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 第25章 黄庭坚蜀中交游与文学创作(13)

第25章 黄庭坚蜀中交游与文学创作(13)

小说: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作者:花志红 彭敏 李芳

正因为有深厚的友谊,因而面临别离才会如此动情,相对挥泪而别。范成大《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每别辄五年。离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数者。中岩送别,至挥泪失声,留此为赠》充分表现了这种难分难舍的感情:“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月生后夜天应老,泪落中岩水不流。一语相开仍自解,除书闻已趣刀头。”又写下《次韵陆务观慈姥岩酬别二绝》:“送我弥旬未忍回,可怜萧索把离杯。不辞更宿中岩下,投老馀年岂再来!”“明朝真是送人行,从此关山隔故情!道义不磨双鲤在,蜀江流水贯吴城。”在《吴船录》中也记有:“癸末(六月十五日)早食后,与送客出寺,至慈姥岩前徘徊,皆不忍分袂。复班荆,小饮岩下。须臾风雨大至,岩溜垂下如布,雨映松竹,如玉尘散飞,诸宾客各即席作诗,不觉日暮,皆不成行。下山,复入宿寺中。”具见流连惜别之致。两人情重,交谊之深也可见一斑。

3.陆游、范成大蜀中交往的思想基础

陆游与范成大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相识便惺惺相惜。范成大在《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中就赞许陆游的壮志忠心“高兴余飞动,孤忠有照临”,对其未被重用也深感惋惜“功名袖中手,世事巧相违”,劝解陆游不要愁闷郁结“诗人多事惹闲情,闲门自造愁如许”,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陆游对范成大同样敬重与推崇,在《渭南文集》卷十八《铜壶阁记》称赞范成大:“公且以廊庙之重,出抚成师,北举燕赵,西略司并,挽天河之水,以洗五六十年腥膻之污,登高大会,燕劳将士,勒铭奏凯,传示无极。则今日之事,盖未足道。识者以此知公举大事不难矣!”这是称誉他有能力肩负起恢复中原,复兴北宋疆域的重任,可惜历史舞台没有给他提供机遇,让他施展才华。陆游期望他以“廊庙之重”,北定燕赵,以洗国耻。在为范成大送行时写的《送范舍人还朝》能充分展现陆游的心情: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这首诗可以看做是陆游对自己在酒醉中仍无法消解心中的块垒以及酒醒后更加悲愤的心情的最好诠释。“欲将万事付醉中”,陆游企图借酒醉来麻痹自己,幻想求得一时的洒脱,然而他不仅没有做到,酒反而成了他进军的旗鼓。未醉时念念不忘的是报国,大醉时长思不倦的仍是报国,饱和强烈的爱国情绪简直是饱和在他的整个生命里。陆游一生不忘的是恢复中原大计,既然自己不能实现夙愿当然就盼望好友范成大能一展宏图,希望范成大回朝促劝君主北伐,“早为神州清虏尘”。

正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自然也就成为挚友,而没有了上下级的虚假客套。范成大生病时写了一首《枕上》:“一枕经春似宿醒,三衾投晓尚凄清。残更未尽鸦先起,虚幌无声鼠自惊。久病厌闻铜鼎沸,不眠惟望纸窗明。摧颓岂是功名具,烧药炉边过此生。”陆游这样和诗:“放衙元不为春醒,澹荡江天气未清。欲赏园花先梦到,忽闻檐雨定心惊。香云不动熏笼暖,蜡泪成堆斗帐明。关陇宿兵胡未灭,祝君垂意在尊生。”(《和范舍人病后二诗末章兼呈张正字》)不是一般地祝愿早日恢复健康一类俗套子,而是用“胡未灭”来祝范成大“垂意在尊生”,把范成大的生命意义提高到关系国土收复的高度,只有心意相通者才会有这样的祝词,才会有这般期许。

爱国之心是相通的,这也是两人友谊在经历政治的风风雨雨后都不变质的原因。在范成大去世后,陆游写下《梦范参政》一诗:

梦中不知何岁月,长亭惨淡天飞雪。

酒肉如山鼓吹喧,车马结束有行色。

我起持公不得语,但道不料今遽别。

平生故人端有几?长号顿足泪迸血。

生存相别尚如此,何况一旦泉壤隔。

欲怀鸡黍病为重,千里关河阻临穴。

速死从公尚何撼,眼中宁复见此杰?

