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参透忧患哲学(4)
你看,真正在事业上做出大成就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在扎扎实实的低调做人? 比尔·盖茨除了献身慈善事业,从来不去张扬或暴晒自己的财富;沃伦·巴菲特是典型的“寂寞高手”,我最近读郎咸平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巴菲特耐得住寂寞》;你再看宗庆后,再看刘永好,再看张艺谋……都从来不是善于炒作、善于炫耀的那种人。张艺谋每到一处,都是极力回避媒体,尽量用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去谋划事业。而且已经名扬海内外的张艺谋,在生活上从不讲排场,吃穿住行都力求简单,据与他一起拍过片子的朋友讲,在拍片现场,他常常是与演职人员一起吃盒饭,睡帐篷。我最近读了美国学者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写的《重获企业精神》一书,作者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写道:“美国主要的企业家,除了一些不太典型的除外,非但不贪婪,反而遵守纪律,克己自治,工作努力而又生活节俭,远远超过了学界人士、华盛顿思想库或主教教徒。……他们的成功是源于他们的成就与表现”。
这“表现”更主要的是他们任何时候都知道怎样做人。
低调做人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上,同时更表现为一种严谨平常的生活态度。
宁高宁先生在华润集团任总经理时,经常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去设在深圳的一家华润创业下属的超市购物。因为没有一个员工认识他这个华润的“大老板”,所以购物时也有过令他不如意的事情。但宁高宁先生想,既然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出现,那么就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在员工面前亮出真实身份,尤其是他觉得这样倒能真实地感受基层企业,对华润服务理念具体的的贯彻程度。一次,他在这家超市想买榴莲,当班的员工说今天的榴莲不熟,挑不到好的了,并且说要想切开榴莲就要先去收银台交款。其实宁高宁先生明白,这个员工之所以提出这些“麻烦的条件”,就是当时已经很晚了,他怕麻烦,就是不想卖出这些榴莲了。当然卖不卖这些榴莲,都不影响他今天或者这个月的收入。但是宁高宁那天坚持要买,后来那个员工甚至认为他是个不讲道理的顾客,还找了领班……最后终于把榴莲买成了,也是质地很好的榴莲,绝不像那位员工托辞的那样“不熟”或没有挑到好的。
这种事情,要是换上另一个人,很可能这名员工当场就被撵走,说得通俗一些,这不就叫撞在枪口上了吗?但宁高宁没有那样做,整个过程,他始终没有以任何方式示意真实的自己。事情过后,他只是认真地思考关于公司理念的灌输问题。但我们从中却读出了另一层含义:什么叫低调做人?宁高宁先生在这件小事上显示出来的行事作风与态度,就是低调做人的范本。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无端地张扬,无端地炫耀自己的一切!
