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女人必读书:幸福婚姻靠修行 > 第21章 七年之痒,学会防微杜渐(4)

第21章 七年之痒,学会防微杜渐(4)

小说: 女人必读书:幸福婚姻靠修行      作者:夕颜

接着她就开始持续的输入状态,发过来一大段牢骚,大意是说浩宇没责任心,天天就知道在外面玩,回家很晚,也不怎么和她交流。孩子他也不管不问,就好像是一个没有老婆没有孩子的人似的。

看完了薇薇的抱怨,我有点半信半疑,凭我对浩宇的了解,他不像是那么贪玩的人。然后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随手敲了出来:“现在你们晚上在一起睡吗?”

两个人是否睡在一起这个问题虽然很私密,却能很大程度反映出夫妻两个人的矛盾激化程度。都说夫妻是床头打床尾和,但凡还睡在一张床上的夫妻,就不会有太过激化的矛盾,问题也不会僵持太久。

因此,我在不了解微微和浩宇的矛盾激化程度的时候,首先问了她这个私人问题。

微微很快回复,说分开睡很久了。这个回答有点意料之中却又出乎情理之外,于是我跟微微说,虽然很冒昧,但是希望她告诉我为什么。

微微不假思索地回复:“因为他睡觉打呼噜啊,会影响孩子休息。”

我似乎一下抓到了事情的根本原因,但还是仔细地继续询问:“微微,如果现在浩宇愿意和你交流了,你最想和他聊哪些方面的问题啊?”

微微还是很快地回复给我:“当然是孩子啊!他最近对孩子不管不问的,全都是我在操心,我不明白他怎么就能这么放心呢!”

然后我让微微仔细回想一下,浩宇最近有没有和他争吵过,是因为什么争吵的。

这次微微没有很快地回复,大概过了两分钟,她发过来这么一段话:“他好像因为孩子的事情发过一次脾气,说我眼里就只有孩子,对他不管不问,他又不是小孩子,我就没理他,也没当回事。”

说到这里,微微突然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她问我:“你的意思是,我太关注孩子了,忽略了浩宇的感受,因此我们之间才会出现问题?”

我肯定了她的猜测,然后告诉她,明天试着和浩宇沟通一下,真正了解一下浩宇心里面的想法。

第二天,薇薇打电话过来,说她和浩宇之间的问题已经弄清楚了,确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因为薇薇把孩子看得太重了,让浩宇失去了被关注的感觉,所以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浩宇逮住了机会,也倾诉了很多的不满情绪。按照浩宇的说法,每天他都被当成空气,唯一让他感觉被需要、被依赖的,就是薇薇找他给孩子换尿不湿以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

婚前薇薇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突然全部转移到了宝宝的身上,这让浩宇非常的不适应。每天早晨睁开眼睛,薇薇就开始围着孩子打转,一直到临睡觉,薇薇还是陪着孩子,浩宇甚至被赶去了书房……

孩子的出生能迅速激发女人的母性情怀,有孩子之前女人嘴里都是“我老公”,结婚之后嘴里都是“我孩子”,巨大的反差让男人一下子产生被架空的感觉,孩子反而像“第三者”插足,很容易使原本甜蜜的爱情突然转淡。

虽然薇薇知道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却仍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改变,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围着孩子打转。

我告诉薇薇,既然她是从点滴小事传达给浩宇被忽视的感觉,那就也要从点滴小事开始改变,重新让浩宇感受到被关注的感觉。

于是,薇薇一改平时凡事只考虑孩子的思维习惯,开始把浩宇也加入了考虑范围之列。她会问浩宇想吃什么菜,会和浩宇聊一些他工作上的事情,会在给宝宝挑选日用品的时候也帮浩宇添置新的衣服。

