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附录一唐代政治体制简介
爵位
唐代的爵位等级分得比较多,但大多只代表一个贵族身份,并不具备实际的权力和经济利益。唐代的最高爵位是亲王,一般只授予皇子,唯一的例外是杜伏威,他曾经在武德年间被授予吴王的爵位,这是一个亲王爵位,一般宗室都是不可能获得的。亲王爵位的对应品秩是正一品,与朝廷当中的“三公”品秩相同;其次便是郡王和国公,从一品。一般宗室和一些归附的割据势力能够获得郡王的爵位,而一般功臣的爵位上限便是国公。这两个爵位品秩一样,但是排班的时候郡王在前,国公在后。国公是公爵当中的第一等,下面还有郡公和县公,分别是第二等和第三等的公爵。县公下面则是侯、伯、子、男四等爵位,再往下还有一堆如上轻车都尉的低等爵位,本文中不涉及,故不赘述。
同样的爵位,根据封地位置的不同,在排班上也有先后之分。比如秦王和齐王,同样是亲王,但排班的时候秦王在前而齐王在后;再比如李孝恭原本是赵郡王,后来被改封为河间郡王,李道宗原本是任城王,后来被改封为江夏郡王,因为河间郡比赵郡的人口多面积大,江夏郡比任城郡地理位置更好,水土更加丰裕,因此虽然同样是郡王的爵位,对二人来讲却如同升迁。
三公
三公是唐代官制金字塔的顶端。唐代的三公与汉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一体所组成的三公制度有所不同,唐代的三公没有实权,仅仅是名义上位及人臣的“论道之官”。唐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同为正一品的高官,其中太尉排班第一,司徒次之,司空最末。武德时期获得三公名爵的多是宗室皇子,比如说李世民在武德年间就长期担任太尉这个尊贵已极的职事官,而李元吉也在武德末年获得了司空的头衔。李世民登基后,在他执政的二十三年间曾经封拜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为三公,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死后的赠官,比如说贞观名臣魏徵在死后便被追赠为司空。贞观年间的“活三公”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李渊最宠信的宰相裴寂,李世民在继位后拜其为司空,但是这明显是架空其权力的一个举措,裴寂晋升三公的代价是他被排挤出了尚书省,从此离开了政府中枢;是第二个是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他在贞观年间先后被拜为司空和司徒,在李世民去世后被任命为辅政大臣,拜为太尉;第三个则是贞观名相房玄龄,他在贞观末年以尚书左仆射的宰相身份受封为司空,直至他去世,都一直保留着这两个职衔。
应该注意的是,唐代前期和中期的三公是极高的荣誉,不是一般大臣能够获得的,而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更是如此。在晚唐以前,获得过太尉官衔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另外一个是辅弼两朝的重臣长孙无忌,最后一个是历事五朝荣宠不衰的郭子仪。理论上,朝堂上排班的时候在三公之上还有更为靠前的三师,即所谓的太师、太傅、太保,但是遍查唐史,也没发现有哪个大臣获得三师的封号。
在三师之下,还有一个从一品的散官的官衔叫做“开府仪同三司”,意思就是可以享受三公的待遇,这个一般是元老重臣去职或者退休致仕时的荣誉头衔,当然,如果这个元老重臣已经获得了三公的职位,自然就不用再加上这么个散官衔了!
