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生活(1)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人格完善
“成功的人”面对问题的反应方式利于化解问题
很久以前,一个挪威青年漂洋过海到了法国,想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极致,但主考官仍没有录取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不远处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勒紧了裤腰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进琴盒里。
一个无赖鄙视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掉在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到地上了。”
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到了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补充道:“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到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了地上的钱放进青年男子的琴盒里,然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他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了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名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了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成功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深层次的满足,发展出了较高的自尊(自我价值感)、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反应方式、健康的压力应对模式以及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也会很伤心,但他们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对于自己的支持。
“成功的人”接纳自己本真的样子,也承认别人那样是有历史原因的。当我们的生活陷入低谷的时候,难免会碰到有人在我们面前炫耀他站在高处。捍卫尊严的努力并不一定是针锋相对,尊重自己的过程也让别人知道了应该怎样尊重我们。任何煤炭在钻石的闪闪发光之下自然会黯然失色。
“成功的人”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感知着这个世界,内在精神世界的版图因此而不断扩大,外在现实世界的疆域随之也更加辽阔。他们的思维模式具备全天候的作战能力,但常常又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性格缺陷
“失败的人”面对问题的反应方式容易扩大问题
一只小象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猎人抓住了,在拼命挣扎的过程中,它痛苦地感受着腿部被铁链勒紧而流血的疼痛与无奈,最终,它选择了放弃。
为了得到食物与关爱,小象在马戏团里找到一份差事,用高超的表演艺术来取悦人类。每一次表演到恰到好处的时候,小象的嘴里都会被偷偷地塞进一只香蕉,工作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吃饭的时间。工作之余,小象无家可归,被一条细细的麻绳拴着腿,围绕着一根插进地里的小木橛,在麻绳限定的半径内转来转去。即使后来小象变成大象了,它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拔腿就走。
限制住它的到底是眼前的这根有形的麻绳还是小时候用整个生命所记住的那根无助、无奈的无形锁链呢?
某一天,马戏团着火了,巨大的火苗烘烤着大象的身体,如同当年掉进陷阱的那般恐惧又浮现在脑海中,求生的本能让大象不假思索地拔腿就跑,烧着了的麻绳和木橛冒着烟跟在大象的身后面。到了安全的区域之后,大象愣愣地看着半截麻绳,它奇怪极了:“怎么腿被拴着却不觉得疼呢?”它也许知道了:“原来麻绳和铁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可以惧怕铁链但我比麻绳强大!”它或许顿悟了:“一直在限制自己的是脑海中的心灵枷锁而不是现实中的有形挑战。”
当再度被马戏团收容的时候,大象开始叛逆了,它时常和曾经把它养大的人类为敌,以证明自己不是弱者、以求得卑微之后的些许尊严。这个时候,它受到的鞭挞更多了,它反抗的欲望也更强烈了。人类越来越不喜欢这样的大象了,最后它失业了。为了填饱肚子,大象又找了另外的一份工作,但依然过着原来的生活,因为它学乖了。
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在“自我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夹击下,我们也曾经面临过像小象那样的成长体验,并逐渐发展出了适合生存的个性特征及处事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所谓性格就是我们已经萎缩了的思想的外在表现,我们性格上不同程度的局限就是我们思维模式上不同地方的系统漏洞。
前辈们希望我们变得更好的指正通常让我们觉得自己就像个白痴!一个非常渴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却在努力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煤炭而不是钻石!种子不是那个种子,自然结果也就不是那个结果!
“失败的人”面对问题的反应方式是有问题的。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会碰到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反应方式。注意的焦点是所有问题的源泉。消极的注意习惯不断地让他们能收集到问题。
活在当下
“成功的人”对当下的真实状况起反应
马克·吐温和朋友出游,恰逢大雨。朋友问:“这雨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马克·吐温淡然地一笑:“雨总是会停的。”
“成功的人”放得下过去的盛衰荣辱。他们遭遇挫折时的教训总结让同样的错误不再犯第二次,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继续前进的成本,心存感激之余自然不会跟过去斤斤计较;他们暂时领先时的经验总结加快了继续前进的步伐,心存感激之余又怎么能跟过去过不去?
“成功的人”能够把过去与现在分开。他们知道现在面对着的人即使跟过去的某个人长得相似也不是过去的那个人,所以不必看人不顺眼;他们知道现在所处的环境与过去所在的环境无论怎么相似也是不同的情境,进而不必触景生情地纠结于过去的记忆;他们知道现在的自我虽然与过去的自我同属于一个人但内在的思想已经不同以往了,因此尝试新的思考方式既势在必行又志在必得。
学者问学生:“你们知道人生中的哪一天最重要吗?”
第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死亡的那一天!”
第二个学生回答说:“是出生的那一天!”
第三个学生回答说:“是初恋的那一天!”
第四个学生回答说:“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
学者摇了摇头:“都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今天!”
第四个学生很好奇:“今天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第三个学生很激动:“今天这么平淡,哪有第一次被人认同来得重要呢?”
第二个学生很纳闷:“今天这么平淡,哪有用第一声啼哭宣布自己的存在来得重要?”
第一个学生很沉重:“今天这么平淡,哪有不能再继续存在让人觉得问题严重的呢?”
