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村中无赖
一个朝代的发端从一部AV开始
追本溯源,汉朝的故事要从这个王朝的开山老祖刘邦说起,即使是从正史寥寥数语的描述,我也觉得这位后来的汉高祖的出生像是一部粗制滥造的AV。
公元前257年。那是一个冬天,有一个老汉在他家门口的河边转了一个圈。
这老汉叫刘执嘉,家住沛县(现江苏省徐州市辖),娶妻王氏,闺名叫做含始。刘执嘉家境一般,浑浑噩噩过了大半辈子,刘老汉一贯作风正派,勤劳持家,与人为善。总而言之,是个好同志。换个书面上的说法,是个忠厚长者。岁数既大,村里尊称其为“刘太公”。
这天刘太公出门是为了寻找老妻刘氏。对于刘氏为什么会出门呢?史书上语焉不详。走亲戚、回娘家或者私会情郎?总之是到了该回来的时候,仍未回家。
此时正是隆冬天气,天近傍晚,突然变了天,冬雷阵阵,电闪雷鸣。冬天打雷是极少见的自然现象。后来有一情痴女子在写给情郎的情诗中就指天发誓,声明只有五样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出现才能与爱人分别,其中之一就是“冬雷阵阵”。看见天变诡异,惦念老妻未归,刘老汉难免心中着慌,急切中提着雨具外出寻找。到了大泽,突然看见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一龙形怪物趴在老妻身上似乎是在行云布雨,其上云烟缭绕便如成人片中的马赛克。终于烟敛云收,龙归于天,一切归于平静。老汉上去扶起老妻。老妻王含始对刚发生的一切却茫然无知,只说是走路累了,在路边歇息,梦见神人云云。怎么办?亏也吃了,这种非物理现象还没法找人说理。日子还得过吧,刘老汉只得将妻子扶回家里。汉书上说刘氏“已而有娠”,十个月过去了,就在第二年九月间,生下了后来的汉高祖。
他是无赖的典型代表
老汉刘执嘉在生下刘邦之前已经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以此类推,这“龙的传人”老三应当取名做“刘叔”才对,但最终是叫“刘季”。我分析可能有一个三哥刘叔夭折,刘季就是“刘老四”的意思,这名字总让我想起《水浒传》中被杨志当狗一样杀了的泼皮牛二,由此可见,刘老汉实在是书读得不多。
刘季的长相那是相当不错,高鼻梁,长脸,长脖子,背宽,腿粗,成人后身高七尺八寸(折算成现在的尺寸应是180.18公分),还长了一脸好胡子。最奇特的是左大腿上居然有七十二颗黑痣。如果是长在我等身上,那一定是郁闷得不得了:夏天游泳何以示人?可在刘季小子左腿上的痣,各类书籍上一律尊称为“黑子”。据古书《河图》的解释:“左,阳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看不明白吧?我也不明白,总之,知道这是上天的印记就行了。《大话西游》里的强盗至尊宝都明白“上天安排的最大”。
到底何时由小瘪三儿名字“刘季”变为大气磅礴的“刘邦”呢?据东汉学者项岱说那是在刘季当了皇帝之后,政权都改颜色了,改个好名字有甚难处。因此,在有汉一朝,“邦”字是不能乱写的,而季字则不必忌讳,此一节,各位不可不知。
如果有人告诉你,人要想成大器,从小一定要有志向,要努力学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云云,你大可以拿刘季的故事来反驳他,因为后来开创西汉王朝二百一十五年基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帝王——汉高祖刘邦实在就是一个少小无行、好吃懒做、好财贪色的不良典型。其实这样无赖一变而成人才的典型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比如周处、戴渊、韦应物。为方便大家对无赖的定义作一深刻理解,下面,将小流氓大无赖刘邦的事迹归纳录述如下:
好吃懒做,身为贫下中农之后,不思田间劳作,天天东游西荡,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且呼朋唤友坚定啃老,导致两个哥哥嫂子哭着喊着逼刘老汉分家。分家后依然劣性不改,由吃一家演变为吃三家,就算老大刘伯早死,依然把寡妇大嫂作为长期饭票,混吃混喝,最终逼得寡嫂一到饭点就关门闭户,坚壁清野;
赖账好色,常年坚持到村口两个寡妇王媪、武负的店里混酒喝,充分利用寡妇和气生财不惹是非的心理,坚持吃饭喝酒能赖就赖的原则,长期打白条。长大成人后身为公职人员“亭长”,略有收入便思淫欲,混迹娼寮,娶妻吕氏之后依然包养二奶,和同村曹姓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且生有一子,取名刘肥;
