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疾患,三分靠治七分靠养(2)
(8)饮食要清淡,不宜太咸
这一点高血压患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大量的科学调查表明,“吃得咸”或“口重”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食盐摄入越多,高血压发病率就越高。因为如果人体摄入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量过多,就会造成体内水和钠潴留,而导致血管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上升;增加肾脏负担,造成排钠障碍,使血压升高;可能对抗降压药物的作用,影响降压效果。
正常人每日只需要0.5~2克盐就可以维持生理活动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摄入6克盐是安全的。由于我国膳食方式的独特性,盐是创造美味佳肴的主要调味品,因此在我国的高血压人群中,限盐的任务就更加艰巨。根据膳食调查,我国目前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12~20克,远远超过了需要量的标准。因此,一般要求高血压患者将口味变清淡,每日限制食盐在3~5克。同时还应当注意并不是只有食盐中才含有钠,6毫升酱油的含钠量也相当于1克食盐,所以在限盐的情况下,一定还要注意减少高钠食品的摄入量,诸如咸肉、罐头、火腿、加碱发酵的食品等都应当限制。
(9)注意清晨饮水
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水有助阳气、通经络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成人体重的60%都是水,体内新陈代谢都需要水参加才能完成。因此可以说,水是生命的“甘露”。
我国大多数人有晚餐吃丰富的习惯,因此晚餐动物蛋白质及盐分进入体内也相对较多。动物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都会产生一定的毒性物质,应尽快排出体外。而绝大部分人不愿晚上多喝水,怕影响睡眠,致使尿液浓缩,有害物质重吸收,所以早晨起床应及时饮水,以便促进排尿。
另外,研究表明,动脉硬化的发生与食盐中的钠离子在血管壁上沉积有关。若在早晨起床后马上喝杯温开水,可把头天晚餐吃进体内的氯化钠很快排出体外。平时饮水多、爱喝茶的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率就低。
(10)适当补钾
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对钾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尿钾与血压呈负相关。更有趣的是,每1mmol/L钾的降压作用为1mmol/L钠的升压作用的3倍。有些地区的人以“草木灰”(含氯化钾)代替食盐,由于食用低钠高钾膳食,所以血压很低。而美国东南部的黑人长期饮食低钾,他们中风的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倍,这些现象均证实了钾与血压有密切关系。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里的美国心脏病学讨论会上的报告也指出,高血压的典型特征是动脉壁增厚,但当给予足量的钾后,动脉壁便不再增厚。这主要是钾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动脉壁不受血压的机械性损伤,从而降低了高血压病人中风的发病率。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高血压病人由于持续服用利尿剂、降压药,使排尿增多,钾随之排出,发生低钾倾向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服用这类药物治疗的病人,更应注意补钾。
患了高血压能否进补,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按照我国传统医学的观点,高血压大致可分为“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两个类型,是由于阴阳失调所引起的。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进行药补和食补,以纠正阴阳盛衰,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可以控制高血压。
由于高血压病人的病情不同,因此,在进补时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药补和食补。如果是用脑过度、经常熬夜的高血压病人,属心火偏盛,可用安神补心丸、补心丹等。有些高血压病人经常头晕眼花、失眠心烦、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症,可常用枸杞子、桑寄生、阿胶、罗布麻、百合、麦冬、生地等滋阴凉血的药物及芹菜、山药、木耳等食物进补,服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左归丸、首乌片等。对经常心悸、失眠、头晕、健忘、面色苍白、精神疲倦等心脾气血两亏的高血压患者,可服归脾汤(内含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甘草),这对伴有贫血的妇女更适宜。如果是妇女更年期出现烦躁、头晕、面部潮热、血压升高的阴虚火旺的病症时,可服用阿胶、黑芝麻、胡桃肉、沙参、麦冬、杜仲、葛根之类的中药,也可食用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及海参等食物。
总之,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宜用人参、鹿茸等药物进补,也不宜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食盐,或含食盐较高的食品,也应尽量少食。应从调整中枢神经、降低血压、改善体内胆固醇代谢、预防动脉硬化等方面考虑。另外,据临床观察,适当补钾,可使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防止病情进展,因此,每日吃些香蕉、苹果等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可补充钾的不足。
5.冠心病患者的营养锦囊
(1)急性冠心病发作期
