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纪实文学 > 精彩吴仁宝 > 第35章 淳朴老书记(1)

第35章 淳朴老书记(1)

小说: 精彩吴仁宝      作者:彭征,冯至

“让村民幸福起来就是社会主义。”

农民眼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很实在的,在吴仁宝心中,“始终都要把经济搞上去”是他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村民幸福起来。这么前卫的“幸福观”,倒和世界上流行的“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有几分神似。虽然金钱不能与幸福划等号,但富裕的确使华西村过上了一种安定无忧的生活,这里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富足、健康的生活方式俨然使华西村成为传说中的人间天堂。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被华西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也被华西人早早地实现了。他谦逊地说“没有吴仁宝,华西还会好”,而他对华西村的贡献却有目共睹。

一、心里装着老百姓

吴仁宝心里装着的,永远是老百姓。他常说,老百姓生活在最底层,如果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不去过问,不去帮他们一把,他们还有啥好日子过。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又要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有啥用?

1.“老书记眼里看不得穷人”

华西村民都记得老书记帮助邻村残疾村民黄永高的故事。黄永高是江阴市华士镇华明村人,1950年4月生,2岁多时,其母亲病逝。父亲拖着他们兄弟姐妹几人艰难度日,生活的辛苦可想而知。一次,黄父出外帮人做工,黄永高的姐姐背着他上山拾柴,不慎被东西绊得猛然跌倒,把他从姐姐背上摔出几米远,谁知一跌,竟把他的脊椎骨跌弯曲了,当时也没发现。背就弯着长下来了,落了个罗锅儿残疾。发现了也没钱看。一家6口人挤在一间4.5平方的小草屋里。穷,使他连学校门槛也没进过。

为了求生,1968年下半年,黄永高到华士镇学了半年皮匠,冬天补鞋,夏天没鞋补了,就到江阴批发冰棒卖,或到无锡养殖场拿鱼卖。有一年冬天,遍地是厚厚的积雪,黄永高偶然在在华西村补鞋时,吴仁宝见状便与其攀谈起来,当看到黄永高的手上大裂口套着小裂口,一用劲拔针就往外渗出血,便说:

“这样冷的天,你还出来补鞋,太吃苦啦!”

一句同情话,说得黄永高眼泪汩汩地往外流,随即把一肚子苦水全倒了出来。

吴仁宝听着听着,眼睛也潮湿起来。

“你到华西来吧!我给你介绍安排在宾馆里,下雨、下雪天也不要外出受罪,在宾馆里工作比补鞋匠名声好听点,也许能好找对象,成个家,你考虑好就来!”

一晃到了1983年5月,在吴仁宝的帮助下,黄永高开始在宾馆里干了起来。并且在他来华西后,吴仁宝还多次在干部和村民大会上郑重其事地讲:

“在我们宾馆工作的黄永高,30大几了,早该有个温暖的家了,请大家帮帮他的忙,帮他成个家,我拜托了。”

38岁那年,爱神降临在黄永高的身边。一位来自四川绵阳的钟晓俊姑娘与黄永高邂逅在华西村,之后,通过见面、交谈,相互了解,逐渐建立了感情。

当吴仁宝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便像指挥员下达命令似地对黄永高说:“你告诉姑娘,你就是华西人,结婚后,你们俩人的户口都迁入华西,具有华西人的一切责任和权利,姑娘也安排在南院宾馆工作。”

过了年,黄永高和钟晓俊到镇里领了结婚证书。接下来,吴仁宝便和村干部忙得像风火轮,给黄永高准备好了四间楼房和两间平房的独家小院,门窗上贴上了大红的“喜”字,服装、被褥、窗帘都是崭新的,锅碗瓢勺,床铺桌椅操持得齐齐全全,连来贺喜的亲戚朋友的简单喜宴和歇息处都考虑得周周到到,安排在南院宾馆里。

