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走寻常路”的“不倒翁”(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曾提出管理学一个著名定理——舍恩定理,意思是:种子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而吴仁宝就是瞄准在旁人看来异想天开的目标,认准了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管周围的旁观者怎么说,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的人。吴仁宝面对改革浪潮,按照自己对华西的深刻了解,对华西的发展做出了正确的导向——农民就该走农民特色的工业道路,从而使华西避免了对政策的肤浅照搬,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符合华西实际的发展道路。
性格率直,办事雷厉风行是吴仁宝最明显的特点。吴仁宝直爽的个性,让他做出了一些很有争议的事情:他向当时的明星村“大寨村”叫板,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他不顾及县委的威信,撤销了政府的一号文件;他的治村政策被人在上级面前说成“目中无人、胆大妄为、另搞一套”……如此云云。
一、坚持原则,恪守规律
有人这样评价他,说吴仁宝有一种神奇的本事,总能在上至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下至他的各项指挥措施中,拨开云雾看清楚那条真正适合华西村发展的道路。而在吴仁宝本人看来,说自己是“未卜先知”也好,说自己是“阳奉阴违”也罢,自己不过是本着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而行:实事求是,恪守规律。
1.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1979年,正是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吴仁宝从华西实际出发后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500多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这一做法一宣布,立即遭到了四面八方的议论和非难,有人指出华西不分田是“极左”、“僵化”、“不合时宜”。
华西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吴仁宝发动全村男女老少都来讨论。获得群众支持的吴仁宝,心里有了底。他说,“人家那里土地多。工业一年又上不去,分田是为了调动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我们这里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实,分田反而分了众人的心。人家分田是实事求是,我们不分也同样是实事求是。”
华西坚持走工业化的道路,随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他们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千头猪”、“千头羊”、“万只鸡”的养殖规模。工业的崛起,为农业铺了路,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粮食亩产量多年来年年上升。
多年前,乡镇企业改制进入新阶段,华西村企业的改制如何进行?这时有关部门明确指示:“抓大放小”。吴仁宝认为改制本身不是目的,是通过改制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改出大家积极性,改出企业的高效益。他在民主会议上说,“抓大放小”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乡镇企业面广量大的是中小型企业,正是这些企业以它灵活的机制,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吸纳了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都搞“抓大放小”,岂不是把许多不该放的企业也“放”掉了。吴仁宝提出了切合华西实际的改制方案,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抓小放大”。对那些关系到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抓住不放继续花力气深化改革,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则转给个人经营。在这同时,对那些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它们增强竞争力,对于10亿元的造纸厂和冶金企业,华西立即吸引外资,减少了风险。如今,在华西没有一家亏损企业,没有不赢利的企业,小企业小兴旺,大企业大兴旺。
2.有错立纠,按照规律办事
华西人至今忘不了这样一件事。20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股“毛纺热”像台风一样刮遍江南大地,华西也被卷进了办毛纺厂这股激流。银行也“慷慨解囊”,鼓励和支持华西办毛纺。吴仁宝一锤定音,贷款2500万元,办个5000绽的大型毛纺厂。眼看资金已经落实,土建也已动工,就等着设备运来。然而吴仁宝的心却越来越难以平静。他思前想后反复权衡,越想越觉得华西的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和职工素质都不适合大毛纺;若是头脑发热硬着头皮上,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方案是自己最后决定的,如果中途变卦,如何向群众交待?想到这里,他心如火燎,压力如磐,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敢于服从真理,修正失误。凌晨,吴仁宝披衣起床,把村党委委员一个一个叫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经过激烈的争论,党委最后做出决定:现在办毛纺条件还不成熟,必须立即下马。时隔不久,“毛纺热”在一片悲叹声迅速降温,负债甚至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华西却从这股漩流中挣脱出来。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巩固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上,企业后劲不断增强,生产18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在12个国家和地区站稳了脚跟。
