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我们台湾这些年 > 第56章 2007 (1)

第56章 2007 (1)

小说: 我们台湾这些年      作者:廖信忠

搞轨案:台湾媒体“新闻娱乐化”的极点

2006-2007年的台湾,与扁家弊案同样受人瞩目的案件还有“搞轨案”,正确来说应该叫“南回铁路连续出轨案”以及牵扯出来的案外案。这一系列案件的过程曲折离奇,精彩程度直追侦探小说的内容,可说是台湾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大奇案。

早在 2004-2006年期间,连接台湾南部屏东到东部台东的南回铁路,发生了三次出轨事件。之前提到,台铁给人的印象一直都不怎么样,所以民众一听到这种事,大概也都是“又来了”这种有点儿苦笑的反应。但是这几次出轨,都是铁路遭破坏,而且出轨地点都在同样地方,因此案件开始朝蓄意破坏方面调查。

在第三次出轨时,三节车厢翻覆,造成了一人死亡,而死者是一位越南籍新娘。就那么刚好,死者就坐在无人的车厢里,又刚好那节车厢翻车,这也引起了检察官的怀疑,整个案件开始指向蓄意破坏。谁知道不查则已,一查居然发现这三次出轨时,越南籍新娘陈氏红琛都在列车上。而陈氏又是台铁员工李双全的第三任妻子,李又为陈氏投保了六千多万元的保险金,李之前因股票亏了一大笔钱。这下,所有的怀疑跟舆论都认为李双全是最大嫌疑人,但没有证据。

没想到千夫所指的几天后,李双全突然上吊自杀,留下遗书“自杀以明志”,结果舆论又开始一面倒地指责媒体及警方逼人太甚,导致无辜的人受害。

但是法医检查陈氏的遗体后,发现陈氏身上有不明针孔,一些医疗机构也验出她体内有不明毒物反应,也就是说,陈氏并不是由于出轨事故死亡的,而是疑似被毒物溶血而死亡。从此,案情更扑朔迷离。

这下舆论突然又 180度转弯,直指李双全其实是畏罪自杀,而他的哥哥李泰安是帮凶,李泰安终于被列为杀人案的被告。可是说也奇怪,李泰安及他的父母看起来也完全不紧张,还是一副淡然的样子,等到要出庭的时候还公开表示“一切配合演出”。

而在审案过程当中,检警内部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负责此案的法医突然在法庭中当庭爆料,说此案的检察官当初要求她将陈氏死因改为“药物中毒”,但她坚持依专业判断,陈氏死因是不是中毒还只是“疑似”而已。不同机构的验尸结果都不同,检察官要求她改死因只是想要制造出检方想要的证据而已,她实在无法接受这种证据不足却自以为是的正义。

案情侦办到此,社会上一片哗然。

说实在的,这个案件一直都处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拖了很久。除了上面所说的并没有很明确验出是哪一种毒物反应外,另外一个重点在于,没有哪一个人真正有办法控制让列车车厢刚好在哪个地点或哪一节出轨翻覆。所以,李泰安一审时被判了无期徒刑,二审时被改判为 18年,但这都是靠间接证据判定的结果,一直拖到 2009年初,又再度大逆转,全案因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光看本案的几个关键词——越南新娘、铁道员、偏僻的乡下铁道、股票亏钱,这多像松本清张的社会写实推理小说风格呀!在办案的那阵子,电子媒体每天有一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各种猜测及推理。只要李泰安家的树砍了,就在猜他是不是意图改运,还找了一堆风水先生煞有介事来解说。

或者,李泰安的老爹在侦办过程当中处之泰然地发表各种言论,记者就猜老人讲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老人爱看《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媒体就猜他这次又要出什么计谋帮儿子了,可说是 2006年曝光率最高最红的老头了。媒体每天还直接冠以“搞轨案第一集”、“搞轨案第二集”,把这案当做连续剧报道,真是把新闻综艺化到了一个极点。

都说台湾的媒体乱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闻综艺化的结果,因为媒体都要争收视率及发行量,自然口味越来越重。现在记者这个职业在台湾也越来越给人不好的感觉,甚至冠以“妓者”称之。有句话前阵子挺流行的:“好好的一个人,干吗要去当记者?”就代表着对记者的不屑,这其实也代表了一般民众对现在媒体乱象的不满。

