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黄庭坚蜀中交游与文学创作(10)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大阴杀气横惨澹,元化变态含空濛,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诗歌一方面描绘了峡口诸山的奇景,另一方面又在山势的烟雨变化中感悟到人事。诗中的“白盐”指白盐山,在夔州府东,高百丈,色如白盐。“赤甲”指赤甲山,在夔州城东,其山土石尽赤,与白盐山隔江相对。诗歌以“天下雄”、“摩苍穹”写出了白盐赤甲的山势,然后以“凛然猛士抚长剑”的比喻,表现其威武雄健。“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几句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身怀奇才之人的表现,在慷慨激昂中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抱负。
再如,写虾蟆碚的有趣姿态和泉水的清冽:“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虾蟆碚》)《入蜀记》卷六曰:“登虾蟆碚,《水品》所载第四泉是也。虾蟆在山麓,临江,头鼻吻颌绝类,而背脊皰处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者。自背上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绿润,泉泠泠有声,自洞出,垂虾蟆口鼻间,成水帘入江。”
又如对扇子峡形状的描绘:“微风,过扇子峡。重山相掩,政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入蜀记》,卷六)
写神女峰纤丽奇峭:“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入蜀记》,卷六)
2.蜀中咏花诗
陆游生性爱花,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蜀中的咏花诗极多,他殷勤探花:“灯山昨梦叹怱怱,便恐新春过眼空。千缕未摇官柳绿,一梢初放海棠红。金羁络马闲游处,彩笔题诗半醉中。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初春探花有作》);四处观花:“我游西川醉千场,万花成围柳着行。……搜奇选胜日夜忙,不惟燕宫碧鸡坊。暮归奚奴负锦囊,路人争看放翁狂”(《观花》);喜爱种花:“西园作戏唤春回,桃李阴阴三万栽。不是无心看开遍,锦江烟柳待归来”(《种花》)。甚至到了“有花即入门,莫问主人谁”(《游东郭赵氏园》)的程度。花是陆游蜀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在陆游的蜀中咏花诗中涉及最多的是梅花和海棠花。
(1)陆游的梅花诗
梅花以其挺秀的枝干,雅丽的花色,清幽的香味,更以它傲霜斗雪、在冰封大地的酷寒中绽放蓓蕾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宋代梅花被文人大量吟咏,成为一时风尚。关于这一点,南宋文人罗大经在他的笔记《鹤林玉露》中对咏梅的历史作了较好的论述:“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诗》曰:‘摽有梅,其实七兮。’又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毛氏曰:‘梅,楠也。’陆矶曰:‘似杏而实酸。’盖但取其实与材而己,未尝及其花也。至六朝时,乃略有咏之者,及唐而吟咏滋多,至本朝,则诗与歌词,连篇累牍,推为群芳之首。”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谈及梅花诗作者及数量时说:“在汉晋未之或闻,自宋鲍照以下,仅得十七人,共二十一首,唐诗人最盛,杜少陵才二首,白乐天四首,元微之、韩退之、柳子厚、刘梦得、杜牧之各一首,自余不过一二,如李翰林、韦苏州、孟东野、皮日休诸人,则又寂无一篇。至本朝方盛行,而余日积月累,酬和千篇云。”这两段话都说明到了宋代,人们尤其钟情梅花,赏梅已成了一种时尚,宋人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咏梅盛况,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陆游笔下的梅花诗数量也颇为壮观。《陆游年谱》说他:“生平绝爱梅花,自少至老,几于每年必咏梅花,集中存诗甚多,盖以梅格孤高,冒雪敷荣,有高人志士之风骨,故以寄意。”陆游在蜀中生活期间,成都、嘉州、广都都留下他寻梅的足迹,尤其成都当年的青羊宫到浣花溪,府河、南河交江处的合江园,一到梅花盛开,一派热闹景象,陆游常常流连不忍离去,西郊、故蜀别苑、城南、合江园、涟漪亭、芳华楼、浣花溪,只要有梅花的地方都会有他的吟咏。