青灯耿耿山雨寒,援笔诗成心欲裂。

又写下《范参政挽词》二首:

其一

屡出专戎阃,遄归上政途。勋劳光竹帛,风采震羌胡。

签帙新藏富,园林胜事殊。知公仙去日,遗恨一毫无。

其二

孤拙知心少,平生仅数公。凋零遂无几,迟暮与谁同!

琼树世尘外,神山云海中。梦魂宁复接,恸哭向西风。

对范成大这位一生都没齿难忘的友人,陆游为他自豪,也为他惋惜,同时也抒发了胸中的块垒。

(二)陆游的蜀中交游

陆游平生喜欢交游,在蜀中结识的人士很多,其中有些名字在他的诗集中反复出现,是一生的朋友。

1.谭德称

谭德称,名季壬,西蜀名士。其家世、仕履、学行见《渭南文集》卷三十三《青阳夫人墓志铭》:“有宋蜀人天池先生谭公讳篆字拂云之夫人青阳氏,……一子曰季壬。……季壬举进士拔解。……初,季壬解褐为崇庆府府学教授,凡四年,徙成都府。吏部以侨寓格不下,执政为奏,复还崇庆,以便养。命至,而夫人弃其孤矣。初,命教成都,今枢密使周公(必大)贰大政,知予与季壬友,以书来高曰:‘石室得人矣。’季壬有学行,为诸公大人所知盖如此,以故士皆慕与之交。……予与季壬,实兄弟如也。”

陆游在蜀日与谭德称交谊至厚,两人的关系诚如陆游所谓:“予与季壬,实兄弟如也。”陆游曾在公卿名流间褒扬谭德称,而诸公大人也仰慕其才学德行,愿与他结交。张镃《南湖集》卷三有《杨祕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知为西蜀名士继得祕监与国正唱和诗因次韵呈教》诗,可印证陆游所言非虚。

陆游诗集中与谭德称交往有关的最早诗作是乾道九年春作于成都的《和谭德称送牡丹》二首。淳熙元年十月,陆游离开成都前往荣州摄事,临别作《临别成都怅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中高度评价谭德称才华:“坐中谭侯天下士,龙马毛骨矜超遥”,并祝愿他有美好的前程:“祝君好去事明主,日望分喜来渔樵。”淳熙三年两人在成都再次相见,陆游又写下《喜谭德称归》一诗,称赞他“谭侯信高隽,可共不朽事”。两人再次相逢都激动不已:“天涯再相见,握手更抆泪。”淳熙四年又有《简谭德称》一诗。

陆游离开四川后,对谭德称的思念日益加深。

淳熙六年,在建安写下《怀谭德称》一诗:

谭子文章旧有声,几年同客锦官城。

江楼列炬千钟饮,花市聊鞍一字行。

人世绝知非昨梦,天真堪笑博浮名。

空斋独夜萧萧雨,枕上诗成梦不成。

诗中回忆了两人在蜀中豪饮高歌,马上赏花的生活。如今面对寂寞的空斋和萧萧的夜雨,虽有无尽的思念,无奈“枕上诗成梦不成”。

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临安时有《简谭德称监丞》一首:

广都江上送舟行,泪洒春风别少城。

冉冉几经新岁律,依依犹有旧交情。

尘冠当挂弹何用,革带频移瘦自惊。

剩欲约公风雨夜,一灯相对话平生。

回忆两人当年离别的情景,不免感慨颇多,憧憬着与谭德称相约“风雨夜”,能“一灯相对话平生”。

谭德称去世以后,陆游梦中忆起与他相遇的情景,难以释怀,有《正月十一日夜梦与亡友谭德称相遇于成都小东门外既觉慨然有作》,诗曰:

当年与子别江干,渐老心知后会难。

岂料今宵清梦里,东门交辔说春寒。

这首诗语浅情深,真可谓往事历历在目。足见陆游对这位朋友的情感。

2.张(字季长)

