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生活情调,展现女生的优雅
北大女生是懂得生活情调的女生,她们把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与理解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她们都蕴含着一种浪漫的情怀,有着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会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惬意、温馨的生活。父母要把女儿培养成他们心目中的“北大女生”,就让女儿学一些技能吧!让她学会为自己的生活添加情调,展现女生的优雅。
1.学做针线活,凸显北大女生的心灵手巧
女儿可以去学习一些针线活,虽然不像过去那样缝缝补补,但可以把做针线活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妈妈让她自己缝上;朋友过生日,可以绣一个十字绣送给他……如果女儿有一双心灵手巧的手,父母就让她学点针线活吧!这也不影响孩子成为北大女生,相反还能使女孩有一种生活乐趣。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非常重视对女子“德、言、容、工”四德的培养,其中的“工”即为女红针线活。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替代了手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过去那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已经不在了,女红受到很大冲击。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曾经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女红用具被现代化的工具所替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原本每家每户都有的女红用具,如顶针、绕线板,针拔、绣花棚架、针线篓之类,现在却很难在很多人家里找到。很多女生碰到扣子掉了都是妈妈给缝,有的甚至连顶针都不知道是什么。
妈妈应该督促女儿学点针线活。虽然今天的社会对女生的手工要求也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女生还是应该学习一些简单的针线活。让女儿学习针线活不仅可以让女儿变得心灵手巧,而且还可以让她为自己和家人服务。
让女儿学好针线活,妈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妈妈自己要喜欢做针线活,才能影响女儿学习针线活。另外,要想让女儿学好针线活,妈妈一定要督促。父母不要认为现在家中富裕,学针线活没有用。让女儿学会针线活,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
20世纪宋氏三姐妹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直接影响。提到宋家三姐妹,就应该了解一下她们的母亲倪桂珍的其人其事,对教育子女也许有借鉴之处。倪桂珍教育子女,和她的丈夫迥然不同。外国人评议她是斯巴达克式的教育风格,斯巴达克人以勤劳、刻苦著称。比如:倪桂珍非常重视子女的动手能力。宋家优裕的家庭环境,姐妹独特的风采才华,足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倪桂珍则不然,她要求女儿们能做饭、煮菜,会针线活。虽然大部分时间让她们读书,可她要求女儿学手艺则毫不放松。为了让女儿能够学好针线活,倪桂珍还请了一位守寡的妇女来教女儿们学针线活,三个女儿为此都下功夫学习。
今天的女生已经不再是只负责家务劳动的人,她们有着自己的事业,涉足了很多的领域。社会的变化,让她们觉得学习针线活是浪费时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父母不要这么想。妈妈让女儿学习针线活,也要注意培养她的兴趣。妈妈可以给女儿讲讲一些关于中国的女红传统。比如,中国古代妇女们每逢七夕就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很多女孩子会用绸、缎、纱等面料,制作香包,在上面绣上蝴蝶、鸳鸯、喜鹊等各种图案和文字,并赋予温馨浪漫的名称。她们还会把这些东西送给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父母还可以带女儿去看看中国文化中的刺绣,让她去了解中国女性可以用针线来作画。
妈妈培养女儿针线活,不要急于求成。先送给她一套针线活的工具,教她认识针垫、卷尺、各种各样的线、缝纫用画粉、顶针等。如果女儿对针线活排斥,可以告诉她:“咱们一起给洋娃娃做一件衣服好不好。”妈妈帮助女儿为她最喜欢的洋娃娃钉扣子,做衣服。让女儿在玩中培养了对针线活的兴趣,远比花很多钱给女儿买芭比娃娃有价值的多。
女儿年龄还小,稳定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学习针线活的过程中,女儿难免扎到自己的手,会产生厌恶情绪。妈妈怕女儿受伤,就放弃女儿学习这门技巧。妈妈要先“狠下心来”,再心平气和地告诉女儿如何做针线活。
今天的生活,让女生远离了针线活。“女红”是中国过去传统妇女必学技能,但随着现代机器替代手工,会针线活的女生越来越少。社会虽然在进步,但不可以就此不让女儿学习针线活。妈妈让女儿学习针线活,会让她收获满足感和成就感。心理上的满足感是女儿学习针线活的最好动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针线活是女性的象征,甚至代表着一个女生勤劳、节俭的体现。
