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拉女娲下水
话说商汤伐桀而王天下,宽仁大德,救护生民,万姓拥戴,成汤在位十三年,百年而终,传位太甲。
其后世又经历了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伸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纣王,眼睛一闭一睁,六百年过去了……
纣王是帝乙的三儿子,原名为寿王,帝乙立他为天子后,更名为纣王,建都朝歌。辅佐纣王的有太师闻仲,镇国武成王黄飞虎,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而且天下有四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尽臣服于商,纣王是江山稳固、坐享太平、国泰民安。
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每每说到四周烽火、动乱将起的时候,说书人都会来上这么一句。其实这是个托词,“大势”是指什么呢?“久”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有一种解释为其所指的是沧海桑田的变化,说白了就是大陆漂移学说等等。可见,这个“大势”指的是大陆,这个“久”的时间单位是以“万年”来计算的,区区六百年,真的是对于现实的“大势”来说完全没有概念属于白驹过隙刹那时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天下的各大势力,各自为政的时间长了,必定会互相吞并,最终合为一家,合为一家的时间久了,必然会内部争斗,再划分独立为数家。此之时间,长则百年,短则数年,还真是看各自心情而定了。
而其实,六百年对于人间来说,足以让人忘掉很多东西,包括圣人、神仙;同样六百年对于各教派来说,可以培养很多的势力——多的甚至可以让各教实力天平失去平衡,教主们心里也失去平衡;六百年对于有心想翻天覆地的人来说,也足够预谋策划算计好久了。于是乎,漫长的六百年来东土单一朝代格局,人间诸侯、仙界各派、妖魔鬼怪都在蠢蠢欲动,众位都在为了某个目的面对一个朝代在“天数”面前的即将灭亡。纣王的社稷,突然有一天开始了风雨飘摇。
纣王七年二月,大概在贝加尔湖附近有七十二路诸侯造反,这个造反应该不严重,估计充其量是年头不好,不想再向天朝进贡,准备自立门户了,闻太师奉命北伐,家里和“文”有关的事就由商容、比干等老臣把持。
我总觉得一句老话非常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泡泡,会成为关系重大事件的导火索,商容老先生就忽略了这个事,当然,商容绝对是一片好心,希望纣王能在三月十五祭拜圣德的女娲。
商容被人利用了,被那个想拉女娲下水的人利用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商容知道女娲庙的事情,也肯定知道或者见过多次女娲娘娘塑像,娘娘形貌宛若天人——再说本来人家就是天人;其次,商容是商纣老臣,几乎是看着纣王长大的,纣王什么脾气秉性肯定是了如指掌,对于纣王好色这一点肯定也是清楚滴;再次,以商老的阅历,色胆包天这四个字总不会不知道吧?所以平时行事,商老肯定是尽量避免给纣王触景生情的机会。可见,于情于理,商老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老臣,都不应该介绍纣王去一个可能会有隐患的地方,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避免倒霉犯错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错误因素。
也许商容撺掇纣王上香的时候脑子是一片空白的状态,因为有个想挑事的人借助大神通,假商容之口,起祸乱之因。此人为谁,暂且后表。
来看,纣王登基七年,七年时间内没有任何人和他提起过要去女娲宫进香的事情,而且他甚至连女娲是谁都不知道——七年了,别提她了——还得商容详细禀明说,女娲是上古神女,当年天塌地陷,是她采石补天,才拯救了万千生灵,并且是“福国庇民”的正神,应该去上香祭拜——此时距女娲补天已经很久很久了,女娲也退出娱乐圈很久很久了,起码没历史考证在商汤六百年里有什么显灵的事迹,估计纣王他爹也没怎么待见过女娲,到了纣王,更是不待见了——可见,保持一个曝光率是多么的重要,再牛的人,消失的久了也会被遗忘,享受惯了风光无限,再品尝孤单寂寞,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纣王一听才知道,镬~有这事儿啊,那就准奏吧。第二天浩浩荡荡带着满朝文武来到了女娲宫,到了这烧过香,他发现,这宫殿不错嘛,里面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只是有一个许多鸾凤衔着的幔帐遮住了女娲神像。纣王也没在意,第一次来嘛,就四处寻摸,突然,很突然,一阵很好很强大的狂风把这个帐子就很黄很暴力地吹开了,栩栩如生的女娲像在纣王面前完好无缺地显示了出来——且住,这风从何处来?去过庙宇的都知道,供奉大神的正殿都是坐北朝南,且正殿神像都是深入殿内的,神像前的帐幔且长且重,就算有些些风,也不过是吹得香烛烟飞、帐幔轻摆罢了,断不可能“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书中在此用一“卷”字,暗示此风乃是狂风,恶风,阴谋之风,绝非自然风。可见,这阵狂风不简单,幕后定有黑手,此手有多黑,后文再作交代。
