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控制情绪:增加直面挫折的心灵动力(3)
指望发家致富的人不停地在大脑里创造金钱,用积极的心态创造着他在经济上的蓝图。创造和构想这幅的蓝图,比实施它更为重要。这不是无聊的梦想,这是一种脑力构建,一种心态的积极谋划。丰富的想像力往往是一种最实用的技能,而真正的梦想家往往就是心态积极向上的实干家者与成功者。
我们的国家中,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安于自己的贫困状况,他们已经放弃彻底斗争以使自己脱离贫穷的努力。他们可能也在努力地工作,但是有些人从心态上已经放弃了对生命的希望和期盼。
许多人因为恐惧贫穷而终生陷于贫穷,他们详细描绘未来短缺的可能性和贫困的各种条件,担心没有足够的食物赖以为生。
最不幸的是,在许多家庭中,孩子们的心灵中也渗透了这种贫困文化。他们到处看到的都是贫困的状况,从早到晚耳濡目染。他们听到每个人都在谈论不利的环境和贫困。他们周围的一切都暗示着贫困。
难怪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会过上他们的父母所习惯的贫困生活。
使我们陷于贫穷的正是思想上的贫穷。
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形成成功思想的可能性,事实上,任何东西都是首先来自于良好的心态,随后才是物质实在!如果我们的思考能力更强些,我们就会是更好的物质劳动者。
摩根或洛克菲勒从积极的心态中总结出许多能够创造了获得财富的条件。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相对很少用手做事;他们用思想来创造,他们是实践的梦想者;他们的心态已经抵达无限的能量海洋,并不断地去创造和实现理想。
要出人头地,就得有出人头地的态度,我们必须想到富有,必须在思想中感觉到富有,必须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自信。从我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和付出努力的程度上,可以估计我们以后成就的大小。
社会上最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要害怕自己穷,就怕自己不想富。
贫穷通常是一种思想疾病。如果你正在受此煎熬,如果你是贫困的牺牲者,那么你当改变思想态度,而不要老想着痛苦、萧条和贫困,要面对富有和充裕,面对自由和快乐,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生活状况改变得多么迅速。
成功是一种完美而科学的心理过程的结果。最后真正获得财富的人一开始就相信他会富有。他相信自己挣钱的能力。他的心态里并没有怀疑和恐慌的思想,从不谈论贫穷,也不思考贫穷。他不会穿得像乞丐,也不像乞丐一样走路。他面对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并决心要得到它,在他的头脑里没有消极、贫穷、匮乏思想的影子。只有积极的心态给他们创造出的成功与财富。
4.常移的树木长不大
尽管一个人最早的择业十分重要,但事实上,很多人的第一次择业并不理想。他们当初不是缺乏经验,就是顾虑太多,只能匆忙或将就地找个工作。为了生活,哪顾得了那么多。可是,这个工作一天天地做下去,一年一年地过去了,人面熟了,经验也有了,从此安安份份地上班,思前想后倒也觉得还过得去。可是还有一些人一开始就干得并不那么顺心,他们埋怨自己的工作,看不起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觉得自己的工作实在没有什么熬头,再加上外部环境的诱使,于是心态起了变化,他们便想到了换个工作,为自己寻求一个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还有的人则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上了老板。
有一个自主择业的社会,很多人都会产生转行的心态与想法,光是想想,那当然没有什么关系,如小的时候,老师就问学生长大后要做什么,于是他们想着去当科学家、设计师、画家、教师……可后来,他们大都并未如此。如果你不仅要想,而且还要真的去做,那就要劝告你一句了,你首先让心态平静下来——三思而后行!
当然,我们并不是劝你一定不能转行。试想,一个人整天干着一个自己毫不喜欢的工作,日复一日,怎么呆得下去!当然,转行的人也并不一定会失败,天底下没有这么绝对的事,事实上,有些人转行后干得更好。但话说回来,也有很多人转行后干得连原来都不如!这些人有的还不死心地期待“明天会更好”,有的则早已向后转,回到老本行去了。
因此,当你确实干不下去了,或被人解雇而必须转行时,你一定要“三思”。那么“思”什么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首先,转行之后,会有一个适应阶段,甚至经济上青黄不接,可能影响你和家庭的生活,你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都能作出肯定的答复,那你就可以转行了!不过,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评估和判断都很好,真正做时才发现并不像预期的那么顺利和乐观,转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劝你还是别急于转行,至少有下面几个理由:
1.做事时经验很重要,而经验靠的是积累,不可能速成学来,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转的行业与本行毫无关系,等于是把过去所累积的经验全部丢掉,那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当你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你又得花很多时间重头学起,这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相当惊人!何况还不一定学得好!
