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 > 第16章 缝纫机之梦

第16章 缝纫机之梦

小说: 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      作者:朱洪海

这几天,兰馨的心中很不平静。

前天在兰玉家她见到了一个外村姑娘上门来做衣服。那姑娘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端庄地坐在缝纫机前,娴熟地踩着踏板缝制着衣服。兰馨出神地看着这个姑娘,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如果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像这个姑娘一样上门去为别的人家做衣服,那该是一件多么风光的事情啊。就像小时候想要上学时的心情一样,兰馨的心中又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份新的冲动。她决定向父亲要一台缝纫机。

一台缝纫机售价在120元左右,这几乎是一家全年的储蓄,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在犹豫了一段时间后,兰馨终于向父亲开了口。

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哪里有钱来买一百多元的缝纫机呢。听了兰馨的想法,老实巴交的兰启佩吓了一跳,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兰馨想起小时候被迫辍学的情景,想到自己这些年像成年人一样每天在地里劳动的艰辛,她不禁悲从中来,她边哭边对父亲说:“当年我要上学,你说家里的活儿没人做,要我回来,我就回来了。现在我想学缝纫机,你又不肯。我到底能做什么呢,我不希望这一生就这样被毁了。”

父亲见兰馨哭得伤心,也心软了:“兰儿啊,家里确实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我就是答应你,也买不成啊。这样,你从现在起,每天好好干活,多挣工分,到年底结算的时候,生产队得的钱全部给你,如果没有钱得,我就没有办法了。”

“说话算数。”兰馨见父亲松口了,就慢慢停止了哭泣。

当时生产队像兰启佩这样的壮年劳动力一个劳动日能挣到十分工,妇女每个劳动日最多挣到八分工。兰馨想,就算自己一天不缺,挣到的工分也是固定的。有没有办法能挣到更多的工分呢。

当然有,不过要吃更多的苦。生产队有十几头大耕牛,每天要吃大量的牛草,割牛草的工分是按照草的分量来计算的。八十斤牛草算十分工,只要能割到更多的牛草就能够挣到更多的工分。割牛草是项体力活,要能吃苦,要走很远的路,这些困难在一心想买缝纫机的兰馨面前都不是问题。她决定,去割牛草。

好朋友兰玉也已不再上学,兰馨和兰玉商量好,又找到了村里的另一个女孩正莲,三个人决定“打伴工”,一起去割牛草,一起挣工分赚钱买缝纫机。“打伴工”是农村里常见的劳动形式,某些一个人干不了的活儿,几个人通过合作一起完成,成果大家一起分享。牛草大多在旷野中的沟沟坎坎里,常有蛇虫之类的出没,三个人一起去,一来可以壮壮胆,二来如果牛草太多的时候大家可以相互合作,把草运回来。

三个女孩儿准备了两个大大的篮子,系篮子的绳子,兰馨让父亲进行了特殊的加工,勒在肩头的部分,做得特别宽。虽然这个篮子绳看起来怪怪的,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她们稚嫩的肩膀会好受些。

每天出发时,三个女孩儿带上两个篮子一条扁担。挑完牛草回家的时候,一个篮子装得少一些,另一个则塞得满满的。少一些的篮子让一个人背,多一些的篮子由两个人抬,背的人累了再来换一个人接着背。

从决定要买缝纫机的那天起,兰馨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

每天早上天一亮,三个女孩儿一起出门去割牛草,牛草篮子中顺带割些搓绳的茅草。八九点钟回到家,吃过简单的早饭,就坐到屋后的竹园中搓草绳,一直搓到下午三四点。回到家随便吃一些东西之后,接着出去割牛草。傍晚时分,三人一起把一天割来的牛草抬到河里去洗。

牛舍就在居民河边上,他们洗完牛草也会玩一些小聪明。牛舍门前有一个磅秤,专门用来过磅牛草的斤两的。一个女孩儿洗牛草,另外两个人便会抬着刚刚出水的牛草跑着送到磅秤上去,好让带水的牛草多算些斤两。