1988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这是黄永高和小钟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他们的婚礼成了华西村的头号新闻,整个村子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好像华西家家户户都在办喜事—样。父老乡亲一声声诚挚的祝福,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阵阵喜庆的狂浪,使这对喜结秦晋之好的新婚夫妻沉浸在爱的海洋里。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当主持人宣布下边是自由发言时间后,一个腰身呈“7”字型的中年男子艰难地登上了主席台。

“黄永高?他今天上台要讲什么呢?”台下一阵议论。

“乡亲们,我没上过学,没文化,没在众人面前讲过话,可有一段话在我心里滚来滚去,好几年了,再不吐出来,心里能憋死,我妻子小钟也鼓励我,叫我讲出来。”话刚出口,黄永高已涨得满脸发红。

“什么话?”台下人期待着。

“这些话,在我心里揉搓来,揉搓去,竟变成了几句诗歌。”

“黄永高还会写诗?”台下人心里嘀咕着。

只见黄永高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

月儿弯弯挂树梢,

野外一片静悄悄。

河边徘徊苦恼多,

愁绪翻滚似浪潮。

“有诗味,不知道黄永高还有这两下子”。台下人暗中称奇。

我是一个残废人,

—间草庵来藏身。

工作没有人要我,

哪个为我把妻找。

老书记有颗菩萨心,

安排我宾馆来工作。

分了钱粮又分房,

乡亲们还帮我成了亲。

“实事,没想到黄永高还能编成套。”台下人屏气凝神,听着黄永高的下文。忽然,黄永高提高了嗓门:

吃水不忘掘井人,

幸福全靠共产党,

幸福不忘老书记。

我要苦干实干加巧干,

为华西繁荣献上一颗心。

台下一片肃静,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005年,黄永高退休时,村里又给他调了一套450多平米的别墅。退休后,仍在华西金塔宾馆工作。他对作者说:“我现在住得比老书记好得多,老书记为个啥?就是叫人民幸福!”

2.“没有老书记,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华西人过着天堂般幸福富裕的生活。在这里,随便问一位农民,他们都会非常乐意给你道一段关于老书记如何关心他们的感人故事,谈到动情处,甚至还会泪眼婆娑。

徐正峰现在是大华西村的村民,他从小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成了家后和妻子一直找不到工作,那个时候他们所在的地方还没有并入大华西村,整个地区的人们都生活得比较贫困。徐正峰只能和妻子住在两间老房子内,老房子一到雨天就漏水,一到冬天就漏风,还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简直无法住人。

“一分五统”后,夫妻俩都进了扁钢厂工作,男的当机修工,女的做清洁工,他们每人的工资拿600多元,日子慢慢有了起色。由于工作出色,夫妻俩时常在大会上受到表扬。这年村里送股,夫妻俩得了6万元的股金,加上老房子作价,马上购得了100多平方米的公寓新房。不欠债务搬进新房了!这让徐正峰夫妻高兴得逢人便说:“要是没有老书记,我们现在还在破房子里住着呢,哪里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呦!”

瞿国清,华西村一个普通村民。瞿国清说起过去的华西村,村民穷得连酱油都买不起,只能用鸡蛋去换。他儿时最难忘的就是冰棒的味道,想象将来如能天天吃到冰棒该有多幸福。如今他住上了一幢两层高、近500平方米的欧式别墅。大客厅装修得“富丽堂皇”——红木家具、背投彩电、高档音响显示着主人生活的富足。他说,夫妻两人年收入40多万元。

现在生活好了,可是“老书记”仍然住在简陋的老房子里,硬是不愿搬进新别墅。“可是他两次劝我搬进现在的这座别墅呢。”

瞿国清感慨地说:“大家心里都明白,没有老书记,就没有华西村的今天。”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子”

吴仁宝在华西村是出了名的“孝子”,他的“孝”不仅仅是因为他年轻时对自己的父母体贴备至,更因为他对村里所有的老年人都格外关爱。

从1979年起,华西村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农村养老制度。今天的华西村,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年满55岁的男子,每月都能领到村里发的退休金。勤劳了一辈子的老人退休后,总是闲不住,有些老人找到村干部,要求他们给自己委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吴仁宝就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返聘的老人有的在副业组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帮助村里养猪、养鸡鸭、养鱼虾虾、养草养花;有的在服务部门工作;有的负责清洁卫生……