从此,华西在经济建设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上重大项目,必须经党委一班人集体讨论,请专家反复论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做到该上能上的则上,不该上不能上的坚决不上。就这样,数十年来华西在经济建设中从未出现过重大决策失误。
华西的做法经受住了考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集体经济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壮大,经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2004年,华西实现的经济总量超过了260亿元,华西净资产已超过50亿元。农民的家底越来越厚实,农民存入集体的股金,多的几百万元,少的也近百万。400多栋洋房别墅全提供给农民和外来打工者居住。生活工作在华西的农民和外来打工的人员,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天堂”。
二、走自己的路:我的地盘我做主
要取得成功,还真是需要那么点个性。吴仁宝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是最大科学,不发展是最不科学”。华西村要从实际出发,吴仁宝也开始计划着怎么在华西这片土地上施展拳脚了。
他公然和明星村叫板,宣扬和大寨村有一较高下之力,恰合时宜地将华西村推到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上,为华西赢得了巨大的品牌效益。
别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吴仁宝一心抓生产,让农民都搞好本职工作。他不靠吹、不靠扶,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村情、艰苦奋斗的路。
1.叫板明星村——去跟大寨比一比
有句话说的好,自己的实力,在于对手的强弱。在那个憧憬共产主义的理想年代,吴仁宝却敢和当时全国的一面红旗——大寨村比一比。
从1964年至1972年,吴仁宝带领华西人一股劲苦干了8年,搬掉了984条田岸,削平了57个土墩。填平了39条废河沟渠,挑走了110多万立方米土,用人力达27万人次,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赢得了人变、地变、产量变。
1972年粮食亩产突破了1吨,15年规划提前7年实现。华西村真正富裕起来是从1975年开始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句口号为“北有大寨、南有华西。”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停止了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援助,我国的国民经济陷入困难局面。大寨村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走合作化道路,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3年,山西省首先兴起了学大寨的运动。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寨之路》的长篇通讯,介绍了大寨人的事迹。同年,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学大寨”这个口号也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
吴仁宝在大寨村最红火的时候,公然与之叫板:“我看我们华西村一点也不比大寨村差!大寨村里有我适用的我就学,反之大寨那里好的,但我这里认为不应该学的,便要以实际出发,不要照搬照用。党号召要学习大寨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热爱国家,这些我统统学了。大寨改造河山的精神、改变生产条件的思路我也学了。”
“但大寨村有两点我是要摒弃的!”吴仁宝是说:“一是大寨的生产关系。大寨的房子都是公有,可我们华西村的却要坚持私有;二是大寨的生产结构。大寨的生产是农业为主,我们华西村不单单发展农业,还发展其他产业。”
“住房私有”指的是华西村在安排居民住房上采用“私建公助”的办法。
吴仁宝参观大寨村时,听到不少参观者对大寨实行住房“公有化”很赞赏。吴仁宝当即就说,这佯的“公有化”我们华西村学不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能学?他说:“华西农民的觉悟还没到那一步。”
实际上,吴仁宝话里有话,在当时大寨的“热”头上,吴仁宝很多话是不便说的。
吴仁宝其实心里想的是,华西村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要吸取1958年办食堂“吃饭不要钱”的教训,不能违背群众意愿,去办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华西村农民有他们的传统习惯,总是得住在自己的屋里才心里塌实;只要不是自己的房子,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虽然集体给他们建公房住,尽管说不出有啥不好,但心理上总有那么一点后顾之忧,怕政策变了公家收回去,怕将来自己过世后于孙不能继续住进去等等。