吃完晚饭后,兰馨还会搓一会儿草绳,常常熬到深夜才肯上床休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而她“刷刷刷”的搓绳声还在继续,已经休息的父亲夜半醒来常常会喊一声:“二丫头啊,早点睡吧,不要搓了。”兰馨知道,父亲是在心疼自己呢。

兰馨搓好的草绳都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放在家里,120米一捆。她给自己订下了一个标准,每天白天三捆,晚上两捆,每天至少搓到五捆。

初伏已经来临,兰馨积累了足够多的草绳,她决定去一趟城里,把这些草绳卖掉。

前一天晚上,她去桑树园李思文家借来了自行车。从晏家岱到城里大概五六十里的路程,必须骑车去才能赶得上早市。夜里三四点钟的样子,她一个人悄悄地起了床,把所有的草绳牢牢地绑在自行车的衣包架子上就出发了。外面一团漆黑,她没有一丝畏惧,一个人摸黑往城里骑去。

天亮的时候,她来到了县城。

如城的早晨一片闷热。街道两边枝叶繁茂的梧桐树下,早起的市民光着膀子坐在小凳上,悠闲地摇着蒲扇,纳着早凉。和兰馨一般大的姑娘们大多穿起了裙子,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给这个色调暗淡的小城平添了许多斑斓景象。兰馨骑着自行车,带着她的草绳穿行于人群之中。她根本无心欣赏路边花花绿绿的世界,直奔杂货市场,她要赶上早市把一车绳子卖给批发草绳的老板。

卖完草绳,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兰馨将卖草绳的钱用手帕包好,放到贴身的口袋里,然后骑着车子,稍稍放慢了速度,边走边静静地欣赏着难得见到的城市景象。路边的包子铺中,刚出笼的包子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买早点的小贩拖着长音吆喝着招徕顾客。兰馨忍住那些没有吃过的美食的诱惑,匆匆忙忙出了城。不管多累多饿,她从不舍得花这搓草绳赚来的钱。当她骑着车赶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尽管疲惫不堪,但她却觉得非常充实。她知道,每去一趟城里就会离她的缝纫机之梦更近一步。

整个夏天,兰馨都在这种紧张的忙碌中度过,两个月,她没日没夜地搓草绳已经攒到了五十多元。她开始思考起买缝纫机的问题来。在计划经济时代,缝纫机这样的大件物品你有钱也不会轻易买到的,需要有熟人弄到计划才行。

兰馨想到了王翠娥。王翠娥是晏家岱颇有姿色的一个女子,平日里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生产队有一些轻巧的活儿的时候才下地劳动一天,平时一般不出家门。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漂亮女子一直没有生养,在好多地方看过,也不见效果。这倒让她保持着一种青春的光彩,三十好几的人了,看起来还像少女一样楚楚动人。听别人说,王翠娥有个相好的,是乡供销社的主任,兰馨想请王翠娥来帮自己这个忙。

平日里,兰馨和王翠娥并没有过多的往来,为了把这层关系拉上,兰馨开始三天两头,有事没事地往王翠娥家跑。拉拉家常,抢着帮王翠娥做些零碎的活儿——织毛衣,扎鞋底。兰馨甚至把王翠娥的鞋底拿回家来扎,为了节省煤油,她会跑到李三姐家,在昏黄的灯光下边聊天边做针线。

随着兰馨到王翠娥家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她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有一天,王翠娥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她对兰馨说:“兰儿妹妹,我知道你一直往我这里跑是有事求我,对不对?这么多天,你也帮了我不少忙,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只要我能帮上你的,一定尽力。”

兰馨就等王翠娥说这句话呢,她放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说:“翠娥姐,我想买台缝纫机,可我买不到,想请你帮我想想办法。”

“没有事,包在我身上,只要你把钱准备好。”

喜欢《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吗?喜欢朱洪海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