2.一个人做事要有所成就,冲劲也很重要,而人到了某一年龄,冲劲就会减少。当你在新的行业进退两难时,也许一转眼已经四十、五十岁了,光阴虚度,不堪回首,何必呢?
3.不要成为转行队伍里的老手,当你进入某一新行业时,也许过一两年又成为老行当了,你又开始厌倦,于是又重新寻找,可不到两年,你又另有企图……如此下去,你一生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是不断地转行了。
我们这里并不是教你委屈自己死守本行,只是提醒你转行的风险毕竟太大,你最好要有很大的决心和魅力,且要有极为良好、能够面对一切困难的心态。否则,最好不要轻率为之,尤其不能听别人说哪个行业好,就嫌弃自己的本行,心动而又行动!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在转行,一辈子不得安定!
有句话,“常移的树长不大”,如果你经常转行,不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吗?
5.学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心里的感觉——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伤心。人们每有所失——例如友情、爱人和自尊心等——就觉得伤心。你觉得伤心时,应设法找出失掉的是什么?这种丧失对你有什么影响?所丧失的曾经满足你那些需要?失掉了今后能在哪里取得补偿?
你觉得伤心,而且知道是谁令你伤心,应该怎么办?如果可能,就去找那个人当面直说他伤害了你,怎样伤害了你和为什么你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告诉他?因为不论你是否喜欢,你的情绪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倘若不向引起你情绪恶劣的人发泄(向他发泄是应当的),这些恶劣情绪就会随时随地发作。往往发作的地点与时间都不对。妻子不在吃饭时向丈夫说出真心话,而在厨房里摔碟子,最好是在情绪开始恶劣时就向引起你这种情绪的那个人说明。
焦急。人们在恐怕受伤害或有所丧失时就会变得焦急(忧虑、恐惧、紧张)。17岁的琼安在她母亲进医院检查和接受小手术时,家人为了不想让她担心,对她母亲的病况讳莫如深。琼安惟恐会有最不幸的事发生,开始怀疑每个打来的电话都可能传达坏消息。她非常焦急,仅能勉强应付学校和家里的工作。最后别人把她母亲的真相告诉了她,她便觉得好过多了。
如果你感觉焦急,就应设法确定你恐怕丧失的是什么——是不是别人的爱或照顾?是你对境况和对自己本身的控制?还是你自己做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想一想有什么能帮助你防止损失,或帮助你准备应变。不要因为想来太可怕而把它撇开。躲避你所怕的事,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问题更难解决。
忿怒。被人得罪了,人们往往会发怒。你发怒的时候,要自问:“谁得罪了我?怎样得罪的?我对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我本来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不说呢?”
忿怒和心灵受伤者,都应该即刻直接应付。例如哈里和麦克斯两人因为一只狗而大声吵架。哈里首先骂狗、然后埋怨麦克斯的孩子,又抗议麦克斯开的盛大舞会吵闹扰人。其实哈里真正忿怒的原因是上次舞会没有请他。而他和麦克斯说起来都是老朋友。“但是我们所开的并不是真正的舞会。”麦克斯解释说,“只是办公室的同事一起玩玩,所以没有请你参加,难道你就为了那回事生气?”
倘若有人触怒了你,立刻对他讲明,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歉意而仍要和你继续做朋友。
内疚。忿怒不能适当发泄,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他就发生内效而对每一件不顺遂的事都归咎自己。例如他可能以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他期望太高而愤恨他们。
李太太一生都是任劳任怨地侍奉丈夫和三个儿子,她总是为他们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忘却自己的需要。但她也自觉得生活空虚,从未做过任何使自己快乐、值得自豪的事。最后她开始受怨恨和忿怒的影响,不好好地服侍丈夫和儿子了。她做事马虎,不愿帮忙。她的行为实是内疚心理的表露——很多年前就应发出的心声。
李太太很难向家人发脾气,她总以为发怒就表示不爱对方。其实忿怒和爱一样都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应把情绪分为好和坏的,应该分为愉快和不愉快的,设法了解情绪并予以解决应付,然后我们才能过有建设性的生活。
你怎样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忿怒,而忿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忿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一切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都必须等它消了才会好。动感情是消耗精力的。
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驱除不愉快的心情上,便不会有精力剩下来应付生活本身的需要。
喜欢《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挫折磨炼智慧(下册)》吗?喜欢寻国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