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乡土文学 > 健康生活一本通:让疾病远离你 > 第15章 运动,给你的身体加道锁(1)

第15章 运动,给你的身体加道锁(1)

小说: 健康生活一本通:让疾病远离你      作者:罗涵生

生命在于运动,强健的身体离不开运动,身体强壮了,疾病自然没有办法侵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锻炼身体,但是要知道,身体是一切的保障,健康是所有的前提,为了你的身体健康,最好还是每天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来运动一下吧。

1.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也在于运动。健康谚语说得好,“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充分说明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其实远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哲学家子华子就提出了生命需要运动的观点,他的著述《北宫意问篇》中这样说:“流水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认为人体内如果气血畅通无阻,运行不已,就会健康长寿。如果气血流通不畅,运行受阻,就会生病损寿。所以他主张以动养生。

科学研究表明,人要是长时间不运动,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会减弱。医学实验观察表明,即使是身体健壮的人,要是在床上躺上几天,心脏跳动会极度缓慢,动脉压下降,心脏功能降低70%,体内组织缺氧,身体极度衰弱。这时让他下床站起来,他会感到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甚至发生晕厥。这进一步证明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忙于工作、忙于学习,运动锻炼的时间非常少。结果,许多疾病伴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而相应增加。

日本调查统计表明:日本国民发病率1955年为3.79‰,1965年为6.36‰,到了1976年,上升到11.64‰。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腰痛等由于运动不足引起的疾病,发病率更是急剧攀升。

日本是这样,中国又何尝不是呢?想想自己一天有多少时间运动锻炼,就会知道,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么赶快行动起来吧,没时间的要挤出时间锻炼,有时间的别把你的时间放在“无聊”上。

2.锻炼身体要从小开始

坚持锻炼身体好,这不应只是老年人的主张,而应该是所有人都应遵照奉行的健康原则。病以防为主,如果等到年龄大了,肌体功能衰退、百病缠身时再锻炼,长期磨损的肌体就难以修复了。健康谚语说:“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时下有一种说法,反映了当代人们的运动观:20岁关注运动,30岁应该运动,40岁必须运动。

20岁前是黄金年华,主要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时间运动。20岁是花样年华,也许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单身一人,不为家累,于是很多人尽情地享受着生活,酒吧、舞厅、网吧……各种玩乐成了工作之余的主旋律。

够潇洒够欢娱了,可这无疑是很危险的。研究发现,有些女性20岁时就开始发胖了。这是因为20多岁的年轻女子虽然有很高的代谢速度,能将摄入的热量消耗掉大部分,可是这时的皮肤已开始走下坡路,懒于运动会导致肌肉比率下降,脂肪不仅仅开始在臀部和腹部聚集,还在内部器官和皮肤里聚集。不仅如此,某些骨骼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导致骨质疏松或其他恶果。因此,年轻也需要锻炼,此时的锻炼可以保持塑造体形,有利于防病,健体强身。

30岁正值盛年,多数人由于家庭、工作压力大,比任何时候都忙碌,比任何时候都没时间锻炼,吸收的热量因缺乏锻炼而消耗不完,剩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沉积在皮下,让你原本苗条的身体变形。此时身体的修复能力也逐渐下降,如果受伤,康复的速度会很慢。所以,30岁时锻炼是维持新陈代谢速度的唯一选择。

这时,你需要制订锻炼计划,挤时间多运动,多锻炼,别让肥胖和不健康因素靠近你的身体。你应该保持每周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20~40分钟。这能保持你心肺的健康,燃烧脂肪,维持正常代谢速度。

突然间执行这样的计划,你也许会感到不适应,你可以选择一些强度小的运动,如慢步等,只要相应地延长运动时间就可以了,然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计划应适应工作生活的需要,为了保证工作时间,室外跑步可以改为室内脚踏车,还可以将锻炼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融入到亲朋聚会中,在周末与家人一起散步,与亲朋好友一起打球等。

40岁时,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慢下来了,抗病能力降低了,大多数人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如何燃烧多余脂肪,以免它们对肌肉、关节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二是维持身体健康,防病治病。

因此,40岁以后一定要多参加运动,但因肌体功能不如从前,强度应该降低,保证每次锻炼消耗300卡热量就差不多了。这大致相当于一节运动课、45分钟散步或12公里脚踏车的运动量。