陆游的梅花诗,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描物形神的,一类是托物寄兴的。
陆游的第一类梅花诗重在状物,主要是描写梅花之颜色种类,或者描写梅花的芳香,抑或描绘梅花的形态。
陆游笔下的梅花多呈纤瘦之态:
“冷淡合教闲处著,清臞难遣俗人看。”(《梅花》)
“不怕幽香妨静观,正须疏影伴臞仙。”(《再赋梅花》)
“移灯看影怜渠瘦,掩户留香笑我痴。”(《十一月八日夜灯下对梅花独酌累日劳甚颇自慰也》)
“不惟豪横压清癯,聊为诗人洗寒饿。”(《芳华楼赏梅》)
至于梅之形神的描绘,陆游主要突出梅之清幽淡远,这一描绘主要借鉴了前辈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所描绘的梅的幽独超逸。宋初诗人林逋有“梅妻鹤子”之称,有不少的咏梅诗,而最有名的当数他的《山园小梅》,其中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称其“曲尽梅之体态”,深得梅花之魂,成为脍炙天下的千古绝唱。描绘梅花的绰约风姿,梅花之美在于梅的神清骨秀,它有“冷”的玉姿,不同于凡花的“幽香”,并以“斜”、“疏”等的特征使它更具格韵。
“浅寒篱落清霜后,疏影池塘淡月中。”(《分韵作梅花诗得东字》)
“玄冥行令肃冰霜,墙角疏梅特地芳。”(《梅花》,其三)
“钟残小院欲消魂,漠漠幽香伴月痕。”(《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浣花赏梅》)
“花香袭襟袂,歌声上空碧。”(《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
“要识梅花无尽藏,人人襟袖带香归。”(《看梅归马上戏作》,其五)
“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城南王氏庄寻梅》)
第二类为托物寄兴的。在欣赏梅花的过程中,托物寓意,以抒发内心的各种复杂情感,要么是道德追求,要么为人生感受。以梅为人格化身,以梅花作为砥砺自己品行的象征。
陆游爱梅,首先是梅花的不俗,有“格”,不是那些争奇斗艳的桃花、李花、杏花可比的,“浅颦常鄙桃李学,独立不容莺蝶觇”(《西郊寻梅》),“苍然老气压桃杏”(《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予初至蜀尝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丁酉十一月也》),“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芳华楼赏梅》),“一点不杂桃李春,一水隔断车马尘”(《看梅归马上戏作》,其三)。
在陆游笔下梅花有一种坚贞不屈的品性、节操和气概。展示梅花不怕严寒,独标一格的精神风貌,礼赞梅花坚贞不屈、敢为物先的奋斗精神。
《梅花》一诗就表现了这种精神:
冰崖雪谷木未芽,造物破荒开此花。
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色正知无邪。
高坚改要饱忧患,放弃何邃秋荒遐。
移根上苑亦过计,竹篱茅屋真吾家。
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夸。
金樽翠杓未免俗,篝火为试江南茶。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赞美梅花不畏严寒、独傲冰雪的顽强精神和“意庄色正”的清风亮节;后半部分抒发自己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情操,表达了超凡脱俗的人品志趣。在“冰崖雪谷”中“饱忧患”而盛开的梅花与在官场风刀霜剑相逼之下而不改其志的陆游何等相似!梅花的清风亮节与诗人同气,这是他喜咏梅、多咏梅的原因。这类托梅寄兴的诗,名为咏梅,实为咏人,旨在从中抒发出人的感情和志向。