所以吴仁宝就采取了“私建公助”的办法,集体贴补一点建房金,大家自己出钱建房,建好的新房产权归私人所有,免除大家的一块心病。同样是集体花钱,效果就不一样了。
吴仁宝说“不学大寨村”的那一番话,自然又一次引来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把目光集中到华西村,等着看吴仁宝到底下一步会干出什么比大寨村更技胜一筹的名堂。
若将华西村看作一个企业,那么“华西村”这个品牌如何才能声名远播?吴仁宝高在把握住了两个关键时点:一是全国号召农业学大寨的时点,二是1976年华西村的农业已小有成绩的时点。吴仁宝将这两个时点结合起来,公然和明星村叫板,宣扬华西村和大寨村有一较高下之力,无疑是恰合时宜地将华西村推到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上。
吴仁宝在当时敢和60年代知名度最大的明星村叫板,是基于华西村的事实的。在他看来,华西村在农业上的快速进步,实在不亚于大寨村。而当时比大寨村看得更深远的,是华西村在“学大寨典型”的背后,还设想了另一番让人争议的工业建设景象。
2.你跳你的“忠字舞”,我走我的“种田路”
农民种田,天经地义。可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那个风雨飘渺的年代里,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可吴仁宝,他清醒地知道,他是个农民,应该干农民的活。
正当吴仁宝带领全村人民以“重造山河”的英雄气概,立志要把一个“户户茅草房,家家吃米糠,土地不成片,一雨成汪洋”的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成土地成片、瓦房成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更多的其他村领导却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这上面。
当时的背景是,起早摸黑、狠抓实干的华西并不吃香,倒是邻村一位朴实的老阿婆因为“背语录,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吴仁宝知道这件事后,一方面觉得不理解,一方面又觉得好笑:农民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是种地还是跳忠字舞?农民靠这些表演就能让地里多打粮?于是他向华西村村民们讲:“现在正是种水稻的季节,我们要以多插一棵秧、多种一亩地来向毛主席献忠心。”
作为村官的吴仁宝,和所有的干部一样,接到过不少类似的通知,要求他们外出参观“楷模村”。吴仁宝随着大队人马来到许多地方取人家“抓革命”的“真经”。他看到这里全大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唱“忠”字歌,跳“忠”字舞,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想,这样的“抓革命”就真的能把生产抓起来?他摇了摇头。
他之所以摇头,是因为他觉得,战术错了还可以再修改,战略错了就注定了会全盘皆输。如果不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靶心,那么这个战略就有问题,所有的“革命”和“建设”都是无的放失,甚至是南辕北辙。
摇头归摇头,但吴仁宝并没有对上头的指令说不,他在思考一个巧妙的办法来应付上头。横琢磨竖思量,他决定在“促生产”这三个字上大做文章。他想:上头不是讲“忠不忠,看行动”吗,好,我就提这个口号。
于是第二天,华西村的墙头上就多了这么一条标语:“多积一担肥,多捉一条虫,多插一棵秧,多打一斤粮。用实际行动,向伟大领袖献忠心!”
有了这几句口号做盾牌,华西村的劳力们也可以安心下田去了,吴仁宝放开手脚,继续实施因造反中断了的那个五个“一”的发展规划,他提出了几个“照常”建新村照常施工、农田基本建设照常开展,科学种田照常进行……就这样,外头闹哄哄的搞“革命”,华西扎扎实实抓自己的“生产”,真正做到了“革命”和生产两不误。
从此之后,吴仁宝也总算是松了口气,上面有人来检查了他再也不怕了,外人看到华西村的“革命”没落下都称赞说,华西村的种田种得好,“革命”也革得好。
然而,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是,东边的村子读语录、跳忠字舞,村里的生活倒是热闹了,生产却连连下降;西边华西村却奋战田野,生产猛涨。到了七十年代,华西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村基本建成了,农田大部份平整了,产量也搞上去了。
全国许多曾经向东边村学习的农民都纷纷转头奔到华西来了,他们想在这里学种田人的“真经”。一时间,华西村门庭若市,来访的人有的要求吴仁宝介绍下高产经验,有的请吴仁宝谈搞规划的体会……
3.两耳不闻村外事,一心只读发财经
文革中期。
所谓“树大招风”,华西村一出名,其他村有些干部就红眼了,说:“吴仁宝那样搞是违背上头精神的,这是颠倒革命与生产的位置,冲淡了革命、压制了革命。”
听了这话,地区的领导怕了。
那些年来,林彪“四人帮”一伙,一面用“唯生产力论”的棍子打,说生产力首先是科学,所以发展科学技术应该摆在国民生产的前面,不准人们搞好生产;一面拿“利润挂帅”的帽子压,对于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积累较多、贡献较大的先进企业单位横加指责,斥之为“利润挂帅”,将他们说成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物质基础”。不许人们搞好分配和改善生活,不许农民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不许农民上农村集市,不许集体经济中工业和副业的收入超过农业的收入,说什么“越穷越革命”、“富了要变修”。领导们觉得华西是不突出政治,想以生产来压革命,于是发出通告:一不准到华西,二不准宣传华西,三不准介绍吴仁宝。
吴仁宝不怕,他从来也没想当先进,自然也就不在乎宣不宣传华西、宣不宣传他吴仁宝。先前那番应接不暇、络绎不绝的参观接待和热热闹闹的气氛骤然冷却下来了。
喜欢《精彩吴仁宝》吗?喜欢彭征,冯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