三省
唐代的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内廷省。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省”实际上指的充其量不过是皇城内的几间殿宇或几个院落罢了,和今天的“省”的概念相去甚远。尚书省顾名思义,就是管尚书的省,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个部级单位就直辖于尚书省,尚书省的职能实际上也就比较类似于今天的国务院。尚书省一般设三位首长,一正两副,分别是正二品的尚书令和从二品的尚书仆射,尚书仆射分左右,一般以左仆射为尊。在这三位首长之下,尚书省设六位尚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六部尚书,与明清时期不同的是,唐代的六部尚书只有正三品。在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之下,尚书省还设有两名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的值班官员,称为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中书省是专门负责为皇帝治国行政草拟诏书的机构,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秘书处,中书省的首长叫做中书令,正三品,与尚书平级,副首长叫中书侍郎。与尚书省不同的是,中书省实行的是双首长制,中书令和中书侍郎的定额都是两名。中书侍郎以下,中书省设五房舍人,分别对应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中书舍人虽然只有五品,但是由于其负担的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工作,因此极为显贵,被人们视为天子近臣,为当时的读书人所羡慕。
门下省是专门处理上行的奏表奏章和下行的诏书敕制的机构。一般而言,臣子们向皇帝呈递的表章都要先递进门下省,重要的事情门下省转呈皇帝,不需要皇帝亲自阅看处理的门下省便转发往尚书省。而皇帝所下达的诏书,无论是中书省起草的还是皇帝亲笔拟就的,均要先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如有异议,便在原诏书上圈画修改后将诏书发还御前,由皇帝或亲自重拟或命中书省重拟,如此往还几次,直到门下省认为满意,才能够在诏书上用上玉玺和相印,正式公布生效。门下省与中书省一样实行双首长制,正首长是两名正三品的侍中,副首长是两名黄门侍郎。唐代制度,诏书上没有侍中的副署用印不能正式生效。门下省在首长之下设有散骑长侍和谏议大夫等监督皇帝的谏官,还有六科正六品的“给事中”,对应尚书省六部和中书省五房,对相应的诏书进行审核封驳,给事中们职衔虽然低,但却拥有在诏书上用朱笔勾画涂抹修改的特权,除了这些组成人员,门下省还设有符宝郎,专门为皇帝保管兵符和玉玺。
六部
所谓六部,就是指尚书省下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吏部负责组织人事,户部负责天下户口田亩钱粮,礼部负责上下礼仪,兵部负责国家军事,刑部负责天下治安刑狱,工部负责殿宇衙署开河造桥等工程建筑。六部首长一正两副,一名尚书两名侍郎,下辖四司,每司设一名郎中两名员外郎。六部是中央国家机关分工处理国家大政的重要机构,其所辖二十四司涉及国家大政的方方面面。六部当中以吏部尚书为尊,在大朝排班的时候吏部尚书的位置还在侍中和中书令之前。户部原来并不叫户部,而是叫做民部,李世民死后继位的李治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讳,将民部改称户部。
九寺
所谓九寺,实际上就是汉代九卿延续下来的九个官署,分别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司农寺、太府寺。这九寺当中得一些官署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实际权力,其职能已经由尚书六部和十二卫大将军府所取代,只剩下一个荣誉头衔。比如说光禄寺,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原本都是光禄寺下辖的小机构,在三省的职能被剥离出去后,光禄寺实际上只剩下一个空壳,用来安置一些名望很高但不宜给予实权的大臣。隋末瓦岗军领袖李密在入朝后便被授予光禄寺卿的虚名。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衙署保留了一些有限的职能,比如说鸿胪寺负责外交事务,大理寺作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宗正寺负责宗室事务,太常寺负责议论拟定大臣死后的谥号,等等。
御史台
御史台是唐代的监察机构,其作用主要是对以宰相为首的文武百官进行监察监督和弹劾检举。御史台的首长是正三品的御史大夫,当然,这里的御史大夫和汉代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其不但不再是三公,也不再负有副丞相的职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两名治书御史,高宗年间因为皇帝名叫李治,为了避讳将治书御史更名为御史中丞。御史台下设三院,分别为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的御史称侍御史,负责监察弹劾台阁宰辅大臣和中央六部等国家机关的官员;殿院的御史称殿中侍御史,负责在大朝中朝内朝的时候在朝堂上监察百官举止言行;察院的御史称监察御史,在御史台中位分最低,负责监察四方诸道州县。
十二卫
唐代的十二卫大将军府,实际上是一个府兵制基础下的军官训练和储备机构。十二卫的将军校尉们平日里负责皇宫的宿卫和警戒工作,一旦国家需要大规模用兵,这些职业军便以卫为编制成建制地变为行军总管府,统率指挥由全国各处征调而来的府兵外出作战,一旦战事完毕,府兵们遣散回原所属军府,而军官们继续回到卫府任职。十二卫当中,各卫府的最高军官为正三品的大将军,而十二卫大将军当中又以左卫大将军地位最尊崇,是十二卫系统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皇宫宿卫的最高负责人。在唐初,李世民曾经被任命为左右十二卫大将军,这是一个并非正常编制的官衔,地位高于左卫大将军,是卫军系统的最高长官,但具体是几品则无从考证。