张,字季长。《宋史》无传。

张季长是陆游在南郑幕中结识的蜀士,两人志同道合,相交甚密。《渭南文集》卷四十一《祭张季长大卿文》言及两人情意:“世之定交有如某与季长者乎?一产岷下,一家山阴,邂逅南郑,异体同心,有善相免。”又叙淳熙五年陆游自蜀东归与张季长合离情状云:“公既造朝,众彦所钦。我南入蜀,九折嶔崟。公以忧归,我亦陆沉。乃久相遇,垂涕沾襟。宿好未远,旧盟复寻。驾言造公,公已来临。我倡公和,如鼓琴瑟。送我东归,握手江浔。欲行复尼,顿足噫喑。”陆游诗中曾多次写到这位密友,同为幕僚时,陆游就写过《次韵张季长题龙洞》,南郑分别后,陆游写有多首思念张季长之诗,其中最早的作于淳熙四年(1177年),其时陆游尚在成都,诗中说:“道途逢使君,令我生精神。顿增江山丽,更觉风月新。对床得晤语,倾倒夜达晨。”(《别后寄季长》)陆游离蜀后更是频频作诗怀之,《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中写道:“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中写道:“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岁暮怀张季长》中写道:“醉眼嫌天迮,孤吟觉鬼悲。唐安在何许?无字寄相思。”《寄张季长》中写道:“旧友岂知常阻阔,一尊那得叙悲欢?”《五更闻雨思季长》中写道:“天涯怀故人,安得插两羽!”足见思念之深。

陆游还常常盼望张季长的书信:“巴江尺素何时到,剩著新诗寄断肠!”(《冬暮》)“岷山学士无消息,空想灯前语入微。”(《怀故山》)得到张季长的书信便喜出望外:“敲门忽有岷山使,惭愧交情未作疏。”(《秋获后即事》)他甚至派人到处打听张季长的消息:“故人万里岷山下,安得书来慰断魂。”(《春阴溪上小轩作》)

1207年张季长逝世,陆游闻悉大为悲痛,咏《杂咏》诗,诗云:“镜中颜状年年改,海内交朋日日疏。一恸寝门生意尽,从今无复季长书!”自注:“近闻张季长物故。”又作诗痛哭:“三径就荒俱已老,一樽相属永无期。寝门哀恸今何及?泉壤从游后不疑。邂逅子孙能记此,交情应似两翁时。”(《哭季长》)直到嘉定元年(1208年),陆游于八十四岁高龄时仍念念不忘张季长,写下了《登山西望有怀季长》一诗: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

平时懒书疏,有答未始倡。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

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诗中赞颂了张季长的才华与德行,回忆两人的亲密交往,吴蜀两地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却阻挡不了两人的深情厚谊。如今得知老友亡故的消息分外的悲痛,无法前往吊唁,只能登西山西望以寄托哀思。陆游与张季长的交情真可谓生死不渝了。

3.独孤策(字景略)

独孤景略,生平不详。其人除了陆游诗歌以外不见于典籍所载。其生平仅见于陆游《独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击剑,一世奇士也。有自峡中来者,言其死于忠涪间。感涕赋诗》这首诗题目中的寥寥数字。陆游诗中最初提到独孤景略是在淳熙四年(1177年),他与独孤景略是在自成都往汉州道中相识的,作《猎罢夜饮示独孤生》三首:

客途孤愤只君知,不作儿曹怨别离。

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呼鹰小猎新霜后,弹剑长歌夜雨时。

感慨却愁伤壮志,倒瓶浊酒洗余悲。

关辅何时一战收,蜀郊且复猎清秋。

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

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

一樽共讲平戎策,勿为飞鸢念少游。

白袍如雪宝刀横,醉上银鞍身更轻。

帖草角鹰掀兔窟,凭风羽箭作鸱鸣。

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共死生。

欲疏万言投魏阙,灯前揽笔涕先倾。

从三首诗的内容看,独孤景略是一位胸怀报国之志和具有雄才大略的豪杰,但却沉沦下僚、报国无路。陆游与他的理想和境遇极为相似,不禁产生英雄惜英雄之感。这也是两人友谊的基础,陆游在诗集中屡屡提及此人,也可知他在陆游心中的地位。

