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亮剑》制片人力荐:雪亮军刀 > 第152章 转战

第152章 转战

小说: 《亮剑》制片人力荐:雪亮军刀      作者:张磊

团里在这片密林地形坚守了半个月,日军几次攻击都没能打过来。一个是天气原因,道路泥泞,日军的机械化反而施展不开。另一个是地形原因,从整个山丘可以俯瞰公路,而地形优势让日军难以借助火力优势打进来。

但团里的伤亡也不小,短短半个月,伤亡累计差不多一个营,多数是新兵。尤其是陈锋这个营,打仗最硬,一直在防线的正面,伤亡更加严重。

这半个月有效牵制了日军的攻势,由于始终腾不出手来扩大在侧翼的优势。日军的攻势就变成了依托公路几个据点的狭长防区,侧翼拉的过长,无论是给养还是运输都异常困难。战区很快集中了绝对优势兵力,不断打击日军侧翼,在团里被围困的第七天,兄弟部队终于撕开包围,团里得到了增援。

团里被撤换下来,到防线后面几十公里的镇子上休整。陈锋这个营住在镇子上的小学里面,小学早就停课了,只留下几个看门的。

住下来之后陈锋安排人把学校边上的一排松树砍了,拿大锅烧水洗澡。从战场下来,每个人身上都恨不得搓出二斤泥。

住了没几天,丁三惦记在医院的老王,就跟连里请假去医院看看。连里派了四五个人一起去医院看望在医院的兄弟,丁三领着人天还没亮就上路了。医院离得远,在另一个县城里,所以要起早走。

差不多走到日头挂到头顶的时候才到了县城,整个县城也在轰炸中破的不像样子,到处是残垣断壁。县城里面有各个番号的好几个部队,大街上隔着几步远就有士兵在喝酒,或者喝醉了在打架。

丁三问了问路,大家都知道医院在哪儿,找起来很省事。

老王也是刚吃完饭,因为肠子伤了,天天只能喝糖米汤,他也没什么事,坐在墙根底晒太阳,看边上两个伤兵下棋。老王觉得在医院里面心里最美的就是那种截肢了的伤兵,因为他们再也不用上战场了,战争对于他们而言已经结束。这两个下棋的就是,怡然自得地下着九子棋。这个是当地的一种玩法,好多人都会。

丁三他们进医院大门的时候,老王正好抬头,一眼看到丁三他们,扯着嗓子喊。隔的太远喊了好几声丁三他们才听见。

老王看着丁三走得满头大汗,帽子也扯了,领子松开,皮带摘了,看上去一副残兵败将的样子。

“你这个呆子,还活着呢。”

丁三上前抱住老王,两个人哈哈大笑,那种快乐是感激上天的快乐,两个人都没死,都还活着,光是这个就值得快乐。

“妈的,你没死呢,我凭啥死。”

“哈哈,见着你们这几个货就舒坦,都还没吃吧?”

“都没吃,三更天起早动身的,现在早他妈饿得前心贴后脊梁了。”丁三扣上帽子从兜里摸出几包烟和几张票子塞给老王。

“他妈的现在票子毛,以前能买头猪,搁现在只够买瓶酒。”老王把票子揣起来,扯开烟包挨个散了几根。

这时走过去一个护士,尽管穿着厚厚的棉衣,但还是显得身材婀娜,大家都停住了一个劲地看。

等那个护士走远了,大家相视一笑,老王说,“你们几个等着,我帮你们弄几张病号条子,你们去吃病号饭,今天中午好像是手擀面。”老王走到下棋的人边上,把他们胸前纸壳子的病号条子摘下来,又找了几个人要,然后自己的也摘了,厚厚的一摞递给丁三。

“这上面写的啥伤,别对不上不让打饭。”丁三的病号条子上面写的是腿部截肢,但他认字少,加上字写得潦草,他也看不出来。

“不管,食堂见你胸前面有条子就行。”老王解释着。

丁三带着几个人去了食堂,这会儿刚刚过了饭点,食堂上人倒是不多。丁三几个人从桌子上拿了大碗,一人盛了一大碗手擀面。面是粗面,擀得很紧,吃起来很劲道,丁三一边吃一边想再整点葱花和醋就更美了。

丁三是真饿了,秋风扫落叶,囫囵吞枣吃得满头油汗,吃完了抹抹嘴,边上的新兵赶紧捧上烟。丁三点着了烟,等着最后一个兄弟吃完了几个人又走到刚才见着老王的地方,把病号条子还给他们几个。

然后老王领着他们几个去看连里的伤兵,见着之后大伙儿一顿互骂,然后搂搂抱抱。有偷偷带酒的就趁着机会给塞枕头下面。

几下里的胡侃,时候就不早了,丁三就说得回去了,路上还得赶着劲儿走。大家就要送,丁三不让,带着几个兄弟在医院门口朝大伙儿招招手,然后就上路了。

回去路就熟了,比来的时候走得快,但还是走到晚上也没到。一路上不时能看见路边各个番号的部队和车辆,丁三还看到不少坦克车和管子很粗的炮车,听说都是美国货,一水地装备中央军。

丁三看着眼馋,心里想着,妈的,咱们就是飞机大炮少,不然的话轮得着小鬼子在咱们地面上装,他妈的,跟我们中国爷们儿面前装,一律放倒你个狗日的。

天寒了,路上看着就起了一层厚厚的霜。丁三几个走得一身汗,这会儿凉飕飕地贴在身上。等到了营里驻地的学校门口,丁三老远就发现不对劲,因为陈锋的习惯一般是门口双岗,可是现在学校门口是空空的。

进了院子大门一看,别说一个营了,连根毛也没有。

丁三明白过来,一定是临时开拔,就嘱咐人赶紧找人问。大半夜的也不知道找什么人,就把学校留下来看门的老头给折腾起来。

老头提着个“气死风”,拿光照着看了看丁三,“老总是姓丁吗?”