口水,就顺着纣王的食道,流了下去——甚至连吞咽都忽略了,中枢神经将所有刺激点集中于眼睛,恨不得立刻进化出透视功能。“食色,性也”,说的是吃饭和好美色是人的本性,纣王的本性在这一刻流露无遗,且纣王文武全才,触景生情不觉技痒,于是他叫来笔墨,臭显摆地写了一首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当然了,我们不管商朝的时候有没有这种诗体,但许老师为了让我们看的明白就是这样写的,所以无所谓追究诗的成分,只要知道诗的内容即可。这首诗可着实吓了商容一跳啊,好湿啊,纣王淫的一手好湿啊——淫诗这不是么!他赶紧劝纣王收了神通吧,把这个擦洗掉,要是老百姓看见,估计都得骂纣王吃了淫心豹子胆。
但纣王不买帐,执意留下并言之凿凿——寡人爱恨分明,真情流露,一片冰心在玉壶,难道做了君主,连点实话都不让说了吗!吓的百官都闭口不言,直到回朝,纣王回去怎么看后宫都不顺眼暂且不表,女娲回来了。
文中写道:娘娘……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寿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馀年,气数己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意思非常明确,成汤打下江山,如今已经六百多年了,今天他重重重重孙子辈的却连我都要猥亵,看来你不知道我的手段,还觉得自己的江山稳固,谁也不怕,好,那我就要给你点颜色看看,要不你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女人心啊,海底针呐。各位如有中意女子,切记“门当户对”四字。若是一民女,纣王此诗能美得她立马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可惜女娲是神女,成分太高,档次太高,眼光太高,若是此诗为伏羲所题,估计女娲眉眼含笑,假嗔一句“羲哥哥”就此作罢,但是题诗的是纣王,跟女娲伏羲比,纣王就属于八辈贫农那种的泥腿子,女娲当然看不上了,身份的巨大差异当然会觉得受了侮辱了。
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说的是什么,这应该说明,六百年间,女娲娘娘和人世间基本处于隔离状态,人间对女娲的神威都在淡忘,对女娲的尊敬都在减弱,而且连纣王都不认识你,都不知道您老人家灵验的事了。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女娲从哪里回来?当天三月十五,女娲本应该在自己行宫享受人间香火,可她却去了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这个举动奇怪么?而又偏偏她不在宫中的这么一段时间里,纣王来了,看到了她的玉体,并题写了淫诗。试想如果女娲当时就在现场,还能让纣王题诗么?估计一阵狂风就把纣王直接扔出去了。
于是我们串联起以上经过,我们发现,女娲淡出人间视野,商容突然申请给女娲过生日,纣王来到女娲宫,女娲却早就去了火云洞,纣王随便看看,却刮了一阵狂风,让纣王看到女娲本相,纣王淫心大起题写淫诗,纣王走了,女娲回来了,女娲看到题诗大怒,要报复纣王。
难道这些都是很顺水推舟的巧合吗?商容为何参奏,被谁利用?女娲为何去火云洞,被谁邀请?那一阵怪风为何及时吹来,被谁刮起?这恐怕就是大战之初,某个神秘力量,为了把女娲卷入纷争设置的小小计谋。那么女娲是到底是仅仅因为一首诗而誓灭商纣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后文会逐一说明,而关键的是,女娲如何在与世无争六百年后重新发威、向人间施加影响的呢?
二、女娲放妖
相信在六百年中,世间必定有对女娲老佛爷的不敬之辞,那为什么这些年谁都相安无事,而偏偏这次因为淫诗就要给一朝天子报应呢?
三界相安无事了六百年,有些原来没有法力的有了,原来道行浅的深了,原来实力弱的强了,而有些集团、组织或个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水平的下降,那么谁大谁小,各界统率就要重新定个说法了。这个时候,有几股不同的势力纷纷粉墨登场,从人、仙、妖中剖离出来了新的能力团队,三界秩序急需重新整合。
那么人、仙、妖又是怎样构成,为何各界开始动荡不安了呢?