冠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营养治疗需要紧随病情变化。以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为例,在起病之时不要过于强调营养补充是否充足,应只给病人清淡流质,并且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加重循环负担。1~2日后,当病人症状缓解,方可提供清淡易消化的软食,要求含有较少的脂肪、胆固醇和盐(每天不超过3克)。这个时候宜以少食多餐的方式增加营养摄入,避免一餐过饱。另外,缺血性心肌还需要充足的镁,故应在病人的饮食中适当安排有色蔬菜、小米、海产品、豆制品等。
处于急性心梗缓解期的冠心病患者,仍然需要控制脂肪和盐分,以减轻心脏负担,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有专家认为,有规律地食用植物黄酮类食品的人,死于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小。黄酮是植物颜料,它富含于红茶、洋葱、绿叶菜、西红柿、苹果、葡萄、山楂等食物中,日常可以山楂煎水代茶饮。
(2)慢性心力衰竭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终将经历的病程。在这种情况下,营养治疗的目的是控制体内水分和钠的潴留,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再次发生心绞痛、心梗。在此前提下,为患者提供适当营养,促进康复。
那么,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呢?
①盐的限制
未使用利尿剂的病人常常需要较严格地限制盐分的摄入,因为体内每增加7克钠会同时潴留1000毫升的水分,加重循环的负担。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天摄入的食盐应不超过3克。
②饮水方式
如果能够严格限盐,通常不必再严格限水,可以每天摄入1000~1500毫升水分。同时,饮水的时机也应有所讲究,冠心病病人由于夜尿增多、进水量过少,导致早晨血液浓缩、循环阻力增高、血小板活性增高,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若能在每晚睡前及晨间各喝一杯(250毫升)温开水,可使血黏度大大降低,流速加快,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③饮食素淡,避免高脂肪食物
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很容易诱发心绞痛,所以患者的饮食应保持素淡,不要过多吃炒菜,以减少烹调油的用量,代之以拌、煮、汆、烩等方式。
④平衡电解质,适当进食蔬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电解质和一些食物利尿成分,能帮助身体排出不需要的水分和盐分,另外,它们还有助于保持大便的通畅。奶、豆、果蔬等食物的钙和镁,一方面能增强心肌的收缩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缺镁引起的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反应。
(3)介入治疗之后
冠心病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方法,术后身体恢复很快。但是为了保持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需要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加以注意。
①不可长期禁食
为了预防术后低血压和血液排出量过低,不可长时间禁食,因为术前通常已经禁食超过4小时,所以一般在术后即可流质饮食。
②不要暴饮暴食,或进食过饱
适当补充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如术后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维生素C的耗竭,故需适当补充,青椒、芥蓝、鲜枣、柑橘等果蔬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③适当补充维生素K
介入治疗后常常造成药物性的维生素K缺乏,所以需要注意补充,适当安排豆类、牛奶、绿色蔬菜和鱼类食物。
④少量饮酒
这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脏病发生率。每周饮酒的次数不超过3次,每次饮用红酒不超过75毫升(或啤酒不超过200毫升)。
(4)手术治疗后
冠脉搭桥术是一种自体血管移植术,损伤较大,并且许多病人术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不利于身体恢复,故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营养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循环负担,避免营养不良。
术后早期病人无法经口进食,可以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循环血容量、能量和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保持电解质平衡。
恢复进食后,应限制食物中的脂肪,特别是来自动物性食物的饱和脂肪。另外,还应该注意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含高蛋白又符合低脂肪原则的食物有脱脂奶制品、豆制品、一些飞禽和鱼肉等。应当把粮谷制成的半流质食物(粥、汤、藕粉等)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预防药物引起的营养缺乏。一些利尿药对体内钾、钠、镁、钙等电解质平衡的影响很大。抗凝药物会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使得铁、钙、维生素等的吸收减少,流失增加。所以冠脉手术后,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E、叶酸、铁剂是必要的。如果病人因糖尿病还服用胰岛素,则还须补充促进能量代谢的B族维生素和钾。
保健食品的应用。深海鱼油(含DHA、EPA)可以调节血脂,保障手术的远期效果。不过,高纯度、大剂量的不合理应用,会给病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增加脂质过氧化的危险、增加体内自由基的生成。魔芋、大豆低聚糖等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于冠脉手术后的病人也是适用的,可以防治手术应激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预防便秘。
6.饮食控制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饮食四大误区