学者又摇了摇头:“在我们讨论今天是不是很重要的时候,就已经在无所事事了。我们已经为昨天付出代价了,所以不必再次买单;明天永远也不会来,所以不必等待;只有今天才是我们手头上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现金,用来兑换我们想要的生活!”
“成功的人”全身心地活在当下。他们对当下的自我、他人和情境发生反应;他们在反应之前拓展了新的知觉、看到了新的世界;他们有能力摆脱过去情境、历史人物的纠葛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一切都会过去,所以不必执着于过去。今天也会成为过去,而明天永远都不会来。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存在和现实拥有的。时光是不能储存的,如果一定要花掉,那该怎么花呢?就是活在当下!
活在过去
“失败的人”对过去的负面记忆起反应
“失败的人”身上有很多容易失败的特质。他们时常失误,又不能从中提炼价值以自我平衡,逐渐形成了“我不行”的自我认知。尽管自己说自己“不行”倒也心安理得,但当别人说自己“不行”的时候,那是非常痛苦的,那是近乎死亡的一种感觉。为了让自己活下来,他们习惯了把失败的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当不必由自己来负责任的时候,心理上就得到了些许的平静,也暗自庆幸“终于没有人说我该死了”。尽管暂时地活了下来,却由此强化了这样的一个认知“我是一个受害者,经常有人害得我不能成功”。一旦心灵深处的那个“自我”认同了这个确认,一个失败的人就此被制造出来了。
“失败的人”纠结于曾经的那些差一点就成功的惋惜之中,放不下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频繁的失败也让他们耿耿于怀。在艰难跋涉的旅途上,他们全力以赴的并不是眼前的挑战,而是全力以赴于“求求你,表扬我!”
“失败的人”习惯于指责别人而不是总结教训,不能知道为什么失败就会相同的错误重复地犯,跌倒了一次又一次。他们一直用过去的方式从头再来却希望得到与之前不同的结果,却感觉不到时过境迁、事过境迁、花虽相似而人已不同。
“失败的人”身在当下、心在过去,身心割裂的感觉让他们如同魔鬼一般四处游荡。他们碰到类似于过去的伤害场景很容易把过去没有释放出来的情绪调度到当下,制造出了诸多的冤假错案和委曲求全。
“失败的人”不原谅别人,总觉得别人跟自己过不去,害得自己不能成功。他们多数的努力放在先消灭掉那个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人而不是怎么和他们一起把共同的事情做得更好。当别人为了自保而离他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就更加强了他们自以为是的揣度,让他们觉得身边没有值得信任的人。
“失败的人”更不原谅自己,因为自己可以把握的部分也节节失利,他们一有空就翻捡出曾经的某个痛苦在当下反复地咀嚼;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却要装出一副已经成功了的样子;他们渲染着自己差一点就要成功了的故事,却让别人看到了一个没有成功的人。
转换定义
“成功的人”不断优化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有一个快乐的木匠师傅,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自己的小徒弟给顾客做椅子。
小徒弟的第一个主顾是一位年轻人。椅子做好之后,年轻人埋怨椅子做得太小了。这下小徒弟可慌神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师傅见状就走了过来,对着年轻人说:“小的不占地方,您可以随处摆放,这样也是为了给您节约成本,既精致又实惠。”年轻人觉得有道理,高兴地拿着椅子离开了。
小徒弟的第二个主顾是一个农民。小徒弟心里想:这次一定要精益求精,千万别让客人挑出什么毛病来。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农民对地道的工艺没有一句赞赏的话,反而一个劲儿地埋怨工期太长了。这下小徒弟又不知所措了,而师傅却乐呵呵地说:“慢工出细活儿,为了出个精品,我们宁愿为您多花些时间。”农民转怒为喜,满意地回去了。
小徒弟的第三个主顾是一位商人。小徒弟汲取了上次的教训,加快了进度,很快就把椅子给做好了。然而,商人却嫌完工太快了,担心做工不好。正在小徒弟申辩的时候,师傅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可不敢浪费您的时间,您的时间就是金钱啊!我们为您加班加点,紧赶慢赶,想做的正是为了给您节约时间。”商人听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小徒弟很是用心,逐渐学到了师傅身上的真功夫。回到家里的时候,正好看到自己的妻子与自己的儿子在闹别扭。
妻子说:“宝贝,要洗澡了。”
儿子说:“不洗!”
妻子急了:“不行!必须洗!”
儿子坚持着:“不洗!就不洗!”
小徒弟走过去,对着自己的儿子说:“宝贝,我们去玩水好不好?”
儿子高兴地跳了起来:“太好了!爸爸,我爱你!你是我的好爸爸!”然后,屁颠屁颠地朝着澡盆的方向跑去。
小徒弟是幸运的,有这么一个言传身教的榜样;小徒弟的儿子是幸运的,自己得到过尊重也体验过自动自发的过程,所以更有能力在自己面临挑战的时候拿出最有智慧的处理方式。
“成功的人”多维度地浏览着这个世界,搜索着跟达成目标相关的资源。当视线被挡住的时候,他们总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真相,进而在有挑战的情况下仍然能达成目标;当思想上海阔天空的时候,行为上也就不会再使劲地去钻那个牛角尖。
僵化观念
喜欢《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吗?喜欢李连滨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