还有用梅花来抒发人生感慨,或是感叹老境,或是人生的欣慰。
试看《城南寻梅得绝句》:
其一
老子今年懒赋诗,风光料理鬓成丝。
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
其二
黯淡江天雪欲飞,竹篱数掩傍苔矶。
清愁满眼无人说,折得梅花作伴归。
第一首既写出自己鬓已成丝,壮志未酬的苦闷,又写出喜见梅花初绽时的喜悦心情。第二首诗先写寻梅所见风光,江天黯淡,雪欲飘飞,冷寂的竹篱与水边突出的岩石相伴显得格外凄清。见此情景更显出自己的孤单寂寞,只有梅花与自己相伴,所以诗人说:“清愁满眼无人说,折得梅花作伴归。”两首诗皆是借物抒情之作,梅花是诗人心灵的慰藉。
宦游蜀地,时时思乡,梅花也是思乡情怀的寄托:
“嗟余相与颇同调,身客剑南家在剡。”(《西郊寻梅》)
“与卿俱是江南客,剩欲尊前说故乡。”(《梅花》,其二)
(2)蜀中咏海棠
成都海棠天下闻名,海棠繁华盛丽无与伦比,陆游夸赞道:“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成都行》),“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在蜀中,陆游写了大量海棠诗,如《驿舍海棠已过有感》、《张园海棠》、《海棠》、《张园观海棠》、《夜宴赏海棠醉书》、《二月十六日赏海棠》等等。他对海棠到了痴迷程度,被人唤作“海棠颠”:“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乾日正妍。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花时遍游诸家园》,其一),他对海棠的爱几乎疯狂:“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花时遍游诸家园》,其二)
陆游爱海棠,是因为海棠娇而不媚,高贵典雅,具有“虽艳无俗姿,太息真富贵”(《张园观海棠》)的独特风姿。
《张园海棠》夸赞海棠:
洛阳春信久不通,姚魏开落胡尘中。
扬州千叶昔曾见,已叹造化无余功。
西来始见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宫。
池台扫除凡木尽,天地眩转花光红。
庆云堕空不飞去,时有绛雪萦微风。
蜂蝶成团出无路,我亦狂走迷西东。
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
不须更著刀尺裁,乞与齐奴开步障。
诗人常借海棠抒感慨。他看到一株千叶朱砂海棠埋没在荒圃之内,感叹:“小东门外有千叶朱砂海棠一株,奇丽绝代,在荒圃中,人罕见者。”诗曰“重萼丹砂品最高,可怜寂寞弃蓬蒿,会当车载金钱去,买取春归亦足豪。”(《花时遍游诸家园》,其七)既是为海棠惋惜也是自况。他在《海棠》(其二)一诗中写道: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
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
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自我的写照。海棠如此美丽尚且被讥讽无香气,得不到公正的评判。自己一生忠心报国,渴望建功,却屡遭打击,真是人言可畏,是非曲直难辨。诗人借咏海棠抒发心中之块垒。
陆游在蜀生活期间,还写了两首吟咏海棠的词作《汉宫春》和《柳梢青》。
汉宫春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何妨在、莺海花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柳梢青
锦里繁华,环宫故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勒,齐驻香车。
何须幕障帏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歌声里,休恨天涯。
两首词都描述了故蜀燕王宫今张氏园中赏海棠一事。陆游说“故蜀燕王宫海棠之盛,为成都第一,今属张氏。”《汉宫春》回顾自己纵游万里江天,听猿啼、学剑术、浪迹天涯、醉酒眠花的多彩人生,接着描写夜晚盛宴欣赏海棠的情景。为了观赏海棠,燕王故宫张园里大摆酒筵,宾客穿梭,笙歌宴舞,美人如云,画烛百数,美酒十千,富丽与堂皇的场景与最负盛名的蜀中海棠相得益彰。《柳梢青》集中描写了仕女云集竟赏名花的盛况及海棠花的鲜艳珍贵。“叠萼奇花”写出了海棠花的名贵稀奇。“宝杯浸、红云瑞霞”一句尤其有味,不直写海棠,而是从杯中的倒影写来。饮酒于海棠花下,那一丛丛的花朵映照在酒杯中,就像红色的云霓和祥瑞的彩霞,浸在酒中一样。
