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云霄说话,有礼有力有节,一是截教榜上有名者众,不要下山,二是阐教犯戒,不要与其争执,三是现在时机不对,等封神之后,我们都还健在,那就没什么忌讳了,可以登门讨要。为赵公明分析得很是透彻。
试想,自己大哥被别人打了,还抢走了宝贝,却能冷静分析时弊,给出一个中肯的答复,一定不识性情中人,那她冷血吗?不是,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反应,从话语中看出了她的沉着稳健,那么她的性格应该是理智和宽厚型的混合体。
培养出这种类型性格的人有着巨大的优点,做起事来深思熟虑,顾全大局,不会因一时冲动而没有考虑周全酿成大祸。但这种类型的人也有一个不足,遇事考虑过多,却失去了某种成功的大好时机。
而她的宽厚,能够宽容和忍耐他人,却又由于她的主动退让和顾及他人的感受而经常优柔寡断。
碧霄:果敢强悍型。
赵公明来借宝,云霄不想借,琼霄没表态,碧霄却执意要借,不但是遇事冲动的问题,更有天生的性格使然,就在她们看了被射死的兄长之后,琼霄差点气倒,但碧霄却是含怒说:姐姐不要着急,不就是抓了他,也射他三箭报仇么。想问题非常直接,遇事决策果断。
而与周军的对战中,虽然云霄已经讽刺过杨戬一次,但碧霄说的话更犀利,她说:“你今日再放哮天犬来!”那个意思就是,小样儿,你再放,我让你再放,整不死你。气得杨戬是举戟便刺。
这里主要看出的就是她的强悍,很强很暴力,是有点逞能么?不过这样的人通常意气风发、敢作敢当,不畏强权,但如果有人是这种强悍性格的人,我们也要注意一个自己比较难控制的性格表现,那就是这样的人经常会认为别人的忍耐是懦弱,不理解别人的谨慎和退让,从而恣意妄为,有时欺软怕硬、有时硬碰硬,往往会被秋后算账,得不偿失。
琼霄:外表文静内心刚毅型。
依然是赵公明来借宝,琼霄却没表态,几乎没任何表现,而之后听说赵公明已死,琼霄的态度却比谁都激烈,尤其看到赵公明棺木,琼霄大叫一声,几乎气倒。她内心的坚毅要远远强与任何人,却因为都掩埋心底,却在重要的时刻爆发出来。
三仙姑下山之前,琼霄说云霄无情,“我姊妹三人就是封神榜上有名也罢,我也要去看我大哥的尸骨,不负同胞情谊”,说着就怒气冲冲骑上鸿鹄飞了出去,
见到陆压时候,好多话都是琼霄说的,一步步把话问过来,沉着冷静,在云霄沉吟不语的时候,琼霄更是怒冲霄汉,大喝一声:“好业障,……射死了我的兄长,却强词夺理,看你也就一点点道行,有啥能耐。”举剑便刺。
琼霄在后来的戏份却高过了二姐,这是何道理呢?原本在文静的外表之下,掩藏着的那种能量,虽然开始时候的反映较慢,可一旦被外部因素刺激出来,对他人的攻击却往往是最激烈的,所以她的与敌对抗最坚定、最生猛。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每种性格又都有长短,我们评论别人的性格不能苛求完美,但如果有人愿意指出自己性格中的某种不足,真的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尽力修补,因为在一定情况下,有一句话不无道理,性格决定命运。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三个性格迥异的女人更是一台精妙绝伦的大戏。
纵观整个封神史,除去之后通天教主亲自出马客串了一部分戏份,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从幕后拉到台前以外,就只有这姐仨这出戏两个大佬来捧场了,真是相当的有面子了。
三霄:师伯师叔,我等有出戏,捧个场呗。
二圣人:不去!
碧霄:我们这里角色都安排好了,二老就来玩个票呗。
二圣人:不去!
琼霄:您二老要是不去我们就长跪不起。
二圣人:不去!
