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序:精彩吴仁宝:一个农民的传奇
像吴仁宝这样精彩的人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是许多中外元首的座上宾,他是几代领导人亲切接见过的数十年红旗不倒的老先进,他80多岁了还当选为十七大党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带头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更为精彩的是他勇于善于创新,他是全中国最小官位上任职时间最长却创造出了最精彩人间活剧的人!他领导的华西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下属的一个小村落,0.9平方公里,占全国版图不足千万分之一,但这里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这里的农民最早成为工人,最早搬进别墅,最早拥有小汽车,最早拥有退休金……最早拥有了连城里人、外国人都艳羡的新生活,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首富村”、“天下第一村”。这像是一个神话,而创造这精彩神话的人,就是当了46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吴仁宝和他带领下的华西村农民!
2006年,当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主持人王志问“华西村每年创造多少产值”的时候,这位农民书记吴仁宝的回答是“2006年将超过300亿,人均超过两千万”。实际上,2006年的产值是400亿,2007年的产值超过450亿!2010年目标是1000亿!
请注意,这可是一个村级单位创造的年产值,这样的年产值甚至比西部大中城市的年产值都要高!
这便是吴仁宝缔造的“天下第一村”,这里的农民家家住着400到600平方米的花园洋房,户户有着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存款。电脑、汽车、别墅……这些如今城里人还远没有普及的现代家居设备,早几年前就走入这里的寻常百姓家。
这里既没有贫困户,也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华西村民之间的差异没有贫富,只是富裕程度的不同而已。中心村村民一般年收入在数万元左右,村里有小轿车400多辆,摄像机、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等各种高档用品成为农家寻常之物,家家有人出国旅游过,老年农民可以领到每月近千元的退休金……华西最“穷”的家庭至少有一百万元,但最富的不超过千万,更没有亿万富翁。一个美国游客参观这个村的村民生活后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什么是社会主义?老书记吴仁宝对此有着朴素的理解。他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让老百姓幸福,是我一生最大的满足。”在当代无数人对共产主义的种种描述产生虚无缥缈之感的时候,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解读人类理想社会模式的可能。正如一位德国政要所言:“华西村的富裕,让我们亲眼见到了马克思早在一百年前所畅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富裕。”
就在数年前,研究市场经济的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华西村走的这条具有平均主义特点的道路根本走不通。然而,吴仁宝却让他们瞠目结舌,用铁一般的事实证实了,共同富裕可以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得这么好!并且,这里民风淳朴,人人相敬,家家和睦。“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的乐园!”你看不到吵骂、打架和赌博,看到的只有和睦、热情和忙碌。多少年来,这里的犯罪记录都是零。
半个世纪以来,华西村,这个中国最基层的单位,长盛不衰、始终保持蓬勃而灵动的活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吴仁宝,这个普通的老农,他到底有何秘诀呢?答案是吴仁宝坚持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适合华西发展的独特道路。
吴仁宝创建了效益兼顾、和谐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个村的经济体制核心是“一村两制”,即一个村可以两制,但一家不能两制,更不允许一人两制。这样,全体员工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制度和运行机制上保障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也防止了领导者和职工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
吴仁宝坚持了结构稳定、重点突出的分配机制。既有“按资分配”,又有“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劳、资、需”三结合的分配方式,保证了“既要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不吃大锅饭,又不搞独吃饭”,实现了有差别的共同富裕。
吴仁宝采用了贤德至上、不尚学历高低的纳才机制。华西村主要依靠的是自学成材的低学历农民,虽然后来也吸收外来的高学历人才,但主体仍然是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吴仁宝通过“激励”和“磨练”的方法,充分发掘出华西人的潜能,打造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吴仁宝设计了“名人”、“名品”、“名村”品牌艺术。通过“名人”、“名品”、“名村”这“三名”,集中打造“华西村”这个名村的品牌。
吴仁宝一直倡导“脑袋也要富”的文化理念。财富的增长和文化的提升,在华西村是同步进行的,令人惊叹的是,古代圣贤孔子提出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雏形。这个奇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政要、各界人士、媒体记者、旅游宾客纷至沓来。
在这些奇迹背后,吴仁宝功不可没,他给大家带来的最宝贵财富,就是坚持了一辈子的“实事求是”原则。他依靠这个原则成功地破解了一系列农村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尽管这些创新机制并非尽善尽美,但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无疑是难能可贵的,表现出了这位老农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
老百姓富了,可吴仁宝却还是那么“穷”。对于财富,他有自己的看法:“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别墅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话也被写在村口的大牌子上,令每一个走进华西村的人深思。老百姓都搬进了村里分配的别墅,他还和老伴住在70年代的旧房里,木地板朽烂成洞,连电话都还是古老的转盘式。老百姓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资产了,可吴仁宝先后把近5000万元的奖金捐给了集体。
人们说吴仁宝是“不倒翁”。他不倒,是因为他的重心在下边,两腿深扎在群众里,就如同希腊神话中大地的儿子安泰站在大地母亲的身体上战斗一样,无往而不胜。他不倒,是因为他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探索不止。自古以来,得民心者成大事。吴仁宝一直心怀村民,扶贫济困;他以孝道治村,具贤者古风;他与时俱进,每天坚持收听广播,看报纸,看新闻,网罗天下资讯,从中择其用者服务于华西。
“百闻不如一见”,我在华西采访时期,为华西现象感到震惊,同时也为吴仁宝以及其他华西人的好客所感动。在我们到达华西刚下车的时候,就恰巧碰到老书记吴仁宝忙碌的身影,他没有固定办公室,从来都是现场办公,用华西人自己的话说是“满村子转悠”。其实,要想找吴仁宝还是很容易,只要看到他的奔驰专车停在路边,你只要在车旁等着就一定能找到他。这也是华西人告诉我们的,因为他们经常通过这个方式让吴仁宝批阅文件。在和吴仁宝接触过程中,对他的敬佩悠然而生,80多岁的老人,容光焕发,侃侃而谈,对华西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对华西的未来充满信心。
华西现象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她不只是一个村,不只是一个企业集团,更像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息”案例,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都独具特色。吴仁宝以他独特的思维和实践,给世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本书通过多次实地采访,力图把一个真实的吴仁宝和华西呈现给读者,如能为广大读者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则笔者为自己辛勤的笔耕感到欣慰。在本书的面市之时,我要感谢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新书记吴仁宝、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经理孙海燕副书记以及严佳志、张学军、赵开军等提供的便利和支持,感谢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刘世英先生和团队成员新华、良忠、艳静、曾劼、张路等共同策划和具体帮助,正是他们的支持才使得本书顺利成稿并出版。
是为序。
彭征冯治
2008年4月于北京钓鱼台西
喜欢《精彩吴仁宝》吗?喜欢彭征,冯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