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创造力的基本运动方式(下)(1)
17.1创造力运动的周期性
纷乱的世界往往呈现出许多周期性运动,例如物质创造力中的钟锤摆动,电磁的振荡,日月的运行,海洋的潮汐,水气的循环,天气晴雨的交替等等。在协同进化的历程中,物质创造力的周期性运动必然会影响到生命创造力和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相应的周期性。例如昼夜和四季的变化,生命的生老病死,心脏的跳动,生物钟的节律,以至于人类社会中的农业收成的丰歉,股票市场行情的涨落,国家兴衰的交替等等各种节奏。这些周期性的现象是自组织系统运动中涨落运动的表现,且并不像决定论者断定的那么死板、单调,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充满了事物内外部多因素的矛盾斗争。周期性可以是确定性的,也可以是随机的或者是模糊性的,并且在周期性中存在着阶段性的跃迁,在运动过程中体现创造力的突变和渐变运动。不仅仅在一个周期性运动中可以出现阶段性,而且在周期之间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发展,充分显示出创造力的激变和渐变两种基本运动方式的结合。周期性往往是协同进化历史中的重演律的表现。例如生物个体发育周期中的阶段性,反映了它的进化历史;一个人从小到老过程中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同样表现出人类起源历程的痕迹。
17.2“生命周期”中的渐变与突变
在各种运动的周期性中,最基本的可以说是新生、兴盛和衰亡的周期性,可以称为广义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性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从原子的蜕变到星球的新生和衰亡;从每一个生物体的细胞、个体、种群;每一个人、社群和某种社会结构,乃至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变化,包括每一种科学理论、技术发明,每一种艺术形式,每一种商品等等,无不呈现这种周期性的演化过程。比利时数学家维哈尔斯特在研究人口增殖规律时,曾用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间的S曲线表达生命周期的基本特征,如图47所示。这个曲线被称为逻辑斯蒂曲线,或称之为生长理论曲线。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曲线来表达某些事物创新过程中呈S型的成长规律。
图47生命周期基本模式示意图引自陈昌署,远德玉:《技术选择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各种事物创造的成长过程S曲线表现不尽相同,发展的每个阶段(有时称为相)可以有不同的斜率。图46中曲线上部顶端临界点的生长速度为0,达到成熟。周期的结束可以是衰亡①,可以是蜕变成新事物③,也可以在某种稳定状态下保持长时间的延伸②。A,B,C,D,E是几个相变点或基本临界点,意味着可能存在着创造力的激变。但是各临界点之间虽然可能出现微小突变,但相对来说主要还是创造力的渐变。而D则是创造新事物的主要临界点,或新旧极之间的临界极。整个S曲线呈现出激变与渐变的结合。下面用创造力的不同表现,开拓我们的思路,尤其是通过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加深我们对于创造力基本运动形式的理解。
17.3不同的生命周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曾经谈到,绿色植物的个体发育同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是生命的自我创造过程,是历史上的系统发育的集中反映。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上发现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阶段性(相的转变)。例如,一株小麦其生命周期中的个体演化,从外观形式上可以表现为:
A种子→B幼苗→C出穗开花→D结实→E③种子进入下一生命周期
①植株死亡在生理反应上可以表现为:A春化阶段(温度要求)→B第一光照阶段(光照时间要求)→C
第二光照阶段(光照质量要求)→D开花结实(成熟反应)
它们是完成整个发育过程所必需的质的变化。上述生理反应的控制参数主要是温度和光照。
从状态参量的变化来看,控制上述演化程序的是小麦细胞中的遗传基因DNA和RNA、配糖体等信息因子,由它们完成复制、转录、组成蛋白质和酶等一系列分化行为。因此,外观形态和发育生理的表现可以被看成是分子水平的微观和亚微观发育程序的宏观反映和放大。只是在微观发育中或许有更多的微小突变因素。
昆虫发育中的完全变态