自然,晚上薇薇也邀约浩宇一同入眠,神奇的是,浩宇并没有像从前那样打呼噜,宝宝也睡得很安稳。甚至有时候宝宝半夜哭闹,浩宇会主动爬起来哄孩子入睡。

原来,浩宇以前习惯枕得很高,所以经常会打呼噜。为了不影响孩子休息,浩宇改掉了多年来枕高枕头睡觉的习惯,换成了较矮的枕头,这样就再没有在晚上打过呼噜。

而且浩宇也并非像薇薇所想的那么没有责任心,只是在薇薇过分在乎孩子的影响下,让浩宇产生了排斥和逆反心理,才会一味的逃避,不想回家。

自从薇薇和浩宇之间的问题成功解决后,两个人齐心合力照顾孩子,感情迅速升温。后来,他们竟然形成了一种默契,孩子哭声响起,两个人都会迅速跑到孩子身边,薇薇一个眼神,浩宇就知道是要拿玩具过来还是该换尿不湿。孩子在他们中间起到了纽带作用,让两个人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维系婚姻的纽带,但无论如何,孩子不该沦为婚姻中的“第三者”。因为这样不仅有损夫妻双方的感情,更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很多女人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忽视了另一半的感受不说,还容易把孩子宠坏。更严重的是,夫妻两个人因为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一致,经常争吵,从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大学隔壁宿舍有个女孩叫雪,每次学校放端午、清明一类的短假,她都不回家,尽管她家离学校很近。由于离家远,这种小短假我也是不回家的。这样我俩经常凑在一起打发时间。

问及她放假不回家的原因,她都是支吾着说父母忙,她回去也是自己一个人。可是有一次我去她宿舍找她联网玩游戏,正玩着,她的手机响了起来。

接起电话雪叫了一声“妈”,电话那边不知道说了什么,她开始慌乱起来,跑去了走廊。即便关着门,还是能听到雪在走廊上激动的声音:“吵吵吵,你们就知道吵!我说了我在学校上辅导班,你来了学校也找不到我。”

又过了一会儿,雪突然爆发了:“你们愿意离婚就离去,我从小到大不知道听你们说了多少遍了,有完没完了!”

过了一段时间,雪回来了,眼睛红红的,还噙着泪。我递给她一张纸巾,她接过去,忍不住就哭了起来。

雪平静下来后,告诉我她的父母总是为了她的事情争吵,甚至因为早餐吃什么,两个人就能从小吵小闹上升到离婚的高度。雪越来越害怕回家,她不想父母因为她而争吵。

雪还告诉我,现在身边有个男生对她特别好,也是她喜欢的类型,可是每次想到父母吵架时的样子,她就发怵,她害怕自己也会面临一样的生活……

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以后,妻子忙着做家务和管孩子,丈夫忙着挣钱养家,两个人每天都精疲力尽,更抽不出时间来交流,又何谈浪漫?缺少了温馨的生活环境,孩子也无法健康开心地成长。

事实上孩子不一定就是婚姻浪漫的终结者,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生命的延续,只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孩子反而会给夫妻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三人世界也可以浪漫。

两个人可以一起为孩子做顿早餐,一起送孩子上学,一起陪孩子散步,一起教孩子功课……带着美好的心情,就会有美好的生活。调整好心态,才能收获幸福的婚姻。

孩子的事,到底谁说了算

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两个人都有了新的关注点。如果说从前二人世界中的矛盾,可以有一个人妥协,那么关于孩子这个共同的关注点,谁也不会轻易让步。

正是孩子在家庭中的分量极重,夫妻两个人才会为了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争个你死我活。在事情有固定答案或是有明确的正确倾向时,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但是碰到模糊不清、可东可西、没有明确结果的问题时,如果单凭争论来解决问题,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最终的方案。

这种时候,就会伴随着权力的诞生。

在一切种族、团体中间,权力都是存在的,而且不同环境下的权力机制会和特定的文化历史传统相结合。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延续,一般在家庭这个小团体中,都遵循“严父慈母”的表现形式,也就是男权。但是随着时代与时俱进的,不只是经济,还有文化。如今家庭中的女权现象越来越普遍,可谓是广大女性同胞的福音。

不过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坏处,如果整个时代仍然是男权的时代,那么女性可能就会更多地妥协让步,家里交给男人说了算。如今女权给男权带来的巨大冲击,让家庭中的男性陡然产生强大的压力和排斥心理,就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纠纷和权力之争。虽然没有政治上的权力之争那么繁杂而血腥,但是具体到孩子这个问题上,也经常会让夫妻两个人争个头破血流。

殊不知,关于教育孩子的权力之争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也会对夫妻间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经常被朋友约出去当垃圾桶,未婚的姐妹倾诉的多是和男朋友感情上的不顺,表达方式往往是梨花带雨。已婚的呢,多是抱怨老公孩子如何如何不顺,表达方式则直接升级为掐腰拍桌子。

