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丁俊晖:没有不努力的天才(1)
他曾是全民关注的天才球童,8岁开始练球,11岁单杆破百,15岁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台球冠军,16岁时他闯入世界球坛,成为斯诺克球坛史上最年轻的中国面孔。
他 18岁击败“台球皇帝”亨得利,19岁就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奥沙利文,在台球界破了 21项纪录。他就是中国台球第一名将——丁俊晖。
有人说他心理脆弱,失败了只会哭;也有人说他冷静得近乎冷血,脸上从来没有笑容。
他说,人生就是赛场,不能赌,只能搏,不全力以赴就听不到真正的喝彩。
他说,我不是生来就是世界冠军,从来就没有不努力的天才!
当人们觉得你所获得的成就只是来源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时,你该如何自处,该怎样认清自己?
如果为了理想不得不放弃人生中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时,该怎样抉择,怎样才能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没有人的生命是一帆风顺的,当遭遇惨痛的失利和接连败北的岁月,又该如何走出阴霾?
小撒开场白
来参加我们节目的,有一个叫王潮歌的女导演,她说在她看来所有的天才都是被雷劈过的。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这位要给大家开讲的人,他也是个天才,我就不知道这个雷在当时劈他的时候,是就要劈他呢,还是不小心劈偏了,劈到他身上了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第一次接触台球的机遇
我第一次接触台球是因为我的爸爸。当时,我们家楼下有个小商店,店里面有两张北方的那种黑八球台,一开始看着大人们玩,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我都看不懂规则,只知道要把那球打进去,似乎挺好玩的。
有一天晚上,爸爸带着我去玩,他跟别人打球。我觉得一个人挺无聊,就也想上去试试,但是我肯定不会跟大人们玩,就到边上,那张坏了的台子那里,只用一半台子,拿着杆就在那里捅,当时一捅就是一个晚上。
后来,我就经常跟我父亲去那里玩。听我父亲说,当时我帮他打过一盘球,居然把他那个朋友打赢了,对此我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在这之后,我父亲听了朋友的一些建议。大家说,这小孩对球的感觉特别好,就希望我爸能够让我去正式学习一下,去练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于是紧接着,我爸就把我带到那种正规的俱乐部,那时候还不叫俱乐部,叫球房,没有现在的球房装饰得那么好,器材也没有那么好。但在当时,那在我们宜兴市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地方了,我就在那儿直接地接触了斯诺克。那儿的台子好大好大,我基本上得踮着脚才能打球。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喜欢上了打台球,天天放学以后就直接蹦到那个地方去打球。我非常热爱业余时间的这项运动,直到两年以后,在我 10岁的时候,我打了第一杆过百。我爸爸当时就在宜兴也开了个球房,他希望给我一个更好的训练环境,因为随着水平的增长,在器材方面,包括我的球杆都要有一个提升,才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我当时并不懂这些,只是完全听从于父亲的安排。他给我台子,给我环境,给我一根球杆,而我就天天在那里练。
直到有一年,广州举办了世界业余锦标赛,我父亲带着我去看那个比赛。从那个比赛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个世界级的现场比赛,所以,我在现场看比赛的时候,感受非常不一样。我看到那么多的外国球员,都是我不认识的,水平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电视里放出来的比赛,都是一杆过百,都是很好看的一些球,而现场看他们打球的状态还有气氛,以及打出来的局面,跟电视里不一样。这就使得当时的我对斯诺克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原来并不是找一个机会就能够拿下这一盘的,就能够一杆过百的。那个比赛以后,我又跟一些选手进行了切磋,大概是因为我父亲希望我能够更快地接触到高水平的对手吧。
懂得放弃,才会得到收获
要说后来为什么我要去广东呢,是因为当时对斯诺克最大的影响来自于香港。最早的时候,香港那边玩斯诺克的特别多,而它慢慢地被引入内地也是从广东那边开始的。其实,广东那边的选手整体实力还是挺高的,当时国内所有打得比较好的选手,基本上都会去广东那边参加比赛,在那边练球,因为那边的氛围是最好的。