小樱的妈妈会织毛衣、做衣服,小樱耳濡目染也很喜欢做针线活,跟着妈妈学会了不少。后来她喜欢上了十字绣,绣了一幅风景画送给好朋友当生日礼物。朋友收到礼物,非常的高兴,夸奖是个小樱心灵手巧的女生,甚至表示自己也很想学。小樱看到朋友这么喜欢这份礼物,心里也跟着高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生应该能够做一些针线活。父母让女儿学会针线活,就是让女儿多了一项技艺。也不会像媒体上报道的某某大学的BBS上寻找“缝补妹妹”的笑话。而且,让女儿喜欢上做针线活,可以磨炼她的性格。当她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做一做针线活或者绣一绣十字绣来让自己平静下来。
手巧的女生,心是灵秀的。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总能够为自己找到一丝的平静,给自己一份安静的享受,为自己营造一个恬淡的生活。父母要让女儿学习一些针线活,让女儿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平凡乐趣。
2.插花、品茶艺术,尽显北大女生
优雅的生活品质插花、品茶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北大女生对插花、品茶有着很多的讲究,对它们赋予个性、格调、品级和象征。父母让女儿学习插花、品茶艺术,使她的生活更优雅,更能彰显北大女生优雅的生活品质。
插花和品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才去做的,而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喜爱的插花、品茶不是一种表面文章,而是一种内在修养的提升,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修养和愉悦。父母让女儿学习插花、品茶艺术,就是让女儿拥有一份优雅的生活。
女儿在学习插花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意境和内涵,体现了东方女性对美的认识,使她手中的插花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女儿在利用一些植物材料的时候,追求着线条美,抒发了情感,表达了一种意境美。在讲究画意中,体现了女儿崇尚自然的品性,同时又为自己的作品赋予了人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精神境界。插花看上去清淡、素雅、单纯,轻描淡写,但能够给创造者和观赏者一份美的享受,心境的释放。小区正在组织一个DIY插花课,菲菲的妈妈看到后就带着女儿去报名。
菲菲今年7岁了,在这之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插花,所以一开始上课都是妈妈拉着她去的。但几次课下来,菲菲开始对插花感兴趣了。在课堂上,菲菲和妈妈的成品水平一般,但她们都表示,重要的是动手过程中的享受,“自己的作品,都是最美的啦!”
在母亲节的时候,菲菲竟然想到为妈妈送上了一盆插花。菲菲送给妈妈娇艳的鲜花,寄托她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寓意慈母之爱,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妈妈看着摆在客厅的插花,心理美滋滋地想:以前都是我给她送礼物,现在女儿长大了!
插花可以成为女儿生活中的装饰品,可以成为感谢朋友、家人的礼物,寄托自己的心意。同时,女儿的智慧通过插花体现了出来。在他人眼中,女儿是一个懂得优雅生活的女生,是一个能给人带来温暖的,值得人们亲近的女生。
除了插花,父母还要让女儿学习品茶。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但品茶却有着很多的讲究。看似一杯茶,背后有着一段历史,蕴含着一种饮茶文化。茶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并形成了一门独到的艺术,也最能细微处见精神。爱喝的人,注重的不仅仅是茶的品种,茶的年份,更注重品茶给自己带来的身心健康。
父母要带着女儿学会品茶,因为茶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比如自然谦和。中国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父母让饮茶成为女儿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要太多的形式和空间,女儿就可以感受到饮茶给她带来的情趣。它是一种不张扬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懂得品茶的女生就会像茶一样,细致入微,体现女性柔美的一面。即使平日生活中的压力让女儿有一个干练强势的个性,但茶道可以让她静心,静心,再静心,暂时把所有的烦恼都忘记,让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人们生活需要放松,而品茶不失为好的休闲娱乐方式。父母让女儿学会品茶,她就找到了放松自己的最好方式。平日里以茶会友,畅谈心事,消除生活中的紧张。女儿在品茶的过程中修炼了性情,更享受到了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不管是插花,还是品茶,都是用自己的智慧把“物”和“人”的有机结合。父母让女儿把插花、品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让女儿学习插花的技巧,提升品茶的境界,把她的修养引向艺术化,赋予生活更强的灵性和美感。父母让女儿学习插花、品茶,会让生活有着一种浪漫的氛围。插花、品茶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她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插花、品茶也是女儿展现自己的舞台。在欢快的节日里,让女儿为家庭营造喜庆的气氛可以插花;有客人来访可以省去那些俗套的吃吃喝喝,双方静下心来品一品茶。这样的女生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魅力,总可以给人带来高尚、美好的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一种表演后的满足感。