淳熙九年,当陆游得知独孤景略已经去世的噩耗时动情地写下:

忆昨骑驴入蜀关,旗亭邂逅一开颜。

气钟太华中条秀,文在先秦两汉间。

宝剑凭谁占斗气?名驹竞失养天闲。

身今老病投空谷,回首东风涕自潸。

这首诗的题名为《独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击剑,一世奇士也。有自峡中来者,言其死于忠涪间。感涕赋诗》,已将独孤景略的生平作了概括介绍。

此诗追忆当年两人邂逅相逢、意气相投的经历,赞赏独孤景略的文武才华,感慨友人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悲愤交加,怆然涕下。这样的情思在陆游诗中几度出现“富贵世间元不乏,此君才大独难成。……荒山野水涪州路,肠断西风薤露声”(《有怀独孤景略》,卷十四);“买醉村场半夜归,西山落月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卷二十一);“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诗下自注“独孤景略死于忠州十年矣”(《感旧》,卷二十五);“壮士埋巴峡,孤身卧海壖”(《忆昔》,卷二十七)。“昔逢重九日,初识独孤君。……已悲吴蜀远,更叹死生分”(《重九怀独孤景略》,卷三十七)。看来陆游对这位志同道合的故友确实是生死难忘。

4.青城山上官道人

上官道人是陆游在青城山认识的一位道士。《老学庵笔记》卷一:

青城山上官道人,北人也,巢居,食松麨,年九十矣。人有谒之者,但粲然一笑耳。有所请问,则讬言病聩,一语不肯答。予尝见之于丈人观道院。忽自语养生曰:“为国家致太平,与长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然且当守国使不乱,以待奇才之出,卫生使不夭,以须异人之至。不乱不夭,皆不待异术,惟谨而已。”予大喜,从而叩之,则已复言聩矣。

这里描写的上官道人,陆游见他的时候已经九十多了,不住屋子,在松树顶上搭一个小巢,称为“巢居”,平时只吃一些松粉,经常推托耳聋,有时装哑巴,很少与人交谈。

陆游离蜀之后与上官道人还有书信往来:“轻别青城十二年,至今客枕梦林泉。一杯松屑斋前进,两卷丹经肘后传。欲与公为尘外侣,几时身上峡中船。世间牛蚁何劳问,输与云窗一粲然。”(《蜀使归寄青城上官道人》,卷十九)他还回忆了与上官结识的过程:“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自言少年聋不治,芝房松鬣可无饥。叩之不答但解颐,德人之容端可师。我闻学道当精思,毕世不可须臾离。公虽泯默意可知,亡羊要是缘多岐。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予顷游青城数从上官道翁游暑中忽思其人》,卷七十二)

5.师伯浑

陆游在成都到嘉州的途中与师伯浑相识,师伯浑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兼隐士。《老学庵笔记》卷三:“师浑甫,本名某,字浑甫。既拔解,志高退,不赴省试;其弟乃冒其名以行,不以告浑甫也。俄遂登第。浑甫因以字为名而字伯浑。”《渭南文集》卷十四《师伯浑文集序》:

乾道癸巳,予自成都适犍为,识隐士师伯浑于眉山。一见,知其天下伟人。予既行,伯浑饯予于青衣江上。后四年,伯浑得疾不起。伯浑自少时名震秦蜀,东被吴楚,一时高流皆尊慕之,愿与交。方宣抚使临边,图复中原,制置使并获梁益兵民,皆巨公大人,闻伯浑名,将闻于朝,而卒为忌者所沮。

乾道九年,陆游摄知嘉州事,路经眉州,始识师浑甫。淳熙元年春,陆游离嘉州,浑甫饯之青衣江上。后四年,浑甫卒。从记载可知陆游与师伯浑相识相交是有思想基础的。陆游对他也非常推重。

与师伯浑分别之后,陆游常常会思念这位好友,《诗稿》卷十有《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又有词作寄给他。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喜欢《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吗?喜欢花志红 彭敏 李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