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中外民族礼仪与口才(1)
俗话说:“入乡随俗。”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世界各民族之间团结、友好、互相尊重,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的加深,更需要我们对对方的风俗礼仪与禁忌有所了解,这样有利于彼此的沟通、理解,促进和平、共进。
一、中国民间节日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在这些重大节日来临之时,都要举行重大活动以示庆祝。但总的来说,各民族共同过的节日有以下几种。
1.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处在秋收与春播之间的农闲季节,用来庆祝往年的丰收,祈祷来年的昌盛。民间称之为“过年”。“春节”的叫法始于辛亥革命后。1913年,当时的内务总长朱启针在政府报告中说:“拟清家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
虽然“春节”指的是农历元旦,但过年的活动从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向灶王贡献味道香甜且十分粘牙的灶糖。传说灶王每年这天上天禀报人世的功过,腊月三十晚奉行回来赐福或降灾,人们供灶糖让他粘牙,无法说出坏事,以便获得吉祥。
祭灶后,要将家里院里彻底打扫干净,象征着清除过去的陈迹晦气,叫“扫年”。还要贴剪纸、挂年画,在门上贴春联和“福”字用来避邪求祥,“福”要倒贴,取“福到家门”之意。
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即春节的前一天,是春节间最重要的一段时辰,在这天晚上,要接回灶神,全家共吃年夜饭。不同地区年夜饭品种也有差异,大部分地方习惯吃饺子;有的地方兴吃面,恭祝长寿;有的地方吃年糕,取“年年忌”之意,还有的地方要吃鱼,而且不能吃完,以示“年年有余”……全家喜气洋洋共同守岁,辞旧迎新,子夜时分,钟声一响,立刻家家户户鞭炮齐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现在许多城市已禁放鞭炮),喜庆气氛达到高潮。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长辈往往给小孩子分发“压岁钱”,祝福其健康成长。机关、单位领导等通常组织团拜活动,向员工祝福。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直到初四人们都忙于走亲拜友,十分热闹;大年初五称“破五”。节间不能打破碗碟,万一打了,要齐道“岁岁(碎碎)平安”。不能动剪刀等禁忌现已解除,商店营业,农家可以重新点火做饭。
春节期间,许多地方组织赶庙会,举行舞狮、踩高跷等富于民族特色的游艺活动,为人们过节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容。
2.元宵节
“元”是第一的意思,“宵”是夜晚。元宵节指的农历元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1个月圆之夜,因此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日子。西汉文帝为庆贺戡平诸吕之乱正式设立“元宵”节,到东汉明帝时,因崇尚佛教,遂命士庶百姓在这一天晚上挂灯敬佛,后代沿袭了这个传统,故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花灯节”。
正月十五人们都要吃“元宵”或“汤圆”,“元宵”是用糯米粉包着各种馅滚成的圆子,取“团圆”的意思。
“元宵”节晚,乡村城镇,到处张灯结彩。各地举行盛大的灯会,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花灯映得元宵之夜格外绚烂。近些年,北方一些城市还兴起了冰灯、游园活动,更增添了一份异彩。除去大型的灯会,各家各户也都在门口挂上彩灯。
赏灯的同时,往往还要进行“猜灯谜”活动,即将各地谜语写成彩条系在花灯上,供人猜度取乐,这是一种极有趣味的习俗,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能增长人们的知识。
民间过节还要“闹红火”(或称“闹元宵”、“闹灶火”),在宽敞地方击太平鼓,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表演各种歌舞杂戏,热闹非凡。
3.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通常逢在阳历4月5日左右,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暖,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同时也是祭扫墓地的日子。相传春秋的时候,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魏国,被困,饥饿难耐。他手下的一位忠贤之士介子推看在眼里,便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这才救了重耳一命。后来重耳回国登了王位,做了晋文公,封赏时却把介子推漏掉了。介子推并不怨恨,他背上老母隐居到山西绵山。重耳醒悟后立即派人前去寻找,后寻不得,便放火烧山,心想孝顺的介子推一定会背老母出山的。没想到,母子两个骨气刚强,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来。晋文公十分后悔、哀痛,遂命在这一日不准生火,只能吃冷食,称做“寒食节”。
清明节主要的活动就是扫墓和踏青。
旧时,清明节时人们纷纷前去亡故亲友祖先墓前修缮、供奉、怀念、祈祷;现在,人们往往前去公墓、烈士墓、先烈纪念碑进行祭扫活动,哀悼、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清明时节,万物逢春,人们三五成群,结伴春游踏青,舒活筋骨,按传统习俗还要荡秋千、放风筝,还要插柳戴花,传说这样可以避邪驱凶,红颜不老,还可预知天气、消灾解祸。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或五月节。