这一年的搞轨案,让大家越看越扑朔迷离,另一方面,大家也见识到了媒体的乱象及嗜血,让人无奈地哑然一笑。

“环保购物袋”风波

2007年,台湾行销界、精品界的大事是 Anya Hindmarch这个牌子的环保购物袋的推出,并以 500元的低价售出,引起了一阵抢购风潮。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销操作,电视新闻也一直不断地直播,成了一个轰动的社会事件。刚好,那阵子我在百货公司上班,见识到了民众的疯狂。

我一直觉得 Anya Hindmarch从来就不是什么多高级的一线品牌,只不过是这几年新崛起的牌子而已,但其个人化的设计还算受欢迎。过去在台湾,知名度亦不高,但经过这次事件后,可能全台皆知了。先将这个牌子塑造成好莱坞女名模爱用品,名人效应之后,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会提升。终于,这个牌子似乎也变成了高贵的品牌,但知名度始终不高。于是,一个阴谋就出现了。

一般消费者总是对名牌的高价望之兴叹,想要放弃又不会放弃。精品商当然了解这一点。于是,要怎么做促销,看起来才能不降低自己的格调呢?公益话题倒是个很好操作的领域,加上这几年环保变成一种“流行”,是可消费的对象,这么一来,印上名牌 LOGO的环保购物袋就出现了。由于只是一个“购物袋”,再加上是为了提倡环保做公益,因此,这个袋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地把价格打低了。但其实谁又知道,他们是真的想做环保,还是制造话题呢。

这种包,在我工作的百货公司限量 235个。大家都有预期心理怕买不到,所以都提前一天去排队。对我来说,除了做行为学研究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电梯小姐们的邀约——那么多美女陪你一起

过夜(当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该有多温暖啊!

于是,下午大家都已经讨论好,有人准备吃的,有人准备喝的,桌子椅子也都准备好,晚上一下班,就要从办公室直接搬出去排队了。也有人准备各种娱乐器材,准备度过这漫漫长夜。当然有人更热心,提议随时要“补货”,安排好什么时间去买什么东西回来,连绿豆汤都出现了,想想还真是温馨感人哦。

令人震撼的消息传来了——前一天的下午 3点半,百货公司门口已经有 30人在排队了,大家都产生了危机感。没想到排第一个的还是个男生呢,还自备了椅子,这家伙肯定是帮女人买的。到了 5点半再上去看,大概已经有 100人在排队,这时大家心都凉了一半,之前充满斗志,现在已经开始怀疑。8点再看,乖乖,至少有四百多人了,真不知道那么多人怎么抢只有两百多个的包。到现在为止,至少群众都还乖乖地排队,排得蜿蜿蜒蜒的,盛况空前!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彻底绝望,很有默契地闭口不提这件事了。晚上 10点下班后,凑热闹地跑到现场再看一次,原来尚有次序的队伍,最前面已经挤成了一团,只剩下后面还傻傻地在排队。一群人就那样挤在百货门口,一层又一层,却又找不出层次来,总之就是一团乱啦!可能是大家看百货打烊,趁乱都跑到了前面。而这团乱的最中心,则不知道在吵些什么,一个火爆男大吼大叫的,想必是排队起了冲突。这火爆男仿佛武将般,身陷层层杂兵之中却又万夫莫敌。

这天下午,电视新闻异常有默契,似乎在帮他们做广告,一直不断现场直播各地排队的实况,也加深了这些人的危机感——再不去就买不到了!所以,百货公司门外排队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疯狂,越来越焦虑。不管他们到底在一个月前有没有听过 Anya Hindmarch这个牌子,反正,先排着就对了。终于到了决战的第二天上午,开卖了,开始抢了。电视镜头上有上次提到排第一个的那个男人(他果然是帮女人买的),有翘班的上班族(镜头一扫过,每一个人都把脸遮起来),有强悍的婆婆妈妈们(虽然他们大部分不知道卖的是什么,但是先跟着排了再说),还有一些准备转卖的。这一起排队的人群,以及各种各样的理由,简直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个消费者,前晚排队眼见排不到,转战到他店抢购,因冲到专柜门口前被人群推挤绊倒在地,后面人群又不断拥上,造成她手臂淤伤。从画面又看到另一位女性消费者,被大批人群推挤,加上空气不流通,她因身体不适而全身发抖掩面哭泣,连走路都有困难,最后被送上救护车。那种情况犹如饥荒国家灾民抢食救济物品一般。人性丑恶的一面在此完全显现:互相践踏、见血、休克、暴力等场面都有,真是死了都要买。

喜欢《我们台湾这些年》吗?喜欢廖信忠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