人界,主要是以商纣王为首的规矩的人间。包括了朝歌、四大诸侯国、八百镇小诸侯国。
仙界,也就是道门,主要为后世所言“三清”所统领的三教:人道、阐教和截教,《封神演义》中很少提到太上老君的人道,篇幅最多的是阐教和截教。
阐教掌教元始天尊,住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共有十几二十个徒弟,其中名气较大的是十二金仙,分别为:
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这里面的很多位上仙,我们都很熟悉,以后他们会频繁出场,暂且不表。
截教掌教通天教主,住碧游宫,徒弟门人数也数不清,也居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三仙岛云霄、琼霄、碧霄,还有多宝道人、金光圣母、龟灵圣母、长耳定光仙、乌云仙、金光仙,灵牙仙和火灵圣母等等。
妖界,妖怪基本都是畜或物经过长时间的修行,转化为人形、半人形,带有妖法,常以吃人等作恶为主的群体,为女娲娘娘统领。女娲有一件宝物叫“招妖幡”,存于金葫芦之内,需要招妖时,只需揭去葫芦盖,用手一指,那么招妖幡就会高悬空中:“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
除了这些,各地还有许多成精的妖怪,海外还有些奇人异士,他们也对中土有些不同的诉求,比如梅山七杰想向世人显示威风,并要点权力和美女;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想收走一些能人等等,此为后话。
女娲既然是万妖统领,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女娲人首蛇身的原形感受得到她与妖魅的关系,那么她的报复行动必定和妖有关,所以她轻晃招妖幡,招来了所有妖怪。
这些妖怪都在宫外侯旨,女娲传谕:其他各妖暂退,只留轩辕坟三妖伺候。这句话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女娲差遣哪个属下经过了深思熟虑过,必须靠得住;二是对于此次报复事件早已成竹在胸,已经想好了如何操作。
如何靠得住呢?说说轩辕坟的来历,轩辕大帝此时还在火云洞呢,看来不是轩辕大帝的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是一座神龟的坟。再来想女娲补天,当时共工头撞不周山,天倾西北,女娲除了补天,还砍了一只巨龟的四足用作撑天的柱子,神龟可称轩辕,那么巨龟死后的葬身之处叫作轩辕坟也就顺理成章了。
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这三妖,很可能就是当年女娲派驻在坟中一边为神龟守坟,一边修炼的亲信,那么她们早已经与女娲有了极其密切的关系,女娲派她们执行自己的密令也就靠谱得多了。
那如何操作呢?女娲说了这样一段话:“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主要说了四件事:
一.天数决定成汤灭亡
二.西周武王将要取代商纣的位置
三.你们要迷惑纣王、帮助武王
四.商灭周兴之后,给你们转正
通过这四点我们也发现,女娲不仅仅是成竹在胸,她简直对人间一切都了如指掌,那到底是因为淫诗,女娲临时起意才找妖怪惑乱君心呢,还是像她和三妖吩咐的那样,是因为天数使然呢?
其实,所谓“天数”,只是大神、大仙们的意志,并不是什么“天注定”,女娲这次派妖,私心成分更多,只不过是搭了个号称“天数”的顺风车罢了。而女娲这六百年一次的出手,却还得从各界动荡说起。
话说仙界各位每一千五百年就要面对一次劫难,需要斩却三尸,重新做人,大抵的意思就是每到一千五百年一个轮回,大伙你杀我、我杀你的来应劫——神仙也不是无限制修炼的,如果给予一定时间,大家都修炼成了神仙,谁做凡人,谁出供奉?不踩蝼蚁怎知脚大?可见,神仙也是一个固定名额的群体,不是谁想当就当,想当多久就当多久的。所谓“神仙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洗牌,把一部分神仙打为凡人。具体是那些神仙呢?不是说了吗?打啊,被打下去的就应劫去吧——此之谓神仙历劫也。所以后来佛教有一个很着名的理论,世人皆佛。所以,估计人间的咱们诸位也没准都是应劫的神仙呢。
很碰巧的是纣王登基不久,又一个神仙们历劫的时候到了。
而“历劫”一说和“天数”一说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大神、大仙穷极无聊的时候,想了这么一个穷极无聊的辙,改变一下仙界穷极无聊的生活。
由于当时完整的天地人各界秩序并没有完全建立,那么不同的族群之间,不同的帮派之间必定会因为不同的利益有些明争暗斗,而争斗的焦点无疑是势力范围和统治地位。
于是,某人将一些势力即将混战的来龙去脉向女娲合盘托出,要请女娲出面协助,女娲碍于自己上古大神的架子,不太愿意掺合,但面对人间对她的忘却,她又想要复出,正在她矛盾纠结,并经常向伏羲、轩辕他们商讨意见的时候,纣王送来了一根细小的引线。
其实对于纣王之事,女娲大可以一笑了之。但是,在得知各势力所定下的“天数”之后,女娲觉得自己应该表示表示了,毕竟,大家都是圣人同事,自己只不过是锦上添个花而已,再说,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啊。
说到底,女娲因诗派妖仅仅是三界秩序变化的一个开始,纣王淫诗只是给了她一个发飙的借口,一个顺势而下下的台阶和给世人看的一个理由,而这一变化的线索就是后文即将出现的封神榜的不断运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女娲娘娘从始至终都推动着这一事态的发展。
三、由纣王好色引出的
喜欢《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吗?喜欢彦辰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