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经营高手(4)
时针指过22时,会场里仍然热浪不息,吴仁宝挥着右手,喜形于色地说:“村里语言投资的决策从今天起就兑现。从7月份起,给今晚决赛得奖的选手普加工资,普通话讲得好的加一级,普通话和外语都讲得好的加二级。”
“哗——”掌声雷鸣,传出会堂,飘向四方。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往事又出现在吴仁宝的眼前。
1992年1月8日上午,中南海。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在此同100名全国乡镇企业家举行座谈。李鹏指名叫吴仁宝第一个发言,汇报华西村的发展情况。他浓重的吴语方言令在座的其他几位国家领导人和乡镇企业家们费解,平易近人的李鹏不得不为他当起了翻译,他深受感动,又忐忑不安。
吴仁宝深深感到,语言已成为华西对外交往、对外开放的第一道障碍。如不来一场语言革命,鼓励村民讲普通话和外语,将会严重阻碍华西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影响企业管理,制约华西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普通话和外语标准,就是提高华西的对外交往和开放程度。
从北京回来,吴仁宝连续3天开了3个会:一是党委、村委两套班子会;二是厂长、经理以上的干部会;三是全体村民大会。会上,他联系实际,联系华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讲普通话和外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学好普通话和外语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他像着了迷似的,召开推广普通话和外语的专题讨论会,座谈会,选择不同年龄层次、从事不同工作的村民上台现身说法谈体会,统一了村民和职工对学好普通话和外语的认识。为推广普通话和学好外语,吴仁宝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为学好普通话和外语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各类会议进行普通话“练兵”。每周一次的村民大会,每月一次的职工大会,以及不定期召开的厂长、经理会议,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会议,发言人一律要讲普通话,不管讲得如何,关键在于参与。把交流思想、研究工作的会议作为学习、推广普通话的课堂。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培训班推广普通话和外语。村里举办了思想、法制、技术、外语等5种常年培训班,其中英语初级专读,共招收3个班,141名学员村民参加,英语中级专读,共招收2个班,96名学员。在培训班,老师讲课,座谈讨论,学员结业到村民大会上汇报学习收获,都要用普通话或英语。三是充分利用华西接待来访者多的优势,学说普通话。如村民接受国内外宾客家访;接受新闻记者采访,都要用普通话或外语。
定期组织村民进行“京腔洋话”比赛。比赛日期张榜预告,参赛者自愿报名,全体村民参加观摩,评委现场亮分,结果当场公布。普通话比赛优胜者,国内旅游优先,外语比赛优胜者,出国旅游优先。
1992年2月,村里制定会讲普通话的加一级工资,既会讲普通话,又会讲外语的加二级工资等奖励政策,并纳入村规民约。此政策一出,全村轰动,不少家长督促子女学,子女要求家长学。有的夫妻、母子间结成竞赛对手,全村出现了夫妻练京腔,母女互考英语的动人情景。
1992年6月24日夜的那场比赛后,华西职工月工资表上就有朱建恩等13人加了一级工资,吴芳等4人加了二级工资。
吴仁宝抓工作的特点是措施到位,件件落实,凡定下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普通话和外语推行了一年多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
促进了普及程度的提高。30岁以下的村民,会讲普通话的占89%,30—40岁之间,会讲普通话的已达到77%。青年人更是以讲普通话为荣,有的供销员普通话讲得不够好,和客户谈生意比较费劲,旁边的小青年主动过来帮助翻译感到很光彩。
促进了内外职工的思想交流。过去,各讲方言,双方听不懂得甚多,现在用普通话交流,语言上的障碍逐渐消除,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建设新华西。
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过去,有的厂长不会讲普通话,出差要带个全程翻译。现在学会了普通话,取消了翻译,加快了工作进度。
促进了接待工作的优化。华西的接待人员都会讲普通话,他们带领参观人员走工厂,看新区,逛农民公园,不时回答客人们的提问,增进了外界对华西的了解。
这个最基层的书记,用自己的远见卓识,用自己的运筹操作,制造了一种“强力胶”,正在完成这个江南小村和世界的对接……
3.盯上新加坡
1993年2月13日。华西南院宾馆内,鸟语声声,春意融融,比过年还热闹。35位村办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建设华西的有功之臣忙着往小轿车里装着行李。
9时,吴仁宝把手一挥,“出发!”浩浩荡荡的车队缓缓驶出村口。