古时候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因为天气转暖了,“五毒醒,不安宁”。“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潮湿的气候容易滋生疾病,所以人们在端午节要把菖蒲、艾草或大蒜头等挂在门上,据说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驱祛病毒的作用。人们身上都要带上香包,内装雄黄、艾草等药材,大人要饮雄黄酒,小孩子则将酒抹在前额、耳、鼻等处,还要在手、脚、脖颈上挂上五色丝线避邪。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农历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江的日子,楚国百姓找不到屈原的遗体,便向江里投粽子,希望水中的蛟龙、鱼鳖等饱食粽子,以免伤害屈原遗体。这一风俗沿袭后世,便形成了包粽子、吃粽子的习惯。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传说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卧薪尝胆数载,回到祖国,于五月初五操练好水兵,一举消灭了吴国。后人为纪念他的胜利,便在每年这一天,挑选年轻力壮的青年举行龙舟竞赛。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节是氏族社会时期古老民族的祭祀活动,划龙舟是一种“图腾祭祀”,要边击鼓边划船祭神。
不管哪种传说,端午节都寄托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和作为有气节的龙的传人的自豪,以及显示出克服自然危害的信心。
5.中秋节
中秋原名“仲秋”,“仲”是居中的意思,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中间,故名“仲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是因为秋高气爽、空气清新,另外因值秋分前后,昼夜时间等长,月亮受太阳光直射,看起来又圆又亮,令人赏心悦目。
圆月象征亲人团聚、合家团圆,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传统。中秋之夜,全家团坐赏月,摆上秋蟹、石榴及糖果,饮酒说笑吟诗作画,共度佳节。
吃月饼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月饼形圆如月,也叫“团圆饼”,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自古诗人多吟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求学、差旅在外的人逢中秋,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表达自己思念家人,希望团聚的心情。
6.其他节日
中国民间还有二月二日“花朝节”、七月初七“乞巧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新生节日,一般都组织社会性的庆祝活动。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瑶族的“赶鸟节”,壮族的“花王节”和“歌墟节”,苗族的“姐妹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藏族的“冒顿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这些节目在各个少数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中皆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少数民族社交礼仪与禁忌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间历来提倡民族团结,各民族友好相处,互相尊重。随着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我们更需要对对方的风俗礼仪及禁忌有所了解,这样有利于彼此沟通、理解,促进团结。
1.回族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地域最广的一个民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两省的毗邻地区是回族人民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教规与其民族风俗已经融合,多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骆驼肉及鸡、鸭等家禽;喜欢沐浴,每次礼拜前要小净(即洗净脸和手脚)或大净(即洗净全身),各清真寺皆设沐浴室。回族人非常爱干净,尤其重视水源清洁,供人饮用的井、泉一律不许牲畜饮用,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手、洗衣。
回族人最重要的禁忌是不吃猪肉,不与吃猪肉的人同席,甚至忌讳与猪有关的任何东西及话题。同时忌食的还有马、驴、骡、狗肉,凶猛禽兽和无鳞鱼,并且忌食所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东西。
回族人外出一定要戴帽子,忌露顶;回族有敬长传统,忌出言不逊。
回族的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均是宗教节日。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为开斋节,男女均沐浴、盛装,炸“油香”,备红糖、花茶,还要前往清真寺参加礼拜;教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人们要宰杀喜食的禽畜,待客或送人;圣纪节时,人们前往清真寺纪念本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个热情好客、淳朴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人民尊敬长者,他们接受赠物需屈身或单腿跪接。蒙古族人十分尊敬客人,见面礼节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几种。献哈达要双手捧着,身体前躬,接受者也要采用相同姿势。尊贵的客人才有此待遇,往往还会享用整羊宴席的款待。