云霄:唉,还是把十二金仙宰了算了。
二圣人(暴雨梨花汗):我去~
四十八、闻仲那被迫养成的双重人格
一部有争议的的书,一个有争议的作者,塑造出来一堆有争议的人物形象,而闻太师就是这一堆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对于这个人物,有观点认为:他忠心耿耿,可惜忠不分对象;神功盖世,可惜用不对地方;他和姜子牙各为其主,难说褒贬.一个固执耿直的老头?也有观点认为:他貌似忠厚善良,老实巴交,实则狡猾奸诈,诡计多端,甚至蒙蔽了天下人之眼。各执己见,讨论不休。分析各家言论,各有千秋,分析得也都是头头是道,各类逻辑思路也都比较清晰,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却给人不同的看法呢。
其实大家都被原着晃点了,谁也没有看错闻太师,谁也没有分析错,但为什么结论大相径庭呢,因为闻太师压根就是精神分裂,他本身就是双重人格。
且看无敌百度百科对于双重人格的解释: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达到十七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简单地说,双重人格就是一个身体,两种思想(嗯,类似于目前的一国两制体制)而闻太师就是处于这一种状态的一类人群。
书中交代过,闻太师“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说明闻太师本人应该是信道的——首先要信道,然后才能得道。整个封神演义之中说的道就是天道,所谓的天道就是众仙一直念叨的天命。这个天命,就是阐截人三巨头确定下来的兴周灭商基本政策,并且各巨头都明确地向弟子们传达了相关的会议精神。闻太师身为金鳌岛弟子,或许不知道兴周灭商的内幕,但他肯定知道周兴商亡是天命,作为有着天命信仰的修行者,他也肯定知道所谓“天命不可违”“世事皆有定数”。所以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闻太师是知天命的。
然而作为一个知天命的闻太师,为什么要做出保商伐周的逆天命的事情呢?虽然不难理解,但咱慢慢说。
众所周知,闻太师是商朝的托孤大臣,纣王他爹帝乙老谋深算地看清楚了闻仲本质,放心大胆地把后代江山托付给了他——后世之中有个类似的情况就是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此之谓信任,又可谓坑人,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谁知道你生个孩子是什么德性呢?但是闻太师毅然是“辅两朝君主,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纣王亦敬重”。可以想象,纣王他爹和闻太师之间的交情可谓之深厚。纣王对于闻太师来说,不仅仅是先皇托孤,更重要的还是故人之后。所以闻太师不但要保住殷商的江山,更重要的是要保住纣王这个人。所以前文我曾经说过太师发现纣王变了的时候,首要的表达是告诉纣王,我是你的臣子。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朝代丞相也就罢了,可偏偏闻太师还是一个修行者,还是一个先知,可以通过各类小道消息知晓天地动向。结果,有一天,他得知,依照天命,周朝当兴,商朝当亡,纣王调戏女娲当殒命,那种无助郁闷的心情让闻太师的内心十分的惆怅和迷茫。顺应天命助周灭商是天道使然,自己自当顺天而为,但是就对不起纣王他爹的信任;要是顾全信义,其身为商朝托孤大臣,当尽心竭力辅佐纣王,兴盛商纣剿灭周武,却又是逆天改命之举,难免报应不爽。
世人皆云:纣王昏庸不可留,自当灭商助周。且看一看纣王真的是昏庸之主吗?