原来,1992年华西工业总产值5.33亿元,创利税7500多万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此形势下,吴仁宝看到一些干部产生了自满情绪。吴仁宝感到,应进一步开拓视野,看看外边的世界。此外,华西虽兴办了5家中外合资企业,可规模小,步子不快,华西人迫切需要了解海外市场和风土人情,加快外向型经济步伐。于是,他和村党委、实业总公司的领导同志研究决定,组织考察团,出访三国一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以开拓眼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考察团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考察将要结束时,团长吴仁宝在新加坡又召开了会议,以小组为单位畅谈考察的收获、感想,联系华西谈打算。华西考察团印象最好的是新加坡,这个有狮城之称的国家,面积仅有江阴的2/3,人口比江阴市多一倍。狮城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充满朝气,周身散发着青春和幽香。23条高速公路贯通全国,路边缘树成荫,花木成带,草坪成片,高楼林立,街道美丽整洁,一尘不染,是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华西人在这个有“美丽果园”、“都市动物园”、“典型都市园”等雅称的国家,享受着“人人讲礼貌,生活更美好,真诚微笑”的礼仪文明。
在新加坡的总结会议上,华西考察团成员在吴仁宝引导下,对照三国,找出差距,制订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大家认为,华西经济发展和繁荣程度超过了这3国大多数农村的水平,说明社会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前景广阔,这是赶超资本主义的基本条件。最后吴仁宝慷慨陈词:我们就盯上了新加坡,以她为赶超目标,把华西建成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兴旺、整洁美丽的花园新村,达到:“工业系列化,村建小新加(坡),闻名全世界,朋友遍天下。”我们中华民族曾登上了古文明的宝座,现在我们的位置在哪儿?新加坡75%是华人,能把一个小荒岛建成一个闻名世界的美丽发达国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赶超她呢?重建新的中华文明,确立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
吴仁宝回村后,在干部会上讲,在村民大会上讲华西追赶的目标是新加坡。他进一步狠抓华西的城镇卫生文明建设,投巨资,买草皮,铺草坪,栽花种树,让绿色覆盖华西。
为让村民们了解新加坡,赶超新加坡,吴仁宝更是大举措,大气魄。
1994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他派出6批共293位村民考察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香港,重点是新加坡。
“新加坡真是干净啊!在大街上走一个月,翻几个跟头,打几个滚也不会沾上一点灰尘。”
“新加坡人的服务态度真是叫好,进了商店你不买东西出来,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像欠了人家什么似的。”
“新加坡人节俭朴素,在大街上很少看到装饰豪华的饭庄、酒家,遍地是饭铺小吃摊,吃多少买多少,很少奢侈浪费。大多数妇女是“清水挂面”式的直发,赤脚穿鞋不着袜……”
“但外国的月亮也不都是圆的,贫富悬殊大,一些小老板还不如我们富,总觉得不如我们靠集体共同富裕踏实。”
“除新加坡外,在一些旅馆里居然还遭窃。华西家家敞开大门,不上锁也不会少东西,华西菜场里的营业员,中午回家吃饭,菜不要人照看,也不会少,下午来了照样接着卖。”
华西人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文明,好的为我所用,不好的也不去盲目崇拜。
4.走出国门,投资美洲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吴仁宝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条最近的路。
华西集团要做大做强,最近的路是哪条?
近些年,中国企业掀起了一股海外投资高潮,总对外投资额连年翻番。但同时又有无数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在海外投资的方面经常遭遇失败,扮演着尴尬的角色。究其原因,陌生的市场、难以揣测的政策和自身机构机制等问题,都是投资商们不得不面临的高风险。
对外投资这条路会否可以让华西集团作为“捷径”?但也可能是条“绝径”。不管“捷径”也好,“绝径”也罢,这次吴仁宝选择了“跟风”。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走出去”已是企业寻求对外市场的主流手段,关键在于谁跑得最快最猛。
2006年9月18日,吴协恩以华西集团董事长的身份与墨西哥锡那罗亚州经济推广处官员瑞内·扎族埃特就开发墨西哥锡那罗亚州铜矿的事宜,进行了签字协议。华西集团斥资二千五百万美元(约两亿人民币)取得该州铜矿的开采权,并将在八个月内正式建厂投产。
华西村这次在墨西哥所要开采的矿产总面积达到121平方公里,年产铜精粉1万吨,预计年销售额将达4—4.5亿元。?
喜欢《精彩吴仁宝》吗?喜欢彭征,冯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