掌握好为人处世的“度”
现代人似乎很少谈“度”。
有些人之所以在人生的某个环节上迷失自我,走向堕落。说到根本处,就是没有把握好“度”,将人生的约束、制量真的被置之“度”外了。
度是什么? 度就是恰到好处。追求自由洒脱,追求自我意识,追求快意潇洒,追求心灵轻松,这都没有错误。现实人生,生存竞争,烦恼已经很多,干嘛不很好地进行身心的自我调整呢?但调整也好,舒适也好,享受也罢,必须做到恰到好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度”
大家知道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吧? 无可否认,这个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当年建筑工作疏忽的产物。但800多年过去了,这个遗憾的人造景观,却“歪打正着”,一直没有夷为废墟。究其奥妙,就是当地管理部门对其管理上的“度”掌握得非常好。比方在处理游人的参观频率上的把握,每次上塔人数的掌控,就处理得非常精当。现在你到比萨塔参观游玩,你会发现,游人登塔是实行分组和按时段进行的,门票上标明持票的游人属于哪个组,具体登塔时间是何时。到时提前在一个专门的地方集合,将所有的手提物品寄存到指定地点,然后由专人带队,引导到斜塔的入口处。每批登塔的人数只限定在15人,而且在塔上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由于人在塔顶上感觉到明显倾斜,因此,在售票处叫确标明:患有恐高症者慎重选择。
负责比萨斜塔维修设计的专家说,只要按着这样的“精细”管理,比萨斜塔尽管斜度在不断增大,但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300年内不会倒塌。
这就是度的“功效”,每增加一个人的重量,就可能导致古塔的倾斜幅度。真是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度是一种自觉的限制,是堆心无框范者的理性超越。有了这个度,所作所为,心中自有尺寸;所思所想,不会邪妄滋慢;所观所识,不能鬼迷心窍。有了这个度,还能不断对生存的向路进行修正,既不能妄自嗟叹,举步不前;也不能得意忘形,离经叛道。
度,既表现为冷静,也表现为智慧,还表现为一种规则意识。规则除了指做事行事的章法而外,主要就是行为的限度。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变现为人的主观认同,就是一种心理的自我限度。
度,作为对规则的遵守就是不因祸福而大悲大喜;不因荣辱而或躁或沉;亦不因贵践而时卑时亢。保持一种生命的常态。
你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希望集团的“老总”刘永好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亿万富翁就挥霍无度,他说他每天用于自己的开销只在100元以内。
这就是“度”,如果说是规则,这是一种人性规则。
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市场购买力下滑,这样,世界奢侈品市场再次把目光对准了中国。据说,在中国,大约有5000万人是奢侈品的狂热追随者,这些人乐于用世界名牌炫耀身份地位。他们非常喜欢那些把标志放在显著位置的产品,以表示“看,我是有钱人!”然后几乎花所有的时间去买名牌。国外奢侈品公司正在积极运作应对中国购物者新一轮的“消费浪潮”……
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扬眉吐气。但细一想,这既不能说明我们这个国家的民众整体上已相当富有,也代表不下了民族气质的精华。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确实造就了一批富人。但你要知道,购买奢侈品的也包括那些并不是富人的人。这也是仿冒名牌大行其道的原因,牌子的易被观看性是一项重要标准。富人的心态是为炫耀消费而非为享受消费,中低收入者也不甘落后,为拥有一两件奢侈品而无比自豪。炫耀似乎是个人的事,但一个社会如果热衷以奢侈品为自己加冕品位和身份,一再以外在的表相证明自己时,显示出的实际是社会成员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消费上的用度所体现的规则意识。实际也无形中规定着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余秋雨先生过去曾写一篇叫《抱愧山西》的文章,以凝炼的笔触和思想锋芒,审视了晋商从昌盛走向衰败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就是失之于对“度”的掌握。余秋雨先生指出:“是时代,是历史,是环境,使这些商业实务上的成功者没能成为历史意志的觉悟者。一群缺少皈依的强人,一拨精神贫乏的富豪,一批在根本性的大问题上不大能掌握得住自己的掌柜。他们的出发地和终结点都在农村,他们能在前后左右找到的参照物只有旧式家庭的深宅大院……于是他们的商业人格不能不自相矛盾乃至自相分裂,有时还会逐步走到自身优势的反面,做出与创业时判若两人的作为。在我看来,这一切,正是山西商人在风光百年后终于困顿、迷乱、内耗、败落的内在原因。”(见余秋雨《山居笔记》165页,文汇出版社1998年9月版)
这种“困顿、迷乱、内耗,败落”,说穿了,不就是没有把握住成功后的“度”吗?