正是由于对海棠的痴狂,陆游到年老时都对蜀地海棠难以忘怀,他写下《海棠歌》来思念蜀地海棠,追思在蜀观海棠的情景。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诗中写了自己初入蜀时在南充樊亭看海棠已为海棠感叹,进而在碧鸡坊看到海棠却惊为“天下绝”的旧事。紧接着写了蜀中海棠的珍贵,江南的桃李、扬州的芍药都难以相比,梦中时常做梦都梦见海棠,真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有机会再见见朝思暮想的蜀中海棠。陆游晚年的一首《菩萨蛮》:“小院蚕眠春欲老,新巢燕乳花如扫。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当年真草草,一棹还吴早。题罢惜春诗,镜中添鬓丝。”表达的也是思念蜀中海棠之情,并责怪自己草率回吴而难见海棠,词中充满惋惜之情。
(二)名胜古迹
陆游在巴蜀期间遍游宫观寺院、亭台楼阁、山岳峰峦、祠堂寺庙,他瞻仰人文景观、寻访名人踪迹、记录山形水胜,并将自我情感寄寓其中。陆游诗集中有关名胜古迹的诗歌很丰厚,试举几例。
1.青城山
青城山是蜀中名山,也是道教的“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是道教圣地。性喜山水且深好神仙家言的陆游曾多次前往游览。《诗稿》卷三、卷四癸巳(乾道九年)年间诗无青城之作。淳熙元年冬,陆游摄知荣州事,自成都到荣州,取道青城。《诗稿》卷六有《将之荣州取道青城》、《丈人观》、《题丈人观道院壁》、《宿上清宫》、《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诸诗。《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曰:“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而天台之赤城乃旧游。”可知此行青城山应该停留了数日。此后陆游又多次游青城,离蜀东归以后,青城山也是他挥之不去的眷念。
在青城山,陆游游览了丈人观、上清宫、长生观、储福观等。陆游笔下的青城山,总带有仙气,跟他所要追求的仙境有关。如《题丈人观道院壁》:“偶驾青鸾尘世窄,闲吹玉笛洞天寒。奇香满院晨炊药,异气穿岩夜欲丹”;《长生观观月》:“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观。弭貂老仙期不来,独倚阑干吹玉笛。”
淳熙四年,陆游送范成大回朝,一起登览青城山,又有《宿上清宫》一诗。此诗写了宿上清宫这座高山古庙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幻化出一幅仙人相会的情境:
永夜寥寥憩上清,下听万壑度松声。
星辰顿觉去人近,风雨何曾败月明。
早岁文辞妨至道,中岁忧患博虚名。
一庵傥许西峰住,常说巢仙问生死。
《月夕》一诗勾绘出青城天下幽的图景:
我昔隐天台,夜半游句曲。弄月过垂虹,万顷一片玉。烟艇起菱唱,水风吹钓丝,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今年游青城,三十六峰峦,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天如玻璃锺,倒覆湿银海。素壁行其间,草木尽光彩。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莫怪世人生白发,秋风桂老欲无枝。
2.青羊宫
青羊宫在成都城西。这里环境清幽,桃花开得正艳,一片静谧,陆游来到这里,写下《青羊宫小饮赠道士》一诗:
青羊道士竹为家,也种玄都观里花。
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药垆宿火荧荧暖,醉袖迎风猎猎斜。
老我一官真浪漫,会来分子淡生涯。
陆游好饮,在成都时仍然诗酒放浪,其实陆游的“燕饮颓放”与当时心情的痛苦压抑有关系。在青羊宫他感到一种身心的自由,可以无拘无束,诗中表达要和道士共享淡泊生涯的意愿。青羊宫应该算陆游心灵的一块栖息之地吧。他还作有《野步至青羊宫偶怀前年尝剧饮于此》一诗可以为证。
喜欢《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吗?喜欢花志红 彭敏 李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