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营养膳食(2)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不要急于饮茶。
饮茶应安排在餐后一小时后,这是因为茶中含有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身体无法吸收,使食物中的铁、锌白白丢失。
不要急于洗澡。
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
不要急于休息。
许多老年人习惯饭后马上休息,尤其是午休。事实证明,饭后立即上床不仅容易发胖,还影响肠胃消化。
不要急于运动。
许多老年人喜欢晚饭过后,去户外散步,殊不知这样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出现心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下降等现象。因此,一些保健运动也应安排在饭后半小时后。
不要急于吃水果。
餐后立即食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不要急于松裤带。
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
11.补脑饮食宜忌
老年人大脑的衰退,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思维紊乱和反应迟钝等。老年人应重视饮食对补脑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脑神经细胞所需营养物质,人体很少能通过体内其他物质合成,通过饮食来供给是最好的途径,但要注意饮食的宜忌。
补脑宜食。
老年人补脑应食一些含有B族类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小米、玉米、大豆等谷类、豆类食物和黄色蔬菜、水果中维生素B族含量较丰富;小麦胚芽、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豌豆、红薯、黄油等含维生素E较丰富。
维生素B族在脑内能够帮助蛋白质代谢,如维生素B1可保障脑的正常功能,对缓解神经紧张、消除大脑疲劳效果很好,维生素B2是增进脑记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
维生素E是强抗氧化剂,供应不足会引起各种智力障碍或情绪障碍。它能够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向大脑提供更多的氧,从而改善大脑氧的供应状况。
维生素C对促进脑细胞结构坚固、防止脑细胞结构松弛与紧缩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并能防止输送养料的管道堵塞、变细、弛缓。摄取足量的维生素C能使输送养料的管道通透性好转,使大脑及时顺利得到营养补充的同时提高智力。另外,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方面起重要作用。优质蛋白质食品有芝麻、葵花子、松子、鱼、禽、蛋、大豆及其制品、花生、核桃、榛子等。
脑健康忌食。
老年人要避免过多食用甜食,否则会引起疲劳,且恢复较慢。另外,一些含铅的食品对人脑是有害的,主要有油条、粉丝、皮蛋、爆米花、饮料等。
12.合理地安排老年人进餐
根据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正常的成年人一日三餐,两餐之间一般相隔3~5小时,这是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但是对有些老年人来说,一天分五次少量进餐可能更容易消化,而且比一日三餐能提供更多的热量,但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必须固定。
一般每餐吃下去的食物,在胃里一般要停留4~5小时。如果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太短,胃里的食物尚未完全消化,消化器官就得不到休息;反之,如果两餐之间间隔的时间太长,老年人就会感到饥饿。因此,少食多餐比较适合老年人。
进餐的习惯养成之后,还要注意进餐的时间。人在清晨和傍晚时,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佳,消化酶也最活跃。所以早餐最好安排在早晨7点钟左右,晚餐最好安排在傍晚5点半左右,此时消化率最高。中午进餐,时间最好安排在12点钟左右,这时也该是食欲最旺盛的一个阶段。
另外,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少,所需的热量也相应减少,不需要进食较多的食物,每餐只吃到七分饱即可。
总之,老年人的每日饮食应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这样才会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13.餐前餐后的注意事项
许多老年人通常较为重视饮食保健,而忽略饭前、饭后的养生之道。下面为老年朋友介绍几点餐前餐后的注意事项:
饭前刷牙。
饭前将牙垢去除,能明显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从而保持牙齿的清洁。这是因为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牙垢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结果。
餐前准备一杯水。
老年人涎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的润滑作用减弱,进餐前可少量饮水湿润口腔。
饭前喝汤。
饭前喝汤能增加饱腹感,防止吃得过饱,影响肠胃的消化。
饭前吃水果。
老年人在饭前吃水果可保护体内免疫系统,即热食的恶性刺激。
食后须漱口。
老年人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的湿润度,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齿的疾病。使用假牙的老年朋友更应该勤漱口,以保证假牙的使用寿命。
食后用手摩腹。
对部分消化功能较差,而且体弱的老年人来说,可进行15分钟的腹部按摩。这样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又利于增强胃肠功能。同时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入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食后慢慢走。