很多做了妈妈的女人经常因为孩子的事情和老公爆发世界大战,因此造成的结果是孩子的事情没处理好,和老公的感情也陷入了僵局。

不管女人太过在意孩子而忽略了老公,还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和老公耍脾气,都会给男人带去孩子在你心中比他更重要的感受。

这种感受开始会让一个男人郁闷,随后慢慢演变为消极,再上升到愤怒,最后就很容易让其走向爆发的不利局面。

女人不妨这样想,孩子虽然是妈妈的心头肉,但同样是你和老公的爱情结晶。也就是说,孩子和老公对你而言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一定不要为了爱孩子而伤害了另一个你爱的人。

另外,换个角度讲,夫妻之间关于孩子的权力之争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可能夫妇两个争论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和当初的预想南辕北辙。

首先从教育方式上来论证,夫妻两个为了如何教育孩子而争吵不休,却忽视了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如果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护一个打,对同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评判,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就会让孩子困惑不解,无所适从。

在父母的意见和表现不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犯了错误,首先想到的不是认识和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考虑父母会对自己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甚至会产生错觉:我做的不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妈妈(或爸爸)并没有批评我;只有爸爸(或妈妈)看我不顺眼。这样不利于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更有些孩子非常善于钻空子,利用父母争吵的机会,立马加入到庇护自己的一方,从而达到逃避问题、浑水摸鱼的目的。

父母为了孩子吵得面红耳赤,孩子却跟没事人似的旁观看热闹,这其实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方式。

除此之外,父母在孩子面前争论他的是非,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没完没了的争吵也很可能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从这一点上出发,我很赞同一位美国朋友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那位美国朋友玛丽是我表姐的同事,是一名翻译,中文很棒。有一次我们碰巧在一起吃饭,邻桌有一家人在聚餐,看生日蛋糕和其中一名老者头戴的生日帽,可以判断一家人是在为老者过寿。

围着桌子坐了五个人,其中有一个6岁左右的小男孩,听他对桌上其他人的称呼,能够判断出另外四个人是他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孩子坐椅子上吃了一会儿饭菜,就开始不老实起来,围着桌子乱转,闹着要吃蛋糕。孩子的妈妈不同意,要求他坐回来继续吃饭。孩子的爷爷奶奶心疼孩子,慌忙就打开了蛋糕盒子,小孩子一看见蛋糕眼都绿了,不等大人给切,他就要下手去抓。

孩子的妈妈发火了,伸手就拍了一下孩子的手背。可能孩子一下子被吓到了,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这下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心疼坏了,连忙抓着孩子的手吹个不停,问孩子还疼不疼。孩子本来马上就消停了,被这么一问,又觉得委屈了,哇哇开始哭起来。

这一哭不要紧,把孩子的奶奶气坏了,嘴里就开始不停地唠叨:“你说孩子想吃蛋糕,你就让他吃嘛,你打他干什么?你看他手背都让你拍红了。”

孩子的妈妈也很委屈:“我就没使劲拍他,他手背红,那是你们刚才给揉的。再说这孩子老这么被惯着,以后肯定没规矩了。”

孩子的奶奶不依不饶:“再怎么你也不能打孩子啊,你打在他身上,可是疼在我们心上啊!你这样打孩子,我们就是死了也不安心啊!”

就在孩子的奶奶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个孩子已经把蛋糕悄悄抱过去,用手抓着吃了起来,弄得一脸一手都是奶油。估计孩子的妈妈也是非常要强的一个人,几句话就听不下去了,也看不下去了,拿起包就先走了。

剩下几个人也没了吃饭的心情,一家人就提前结束了这顿生日宴。

等他们走后,我表姐首先发表了评论:“这样的家庭,就是他妈妈想教育好孩子也不容易,现在的孩子都会钻空子,谁宠他他就找谁。”

然后那位外国朋友玛丽提起了她还在美国的孩子:“在我们家,我教育孩子的时候,其余人是不会发表意见的。如果他们谁和我的意见不一致,也会另找机会和孩子说,不会像他们这样当着孩子的面就吵起来。”

就像玛丽说的,纵使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一方在管教孩子方面措施不当,其他人也应当在孩子背后规劝,共同商榷,达成一致,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加议论或强行干预。

孩子的事情谁说了算这个问题,应该是夫妻两人私下协调的,万万不可以为了一时的权力争夺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喜欢《女人必读书:幸福婚姻靠修行》吗?喜欢夕颜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