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 第13章 “修身养性”的思想(1)

第13章 “修身养性”的思想(1)

小说: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作者:华业

1.什么是无明

什么是无明?无明是佛学的名词。在小乘佛法里,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

“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南怀瑾先生这样说到。而关于无明,佛教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禅师在讲禅,说:“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得出?”

这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质问:“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笑了一下,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明产生于愚昧。

文化大师葛兆光在他的《烦恼》一文中这样写道:

想当年佛陀问道,阿罗暹仙人曾道:“众生之始,始于冥初,冥初起于我慢,我慢生于痴心,从于痴心,生于染爱,从于染爱,生五微尘气,从五微尘气,生于五大,从于五大,生贪欲,嗔恚等诸烦恼,于是流转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释迦谱》卷三)可见世上诸多忧愁,都是自心所出,若要摆脱诸苦,必得涤清心源,大干世界,花花绿绿,名利禄位、色香味触,皆是不得澄明恬静的业因,若是离得远些,又哪来偌多忧愁烦恼?贪口腹之欲者想鱼翅海参、熊掌燕窝,贪名利之欲者要名声稿费,会长理事;好面子者盼时髦衣衫,慕荣华者求彩电冰箱,求之不得,便心生忧苦。更可怜一班满腹锦绣的文人,不懂“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道理,一心想着“舍我其谁”,终日盼着“天降大任”,成日里哀怨“潜龙勿用”,满心里期望“飞龙在天”,更兼不会经商,不会理财,不懂家政,不算细账,被油盐柴米纠缠得唉声叹气,还指望着一朝发迹。于是乎满腔愁绪,吟风弄月,见西风而惨然,望明月而涕零,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清减了小腰围”。

细想来,这其实正应了一句话:自寻烦恼。大珠慧海禅师有段名言道:有人是吃饭时不肯吃饭,千般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百般计较,所以不得成佛作祖。正是指这些自寻烦恼的人。徒惹得虚火上升,口干舌燥,陪相公看戏,替古人落泪,又是何苦来着?丹霞天然道:“今时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一饮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虑。”若是想得透的,便可作如是观。名位利禄、事业功名,哪一件是能带阴间去的?若想解脱,先须自家心头解脱,把一切视为过眼烟云,自然退后一步天地宽。僧问:“如何是道?”首山省念云:“炉中有火无心拨,处处纵横任意游。”作得这个无心,便处处是大道,任你纵横游。只怕是放不下这颗心,自家把个十字架背在肩上,反而骑驴寻驴,东问西问,求什么安慰,觅什么解脱,一僧问:“如何是观其音声而得解脱?”襄州历村和尚以火箸敲柴问:“汝还闻否?”僧答:“闻。”和尚道:“谁不解脱?!”有粥吃粥,有茶饮茶,没有熊掌鱼翅,粗茶淡粥也吃得肚儿圆,莫生分外之想,只管平常心,谁不解脱?人生忧患识字始,识得字后便想东想西。东京发生地震。卡纳尔角航天飞机爆炸,伦敦金价飞涨,曼谷发生火灾,都要唏嘘感叹一番。识得字后便生出责任与义务,文章写不出,成果拿不出,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物价难以平抑,风气仍未好转,都要在心头萦绕一番。更加上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更令人心乱如麻,细细想来细细愁,越想越愁白了头。咦!真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四祖道信禅师还未悟道时,曾经向三祖僧璨禅师请教。

道信虔诚地请求道:“我觉得人生太苦恼了,希望你指引给我一条解脱的道路。”

三祖僧璨禅师反问道:“是谁在捆绑着你?”

道信想了想,如实回答道:“没有人绑着我。”

三祖僧璨禅师笑道:“既然没有人捆绑你,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经是解脱了,你何必还要寻求解脱呢?”

后来石头希迁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将这种活泼机智的禅机发挥到极致。

有一个学僧问希迁禅师:“怎么才能解脱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捆绑着你?”

学僧又问:“怎么样才能求得一方净土呢?”

希迁禅师回答道:“谁污染了你?”

学僧继续追问道:“怎么样才能达到涅架永生的境界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给了你生与死?谁告诉你生与死有区别?”

学僧在希迁禅师的步步逼问之下,开始迷惑不解,继而恍然大悟。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已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2.六尘缘影

什么是六尘缘影,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得到的思维。四大所合成的肉体则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机能。外界的六尘,六种物理现象,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

“我们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对此,南怀瑾先生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主要只因为真心被尘劳封锁。好比明镜,尘埃遮盖,哪里能显现镜的光照?”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给学生们?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里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里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他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的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契悟。

学禅常说一个“放下”,所谓放下,会有身心境界的变化,而这种身心境界的变化实际上包括了放下了执著而确实引发的变化。也就是空有不二,一切自在,明白事情的真相,是心的一种功能。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所谓六根,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提到,人之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指人的分别心。

所谓六尘,乃指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也称为“六境”。是六根作用时不可少的境界,即眼能视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有所触,意有所思所念。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六境”有引诱众生心思向外的可能,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由于有污染性,所以又称为“六尘”,因而“六境”又叫“六尘”。