吹牛诈骗,抓住本县新迁大户吕叔平老先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弱点,冒充大款,开具空头支票骗取吕先生信任,骗娶了其大女儿吕雉,最终搞得吕老汉夫妻反目,吕叔平被骗后为掩饰其智商低下,不得不打落牙往肚里吞,对外宣称自己擅长相人,女婿必成大器;
出言不逊,在出任泗上亭长期间,对上下同僚长期进行人身攻击,极尽侮辱谩骂之能事,引用班固先生《汉书》证词: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下面,请听亭长刘季的顶头上司兼好友——沛县功曹萧何先生对他的评价:固多大言,少成事。
成功是需要条件的
现下已经是公元前209年,刘季是二男一女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其中有一子是二奶曹女所生)。四十七岁的他现在依然在沛县做他的亭长,解决些鸡毛蒜皮的里人纠纷;依然家无余财不置产业;依然不好读书识字不多;依然德性不好喝酒骂人;依然被老爹讽刺诟骂……对这一切,刘季好像满不在乎,他没读过多少书因此不会有“悲秋”的情怀,他胸无大志因此不会有年华将老而一事无成的感叹!
且慢,刘季,这一生你是敷衍不过去的,不要忘记你右腿上的七十二颗“黑子”,你天赋异禀,天下逐鹿的大戏即将开幕,不要再左顾右盼了,主角就是你。
好了,不打扰刘季了,让他先继续干亭长这个没有前途的职业吧,我们现在先来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关于成功的问题。
成功需要条件吗?
当然,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刘季具备成功的条件吗?
当然,因为最终他成功了!
那么,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一个村中无赖,一个无行流氓,一个影响力不出十里之亭的小角色,到底是凭借什么和天下至奸、至狡、至勇、至残忍、至卑劣的世阀、恶棍、强盗、阴谋家、职业军人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吧:
首先是高分值的情感商数。这是一个多么有韧性的人啊:一个人蹭一顿饭不难,难就难在常年蹭饭,遭遇白眼冷对、冷嘲热讽而乐此不疲;他把失败作为财富,所以在劣势时不会消沉绝望;他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因此在绝境时不会横剑自戕。这是一个多么有亲和力的人啊:他家徒四壁脏话连篇,但是他的身边却聚集了屠狗的樊哙、上司功曹萧何、试补县令夏侯婴、狱吏任敖等众多好友,正是这些人把他推到了逐鹿天下的风口浪尖并成为他最坚定的部属。班固在《汉书·高祖本纪》里给刘季的情商做出了“意豁如也,常有大度”的极高判语。
其次是高分值的智力商数。刘季后来的亲密战友张良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据说,在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求学阶段曾从人神怪莫辨的黄石公先生处学到一篇神秘的《太公兵法》,因此得以对天下大势、眼前变局随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据张良同志自述,他向别人讲授《太公兵法》时,别人都懵懂不解,唯有不大读过书的刘季却能窥其大略,并擅用其策,张良感叹说,刘邦的智慧是天赋的(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在刘季身上体现出的高智商就是理解力、判断力、执行力,在逐鹿天下的决战中,它成功地转化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智慧是一种天生的资质,甚至和学习无关。资质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有的朋友会推崇努力。如果公元1086年出生于大宋王朝的武大郎坚持活到九百二十二年后的今天,并坚持练习一百一十米栏不辍,他能跑过刘翔乎?悲夫!
第三(这一条最要命),要有命运的眷顾。所谓“命压人头不奈何”,成就大事,没有命运的特别关照是绝对不行的。如果生于太平盛世,小子刘季将以沛县一个普通基层干部的身份走完他碌碌无为的一生,终身成就永远赶不上他善置家产的二哥刘仲;如果不幸在战场上牺牲,埋在山岗上的刘季也将无法变成后来的汉高祖;如果刘季仙寿不昌,在革命胜利前被一场流行性感冒夺去了生命……好在命运没有让如果发生,我才得以有幸把这汉朝的故事按部就班地继续给您讲下去。
喜欢《刘邦是怎样炼成的》吗?喜欢乌角道人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