①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饮食控制,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不少病人只控制主食摄入,认为饭越少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一两。由此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另一种是认为已经控制了饮食,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则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而且脂肪摄入过多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
其实,糖尿病饮食控制需要控制摄入食物所产生的总热量与含热量较高的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糖,升血糖的速率相对较慢,在适当范围内反而应增加摄入量。
②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用控制
部分病人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是不吃甜的食物,但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来充饥,不需要控制。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应将这类食品放入总热量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可借助它们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
③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就可以消化掉
有些病人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会采取自行加大原来的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就可把多吃的糖抵消了。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加重了胰腺(胰岛)的负担,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对于病情控制非常不利。
④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
部分病人三餐控制得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等。殊不知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因为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及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很快超出总热量范围。
(2)掌握好吃水果的“四个要素”
很多糖尿病人不敢吃水果,因为很多水果吃起来很甜,主要成分是糖,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一些水果中还含有少量的淀粉,如苹果、芒果和香蕉等。若食用不当,可升高血糖,使病情加重。所以长期以来,水果被排除在糖尿病食品之外,有些人甚至到了“谈水果色变”的程度。
但糖尿病人又渴望能吃点水果,因为水果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特殊的作用。加之水果色泽鲜艳,风味迷人,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完全舍弃未免可惜。
这对矛盾如何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掌握好糖尿病人食用水果的四个要素,那么对大多数糖尿病人而言,完全可以做到既控制好血糖,又享受到食用水果的好处与乐趣。
①吃水果的时机
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时,就可以放心享受水果的美味。这些条件是:空腹血糖能控制在140mg/d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80mg/d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选择水果。
②吃水果的时间
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睡前1小时吃。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糖类,避免胰腺负担过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③吃水果的种类
各种水果的糖类含量在6%~20%。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及血糖升高速度较慢的水果。后者对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做出选择。一般而言,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人较为合适,而香蕉、红枣、荔枝、红果、菠萝、甜橘、葡萄等含糖量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④吃水果的数量
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约90千卡的热量),同时应减少半两(25克)的主食,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此外,可以在吃水果前和吃后2小时测一下血糖及尿糖,看看自己能不能吃这种水果,吃得是否过量。
(3)不宜空腹喝粥
很多病友害怕喝粥后血糖会升高,因而不敢喝粥。其实糖尿病人完全可以喝粥,只是不应在空腹状态下喝粥。为什么呢?因为粥和米饭最大的区别在于,粥的反复加热过程,使米里面的糖类——多糖转变成多糖的(次级)代谢物,这种物质叫糊精。因此,粥里面的糖分的吸收率、峰值下面积要比单纯吃等量的米饭高。有些老年的病友习惯晚上空腹喝粥,这样容易引起血糖波动。所以,建议老年病友在喝粥前先吃点儿食物(主食),然后再喝粥。完全限制老年病友不喝粥也不合适,因为很多老年病友习惯了先喝点粥,再吃别的食物。同时可以用清汤来替代粥,做到干稀搭配。
(4)“低血糖反应”的饮食防治
喜欢《健康生活一本通:让疾病远离你》吗?喜欢罗涵生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