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 第13章 创造力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

第13章 创造力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

小说: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作者:丁大中

人们认识世界的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两种思想方法的斗争已持续数百年之久,这种认识论上的、思想方法上的争论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使人们对事物运动的认识日益全面、深刻,为思维创造力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是十七、十八世纪在物理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拉普拉斯决定论,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遵循严格的单一因果关系,只要知道了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就可以用牛顿定律和微分方程确定的描述。

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称为适用于有限个单一因果关系的一种机械决定论。同它相对立的是玻尔的非决定论,它指出拉普拉斯决定论不能解释大规模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群体效应,如果个体事物(或有限的个体事物)变成群体事物(无限多的个体事物),那么运动规律就应该是统计决定论规律,或者称之为用统计数学方法所描述的概率和随机性规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系统论和系统思想的进展,人们又认识到,观察和研究的事物是具有相干性联系的群体事物,无论机械决定论和统计的概率都无法描述这种由于相干性联系所造成的系统新质的不确定性,被称之为“系统新效应”。在这里,系统要素的运动方程是非线性的、不确定的,这就是模糊性。

在本章中,我们将根据拉普拉斯决定论规律说明创造力的确定性;根据统计性规律说明创造力的随机性;并根据系统新质的模糊性说明创造力的模糊性。最后评述机遇在创造力中的作用。

7.1三种创造力思维方法

根据创造力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特征,人类思维创造力可以按对象不同,应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方法,即确定性的(拉普拉斯决定论),随机性的(统计学的决定论)和模糊性的(系统决定论)。它们之间不同关系可以用下表显示(见表1):

特征拉普拉斯决定论统计学决定论系统决定论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对象个体

(或无关的多体)群体

(无限多个体)系统

(相干联系的群体)关系无相互作用随机性作用相干性互作个体运动方程特征线性、确定性线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不确定性。

7.1.1拉普拉斯决定论——确定性的思想方法

在17、18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中,以牛顿物理学为代表、根据微分方程计算出太阳系行星中的海王星的存在,计算出哈雷彗星的运行轨道和出现时间,以及预测日蚀等许多天文学上的重大成果;并进一步在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业的发展中促进了工业社会的兴起。由于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决定论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以至于许多科学家、包括牛顿本人和爱因斯坦都将这种决定论视为人类创造力的唯一思想方法,而完全否认非确定轮的随机事件,认为随机性只不过是人们还未掌握其确定性规律的表现而已,机遇只是无知的代名词。

经典的确定性思维方法有强大的保守性,以至于认为世上一切事物都按照现行规律运转。秩序都是固定的。如果要问掷一枚钱币,落地时应该那一面朝上,他们会说“上帝”不相信投骰子。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主要是凭借逻辑思维进行的,因此这种思想方法被人们批评是机械的、僵化的。思维创造力既有确定性、继承性,更有创新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7.1.2统计决定论

因为拉普拉斯决定论不能解释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等群体事物中的个别粒子的规律性,这一类运动方式只能以统计物理(概率)来描述。于是在人们的思想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概率”的观点。随着概率论的发展,人们发现不仅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粒子运动可以用统计规律描述,而且在更多领域里包括生命世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都可以运用概率来掌握其运动规律。例如在孟德尔生物遗传法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统计遗传学,发现和应用染色体组及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的分布和交换、连锁等运动规律,和群体中基因变化密度规律,进行生物遗传性的控制和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的创造性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应用随机取样、典型剖析的调查统计方法,掌握事件的概率规律性进行决策,已被总结为工作方法的基本经验。在创造方法中广泛应用的德尔斐法(专家调查法),其基本原理也是建立在随机调研基础之上的找出群体意见统计分布所确定的最佳方案的有效方法。

7.1.3模糊性的系统思想方法

模糊性的系统思想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更高水平的创造方法。它在事物运动的客观性上更科学地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为复杂大系统中的大量参数不可能完全精确,所以过度地把本来并不绝对精确的事物作为100%正确地描述并不科学。例如人们的语言交流。同是中国人说中国话——普通话为规范标准,但是总不免南腔北调,以及男女老少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只要围绕在规范语言的某个隶属度之中,互相还是可以交流,如果某个人只能根据自认为最精确的语言才能听得懂,而且不能适应系统决定论的模糊性要求,就会被排除在正常交流之外,遇到很大麻烦,甚至成为孤家寡人。