度的力量也就在于此,取舍有度,可常盛不衰;荒淫无度,很快就会走向败落。近年来纷纷落马的贪官,如果在人生的每个环节,每个特殊的场景下,都能以度“度”心,以心置度,也许就不会下了官车上囚车,离了官场进刑场。从这个层面上说,度,与生命息息相关。
前些年的大学哲学课,学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讲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时,有一条是质量互变规律,这个规律的一个重要界定就是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我们认为,这个“度”其内涵太狭窄了。其实,度,除了限度、幅度、范围而外,还表现为戒律和规则。因此,它不单单是外在的尺度,更是心灵的约束。
而心灵的约束,则是度的最本质的东西。“度”在中国古代除了度量、标准、制度的含义而外,最主要的就是指一种常态。《史记》中写荆轲刺秦王一节,后被张艺谋导成大片《英雄》。《史记》中写到这一段时有这样一个细节:“荆轲逐(就是追)秦王,泰王环柱而走(就是绕着粱柱逃跑)。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只用十二个宇,把在场的大臣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这里的“度”,你可以想到很多,想到大臣们平时的冠冕堂皇,想到他们的道貌岸然,想到他们正襟危坐、装腔作势,想到他们的严肃,他们的矜持,他们的礼教……而素剑长刀,面对英雄拔剑而起,血腥即将临头的关键时刻,他们便为苟全性命而恐慌不已;平时的矜持、作派、常态、体面、形象一扫而光,尽显心灵的脆弱,灵魂的单薄。度,观照了生命的质量。
当你掌握了“度”的学问,你同时也就找到了智者最奇妙的生存与成功法则。
静心做好份内的事
先看一个案例——
北京卫戎区某警卫师,其任务是负责为中央首长站岗执勤,多年的职业“习惯”,养成了他们无论在什么特殊的情况下,都能够静心做好份内的工作。你看,每一次执勤,干部战士都雷打不动地坚持上岗前必须做好的“四件事”:洗手套、熨衣服、擦皮鞋、整军容。官兵自觉从严养成,三人成行、两人成列,走直线、拐直角,时刻保持严整的军容、良好的军姿。
一天下午,有个叫佟叶红战士正在岗亭内执勤,忽然,一阵狂风袭来,小岗亭竟然被连根拔起,翻倒在地。小佟的胳膊和腿被摔破、背部被玻璃扎伤,鲜血汩汩往外流。传达室的王师傅见此情景,赶快跑过来帮看小佟爬出岗亭。“你的伤势很重,我送你去医务室包扎一下。”“不行,”小佟的回答斩钉截铁,“我正在执勤,不能离开哨位,麻烦您给连队打个电话吧?”5分钟后,换哨的战士赶来时,小佟依然一动不动笔直站在哪里,鲜血染红了衣服,滴在地面上……
为了时刻维护这支特殊部队的形象,他们在执勤中坚持“三个控制”:控制语言,讲普通话、讲文明话、以理服人;控制感情,忍字当先、文明接待、得理让人;控制行为,遇事冷静、不急不躁、没有纠纷。去年除夕,国防部举办各国驻华武官招待会,战士付志勇、张曙光担任礼兵哨。凛冽的寒风一阵阵吹过,他们依然精神抖擞、纹丝不动,平心静气,把自己的工作“ 演绎”成感人的故事。与身边裹紧大衣匆匆而过的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个多小时的招待会结束了。“敬礼!”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两名战士同时提枪、端枪。各国武官在标准的中国军人持枪礼中相继退场。这一切,被最后一个走出门的某国武官尽收眼底。他摘下军帽,笔挺地站在战士们面前,鞠躬致敬:“我一直在悄悄地观察,你们行持枪礼整整3 5分钟,动作规范、有力。我到过许多国家,你们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哨兵!”
想想,他们是怎样成为了外国武官眼中,“世界上最好的哨兵”?就是他们无论在什么复杂的环境下,都能够聚精会神,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做实,做得最优秀。
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处境如何,都要善始善终进入角色,扎实于本职工作,不为诱惑所动,不为纷扰而乱,不为杂沓而心无定律,做到世事苍茫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寻;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样,你不仅能耐得住寂寞,而且还能于寂寞中找到生命的蔚籍及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最好的通途。
喜欢《你可以做得更好》吗?喜欢李克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