对蒙古族人的赠礼切不可随便拒绝,一定要收下并表示谢意。蒙古族人爱吃奶类食品和肉类及奶茶、炒米。对他们的传统食品,即使吃不惯,也不可拒绝,可以象征性品尝一下,点头称赞才合乎其民族礼仪。
去蒙古族人的毡房做客,小孩子要绕到毡房后再下马。进门后,男士需从右边走至佛龛下面落座,女士则要从左边走,忌讳男女交叉混坐。
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那达慕大会”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常在七八月间举行。会上有射箭比赛,还有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3.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民族,约占全自治区人口的46%,主要居住在南疆。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忌猪肉、驴肉、狗肉、骡肉、骆驼肉,南疆地区还禁食马肉、鸽肉。
维吾尔族宗教习俗和禁忌与回族人相似。
维吾尔族人十分讲究礼节,走路、交谈、就座、用餐都要先礼让长者。见面的礼节通常是将右手按在胸前,身向前躬后退半步问候:“亚克希姆塞斯!”接受礼物忌用单手,尤忌用左手;交谈时忌吐痰、擤鼻涕、打哈欠等;喝茶一般都有专用杯。其他用品也一样,未经允许不可乱动。维吾尔族人睡觉忌头东脚西。
“抓饭”是维吾尔族特有的饮食习惯,是用牛羊肉和蔬菜、水果干炒成,再加米切成的风味十足的食品。饭前要洗3遍手,用布擦干,吃时盘坐在垫上,将抓饭盛入大盘,用手抓着吃。烤羊肉串更是维吾族人引以为豪的享誉天下的风味小吃。
维吾尔族人素有“歌舞民族”之称,几乎人人能舞,姿势优美,或轻快或热烈,充分体现了热情、奔放的民族风格。比较流行的有刀朗舞、赛乃姆舞、萨玛舞等。
4.藏族
藏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最早居住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地带,后来分布到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秉性耿直,待人诚恳,讲究义气,高原环境和游牧生活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礼仪。
藏族信奉藏传佛教,主要节日有藏历年和望果节。藏族人去世后实行“天葬”,届时有专门的天葬师诵经超度亡灵。
藏族人见面时,习惯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弯腰躬身施礼。有的藏族人有点头吐舌的习惯,如果我们遇到,应微笑点头答礼。初次见面和对待尊贵客人,藏族人会献上洁白的哈达,双手托起,高举过头。哈达越宽越长越表示尊重。
藏族人对客人必以酥油茶招待。按照当地习惯,客人喝光杯中的茶,表示不想再喝了;如果要继续喝,就剩下一点在杯中。
藏族人忌讳别人在他们面前捂鼻子。在室内放屁则是极不恭敬的事情。家里有病人或产妇时,忌讳有陌生人入内。
藏族人的主食是糌粑,喜爱喝酥油茶,吃牛羊肉和奶类食品,种类丰富。藏族人好饮酒、吸烟。
藏族青年可自由恋爱。男士求爱则抢走姑娘的帽子,几天后归还,姑娘同意就收下,不同意就不要帽子了。姑娘求爱则赠送随身佩戴的饰物,男士收下就表示愿意。
5.其他少数民族
我国民族众多,在与少数民族朋友交往时,千万要注意他们的民族禁忌,不要冒犯、伤害对方的感情。
满族忌讳吃狗肉,忌戴狗皮帽子。因为传说古时有位满族人遇险,受义犬相救,故有此禁忌。在满族人家忌坐西炕(床),因为那是供奉祖先的方向。
朝鲜族不允许在长辈面前喝酒、抽烟;朝鲜族人不爱吃羊肉、肥猪肉、河鱼以及甜味、花椒味的菜。
哈萨克族十分讲究清洁卫生,客人不能随便坐主人、长辈的床铺,更不能躺卧;忌讳客人坐在火炉右边;忌讳客人说他们的孩子肥胖;忌讳客人当面数自家的牲畜;忌快马奔至门前才下马,因为只有报丧才能这样。
塔吉克族十分重礼节,骑马做客要在毡房后下马。忌在家门口下马;交谈时忌讳脱帽。
白族称呼人要带“阿”字;为客人敬茶忌斟满。白族人崇尚“六”,送礼均要带六。
侗族有打油茶敬客的习俗。敬茶时,主人说请后客人才能动手吃,吃时只能用一只筷子。油茶必须吃3碗以上,否则不礼貌:如果不添了,再把筷子横架在碗上。
赫哲族忌从火上跨过,忌说火的坏话,灭火要先说:“请火神爷把脚挪一挪。”出猎时遇火烧后的灰烬也要行礼。
佤族忌讳在屋正中的柱子上挂东西;忌把竹叶等绿色物品拿进屋;忌摸别人的头和耳朵;忌讳向未出嫁的姑娘送饰物和香烟。
傣族人忌讳他人在其屋内吹口哨或剪指甲。
哈尼族忌讳他人到产妇家借家具。
景颇族忌讳用手摇熟睡的人。
锡伯族忌讳吃狗肉。
鄂伦春族忌讳说自己长辈的名字和死人的名字。
怒族忌讳拒绝赠送的礼物和食品。
阿昌族忌讳男子扶妇女的肩膀。
布朗族忌讳走路时从别人面前擦过,或从腿上跨过。
崩龙族见面时,男的忌讳拍摸肩头,女的忌讳触动包头。
三、港、澳、台地区社交礼仪与禁忌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同胞,了解他们的社会习俗和禁忌有助于相互间更深入的交往。
1.港澳饮食礼俗
香港和澳门位于珠江的出海口,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的原因、社会性质的特点,使得他们的礼俗与习惯兼有广东的地方特色和英国、葡萄牙等西方国家的特征。
港澳同胞对饮食十分讲究,有“食在香港”之说。饮食主要以粤菜为主,重色香,讲求烹饪技术,有“生、脆、鲜、淡、嫩”的特点。因靠海,港澳人吃食忌翻面,据说那样预兆着打鱼者会翻船。饮头杯酒要干,以后每次抿一口即可。摆上橘子表示宴席结束,客人可吃可拿少许,但不要滞留席上太久。
2.港澳数字禁忌
喜欢《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吗?喜欢修铁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