从人类认识世界的主客观关系上看,人的主观性也只能反映客观世界中的大同小异的模糊性。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海森伯格提出,观察者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受到观察仪器的影响,存在着测不准关系。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因为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相同(尤其是心理因素会造成更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观察也会有认知上的差别。例如人们凝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对画中人物微笑的时隐时现感到迷惑不解,据神经生物学家的研究,认为是同观察者视线在其脸上游动使眼视网膜结构中的两个功能区的变化有关。即在视网膜中心区感知印刷符号和颜色,辨别细节,而外围区则区别黑白、捕捉运动,分辨阴影。当观察者眼睛的中心区在画中人的眼睛上时,“外围区”视线则落在她的嘴上,从而注意到颧骨的阴影,使人意识到笑容的存在。当直接观察画中人的嘴时,人眼的中心区不会注意到阴影,所以人们永远无法从她嘴上看到笑意。或许就是这种模糊性使蒙娜丽莎有一种神秘的美。

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论专家,应用数学家扎德教授发表了《模糊集合》,提出用科学的方法描述模糊性的数学理论,使模糊性得以精确表达。在短短几年里,在聚类分析、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系统评价、数据结构、图书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管理决策等方面都发展了相应的模糊理论,广泛应用。例如自控技术的模糊理论应用在洗衣机的研制:首先是研制目标,包括省时、省力还洗得干净就是一个目标的模糊集。例如怎样去规定省时、省力的标准,尤其是怎样才算洗得干净,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其他还有洗涤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包括洗涤物的数量、体积或重量、质地、肮污程度和性质;水的软硬和用量;洗涤剂的理化性质和用量等,构成约束条件模糊集。尤其是多目标,多制约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自动洗衣机的决策设计只能是综合各方面要求的“交集合”。图14是“交集合”示意图。

图14交集合示意(图中阴影部分)

随机论和模糊论描述的运动方程特征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把它们也归之于决定论类型,主要是因为事物运动特征的更高层次上的相似性或哲学上的统一性。例如随机事件在不确定性中包涵着整个群体在统计概率上的确定性规律;模糊性则是应用定量方法描述不同事物的“隶属度”概念,而“隶属度”是属于某一事物的确定程度。三种决定论类型反映了思想方法的历史演化,也同时反映了思维创造力的演化。但是正如在第二章中所阐述的,创造力演化的不同阶段并不意味着新的、更高级阶段完全取代以前的阶段,而是“扬弃了前阶段的外形,但其内涵却上升为更高级阶段,结合在新的过程之中,并形成新的形态。”

7.2自组织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以上三种创造力思维方法,在每一个创造过程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可以用系统演化过程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交替出现得到证明。

按照耗散结构变化的理论,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创造力的确定性。即在系统结构内部存在着演化的“目的性”(广义的),尽管它会不可避免地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干扰,但是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将会排除干扰,使其结构达到一定的终态。系统愈是高级,这种“目的性”也愈是明显。即使在非耗散结构中,例如物质创造力中的行星的运转和水向低处流等稳定状态的一定趋势也可被视为更广义的决定性。至于耗散结构的生命创造力中,诸如DNA和细胞的复制、胚胎的发育、生命周期的完成,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等,目的性更为明显。到了思维创造力中的有意识的目的性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等等,则使目的性提高到最高水平。至于近年来物理科学研究提出的关于宇宙中某些现象反映的“人择原理”,更是将广义的“目的性”做了创造性的发挥。

用创造力的确定性相对的另一面——非确定性则更加强调了环境因素对系统内在动力的相干作用。由于系统在进化过程中总是同环境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系统产生某种激发态时,涨落会迫使这个现存系统进入不平衡和远离平衡的状态,并威胁其原有结构,这个系统便达到了一个临界时刻,或称为进化过程中的分叉点。这个分叉点上的进化方向不可能是事先决定了的、确定性的,而是由偶然的机遇决定它在哪些部分在新的道路上保留(继承)和发展(创新)。但是在偶然性决定分叉点之后,新的确定性又开始起作用,直到下一个分叉点的出现参阅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参见6.5节图10所示内容)。

系统演化的分叉点上往往出现受激发的不稳定状态,成为创造的新起点,我们在第十一章中将把这种分叉点称为创造的临界点而详加讨论,因为它们是创造的新机遇。在本章中仅举出某些最一般的例子。

例如在物质创造力中,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当水量和流速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出现极不规则的湍流,形成混沌运动。它失去了原来水流状态的确定性,而以湍流运动状态的不确定性为特点。尽管在混沌中也将形成新的规律,新的确定性,直到新的分叉点出现新的不确定性。

混沌的分叉现象可以无穷尽发展,确定与不确定也就交织出现于统一的进化规律之中。

喜欢《广义创造力纵横谈》吗?喜欢丁大中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