这就是运用“禁果效应”唤起别人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召唤,即吊胃口。在运用“禁果效应”的过程中,你就可以牢牢地抓住听众的心,让听众被你的讲话所吸引。不论在与人谈话时,还是在演讲中,如果你的谈话始终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这样你就能成功实现自己谈话的目的。
“禁果效应”除了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外,还有一种效果就是极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在谈话中,如果能运用好“禁果效应”所引起的逆反心理,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朝时,四川有个名叫杨升庵的人,他曾中过状元。皇帝因他讽刺自己,要把他充军到很远的地方。
杨升庵想:“充军还是离家乡远一点好。”他就求皇帝说:“皇上要把我充军,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我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
“任去口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今昆明)。”
“为什么?”
“皇上不知,碧鸡关,蚊子有四两,跳蚤有半斤!切莫将我充军到碧鸡关!”
皇帝心想:“哼,你怕到碧鸡关,我偏要叫你去!”于是下令:杨升庵立即充军云南!
杨升庵此时就是运用了皇上偏不让他如愿的逆反心理,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下面这则故事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个小女孩学了一年的电子琴,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想放弃了。这个时候,聪明的妈妈买回了一架高级的电子琴,放在自己的卧室,不许女儿碰它。小女孩急了,说道:“妈妈,电子琴不是给我的吗?为什么不让我碰?”妈妈故意激她:“反正你也学不会,碰它干吗?”“谁说的?”小女孩叫了起来,“我一定会学会的。”以后,每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悄悄地偷着弹。
可见,如果“禁果效应”在谈话中运用得好,就能为我所用,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通过正面途径难以解决的事情。
门槛效应:小要求容易被人接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了这个请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者仅为被请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请求,几乎所有的被请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请求时,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请求者的55%。
为什么同样都是竖牌的请求,却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个人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一个人若是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请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以行动来符合请求内容的各种知觉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的请求,自己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会使他继续干下去或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保持原有的、积极主动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请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请求。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门槛效应”。
在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一个乞丐缩在墙角下直发抖,他的衣服被淋得湿透了,加上已经好几天没有讨到食物,此时的他又冷又饿。他想要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今天晚上自己不被冻死也会被饿死。于是,他来到一个贵族的豪宅前,对看门的仆人说:“能不能让我借用你们的火炉烤干衣服呢?”善良的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耗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乞丐又向仆人请求道:“能不能借给我一个锅,让我煮点‘石头汤’喝呢?”
仆人很惊讶:“我倒想看你怎样用石头熬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乞丐到路上捡了几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乞丐说:“总得放点盐吧。”仆人就给了他一些盐。
过了一会儿,乞丐又说:“石头快煮到火候了,现在要是加上一些洋葱,味道就更好了。”仆人就给了他一些洋葱。
喜欢《一分钟打动他人心理》吗?喜欢任利红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