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行者王石 > 第2章 从广西柳州启程(1)

第2章 从广西柳州启程(1)

小说: 行者王石      作者:朱仰晴,樊俊杰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凯鲁亚克《在路上》

《在路上》描写了一群美国年轻人驾车横穿美国的故事。燃烧的激情、渴望远走高飞的灵魂,他乡充满诱惑的生活,被理想点燃的驿动的心……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风靡全美的一本畅销书。当时的中国人正在一场声势浩荡的社会运动中挣扎,很少有人会读到它。但它似乎是某些跳跃的不甘寂寞的灵魂的表征,远在中国的王石就是其中一个。

王石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是典型的与共和国同龄的人。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王石的成长历程,刻满了历史变革的印记。军队干部家庭出身,十七岁文革开始去新疆当兵,复员后做大修工;1974年,那个时代特有的工农兵学员上学的历史时期,又有幸进入大学深造,大学毕业后做过铁路技术员、广州市外经贸委干部;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又毅然决然辞去机关干部的职务,选择去深圳创业……

在自我掌控命运的机会有限的情况下,王石尽力挣脱世俗束缚,寻求实现理想的人生。从柳州启程,到新疆、郑州、广州、深圳,人生如在旅途,一站又一站,人生列车的每一站,王石都走得很不平凡。

第一站:柳州

柳州是王石人生的第一站,这一站注定是他自己无法选择和设计的。对于王石的身世,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一种是说:他是王震之子。面对众人的猜测,王石总是淡然一笑。

虽说王石不是王震将军的儿子,但是也是颇有渊源的。王石的父亲是王震将军三五九旅的下属,当年跟随王震到新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来曾出任兵团副司令员。王石的母亲是锡伯族人,也是行伍出身。

生在那个年代的军人家庭,家庭环境相对是优越的。但是,由于父母的工作忙碌,王石小时候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东北的姥姥家度过的。都说祖辈人更疼孙子,王石的童年的确是受宠的。

1.传说他是“王震之子”

一度有人猜疑王石是王震将军的儿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大凡成功人士都会有一个显赫的身世背景。尤其是在娱乐圈,总会不时爆出揭秘某某当红明星有非同寻常背景的新闻。如今在企业界也出现了类似情形,某某知名企业家原来是某某将军之子云云。怪不得大家会将王石的背景与王震将军联系起来,就是王石一度太风光太引人注目了,大家总希望在追根溯源的时候找出点显赫的蛛丝马迹来。

事实是,王石虽然不是王震将军的儿子,与王震将军也是有渊源的。王石的父亲是安徽大别山人,大别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山,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就诞生在这里。王石的父亲当年就是在大别山参军,成为王震将军三五九旅的下属,后来他跟随王震到新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官至兵团副司令员。

1951年1月,王石出生于广西柳州,当时王石的父亲在柳州铁路局工作。柳州是历史名城,当年柳宗元革新被贬,后调任柳州刺史。相传柳宗元到了柳州登上城楼,眺望奇妙秀丽的山山水水,怀念遭贬的同僚、感慨国难民艰,心情沉重,曾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决心为柳州百姓操心办实事,不让岁月空度。后来柳宗元因为政绩卓着又逝于柳州,世人又称柳柳州,流传至今。

柳州历史上名人辈出,文化底蕴丰厚。王石生于柳州,饱受柳州文化的濡染。不过王石的母亲也是地道的北方人,他是纯真的北方血脉。王石的“石”,就是母亲的姓。母亲是锡伯族人。锡伯族历史上是个游牧民族,能征善战,其中一个分支跋涉两万里,大举迁徒军屯伊犁河谷,为保护西北边疆立下战功。

追溯起来,王石的母亲祖上曾经是满清的高官,不过到她出生的时候,祖业已经被上辈人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至于她的读书,也是靠自己的母亲和姨妈做一些女红得以支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石的母亲也坚持读书,直至上了伪满洲时期的女子高中,这在当时的女孩子中,是极其少见的。后来家境是在贫困不济,她只好放弃学业,来工作养家。不得不放弃自己未竟的学业,王石的母亲一度肝肠寸断,用王石外婆后来回忆的话说:“虽然没到自杀的地步,但也实在是斗争激烈。”

王石的母亲当时的工作倒也很时髦,是在义县县城的电话局工作,那在当时也是很让人艳羡的职业,很多人想摸一下电话筒都会战战兢兢不敢伸出手去。可是王石的母亲并不满足,她一直渴望着有更轰轰烈烈的生活。

后来在中国最纷乱的年代,王石的母亲,这个勇敢的锡伯族姑娘,抱着不做亡国奴、保卫国家的信念,参加了共产党的军队。也就是这时候,她遇到了在部队里面负责招兵的王石父亲。

想来王石父母的相识,在那个严酷的年代,自有一种别样的浪漫。王石是家里的长子,他的出生,给这个革命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幸福。而同样刚强的父母,对王石来说,是幸运的。王石的名字集父姓和母姓与一身,看得出来父母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他成长的道路也不可避免的留下了父母意愿的影子。