“对,他们有没有给我留什么话?”

“有,有,老总等着,我这就去拿,你们进屋吧,外面都怪冷的,这天,怕是过几天还是要下。”

老头到里屋拿了张纸条,递给丁三,丁三认字少看不明白,把条子挨个传了一遍,有个兄弟上过初小就拿过来看。

“丁哥,上面写着部队临时开拔了,走的是镇子外面朝东的路,让咱们几个赶紧追上。还说我们几个的枪都在大爷家,五枝步枪,一枝冲锋枪。背包啥的他们都带走了。”

“他姥姥的,这他妈的有谱没谱啊?”丁三一听就知道团里又要被拉到火线上了。

那没辙,几个人找老头取了枪动身追部队。老头让他们等着,在箱子里找了半天,找出两双布鞋。丁三一看是红里子就明白了,这个是嫁鞋,当时娶媳妇要论手巧,一般都要做两双鞋给男方。这个嫁鞋说白了就像今天的订婚戒指一样,从来不穿,这可是老头当年收到的定情物啊。

“大爷,这可不敢当啊,您收着,我们还要赶路。”

“老总,我是黄土埋了半截,要着有啥用,你拿着好好打仗,打死那帮****的小日本。”

丁三推辞不过去,只好收下了,立正打个敬礼,其他的兄弟也都敬礼。

是啊,咱这条命其实就是帮着大爷大妈打仗,帮着老百姓打仗,爷们儿就叫上板了,****的小日本,我就不信打不服你个狗日的,丁三一边赶路一边脑子里想着。

一直走到快天亮的时候才撵上团里,团里正在埋锅做饭,前面的桥被鬼子飞机炸断了,得等着工兵修好了才能过去。

丁三回到连里报到,大家都是一肚子怨气,因为团里每次都是刚休整一下就又被拉了上去。

其实大伙儿并不清楚,这几天兄弟战区激战正酣,连七十四军这样的王牌军都被打得困守常德城内。这边战区也调兵解围。师里被调动起来,拉动到预定位置保护另一支兄弟部队的侧翼。

当时围绕着中南方的这座小城,****和日军共计几十万军队在反复争夺,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前段时间的会战。

而此时团里的实力也是上次休整之后最差的,士气也有点低落,但团里还是接过了兄弟部队的防区。在防区的正面是一条蜿蜒的长江水系支流,浑浊的河水在几十公里外汇入长江,然后奔腾流向大海。

陈锋看着河水,想起来十年前,当时他还是个炮校刚毕业的排长,跟着部队在热河、赤峰那边打阻击。这时间真是飞快,像流水一样,一眨眼十余年过去了。同一期毕业的,估计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兄弟都战死在沙场上。

后来经过整编,团里几次改了番号,但没想到一直都在和日军作战,这十年里,这个团里阵亡了多少兄弟。“以攻为守、积极防御”叫了好几年,但鬼子还是不断地能频频得手,经常是防区吃紧,不知道仗还要打几年。

这段时间,听电匣子里面也在放,在南洋那边鬼子和美国也打得热闹,多少看来能吸引一部分兵力。前段时间休整的时候,听电匣子里面放,远征军好像在缅甸那边开打了,司南的弟弟好像就在远征军里面,也不知道生死安危。

陈锋并不知道,司南的弟弟,一年之后,冲在杀进腾冲日军要塞的首批远征军将士中间,身中数弹后壮烈殉国。至此,司南一家全部死于抗战中,而这就是抗战期间一个普通中国百姓家庭的缩影。

这几天防区很清静,但几十公里外却打得很激烈。数万将士死守城池,城外厮杀了一个多月,也就是在战事最紧要的时候,常德城里打成一片火海,七十四军几乎和日军逐屋逐巷进行抵抗,很多英雄部队几乎是打到最后一兵一弹。

这天晚上,师里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求前出配合另一个兄弟部队担任侧翼支援任务。但经过上次会战,师里整个实力已经大打折扣,所以主攻方向上仍然是兄弟部队的优势兵力打前锋。

第二天下午,团里按照上头的安排,贴近前沿将搜索连放下,当天晚上,派回来的兄弟说,侦查结果和军里的情报有误。日军将防线后撤了,并且拉到了跟另一支番号不明的日军部队侧翼取平的位置。

阵地上面连续打了三四天,日军开始后撤,团里也投入追击中,被安排到追击部队的后翼。

又持续了半个多月,团里基本上没有遭遇大规模的鏖战,多数是一些小规模袭扰的遭遇战,而且多数时候负责防区后方的守备、警戒任务。

大规模的战斗陆续结束,团里又一次在战火硝烟中过的春节。四四年的春节,南方的冬天异常的阴冷,望着外面阴云,王卫华和团里的几个军官也都耷拉着脸,团里刚刚接到命令,停止追击。

几天后,日军脱离战斗,战局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态势,双方死伤了数万人后又回到了最初,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对人类的莫大嘲讽。

陈锋这样的军人很难讲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他活着走下了战场,但长达几十年的戎马厮杀很难说在他们的心底留下了什么。那些兄弟们的名字,那一幕幕场面,或许几十年后都很难忘怀。

会战结束,后方马上也要闹元宵了,团里又撤回到丘陵地带老的防区,并且在抓紧时间整备。

喜欢《《亮剑》制片人力荐:雪亮军刀》吗?喜欢张磊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