地方官
唐代的州官分为几等,一般的州以刺史为州最高长官,上州刺史为三品官。在边防州和比较重要的州,武德年间设有兵马总管府,这是一个地方性的军政要职,相当于军区司令,兵马总管与行军总管有着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武德七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总管府同时改为都督府。都督州均为上州,都督的官衔是正三品上。另外,唐朝朝廷在全国各地的几个重要行政区域设有大都督府,例如李唐起兵的根据地太原,在贞观四年以后便设立了并州大都督府,而并州大都督是从二品官秩,由当时还在襁褓中的晋王李治遥领,原三品的并州都督李世勣改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各行政区当中,只有长安所在的京畿地区比较特殊,在立国初期便设立了在级别上高于刺史府的雍州牧府,由秦王李世民兼任雍州牧,由秦王妃的舅舅高士廉出任牧府长史,又称为别驾。
唐初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便是行台,行台是行台尚书省的简称,其对应的行政区域则是下辖几个或者十几个州的道。所谓行台尚书省,便是由皇帝派出管理一道军政事务的机构,其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和军事权,与中央尚书省相互不相统属,只对皇帝负责。武德初,为了统一战争的需要,唐廷先后在益州和陕州设立行台,分别为益州道行台和陕东道行台,这两个行台比中央尚书省低一等,行台尚书令为从二品,行台仆射为正三品。到武德五年,为了平定河北山东,在洛阳设立了与中央尚书省平级的陕东道大行台,其首长行台尚书令为正二品,与中央尚书令同级。行台尚书令一般由皇子兼任,比如李世民便曾经担任过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和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后来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更是为他特设。如果没有皇子主政,行台尚书令一职一般会阙置,由行台尚书左仆射主持日常工作。唯一的例外是江淮地区归唐后,唐廷在扬州设立了东南道行台,以吴王杜伏威遥领行台尚书令,以赵王李孝恭为行台左仆射。
行军大总管府
隋唐时期凡有大的军事行动,均会在某一战略方向上设总管府或者大总管府,作为军事最高统帅机关。一般而言行军大总管府分为两个层面,如果是宗室或者外姓将领做最高统帅则称行军大总管,如果是皇子亲王作为最高统帅便称为行军大元帅。行军大元帅府或者行军大总管府有的设副元帅或副总管,有的则不设。总管府内设长史、司马、各曹参军事等等军事幕僚,负责司令部机关的参谋机要等工作。
宰相
隋代制度,三省长官为宰相,也就是说只有尚书令、仆射和中书令、侍中才算宰相。在唐代,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职务,因此这个名义上统率百官无所不总的首相职位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便一直阙置不授,唐代二百多年的时间当中除了李世民之外只有安史之乱时期的郭子仪曾经做过尚书令,那还是因为他的功劳实在太大,已经拜了太尉封了郡王,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再赏他的了,于是将尚书令作为一项殊荣奖励给了他。自贞观年开始,实际上三省宰相便以尚书左仆射为首。宰相定额六名,分别是左右仆射各一名,中书令两名,侍中两名。当时的称呼相对比较严格,对于尚书省的首长左右仆射,人们一般尊称为“相公”,对于中书令和侍中,人们一般尊称为“阁老”。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公”这个称呼在当时是绝对不能乱叫的,放眼天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曾经在尚书省掌过相印的大臣才可以被尊称为“相公”。魏徵在贞观朝荣宠始终权倾朝野,却因为终归未曾入得尚书省,因此也没能得到这样的尊称,只能被称为“阁老”。
到了贞观年间,李世民给一些亲信大臣加了例如参与朝政、参与机密,平章国计等等诸如此类的名义,使得这些大臣可以进入政事堂与宰相们同堂议政,故这些人往往也被视为宰相,只不过不那么正规而已。
贞观十七年,太子詹事李世勣“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制度化的变革。所谓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指和侍中中书令权力一样的三品以上大员。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李世勣这个三品的太子詹事可以参与门下、中书两省的工作。这个制度发展到高宗年间进一步被固定了下来,高宗初年两位辅政大臣,一位是长孙无忌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另外一位是李世勣以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是自此之后,凡尚书仆射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便不再是真宰相。
到了女皇武则天时期,因为权力斗争的关系,武则天打破成规,任命了一大批资历比较浅的年轻官吏为宰相,这些官员的品秩不够三品,于是女皇便创造出了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词,这个名义在此后的几百年当中一直被作为真宰相的官职描述使用,一直到北宋的元丰改制才略有所变化。
喜欢《唐太宗政变24小时》吗?喜欢老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