2.在姥姥家自由受宠的日子

王石读书之前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东北的姥姥家渡过的。姥姥一直都很疼爱王石。尽管王石小时候很调皮,但是他从来都没挨过打。

王石小时候的调皮,从他自己的描述里可见一斑。

“很小年纪,我就是个很好胜的孩子,即使是在外婆家。一次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偷瓜:趁瓜棚里的看瓜人睡午觉的工夫,大伙“猫”进瓜地摘香瓜。看瓜人醒来发现了我们,其他的孩子都吓跑了,可我借着瓜秧隐蔽,一动也没有动。看瓜人没有发现我,返回继续酣睡。我把圆领衫脱下扎成一个口袋,背了整整一口袋香瓜回到孩子们中间。这一次,我就成了村里的孩子王。”

这段偷瓜的描绘是王石自己在书中回忆的,可以看出,那时候年幼的王石就小有胆识了。想想一个孩子静静地伏在瓜地的藤蔓间,看瓜人就在藤蔓外,眼光像夜间的电筒光一样扫来扫去。那一刻,小王石的心也是在咚咚地跳着,所幸的是,那些犀利的眼光并没有扫射到他单薄的影子。

然后,他居然成了孩子们中间成功潜伏的英雄,并且带回来一口袋的胜利果实。

这样的时候,得逞的孩子们是最快活的,可是如果家里的大人们知道了,总是少不了数落的。

不过,那时候的王石,父母不在身边,姥姥也是不能顾及到那么多,所以他的童年似乎比一般的孩子更自由一些,而他的胆子也就更大一些,总是在同伴们都狼狈逃跑的时候,能略显镇静地应对突变。

除了偷瓜,王石小时候跟小伙伴们还有很多好玩的事儿,比如春天里下河摸鱼。想来很多生活在东北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记忆:春天的东北,河里的冰还未解冻,在冰上凿一个洞,摸冰下面养了一个冬天的鱼,这时候的鱼,都是肥肥嫩嫩的。

可是,王石跟小伙伴们跑去冰上摸鱼,很多的时候,鱼没摸到,人却冻成冰人儿了。每每这时候,姥姥都是又生气又心疼。要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长肯定会好好的教训一番的。可是在王石的姥姥这里,打,肯定是舍不得的,只能疼惜的帮他换衣服暖身子,细细地叮嘱他以后不能这样了。

可是,这厢刚叮嘱完,一会儿功夫,小王石又跟一帮小伙伴出去玩儿了。

再回首的时候会发现,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而且记忆深刻的故事也是那么的少,那些年少时代小小的惊喜和无奈,已经悄悄地远去没有踪影了。王石生命的列车,很快就要驶向下一个重要的站点了。

第二站郑州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王石回到转业到郑州的父母身边。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位于我国经济地理腹地,是沟通、促进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地。王石的父亲这个时期就是在郑州铁路局工作。与同一个时代出生成长起来很多成功企业家,家庭贫寒的背景不同,由于王石的父母都是老革命,担任干部职位,在王石成长的日子里,父母给了他在那个年代里很不错的生活环境。

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王石,在学校里调皮、爱玩、旷课、闯祸不断,又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而在家里的8个孩子中,王石是老大,理所当然地就在一群兄弟姐妹中充当了“孩子王”、“小大人”角色,俨然一副“小领导”的模样。这样,王石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

后来,少年王石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文革的大风波。1968年,17岁的王石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跟父母曾经相同的路——参军。

1.做“小大人”的惊险记忆

王石的姥姥家在辽宁,从郑州到姥姥家不但要在北京和锦州转车,而且到达姥姥家那个山区的一个小站后,还需要长达8里的山路。因为工作忙,爸爸妈妈都没有时间送他们到姥姥家,每次妈妈都把兄妹几个人送到车站,拜托给列车员,叮嘱王石照顾好弟妹们,就自己回去了。

王石就带着弟妹们,辗转郑州、北京、锦州和辽北之间,充当着“小大人”的角色。这期间出现了一次很惊险的事情,王石至今记忆深刻。

那次是王石十三岁的时候,他带着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去姥姥家。火车到北京,列车员把他们三个领下来,转给另外一班的列车员,然后三个孩子就在火车站上等去锦州的火车。火车来了,三个孩子又被这趟车上的列车员带上了火车,继续往北走,到了锦州后,又一次被转交。这次转的是一趟慢车,三个孩子要到的终点站是一个小站,火车慢慢悠悠地的到达小站的时候,两天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这里还远不是终点,到姥姥家还有那一段很长的山路。那时候的王石怎么说也还是个孩子,他心里还是害怕的,不过因为身边还带着弟弟妹妹呢,他就像个大人一样,硬着头皮带着弟弟妹妹们开始走山路了。