注意,在做运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热身,放松关节和身体,以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如果你需要增大运动强度的话,做些水下运动非常有效,如水下漫步、水下脚踏车,能很好地锻炼脚踝、膝盖。

所以,运动应该从年少时开始,重在一生坚持,缺了年轻时的锻炼,年老时的锻炼对肌体的修复是很难的。要按照谚语“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从小开始锻炼。

3.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我们都知道,步行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可以说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等限制,任何健康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步行。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最简单的运动却是对健康最有益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曾宣称:“最好的运动是步行。”马克思认为,最有效的、最适宜的锻炼和休息方式是散步。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练之祖”,民间健康谚语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医学专家们发现,长期步行上下班和经常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乘车”一族。可见,步行是最有益于健康的运动。

中医认为,脚部有60多个穴位,步行时,脚部穴位受到刺激,使经络内层的五脏六腑和外层的四肢关节互相沟通、贯串上下,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相应脏腑器官及各系统的功能,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

当一个人按正确的方法步行时,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处在协调的运动之中。有规律的肌肉收缩、放松相互交替,可以使肌肉细胞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加快细胞内的新陈代谢,从而使肌肉保持良好的弹性和紧张度。

下肢肌肉有力地收缩,可以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加快,这样就降低了因周围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同时,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和需氧量的增加,又可以改善大脑的能量供给,这对于消除疲劳大有好处。

研究证明,步行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饭前饭后一小时左右的散步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梗死与心脏衰竭的发病率。

另外,步行也有助于减肥。因为步行可以增加能量消耗,燃烧体内多余脂肪。步行还可以消除疲劳,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

步行时要稍微出点儿汗,这样能维持汗毛孔的收缩功能,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

正确的健身步行应当是挺胸抬头,迈大步,每分钟走60米~80米,手随步子的节奏摆动,走的路线要直,不要左弯右拐。每天宜步行半小时至1小时,强度因体质而异,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何需求医问药,坚持锻炼,每天步行一段时间,身体自然会好,百病自然不沾。

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健康谚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百步,延年益寿”,说的是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有利于健康。

当然这“饭后百步走”是有讲究的,对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要求。

饭后百步走适于运动较少的人,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适合身体比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要是能在饭后散步20分钟,动静结合,就能减少胃酸分泌和脂肪堆积,促进身体健康。

饭后百步走并不是指一定要走一百步,而是在饭后漫步一段时间。要是吃得饱饱的,急匆匆地大步走,不仅对肠胃无益,还会走出病来。所以,这“百步走”应该是“慢步走”,一般人可在饭后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心情轻松地踱步慢行30分钟左右。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在散步时让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以增进肩带胸廓的活动;消化不良的人,在散步时双手轻轻按摩腹部,这样能增进肠胃蠕动。

而这“饭后”是指哪一顿饭后呢?早饭、午饭、晚饭都行。可是除了老年人或病人、小孩,一般人在早餐和午餐后都是没有时间“慢步”的,只有晚餐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才能放松自己,轻松漫步。而且,晚餐后如果一卧不起,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体内杂物、废气的积存,引发疾病。

同时要注意,“百步走”是“饭后”而不是“立即”。根据人体消化生理功能,饭后胃相对充盈,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才能进行初步消化,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提供足够的血液。饭后适当休息一下,能够减少其他身体部位的血液流量,保证胃肠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从而使胃内食物得以充分消化。如果饭后立即散步,人体内的血液就会分流到躯干、四肢等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因而胃内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长期这样,不但于健康无益,还可能造成胃病。

一般来讲,饭后百步走的“后”应该是饭后20~30分钟以后,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心脏和血管的供血功能已经降低,饭后百步走会加重供血负担,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患有以下疾病的人更是不能在饭后立即散步:

(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宜饭后立即散步。这样体内血液处于高凝性,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不宜饭后立即散步。这样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等现象。

(3)胃病患者不宜饭后立即散步。因为这样会增加胃肠的震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加重胃黏膜病变,造成溃疡面难以愈合。在散步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还可使病人胃下垂加重。