食后适当活动,可使四肢的血液回到循环中,重新分配到胃肠道,利于消化。
食后赏音乐。
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14.掌握烹饪食物的方法
在烹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烹调用具有讲究。
尽量使用铁锅,避免使用铝锅,因铝元素对神经细胞有毒害作用。
正确使用调味品。
少放盐和味精。
适量用醋,保护营养。
制作面食时,不要加碱或少加碱。
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淘洗米时,水温越低越好,不要用力搓洗或流水冲洗,淘米次数不超过3次。注意尽量不要丢失米汤,以防止B族维生素的丢失。
肉类、内脏或其他动物性食品,应尽量采取急火快炒的方法,可用淀粉勾芡,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应以色美、味鲜、主食多蒸煮、副食少煎炸为原则。
食用时注意事项。
不挤菜汁,多喝菜汤。
少食腌制品,少用色素。
煮水饺、面条、馄饨应把汤利用起来,可减少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
不吃烧糊的鱼肉。
15.需掌握进食温度
有些老年人肠胃不好,总是喜欢吃一些烫热的食品。殊不知食用过热的食品,会使食管的防御功能下降,增加老年人患食管癌的危险性。
由于老年人的胃肠道黏膜变薄,腺体和小绒毛逐渐萎缩,对食物的刺激十分敏感。如果吃入过烫的食物,会对胃肠道产生不利刺激,影响消化功能。
另外,食入过冷的食品,也会刺激肠胃,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因此,老年人进食的温度以20℃~40℃为宜。
16.老年人宜吃温软的食品
《寿亲养老新书》指出:“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意思是说老年人宜吃温软的食品。
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唾液淀粉酶、胃酸、胃淀粉酶、胰脂肪酶和淀粉酶等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较差,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不易消化,
另外,一些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会劳脾伤胃,容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肠胃疾病。
因此,老年人宜食用容易消化的温热、柔软食物,如牛奶、豆浆、面条、馄饨等。尤其应该多吃粥,如能在粥中加些莲子、红枣、山药、桂圆和薏米等保健食品,效果则更佳。
17.老年人进食需掌握速度
《医说》中有:“食不敢急,急则损脾,法当熟令细。”大意是进食不宜太急,应细嚼慢咽,这样对脾胃有好处。
这是因为吃饭太快,唾液不能充分和食物混合,极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加上老年人的牙齿较稀,如果不能充分细嚼,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的老年人镶有假牙,如果进食过快,还易将假牙吞入食管和胃内,假牙中的细金属丝也有可能划破食管和胃壁,造成上消化道出血。
正确进食的方法是,通过咀嚼肌和牙齿的协同动作,把食物割裂成小团块,越是细嚼,食物就被切割得越细。嚼碎的食物扩大了食物和肠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液充分发挥作用。
另外,老人须慢咽食物,促使血糖迅速升高。当血糖达到一定水平时,大脑食欲中枢便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若进食过快,大脑发出信号时已经吃下了很多食物,不利于老人把握进食量。
18.吃饭时动气有何害处
许多老年人,喜欢在饭桌上唠叨,谈些不愉快的事,挑毛病,生闲气,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全家不快活,这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吃饭时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能增加老年人的食欲,从而利于肠胃消化。反之,饭桌上情绪激动,容易使胃肠蠕动首先受抑制,胃肠消化液分泌立刻减少,胃肠黏膜血管发生痉挛。
开始只是消化不良,如果没有引起重视,久而久之则引起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最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因为怒气上升,头脑发胀,引起血压升高,或冠心病发作。
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引起免疫能力的下降,给癌症的发病制造了可趁之机,有人说饭桌上生气容易得癌症,特别是消化道癌症,这是有道理的。
因此,老年人吃饭时忌动气,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自己的肠胃营造一个健康的消化环境。
饮食的学问
1.要处理好剩饭剩菜
对多数老年人来说,吃剩菜剩饭是家常事。剩余的饭菜放在冰箱里,经常是热了又热,殊不知许多病菌在低温下同样会繁殖,剩菜剩饭放久了或储存不当都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食品最好当天吃完,如果有剩菜剩饭,也一定要注意保存的方法。其具体内容如下:
剩下的汤菜、炖菜和炒菜。
食用后必须再烧开,装在有盖的容器中,变凉后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吃时还要烧开热透,注意时间不要存放得太久。
剩下的肉类食品。
应立即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下次吃时一定要回锅加热,或者改制,如改为汤菜、炖菜。
淀粉类食品。
最好一次吃掉,年糕等食物最多保存4小时,在没有变味的情况下食用,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剩饭。
应将剩饭松散开,放在通风、阴凉和干净的地方,避免污染。等剩饭温度降至室温时,放入冰箱冷藏。吃时也必须彻底加热,剩饭的保存时间在5至6小时以内为宜。
2.吃冷食的学问