让女儿把插花、茶艺作为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插花,需要花些心思去设计才能构造出美丽;人生如品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插花、品茶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女儿在学习插花、品茶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和借鉴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女生。
3.会做几个拿手菜——出得厅堂,进得厨房
作为一个北大女生应该学会做饭,这对女儿今后的生活非常重要。虽然在今天的社会,厨房并不一定属于女生,但是做饭对于北大女生来说不仅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北大女生体现女性温柔贤惠的象征。
做父母的要教会女儿做饭,这是一个很基本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欧洲有一句话叫“爱是从胃里开始”的。英国有统计,离婚率高的夫妻都不会做饭。通常会做饭的女生自理能力强,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照顾家人。能够炒一手好菜的女生更加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在自己不愉快的时候,下厨房为自己做几个喜欢的菜肴,犒劳一下自己。能够做一桌子好饭菜的女生,会赢得很高的评价,俗语说:出得厅堂,进得厨房。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生实难立足。女生学会做饭对自己和他人好处多多。父母要从小让女儿进出厨房,锻炼她的好手艺。在家中父母要为女儿营造一个学习的气氛。父母要找寻各种机会,使女儿肩负起自炊的责任。
每当张女士和女儿单独在家的时候,她都会热切的要求女儿帮助自己做饭。比如,让女儿帮忙剥大蒜、递油盐,做些力所能及的“下手活”。如果张女士不在家的时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会鼓励女儿自己试着做一些东西吃。比如,煮方便面吃。虽然吃饭便面很没有营养,但这是锻炼女儿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女儿在厨房里小试牛刀。当放寒暑假时,张女士会多给女儿一些实战的机会,自己在一旁督战。
一天,女儿要求吃番茄炒蛋,当张女士准备去做的时候,女儿跃跃欲试的要求自己来做,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张女士同意了。为了保护女儿的安全,张女士还是走进了厨房,同时也指导女儿的操作。张女士看着女儿洗菜、切菜,虽有些“惊心动魄”,但总算是把菜收拾好。在炒菜的时候张女士叮嘱女儿应该放多少油,先放什么炒,在放什么等等。女儿第一次做番茄炒蛋,总是不免有些狼狈,但张女士只是指导,没有直接伸手帮忙。在一番手忙脚乱后,女儿终于完成了她的杰作。张女士做出非常急切的样子,拿起筷子尝了尝,味道虽然不好,但对于第一炒菜的女儿,她还是给予了不少夸奖。女儿得到妈妈的肯定,心里也很高兴,还对张女士说:“炒菜也不是什么难事,下次我一定能做得更好……”
不管学习什么都是由不会到会,父母不要嘲笑女儿的手艺差,而是应该鼓励她去尝试。或许她的第一次不那么美味,不那么好看,但是在她的眼中却是最好的一餐。女儿有了一次尝试之后,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父母的鼓励为女儿打开了学习厨艺的大门,让女儿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在美国,做饭对许多孩子都有吸引力,他们会是我们年龄中较小的管家和化学家。父母不要看低自己的女儿,他们往往更喜爱挑战。比如,女生喜欢做她们自己喜欢的食物,并且愿意学做比父母为她们选定的菜单更复杂、更难的菜。然而在我国,很多女生都不会做饭,父母做什么就吃什么,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炒几个好菜。
谢阿姨最近为女儿的生活担心。原来谢阿姨为不耽误女儿学习,从不让她碰家务活。等到女儿长大,留学澳洲的头一年,女儿常打电话来哭诉不会买菜、做饭和洗衣服。谢阿姨现在后悔说:“这一代孩子真不像我们那一代啊!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当初真应该让她学学做饭洗衣……”
为了让女儿学习厨艺,父母不要对女儿保护过多。很多父母觉得女儿学业重,所以不用学习炒菜做饭。其实,很多女生看到父母在厨房里忙活,会本能地注意和观察,甚至是主动要求学习。父母要利用女儿的这种好奇心,而不是拒绝女儿的要求。喜欢做饭是一种心理习惯。如果女儿从小就不接触做饭,就不会有去尝试的愿望,长大之后也不会喜欢做饭,更别说能够炒得几个拿手好菜了。父母应该保护女儿希望尝试的愿望,只有这样女儿才愿意和父母学习做饭,学会一种技能。
懂得享受做饭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女生,是热爱生活,心中充满希望的女生。父母要把生活的态度教给女儿,比教给她知识技能更重要,更能够让她一生受用。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女生,才能一辈子平安幸福。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成功和富有,但即使她还不够优秀,父母也不要对女儿失望,只要耐心培养,女儿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出得厅堂,进得厨房的优秀女生。
喜欢《女孩就要上北大》吗?喜欢李志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