(4)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炎活动期的病人,切不可饭后立即运动。为了保证肝脏的血流和减轻肝脏的负担,以利于受损的肝细胞能得到很好的修复,肝炎病人饭后最好先卧床休息1~2小时,再适当散步较为适宜。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方式的“饭后百步走”对身体健康有益,因此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5.跳绳可以健脑

大脑是人体具有复杂机能和旺盛活力的重要器官,大脑组织所消耗的氧气比其他组织都要多。根据医学研究证明,当大脑细胞工作时,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多15~20倍,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25%。因此,脑组织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

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享受到更多氧气与养分。运动还能促进脑中多种神经质的活动,使大脑的思维与反应更为活跃、敏捷。凡是有氧运动都有健脑作用,特别是弹跳运动,能使肌体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如跳绳、踢毽子、跳皮筋、跳舞等。

跳绳是最为普及的健身运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需要特别的运动器械,并且对健脑特别有帮助。

人在跳绳时,以下肢弹跳和后蹬动作为主,手臂同时摆动,腰部则配合上下肢活动而扭动,腹部肌肉收缩以帮助提腿。同时,跳绳时的呼吸加深,胸、背、膈、腹等所有与呼吸有关的肌肉都参加了活动。这是一项全身综合控制的运动,大脑必须不停地运动。因此,跳绳能锻炼大脑,锻炼全身神经系统。

从中医的针灸经络学说来看,跳绳对全身经络都有刺激作用。中医认为,人体有12条正经,手、足各6条。跳绳时,手握绳头,不停地做旋转运动,能刺激手掌与手指的穴位,从而疏通手部经络,使分布于手的6条经络气血畅通,贯通大脑,对大脑、脑垂体等组织发生作用,增强脑神经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能力。

跳绳对脚也是一种良性刺激。人体的另外6条经络起止于脚部,跳绳能促进其气血循环。因此,通过跳绳运动使经络通畅,从而温煦脏腑,通调气血,达到醒脑、健脑的作用。

人在跳绳之后,会感到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这正是跳绳达到的健脑效果。

不过,任何事都有个度,跳绳也不例外,跳绳时要讲究方法和掌握运动量。每分钟弹跳达到120次的跳绳,连续5分钟,相当于750米的跑步活动量;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消耗的热量相当。跳绳是耗热量大的运动,达到活血醒脑的目的就行了,过量了就会让人跳后产生疲劳感。

同时,跳绳者还应注意:

(1)应穿质地软、重量轻的高帮鞋,避免脚踝受伤。

(2)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泥土地的场地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绳,以免损伤脚骨。

(3)身体较胖的人和中年妇女宜采用双脚同时起落,上跃不要太高,以防止单脚跳时关节因负重而受伤。

6.男性运动

(1)40岁前后的运动锻炼

一般来说,40岁是男人的一道坎儿,也是一个分水岭,事业、家庭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的人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肌体,但是有些人却日渐发福,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①40岁之前

30~40岁的男士体型慢慢地起了变化,发福、外部皮脂增厚,腰腹脂肪开始堆积,但这一时期的男士还有很强的运动能力,运动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要慢慢增加运动量,让体力和大脑逐渐适应,避免过度疲劳。比如经常做一些有氧训练,它可以锻炼人的心肺呼吸,给人一个健康的心脏,能使人健康年轻,比如慢跑、骑车、爬山、游泳等运动项目。

如果运动的目的是减肥,那么有氧运动就要至少坚持到25分钟,才能消耗体内的水、盐和糖。同时,应该坚持多数量而少重量少强度的原则。如果是为了增加肌肉而健身,那么就应该增大重量和强度而减少运动的次数。

②40岁以上

男人到了40岁,骨骼就已经完全停止了增长,同时骨骼中的钙也会逐渐地减少。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膝、踝等部位的保护。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男士,皮肤和肌肉都开始退化,应该减少大运动量的器械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简单练一下腹肌和背肌,减轻运动的强度,并坚持小运动量。

(2)如何运动抗衰老

35岁正是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时候,但是,这个年龄段也是男人从青年走向中年的过渡时期,其生理机能已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比如体力下降、肌力减弱、肺活量降低等。因此,这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①收腹举腿

喜欢《健康生活一本通:让疾病远离你》吗?喜欢罗涵生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