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 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

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

小说: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作者:费勇

《金刚经》开头,显现了一种日常的生活场景,佛陀和他的弟子就像普通人一样,饿了吃,困了睡。然而,当须菩提突然站起来,引出一个终极性的问题,一下子,平常的场景有了不平常的氛围。然后,当佛陀开口回答须菩提的问题,就完全进入了一个戏剧化的高潮,平常相里爆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

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心瞬间回归宁静

当佛陀和弟子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的时候,一位名叫须菩提的弟子站了起来,向佛陀问了一个问题。暂且把他的问题放在一边,先好好欣赏一下他的动作: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着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向着佛陀说话。

须菩提的动作引发三个疑问:第一,为什么穿袈裟时只遮着左肩,而把右肩露出来。据说是为了劳动的方便,我猜想很可能也与印度天气炎热有关,就像藏族人穿藏袍的时候也露出一边,倒不是宗教的原因,而是因为西藏一天之内温差很大。第二,为什么要右膝着地?佛教的说法,右代表正道,左代表邪道,膝代表着般若(即智慧),地代表着实相。所谓实相,就是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右膝着地,意味着洞察了空性的智慧与实际存在相遇。第三,为什么要双手合十?据说印度人把左手看作不净之手,把右手看作神圣之手。当左右手合在一起,洁净的一面与不洁的一面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真正的含义大概是:

我们必须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必须包容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就像虚空包容一切所存在的一样,没有任何二元的区分。

这些解释也许是后人引申出来的,却逐渐成为佛教的基本礼仪。佛教徒几乎天天重复着这几个动作。一般对佛有所憧憬的民众,也会经常双手合十。无论右膝跪地,还是双手合十,不管它是否有多少深奥的象征意义,即使单纯从动作本身的形姿来看,都是优美而且让人心生欢喜。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庙里,见到僧人,打动我的,是他们的姿态和他们的表情。姿态和表情,来源于心,所谓“相由心生”。我们在《金刚经》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领略了佛陀和须菩提在日常生活里的风采,看起来很平常,但是蕴涵着一种感染力。这不是简单的礼仪所能熏陶出来的。当我们读完整部《金刚经》,就会明白:因着彻底的觉悟,才能成就佛陀那样的风采。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外在的礼仪、规范也能引发心灵的变化,尤其对于我们一般人,有时候是有效的方便法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净土宗甚至认为,即使你对佛法完全不了解,只要每天念诵佛号,也会功德无量,往生净土。

藏人从小就不断地念六字真言。所以,不论在做什么,他们的神情和动作总是从容、镇定。

念诵本身是一种静心的行为。当我们全神贯注于念诵着的音节,外在的纷乱世界似乎远远地离开了我们。

为了生存忙碌,每天活在各种动作里,匆忙,而且都是向外抓取。当我们跪在地上,或者双手合十,正好与尘世里各种动作相反,是内敛的,是突然之间走上返回的道路。你可以尝试一下,不管坐着,还是站着,不管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大街上,不管是你一个人,还是周围挤满了人,把你的双手慢慢收回来,慢慢地合在一起,安定在自己的心口,把自己的头微微地低下,向着地面。这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你觉得跪在地上或双手合十有点过于引人注目,那么,不妨试试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当你的情绪波动、感到焦虑的时候,当你受到各种诱惑的时候,立即,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呼吸上,全然地关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好像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有你自己的呼吸声。这唯一的声音把你带回到你的内心,你会听到你内心的声音。没有什么复杂思辨,你只要立即安静回到自己的呼吸,你的整个向外张扬的状态就会向内回归,最终,你一定能够听到你内心的呼唤。

试一试,这个方法很简单。不论你在做什么,不论站着、坐着或是躺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当鼻孔慢慢吸气的时候,舌尖也慢慢抬起,抵住上颚。稍稍停顿后,用口,慢慢呼气,舌尖也慢慢放下。

呼气,吸气,平缓而清晰地,整个自体会慢慢放松下来。这是最简单的呼吸方法,不妨试试看,也许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困扰你的,也曾困扰过佛陀

须菩提在那样一种姿态里,问了一个问题,一个把我们带向某种终极境界的问题。

所有的宗教或哲学,都是基于某些问题而展开的。即使是平凡的众生,每天的生活,也几乎是围绕着各种问题而展开。我们各人的命运之所以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不一样。一个人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往往决定了他生活的格调和路向。

一些人每天想到的问题是:买什么菜?如何赶上上班的班车?如何把工作做得让领导满意?一些人可能把赚钱作为目标,考虑的是哪里有好的投资,如何用最少的资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一些人可能想着如何快乐,考虑着什么样的消遣能够让自己快乐,考虑着如何忙里偷闲去哪里度假,想着哪里有好的电影,一些人可能思考着怎样使得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变得更好,怎样缩小贫富差距,怎样实现民主,等等。

我们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此,如何提问,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提出问题,并且思考,其实就是在探寻着一条道路。不同的问题把我们带到不同的地方。

佛陀原先只不过是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每天在净饭王宫里,过着舒适的生活,不知道贫困,也不知道疾病,更不知道死亡。如果他一直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也许他就那么愉快地活着,没有疑问,也就不会觉悟,当然就不会有佛教思想的展开。然而,有一天,佛陀出了王宫,问题就开始了。

第一天太子出了王宫,到了城外的花园,见到一个老人,佝偻着腰,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太子在宫里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就问随行的车夫:“这个人怎么了,为什么他的头发、身体和别人不一样?”

“这是个老人。”

“为什么称他为老人?”

“称他为老人,是因为他活不久了。”

“那么,我也会像他一样变老吗?”

“太子啊,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老人。”

回到王宫,太子闷闷不乐,心想:“这种名为生的东西真是可鄙,因为它引起生者衰老。”

第二天太子出了王宫,到了城外的花园,见到一个病人,很痛苦的样子,躺在自己的粪尿里,别人扶起他,帮他换衣服。太子在宫里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就问随行的车夫:

“这个人怎么了?他的眼睛与别人不一样,声音也和别人不同。”

“太子啊,这就是病人。”

“为什么称他为病人?”

“太子啊,称他为病人,是因为他难以痊愈。”

“我也会生病吗?可以避免生病吗?”

“太子啊,你和我们一样,都会生病,无法避免。”

太子回到王宫,闷闷不乐,心想:“这种名为生的东西真可鄙,因为它引起生者衰老和病倒。”

第三天太子出了王宫,到了城外的花园,见到一群人,穿着杂色衣服,在进行火葬,便让随行的车夫把车驶近,清楚地看到了那个死人。太子在宫里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就问车夫:

“为什么称他为死人?”

“因为他的父母和亲友再也不能见到他,他也不能再看见我们。”

“我也会死去吗?我的父母和亲友再也不能见到我吗?我也会永远见不到他们吗?”

“太子啊,你和我们都会死,无法避免。”

太子回到王宫,闷闷不乐,心想:“这种名为生的东西真是可鄙,因为它引起生者衰老、病倒和死亡。”

第四天太子出了王宫,在城外的花园,见到一个出家人,剃着光头,身穿袈裟。太子在宫里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就问随行的车夫:

“这个人怎么了?他的头与别人不一样,衣服也与别人不一样。”

“太子啊,这就叫出家人。”

“为什么叫出家人呢?”

“太子啊,称他为出家人,因为他善于行正法,善于行正行,善于行善业,善于行福业,善于不杀生,善于怜悯众生。”

“好极了!”

于是,就让车夫把车驶近出家人。太子问出家人:

喜欢《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吗?喜欢费勇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