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亮剑》制片人力荐:雪亮军刀 > 第17章 山林队

第17章 山林队

小说: 《亮剑》制片人力荐:雪亮军刀      作者:张磊

“长官,醒醒,外头有人找。”门小平低声地说,慢慢地把孙寒推醒。

孙寒觉得宿醉之后头疼欲裂,心里暗自后悔昨天喝了那么多酒,脸上到现在还感觉烧得慌。起来之后身子有点晃,孙寒感到口渴得要命,抓起昨天温酒剩下的凉水咕咚咕咚全给喝了。

凉水从喉咙往下灌,肚子里面冰凉冰凉的,但脑瓜子却感觉好了很多。孙寒发了一会儿呆,缓过了劲儿,才问门小平,“外头都啥人啊。”

“听张长官说,是这附近的山林队。”

“啥山林队,全妈的土匪、胡子。”孙寒低声嘟囔着。在孙寒的眼中,是非常看不起土匪武装的,觉得他们根本不入流,抢抢老百姓还行。看来张明灿肯定要把山林队收留下来,并且补充到部队中去。

孙寒正正军装,从地上把大檐帽捡起来,昨天晚上他是趴在桌子上睡的,稀里糊涂地把帽子睡到地上了。他使劲弹着土,然后戴上,又正了正帽檐,孙寒不喜欢把帽檐压太低,那样影响视野。等着装整理停当,他感觉头疼也好了很多,这才走出去。

外面场院里站了十几个人,都穿着便衣,枪支也各式各样,有老套筒、汉阳造,还有比较精良的俄国水连珠。居然还有杆抬枪,前装枪药的那种,一看就知道是前清时期绿营留下的。

这几天天气慢慢变冷,张明灿披着个熊皮毛领的粗呢大衣,远远看上去感觉像个富家子弟一样。虽然这么穿显得很精神,但孙寒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觉得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太浮华的穿着反而没有朴素的军服显得那么斗志昂扬。

等孙寒走近了,张明灿爽朗地笑着,把孙寒介绍给那十几个穿便装的。

“兄弟们,这是我们辽东独立团团副孙寒,是咱东北军当中的虎将,去年在南京受过训,还受到了蒋总司令和张少帅的接见。”张明灿一把拉着孙寒的手,显得亲密无间的样子。

孙寒听了一愣,他压根儿就没去过南京,蒋总司令就更没见过了,就是张少帅,也是阅兵的时候远远地看了一眼罢了。孙寒不知道,张明灿这么说是为了抬高孙寒的身价,以后带兵好带。

那十几个人当中,领头的是一个身材不高但魁梧壮硕的汉子。年纪倒是不大,和孙寒差不多,也就二十啷当岁。但脸上却多了很多草莽的霸道,一双斜三角眼,深栗色的瞳仁中似乎有一丝寒光闪过。

孙寒心里在掂量着这几个人,光是这一个照面,他就已经很清楚了,这群人没几个善茬子。但他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平静且不卑不亢地平视着那人。

此时三个人的目光都各不相同。张明灿是笑呵呵的模样,但目光中却有掩饰不住的狡黠。那人望向孙寒的目光中隐隐透出了一丝不屑,似乎在说,“啥团副,还不是自己封的,也就是这层皮,不穿这身军装,还不是和我们一样。”而孙寒的眼神则是寒意,他属于那种人,对谁好的话,就好到骨子里,对谁不好的话,你不招惹他,他绝对不招惹你,但真惹毛了,他不在乎和任何人拼命。

张明灿瞬间就从两个人的目光中读出了点什么,他丝毫不乱地接着说,“哈哈,孙团副,这是前面三道沟的大天炮,郑三哥。他们的弟兄去村庄里借粮食,结果路上和鬼子的大车队遇上了,被鬼子打死了三个弟兄,里面有个是郑三哥的亲弟弟。所以今天他们去找鬼子报仇,正好让门口站岗的兄弟遇到了,请进来一叙,原来都是打鬼子的好兄弟。哈哈,郑三哥于是答应加入我们,以后大家就是好兄弟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孙寒对张明灿这种和土匪称兄道弟的做法吃不准,但他也清楚,张明灿心里没准儿是看不起这些啸聚山林的胡子的。国难当头,自己的队伍人又少,能组织起更多的人当然更好。

想到这里,孙寒大大方方地冲着郑三哥一抱拳,“兄弟久仰郑三哥在这片大天炮的旗号,鬼子真是不知死活,太岁头上动土,居然得罪到了郑三哥的头上。兄弟我代表本部,万分欢迎郑三哥高举义旗,救国救民,加入东北军,和咱们一起揍小鬼子。”

这番话说得既得体,又给了郑三哥面子,还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是你参加东北军的,那么以后就是东北军的一分子了,不能乱来。而且给方方面面都留了余地,张明灿一听这番话不禁对孙寒刮目相看。

孙寒话音刚落,大天炮郑三哥就把话接了过去,“妈的小日本儿,不是都怕他吗,爷们儿今天偏要摸上一把老虎屁股,敢杀我弟弟,操他姥姥,爷门整死他。兄弟们,都别分什么东北军不东北军的,都是爷们儿,我和你们一起整小鬼子。”

张明灿一听这话马上明白过来其中的意思,那就是郑三哥并不接受什么加入东北军的建议,而只是打算把手下的兄弟和自己合兵一处打鬼子。但至于指挥权吗,那是谁都夺不走的。换句话说,他郑三也不会接受别人的指挥。但张明灿又不能把话完全挑明了说,只能含糊地支吾着,“郑三哥,谁都知道你是条汉子,这次不光是为自己弟弟报仇,更是为中国人长脸。但毕竟是打仗,不是闹着玩儿的,我看为了大家协调起来方便,你的队伍还是你带,但算是我们的一个临时纵队,这样好不好?”