山路很不好走,三个人紧紧的牵着手往前走,途中还要穿过坟地,兄妹三个人都不敢出声儿,憋足了一口气往前走。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却发现似乎还走在已经走过的路上。一问人才知道,原来走了半天,只是转了几个圈,根本就没走远去!三个孩子都傻眼了!弟弟妹妹看看王石,王石的脸色凝重,一派小大人的神气,又迈开步子走了,弟弟妹妹互相看一眼,只好跟着继续走。

那时候山路上还有野狼出没的,事先知道他们要来的姥姥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了,左右不安地等着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本来下午三四点就可以走到的路程,最后当他们走到姥姥家时,已经是将近深夜十二点了。

一进门,王石就倒在姥姥家的床铺上,一口气就睡了两整天。据说,这两天吃饭的时候,都是姥姥是把他晃醒,王石迷迷瞪瞪起来把饭刨进口,接着又倒头睡去了。

这段记忆王石一直记忆深刻,想来当兄妹们再聚在一起,回想起那段山路上的情景的时候,或许还会慨叹年幼时候的大胆吧?

2.“问题学生”也仗义

小时候的王石,家里条件相对比较好,但是他并不明白自己家里跟别人家里有什么不同,一直跟小伙伴们打成一片。上小学的时候,正是爱玩的时节,王石跟其他很多小孩子一样,总是坐不住,常常是旷课,甚至公然反抗老师,闯祸不断。

调皮的王石功课平平。不过他从小就动脑能力强,数学难题从来都难不倒他。这也让老师对他又爱又恨,很头疼。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试题让大家做,但是却发现王石全然没有做题的意思,正在下面拉着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玩呢。老师自然是非常生气,王石上课做小动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就厉声教训他,没想到王石却理直气壮地说:“我的答案已经做出来了!”老师一看,果然是做好了,并且很正确。老师没办法,继续出一道题让他做,没想到王石又很快做出来了。这回老师有点尴尬了,很生气的斥责他就算能做出题目来也不许上课玩,看着老师又气又急的样子,王石却在心里偷着乐呢。

不过调皮、爱逃课就不代表王石是个坏孩子。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真诚仗义,身边有一帮“铁哥们”,王石是“老大”。

有一次学校要开家长会,老师很希望摆些花,但那个时候是没有那么多花可找的,买花更不可能。仗义的王石便自告奋勇的说自己家有花,可以搬到学校来借用。王石家养了很多培植好的盆花,是那种定期给干部大院维护和随季节更换的花。学校的老师很高兴,踩着三轮车去王石家搬了很多盆花来。那段日子王石想着自己帮了学校很大一个忙,一直很自豪。可是有天有个同学小心翼翼地问他:“王石,你家里是养花的么?”王石一下子呆住了,没想到大家竟然以为他家里是养花的,这让王石郁闷了好一阵子。

事实上那个年代私人家养花是很少见的,但是年少的王石却从来没觉得自己家庭环境比别人家好就有什么优越感。

3.柳暗花明:参军去!

王石初中还没有毕业,文革就爆发了。很多老三届都清楚的记得那一年——1966年。

王石也记得很清楚,那年,他是读初二。刚刚十五岁,正是青春年少的青葱岁月。有一天,学校突然宣布停课了,无忧无虑调皮快活的日子一下子就变了味,没学上也没有事干的空虚猛地就包围了王石,和他同龄的那一代人一样,他更多的感受到一种难言的煎熬。周围“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狂热口号整天叫得震耳欲聋,并没有让他心潮澎湃。

这样煎熬的日子过了将近两年,这在王石的记忆中似乎有很多是难言的空白。因为身处在那样的时代,前途一片渺茫,脑海里更多的除了没有头绪外,一切都是无能为力的。

而这段时间的王石,也从之前那个调皮爱玩、真诚热情的男孩子变得沉默了。王石后来总结自己天生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天生就爱出风头、天生就反对自己和别人从一个模子里爬出来,尤其是思想。而这个时候,他开始变得异常得沉默,已经没有自由的天地让他肆意的表达和展现自己了。

有一阵子中国很多青年都将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主义奉为真理的时候,王石却在心里暗自的怀疑:难道非要生活在苦海中才能称之为报效国家吗?可是他却也没办法找人去倾诉,就那样迷茫着。

更多的时候,王石是躲在屋子里看书,《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这些欧洲文学作品总能让敏感的他激动和感慨!他在这些书里找到了释放自己的空间,一度沉浸在书本的境界中,流连忘返。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迷茫和矛盾中,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王石身边的很多青年人下乡插队,去接受农村教育锻炼。然而军人家庭出身的王石,却一直不为所动,其实王石在心底是想参军的。正所谓“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也是王石母亲对王石的希望。

幸运的是,同样是1968年,文革当中第一次招兵也轰轰烈烈开始了。于是,革命家庭出身的王石,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跟父母曾经相同的路——参军,而没有选择跟其他很多老三届一样下乡插队。在动荡的年代,部队无疑是最好的避风港,但是部队也不绝对不是安乐的温床,这里等待王石的又将是什么呢?

喜欢《行者王石》吗?喜欢朱仰晴,樊俊杰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