有些昆虫的生命周期呈现出卵→幼虫→蛹→羽化成虫的发育程序,这种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它比不完全变态昆虫表现出更明显的阶段性,例如菜青虫能羽化成粉蝶。每个临界状态的激变是由激素诱发的,而激素的产生受遗传密码所支配。按照生物发生率,完全变态似乎反映着这种昆虫的进化历史。
草履虫种群的生命周期
有一个经典的原生动物生态学实验,通过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草履虫的一个种群,在封闭环境条件下的兴衰历史,似乎模拟了一种生态临界自组织现象。一个草履虫,在食物、水、氧气等生活条件丰富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大量个体的种群。在种群兴盛过程中,个体数目增加,原有的食物和营养的供应则日益短缺,在到达某一个临界点之后,终于使种群的生命周期从高峰处下降,此时个体数目迅速减少,甚至因死亡的个体分解使水质变坏,出现了第二个生存条件的临界点,进而残存的少数草履虫停止正常活动,在恶劣条件下形成细胞外壁增厚的孢子,进入休眠状态,等待环境变好之后再进入新的种群生命周期。
植物群落的演替
上述的草履虫实验是单一种群的周期性运动,我们还可以从更高层次的“社会性”生命周期思索创造力的运动方式。例如包涵多个群体的植物群落的演替。
森林的形成可以有各种演化过程,例如弃耕地和森林采伐区一旦被弃之不顾,最先形成的群落是草本植物。各种草本种群,尤其是优势种群占领了地面的草本层(相当于该社会群落生命周期的A孕育期)。几年之后,阳生树种进入该地区,可以是灌木及其后的乔木优势种群(相当于B成长期)。由占据优势的乔木树种占据了较高的林层,逐渐形成了郁闭的树冠,并改变林下的环境条件,使阴生树种和草本植物进入灌木草层(相当于C成熟期)。此时,群落极相进入稳定期,形成了具有一定的种和片层结构的特定植物群落。这种群落极相的最后形成和稳定,达到了生长曲线S曲线的顶端(D),并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保持下去,最后进入终极的临界状态E。
极相稳定的森林群落是生命周期性演化的高峰,也是它最后进入终极的临界状态。这是因为占据主导优势的上层阳性乔木树种,已经失去了在这种群落中繁殖后代的机会,它们的种子和幼苗已经不可能在郁闭的森林下层生长发育。而且老树本身的优势只能由它们自己的寿命支持。个体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何况它们迟早会受到虫害的侵扰和闪电引起的森林火灾的袭击。上层树种死亡使得下层裸露在阳光之下,环境大变,外来优势种侵入,因此,演化的下一步将是该群落的崩溃,被新的初级演替或次级演替所替代,进入另一个新的群落的生命周期。
17.4商品的生命周期
在商品的生命周期中,A是新产品研制期,是孕育中的、潜在的商品,往往是新的发明和创造。B是新产品的生产试销期,说明某种发明和创造开始走向商品化。C是消费人群的开拓期,凭借经营策略的创造力开拓市场。D是畅销期,商品进入生命高峰,但是由于市场饱和,其他商品的竞争等内外因素,商品的生命成长已停滞在这个水平上,呈现出商品寿命的两面性。E是衰亡期。其中,因社会需求转移、其他商品的竞争,老技术已被新技术所替代等原因,会出现下述几种状态:①商品生命周期终止,退出市场舞台;②在一定市场和规模下维持生命的延续,有时成为文化遗产;③根据市场新需要,转移成其他商品,进入创新的生命周期。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海斯认为,就企业的市场创新问题而言,企业看产品,产品看质量,质量看工艺,工艺看创新。产品创新有不同类型:模仿性,改进型,换代型和全新型。如果以利润为目标,则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如图48所示。
图48以利润为指标的商品生命周期在当今社会这一创造力发展的新时代,商品的生命周期有日益萎缩的趋势。由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更趋剧烈,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选择自由度日益扩大,精明的商品经营者往往是“推一个,制一个,看一个”,使得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层出不穷。美国加州爱丽美食品公司设立一个“今明后”(今天、明天、后天)专柜。每天在这个柜台上总有几种新食品陈列。今天出样,明天订购,后天出售。这种经营方法象征着新产品、新花样神速推出,而且经过顾客的品尝、鉴别,满足率特别高。这种经营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参阅托夫勒对后工业社会企业小型分散的预测)。
17.5事物整体演化中的渐变与突变
喜欢《广义创造力纵横谈》吗?喜欢丁大中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