中医认为“年老宜温不宜寒”,既寒食对老年人是很不利的。老年人因衰老引起的消化道功能减退,对冷饮的耐受性显著降低,不能有效杀灭细菌,易引起肠炎、痢疾等症。再加上冷饮会冲淡消化液,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另外,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病、胃病,冷食吃多了,胃黏膜血管受冷刺激而收缩,可诱发心绞痛。当受到大量冷饮的刺激后,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血流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在炎热的夏季,老人可以少吃些冷食,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老年人吃冷食应掌握少量多次。
老年人吃冷食时,应先在口内温化一下,然后慢慢吞下。
老年人所吃的冷食不要过冷,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放置半小时以上再食用,尽量避免摄取过于冰凉的食物。
3.要少吃盐
食盐是日常必要的调味品,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每人每天吃食盐以5克左右为宜。但老年人的味蕾与嗅觉细胞随着老化日渐萎缩,影响了味觉与嗅觉的灵敏度,口味也随之加重,增加了食盐的摄入量。如果食入过多的盐而又来不及排泄的话,就会使细胞外液太多,容易导致许多疾病,如高血压。
研究显示,不同的味觉,丧失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感受咸味的能力丧失最多,然后依次是苦味、酸味、甜味。
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在减少老年人摄入盐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老年人的有效食欲。做菜时,先以少盐少糖的做法,然后把调味厚重一点的汤汁淋上,或做成勾芡,或蘸上汁再入口。这样把甜、咸味道浅浅地铺在食物表面,就可以让舌头满足,而糖、盐的摄取又不会过量。
4.黑色食品有益健康
所谓黑色食品,主要是指以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蘑菇、黑紫菜、黑橄榄、黑面包和松子仁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各种食品。
此类食品所含营养较其他同类食品为高,例如黑米,黑米又叫贡米,富含18种氨基酸及硒、铁、钼、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黑米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5%,表皮颜色越黑的黑米,不仅蛋白质含量越高,而且质量越优。长期食用黑米,可防治头昏、目眩、贫血、长白发,是一种理想的滋补保健佳品。
黑豆,虽属于大豆的一个品种,但有一般大豆不可比拟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因而被誉为“黑珍珠”。黑豆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数量高出其他豆类40%~80%。所含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被吸收率高达95%。
黑豆中所含钙、磷、铁、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分别是猪肉含量的40倍、3倍、10倍、7倍和12倍。此外黑豆中还含有能抗癌、抑癌的其他成分。
不同的黑色食品有不同的保健作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出来。总之,老年人应经常食用黑色食品,对身体大有裨益。
5.吃玉米延年益寿
玉米又叫棒子米、苞谷、玉蜀黍。玉米的保健作用在杂粮中是独树一帜的。玉米所含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11.5%、脂肪4.3%、纤维素2%、碳水化合物10%,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B和C等。
具体地说,在粮食中,玉米面的脂肪含量仅次于大豆。500克玉米面含脂肪20克,而且所含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有助于人体内脂肪与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500克玉米面中含有蛋白质45克,比大米多7.5克。它的钙、磷、铁等成分的含量也比大米高。玉米还含有丰富的淀粉,500克玉米面可产热高达1834千卡,在谷物中是最高的。
玉米有比精米、精面粉高出6倍的油脂--玉米油,可降血脂,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并含有增强思维和记忆力的有效成分。
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赖氨酸和谷胱甘肽,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氧化物的分解,抗拒细胞衰老的作用。
新鲜玉米富含维生素A、B,可保护视力,有防治干眼病、结膜炎、角膜炎、夜盲症、口角炎的作用,还可增强体力和耐力。
因此,多吃玉米对人体是有益的。
6.吃鱼可保护视力
鱼是最常见的老年人保健品。众所周知,鲜鱼中的脂肪酸有益于保持心脏与脑的健康,但许多人忽略了鱼保护视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吃鱼可预防老年人黄斑变性。
研究此问题的专家说:“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与增龄有关的黄斑变性的流行与负担会继续增多”。黄斑变性初起时,眼中心部视物模糊,其病情进展的快慢,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年龄75岁或以上者的老人大多会失明。但如果能重视保养,可延缓病情的发展。
据统计,每周吃鱼两次的人,黄斑变性的危险可减低36%。
此外,多食鱼的同时,还应少抽烟。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产生黄斑变性的危险几乎高出两倍。
7.应常吃鱼
鱼的利用价值很高,其鱼肉、鱼骨、鱼油、鱼鳞、鱼子都有各自的食用价值。
鱼肉。
喜欢《能活100岁:老年长寿保健全书》吗?喜欢刘荣奇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