华西村还规定,家中如有老人活到100岁,奖励所有直系亲属每人l万元。因为这样的制度,华西村从来没有出现过抛弃或虐待老人的事件。

关于善待老人,华西村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规定。比如,每年村里生产的瓜果蔬菜,要让老人先尝鲜;看戏老人坐前排;看电影老人坐中间等等,为的就是要让华西村人树立关爱老人的意识。

早在80年代初,电热毯还刚面世,吴仁宝和村干部就把它铺到了华西老人的床上,老人们不知道电热毯怎么用,吴仁宝就到他们家里耐心地教他们使用方法,临别时还不忘叮嘱他们:“出门别忘了把插头拔掉,小心防火。”

90年代初,吴仁宝在华西公园里建起了“寿苑”,并亲自撰写寿对:“跨入长寿门,走出长寿人。”他安排设计者设立了100个寿字的大屏风;建造了曲折前进的花甲亭;“七十古来稀,八十多来西,九十勿稀奇,百岁能争取”的古稀亭;象征80高寿、姜太公壮心不已的喜耋亭;象征90岁鼓劲前进的庆耄亭;还有又称百岁亭、返老还童的期颐亭以及“二十四孝”亭,每个亭塑像宣讲“二十四孝”典故,藉以教育后人尊老、爱老。

一说起吴仁宝,华西村的田全林老人就抑制不住激动。那天正是元宵佳节过后的周末,过年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在加入华西村不久的华西八村的老年活动室里,灯笼高挂,锣鼓喧天,室内外热闹非凡。巨大的“寿”字贴在正中堂,这天是田全林的百岁生日,前来庆贺的村民络绎不绝,人人喜上眉梢。

田全林老人看到村民们都来给自己庆生,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最令他期盼的是,这天吴仁宝也要来给他祝寿。

10点整,在吴仁宝的带领下,一支浩浩荡荡的“百岁老人慰问团”敲锣打鼓进了活动室的大门。随团来的特色艺术团,一路跳着欢乐的狮舞祝贺。在一片欢乐声中,华西新、老书记向田全林祝寿。新书记吴协恩给寿星送上100箱糖,2500元红包,吴仁宝更是紧紧拉住寿星田全林老人的手,对他说:“祝愿您健康长寿。”

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说:“我能够长命百岁,全托共产党的福,全托老书记的福。”

吴仁宝说:“哪里哪里,等您两百岁的时候,咱们全村的人再来给您祝寿!”

老人连连说:“好,好!”

站在一旁的华西八村支部书记赵仁龙向村民们说:“我们华西八村(原江南村)‘并’入大华西后,老百姓是真正得到了实惠。特别是老年人,不但按月领取保养金,逢到百岁生日,老书记还亲自前来慰问,所以,我们的老年人们都要保重身体呀,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吴仁宝同意道:“不错,今年大华西有百位90岁以上的寿星,华西要以各种形式去慰问。以后这样的慰问要坚持下去,我们全村要形成敬老、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这样才能体现华西的富裕文明程度,才能体现真正的小康社会。”

他没有食言,华西村除夕夜发放敬老奖的节目年年持续举行,从此之后,华西的除夕夜变成了华西村老年人的盛大节日。每年上台领奖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奖金额也一年比一年多。

“有吴仁宝这样的好书记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养老条件,我们总觉得不好好保养身体可就太对不起他的一番好意了!”村里的老人说:“他是我们全村老人的‘孝子’。”

二、走近吴家,感受仁宝

以外界的眼光看吴仁宝,总是会被这样或那样的舆论和成见所干扰,而从跟他朝夕相处的家人眼里,总是能凸显那个更加平实和真切的吴仁宝。

1.内助赵根娣:“看中的是他的能干”