孙寒见张明灿既然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就不便开口。本来按照孙寒的意思,编什么纵队不纵队的,直接挑明了说,要么加入东北军,要么滚蛋,自己打去。惹急了把你们枪都缴了。

既然张明灿话已经先说到这儿了,孙寒只好沉默。

随后的几天,累计有三支队伍过来投奔,结果全部被张明灿收编成独立团纵队。分别组成了人数不等的四个纵队。其中郑三的十几个人组成了一纵队。南山屯的张马枪的山林队编成二纵队,张马枪人数最多,六十多人,以前都是马贼,杀人不眨眼。结果没想到有老百姓报告给鬼子,为了运输安全,鬼子派重兵把张马枪的队伍给剿了。张马枪带着剩下的人沿途抢老百姓粮食才活了条命,碰到张明灿他们,于是投奔过来。

三纵队和四纵队的编成更复杂。三纵队是盘踞吉林、辽宁两省交界处多年的徐大头,此人枪法很好。结果先是鬼子派人想收编他,徐大头本来同意了,他手下有个师爷见多识广,说国民政府已经要国际上好几个国家调停,鬼子长不了,不如混个东北军干干。于是徐大头到处找东北军投奔,结果人家都不收留,好歹找到了张明灿,如愿地当上了东北军。

四纵队以前是盐贩子,从大连、营口附近贩私盐,他们不同于胡子和山林队,没有旗号。领头的叫铡刀四,是个江湖上显赫的人物。他十几岁的时候当过奉军,打过直奉战争,后来兵败乘机跑了,带走了四条枪。也就是靠着这四条枪,铡刀四声名鹊起,成为称霸一方的盐商。鬼子打下奉天后,铡刀四本打算像糊弄东北军那样糊弄鬼子,结果鬼子不吃这套,食盐是战略物资。有人背后点炮,鬼子和新收编的伪军自治队就把铡刀四藏身的老窝给围了。幸亏铡刀四命大,他那天在后庄的一个院子里。那天听到枪声他立刻光着脚翻墙,躲在积粪坑里猫了一夜。天亮之后,铡刀四一家全被杀光,他九岁的幼子被砍了脑袋,大太太和两房姨太太都被鬼子****了,大太太上了吊,两个姨太太据说是被鬼子带走了。

铡刀四红了眼睛,从来没人敢这么欺负他,于是他纠集了二十多个躲过这一劫的兄弟发誓要报仇。但他们势单力薄,根本不是鬼子的对手,这才投奔了张明灿。

孙寒看到这一百多人新投奔的队伍就头疼,首先的问题是这些人的战斗力都不行。截个道啊什么的还凑合,指望这些人打仗,那不是天大的笑话?还有就是他们的武器制式不一,从毛瑟步枪,到三八枪,捷克造毛瑟,骑步枪,老毛子的水连珠,汉阳造,单打一,抬枪,火铳,铁砂喷子……总之是应有尽有,让兄弟们大开了眼界。这么多制式和非制式的枪支弹药补充怎么解决?别说孙寒了,张明灿想起来也头疼。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不服管。孙寒这才明白为什么张明灿不把这些山林队、胡子编入部队,而是让他们自己独立建制。一是这些人不服管,二是怕带坏了其他东北军的兄弟。

尤其是张马枪的部队尤其败坏,一是风纪差,刚编成纵队就和铡刀四的人打了一场群架。两边差点就动枪了,最后还是孙寒带了一个班把他全部缴械,才把事情平息下去。

张马枪的部队还抽大烟,基本上有一半人身上都带着烟枪。对此张明灿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抽大烟的事情孙寒早有耳闻,大烟真是抽不得,多少好汉栽在这上面。张马枪的部队原来都是马贼,中枪之后没有麻醉药,只要抽大烟止疼。

孙寒尽管对这些马贼、胡子很看不上眼,但还是按照东北军的训练方法尽量整了一些基础的训练。比如进攻队形、防守方法、阵地构筑等。那帮胡子一开始不服,但慢慢地也被孙寒认真的态度折服了,很多胡子暗自佩服孙寒。

其实大家并不知道,孙寒尽管是从士兵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军官的。但他所在的教导队,曾经是德国教官担任顾问,所以孙寒身上的军事素养并不差。加上他的实战经验,实际上比很多科班出身的军官都要好。

喜欢《《亮剑》制片人力荐:雪亮军刀》吗?喜欢张磊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