1999年,我来到了东莞,当时不知道什么叫辛苦,但后来再回想起来,才觉得非常地艰苦。现在我肯定已经做不到那个程度了,而当时,只要每天能够给我一张桌子、一根杆和一副球,我就能很快乐、很投入地去练球。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对这个东西失去过兴趣,直到现在为止仍然非常热爱。尽管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苦,我们一家子人住在一张床上,三个人都很挤,都是侧着身子睡觉,然后每天吃饭都是员工餐,按每个人两块钱的那种标准来做。在食物上我没有得到更好的营养,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苦。在台球方面,我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只要有最好的台子和最好的杆,还有一个最好的气氛,我觉得这就足够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刚去广东的时候,我也是读书的,但是由于要参加比赛,我在学校里落了很多堂课,我妈经常会帮我去请假。当时,那个老师可能不是很友好,跟我妈说,“你儿子整天不来上课,不务正业”,希望我直接退学。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不应该这么说话,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职业,尊重别人的理想。
而我确实时间安排不开,回到学校以后也没有能够跟上学习的节奏。而那时候,我父亲跟学校商量后决定,半天时间上课,半天时间训练,一天下来我就能训练 6~7个小时。但后来我觉得需要完全地投入自己的理想、我所热爱的这项运动当中去,不应该同时进行这么多事,让自己分散注意力,于是我就跟我父亲说,我不想再上学,想彻底投入台球这项事业中去。我觉得是该放弃上学的时候了。
父亲对我比较严格,他不苟言笑,永远板着个脸。他想了一会儿,也没说话,就是沉默。过了一会儿,他问我:“你确定你要选择这条路走下去吗?”我说“是的”,然后他也没再说什么,就这样结束了这场很简单的对话。第二天早上他什么也没说,就把我直接拉到球房里,就这么开始了我的修行之旅。
之后父亲对我更加严格了,盯着我打每一个球,不允许我有任何一个错误,有一点点打得不对的地方,他就在那里跟我纠结,那几年没日没夜地训练,一天训练时间都是在 12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
父亲希望我一个人训练。每天我都是一个人,被关在一间房子里,对着一张台,对着这么多球练习,每天 12个小时,一年下来我没有跟人在台球桌上进行过任何的对抗、交流,我感到很郁闷很郁闷,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
后来我才觉得,那时候父亲的想法是对的。人总是往回看的时候说这样是对的、那样是对的,但是当时你一定要去做,你不做的话,你就不知道那样对不对。我坚持下来了,这也为我现在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打下了很牢固的基础。那段时期非常重要,因为从小学台球,练习基本功是最关键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我的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有这么自律的一个习惯,直到现在都是,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我都会每天加倍地训练,因为我觉得状态不好,并不是因为别的一些状况,可能是因为最近练得不够多。因为人都是有起伏的,在那段期间,练得多练得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投入。
其实,我小的时候也有过很贪玩的时候,但是我们的玩就是,尽量能减少训练时间,能跟小伙伴在一起,多开开玩笑,多干一些别的事,下下棋啊,或者是出去转一圈。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业余活动了。我对童年的记忆完全就停留在台球上,没有过过正常小朋友的一些童年生活。不过我觉得,当你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而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失去很多别的东西。但你不需要跟人家比较,“我没有这个,我没有那个”,因为你正朝着你自己的理想在努力。
在挫折中完善自我
在 2000年到 2001年这一段时间,我发生了一些改变,我对于自己的球技产生了很大的怀疑。练了那么多年,我觉得自己的球技在慢慢地退步,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来分析一下的话,我觉得就是人在一个环境中到达一定程度以后,他会停滞不前,因为他没有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一些东西,让他更好地吸收。所以在那时候,我非常痛苦,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因为我已经慢慢感觉到自己正在走下坡路,我甚至没有信心去打球了,每天练球像完成任务一样。就在那一年,我特别害怕比赛,害怕跟人打球,因为我知道我一跟人打,就会把自己所有不好的东西都表现出来,我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喜欢《开讲啦1:对自己狠一点!》吗?喜欢钱蔚主编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