刚登基,甚至说统治了商朝江山七年的纣王绝对是英明神武,辅佐的班底更是雍容华丽。纣王不是天生的荒淫无度,而闻太师对纣王忠心耿耿也是有道理的——故人之子出落得如此人才孺子可教,任哪一个托孤大臣都美得屁颠屁颠地庆幸自己押对了门。更何况纣王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但就此来看,纣王绝对是明君一个。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闻太师远征北海反贼期间,纣王出事了,被巨仙们给阴了。
一开始就分析过,商周之战为巨仙间划分势力范围进行利益再分配而假手人间暗箱操作远程遥控的,所以纣王一开始就落入了巨仙们的算计之中。女娲庙上香是个引子,而且有元始作祟,使得美人雕像现身。纣王是个正常男人,正常男人看见美女眼前一亮都是正常反应,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起淫心是必然的,况且把美女占为己有更是所有男人的梦想。但女娲是神仙,所以纣王只能作诗赞美感叹抒发胸怀——可见纣王也是性情中人:你真美,如果可以的话,请嫁给我吧!可是女娲不领情,相反还十分的愤怒,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愤怒的女娲派轩辕三妖下凡败坏商纣王朝,便是有名的妲己乱国——这一切都是在闻太师不在的时候发生的。
当闻太师凯旋归来的时候,他所看到的真相是什么?是原本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被牛叉大神派来的所谓顺应天命的狐狸精迷得神魂颠倒。不是纣王本性昏庸,而是纣王本人也是受害者。一个凡人,就算是君主又如何,也没法抵抗妖术的诱惑。所以,看着纣王从小长大相当极其非常了解纣王的闻太师深知个中原因。不是纣王的错,不是西周的错,完全是一帮子巨仙阴暗心理的表现,真正错的是那一帮子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巨仙们!好好的一个孩子被利欲熏心的巨仙们的无聊的游戏整治成这个样子,作为托孤者的闻太师有多么的愤怒和对巨仙们多么的失望,此种心情可想而知!
作为修道者,闻太师应该相应巨仙号召,顺应天命;作为纣王的监护人,闻太师应该辅佐商纣,平定四方。是顺天命?逆天命?闻太师犹豫了。理论上,他觉得自己该顺从天命灭商助周,道义上,他觉得自己该保商伐周逆天而行;他想二者兼顾,但是必须只能选择其一。闻太师性格特点在于耿直,属于一条道走到黑的主,没有很多仙人那样的花花肠子。于是他整天日思夜想辗转反侧日不得思夜不能寐的进行激烈而又纠结的自我挣扎思想斗争,终于有一天他崩溃了,形成了两个独立思考的人格,一个叫做“闻仲”,一个叫做“太师”。
“闻仲”是修行者,他入山修道,为人正派光明磊落,交到一帮可以为其抛头颅洒热血志同道合的铁血朋友;修行刻苦认真努力,修炼得一身上天入地出神入化的本事;胯下墨麒麟,奔走如风,上山下水如履平地;掌中雌雄双鞭,原是两条蛟龙化成双鞭,按阴阳分二气,祭起空中,如有风雷之声,敌人断不可挡;只论修行得道,不管世间疾苦,事件真相,只管顺应天命而为就是了;“太师”是商纣丞相,尽职尽责,为国为民为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求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哪怕逆天而行。
在兴周伐商过程中,他始终是以“太师”身份出现,作为讨伐西周的大元帅,“太师”自然是为求最终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主,他坚定地站在殷商一边,发动自己所有关系为守护殷商江山无畏斗争,邀请三山五岳的至交好友,众友们又呼朋引伴前来助阵。最终敌不过众巨仙坑蒙拐骗而寡不敌众,最后于绝龙岭升天。就算是身已殒命,英魂不散,一点真灵,不进封神台,借风迳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此情。不忘劝诫纣王励精图治,切莫再被巨仙们牵着鼻子走了。
当至交好友一个一个殒命阵前,“太师”的人格瞬间被“闻仲”所代替,他不顾自己是三军主帅,单枪匹马杀向周军,不顾什么阵前仪表,只求为友报仇;而最终又率雷部二十四正神向老对头姜子牙下跪接受封号,成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催云助雨,护法天君,终究顺从天命。
纵观闻太师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位极人臣,享尽世间荣华富贵,身为道者,忍受诸多巨仙蹂躏,亦恣意行事无畏天命,无知者无畏尚可理解,知天命者亦无畏却是值得敬佩了。他的矛盾始于女娲宫那一阵狂风,他的一生,在这样无比纠结的环境中磨练升华,但他终敌不过那宿命的安排,人间的太师要承受的远非常人可以想象,然而,他即便人格分裂,也一样是和断臂了的维纳斯一样,拥有完美的人生履历。
向商王朝最伟大的太师闻仲致敬。
喜欢《彦辰说封神之神仙道》吗?喜欢彦辰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