小时候,赵根娣的家离吴仁宝家很近,阡陌相通。她与仁宝自小相识,常在一起玩耍,可以说是真正的青梅竹马。

那时候的农村,虽然自由恋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部分村民的主要婚嫁形式还是停留在“媒妁之言”上。赵根娣和吴仁宝年龄相同、家境相似、条件相当,在外人看来怎么看都是般配的一对。于是,按华西农村的旧习俗,吴仁宝和其他家的孩子一样,在他十岁的时候经人说亲,和赵根娣订下了亲。

赵根娣也是要强的女孩子,她家庭并不富裕,受生活所迫从小就在无锡恒德织布厂上班当女工。她听说过吴仁宝在贩布、贩鸡的故事,虽然长大后和吴仁宝接触不多,但她却一直很是敬佩吴仁宝的生活能力和敢闯敢为的勇气。

当时农村的男女有着浓重的封建意识,虽然在十岁时就订了婚,但长大后吴仁宝和赵根娣平时并不经常见面,哪怕是在路上见了面也都不敢相视和说话。这婚事虽说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但吴仁宝打心眼里喜欢赵根娣,每次路过她工作的布厂,吴仁宝都想进去看看赵根娣,但他没有勇气去破坏大家克守的“清规”。

在吴仁宝的母亲眼里,赵根娣是位憨厚淳朴、有一双漂亮大眼睛的好女孩。吴仁宝的母亲做梦都盼着早点迎娶这位儿媳妇入门,但家里的贫困又常常让她犯愁,怕赵根娣进了吴家受苦。

说来,现在吴仁宝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母亲去世前让她见赵根娣一面,而他和赵根娣能够走到一起,或许也正是由于母亲冥冥之中的撮合。

在母亲生命垂危的时候,吴仁宝守在她的床前,听母亲最后的吩咐。

“我快走了!仁宝……只是有些事,我还放不下……”

“娘,你说吧!”吴仁宝紧紧抓着母亲冰冷的手说:“娘,儿子一定帮你完成你的心愿!”

吴仁宝母亲断断续续地说:“根娣……她是个好姑娘,我看不到她了,我死后你把她娶来……从今往后,你和兴宝再别出去了,苦就苦在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上吧!”

吴仁宝含泪点了点头,表示答应母亲。

傍晚,他几次想告诉父亲,想进城把赵根娣叫来,让母亲再见她一面,这一见恐怕就是这个媳妇和婆婆的最后一次见面了。可话到嘴边他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毕竟,当时的农村太封建了!未过门的闺女见垂危的老大娘多少有点不吉利。

母亲奄奄一息还念叨着赵根娣,吴仁宝却没有勇气进城去找她,没能让母亲在临死前看一眼儿媳妇,这是吴仁宝后来一直感到内疚的事。所以,在十年后,他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提倡自由恋爱婚姻、废除封建思想,同时又要求青年孝敬老人。

不几天,母亲去世了。按习俗要通知没过门的媳妇家。赵根娣也要来送葬,这是她和吴仁宝第一次在订亲后见面正式说活。

在吴仁宝母亲的坟前,吴仁宝烧完了纸钱,对含着泪的赵根娣讲述了母亲临死的愿望,赵根娣“哇”的一声痛哭起来,说:“伯母想见我一面,你为什么不来叫我呢!我们好歹是订过亲的啊!”

吴仁宝一下子呆了,他该怎么回答根梯呢,他那么穷困,怎么好意思让她跟自己受苦呢?于是他对赵根娣说:“订亲的事……只怕我太穷了……”

赵根娣听了这话却反问仁宝:“你怕穷吗?你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她当然知道吴家的穷。还在她十六、七岁的时候,村上的一些媳妇就曾给她开玩笑说,你许给了吴家,连个轿子恐怕也坐不了,有你受苦的!而她看中的不是吴仁宝的家境,而是看中他的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在赵根娣看来,虽然吴仁宝没有钱,但只要他会干、肯干,将来就一定能解决温饱,农村人图的就是稳当,至于穿金戴银的那种日子,赵根娣压根就没有奢望过。

喜欢《精彩吴仁宝》吗?喜欢彭征,冯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