而六识,是“六根”摄取相应的“六尘”,所生长出的。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根”、“六识”、“六境”三者,便是所谓的“十八界”。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做的分类。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六尘作为认识对象;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黑指婆罗门听佛陀此话之后,便了解放下的道理。而原先所放下花瓶,实为狂禅中所说的放下。就是一个人内心自我的极度膨胀,膨胀到以为没有自我。是坚固一种妄想,执著于一个“放下”。并非真正地放下,真正地看破。

而真正的“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作家方杞在他的《一切声是佛声》中写道:

心情像王昌龄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般苍茫、寥落的感觉,是都市生活所没有的。在酒肉泛滥的市井中,千楼万户有千楼万户的喧嚣,红灯绿裳有红灯绿裳的淫靡——车声喇叭盈耳、广告市招燎眼、工厂废气扑鼻,还有建筑公寓哐啷哐啷的砌墙;计程车呼啸过市,是凌厉骇人的机械战;丧事频添,红棺白幡哇啦抬过,与医院婴儿啼房的哭声纠缠不清;撞车人吵架,讨债钱纷争;打、骂、吃、喝,上班……心有千千结难解。

总是乌烟瘴气的一团糟蹋心情。

(可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呵!)

都市人,忙得喘不过气来,观身是无常,唯有一缕游丝般的心魂,袅袅无处寄……

(千年前,郁和尚都曾经叹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然后,一程车,一跋涉,一出了现代阳关,山水就静静行来了——如遇故人,多少焦灼、忧烦,都在会心相晤时腾空飞逝。

(千年以来,有几人真能证得“今朝尘尽光升,照破山河万朵”的真境界呢?)

然后终于了悟:都市里的一切人事,都变成了前尘旧梦,是昨日深夜,枕畔残缺的一痕梦魇……

(像马祖大师的开示: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从皓月明媚处行过,从星河皎洁处行过,远远近近山相伴,水潺谖,此中心情舒坦、思虑清平,复有何忧?复有何惧?

(真是“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于是就有许多苍茫、寥落的感觉浮漾出来了——可怜的现代人,只有从烟云迷离的都市里释放出来,皈依山水禅境时,才知生、知死,才知道自我的真淳……

一回首,竟是千门如泣,里户如火宅。

方先生言真意切,实在道出了当代人的可怜和无奈啊。

3.放下妄执

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妄执。所以中国的禅宗说到所有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人就是那么可怜!偏上放不下。听了禅宗的放下,天天坐在那里,放下!放下!如此又多了一个妄执:放下。

南怀瑾先生认为:在生活中,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是自找的。快乐就蕴藏在我们的心里,何苦去外求呢?

在痛苦的时候,不要依赖别人来帮你,来为你分忧,实际上,你可以自己想办法摆脱自己的烦恼。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面前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翁。烦恼少年上前请教解脱之法。

“噢,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位高僧,他一定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独自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前面的庙里,果然见一位老僧独坐其中。

烦恼少年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僧说明来意。

老僧微笑着捻捻念珠,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师父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老僧笑着说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师父请讲。”

“有谁捆住你了吗?”老僧问。

“……没有。”烦恼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僧说完,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烦恼少年先是一愣,继而顿悟:噢!是呀,又没有任何人捆绑我,我又何须寻求解脱?原来,我心中的烦恼是自找的,我是自己捆住了自己呀!

我们用拳头无缘无故打人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物的一种差别和执著。

药山禅师有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有一天,禅师在庭院里打坐,两位弟子在身旁坐着,禅师看到院子里一棵树长得很茂盛,而旁边的一棵却枯死了,他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道:“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道:“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自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长短、善恶,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而这个侍者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才能说出:‘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放下!”听来容易做来难。

我们肩上的重担、心上的压力,岂止是手上的花瓶?

我们求功名,对功名放不下;求金钱,对金钱放不下;求爱情,对爱情放不下;求事业,对事业放不下。

求而不放,本应美好的东西反而变成我们的桎梏,把我们捆绑得喘不过气来。

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4.入世承担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找个茅棚,找个清净的地方,或者说我要闭关。闭关是享受,闭关从某一方面来讲是世界上最大的偷懒,住在里面,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做,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修行好办。大菩萨的入世修行才难,你要在人世间做个贤妻良母或是做个尽责的好父亲好丈夫,这就不容易了。

南怀瑾先生自己就是一个入世承担的好例子,既然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出家,那就不要逃避生活的责任,努力将一切做好。家人的幸福是你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往往感觉到负担越来越大,是因为我们得到的越多,想得到的就更多。既然是自己得到了又不愿再失去的东西,或是还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对已得到的和想得到的东西负有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轻人生的重负。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再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祖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

听学僧说从南岳来,马祖不客气地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了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他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又回到石头禅师那儿继续参学.慧朗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禅师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草木虫鱼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草木虫鱼。”

“难道慧朗不如草木虫鱼?”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喜欢《南怀瑾的济世佛道》吗?喜欢华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