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 第9章 创造力的继承性与创新性(2)

第9章 创造力的继承性与创新性(2)

小说: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作者:丁大中

继承性和保守型有时非常强烈,往往阻碍创造力的发展,使创新性难以产生和实现。例如意大利的布鲁诺因为传播日心说,于1600年被罗马教廷杀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因为反对燃素说,提出了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正确理论,1794年被送上了断头台。奥地利的孟德尔(1822-1884)研究遗传学不被人理解,直到去世近二十年之后的1900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他的孟德尔定律,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先驱,得到普遍应用和发展。即使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曾受到很多人的不理解、非难、怀疑和反对。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由于在创造学理论中一般将新发现、新发明的创造性定义为有理论或实践价值的新颖性和独创性的成果,强调它为前人所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因此,它在继承性的保守性压力之下使人们有时会产生继承性只有保守性而没有创新的潜在价值和能力,甚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于它的保守性有各种程度不同的评价。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逊曾经强调“有创造力就是说,尽可能多的忘掉学校里所学的东西。”约翰逊:《思维和判断心理学》,1955年。这是一种最严厉的关于对抗性的表述。荣获2001年度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固体物理学家黄昆也曾说过:“我文献看得很少,因为那样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创造的东西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我来说,后者要困难得多。学别人的东西很难,而自己一旦抓住线索知道怎么做,工作就会进展很顺利。”李斌:《走进本色黄昆》,《北京日报》2002年2月。而爱因斯坦的态度比较和缓,他只是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学里有许多创造方法就是建立在排除旧观念、旧思维干扰的基础之上。例如奥斯本1938年创立的“头脑风暴法”,最初就是以精神病人胡思乱想似的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为前提的。有的创造理论则强调潜意识和灵感甚至排除逻辑思维的作用。

尽管我们强调了继承和创新的对抗作用,但是继承性的保守性同时又是事物稳定性、确立性的基础。尤其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社会活动的协调统一而建立的语言、文字的认同,各种规章制度及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条款,都必须具有准确无误的稳定性、确立性和保守性。如果一切事物只有变异性、新颖性而没有维持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则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今天是张三,明天是李四;眼睛一眨,鸡变鸭。一种新发明、新创造如果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不仅新发明,新理论在始创之后总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即使是某一位演员创造出的某些艺术形象,当他获得社会认可之后,其某些显着特征也会长期保留在观众记忆之中,留有较深刻的痕迹。例如笑星赵本山说他的就帽子,在他创造新节目时总觉得摘掉不太得劲,只好继承下来。卓别林的八字脚走路和手杖等特征,成为他继承艺术创新中的“保留形象”,犹如文艺中的“保留节目”。

于是继承与创新,是矛盾对立物的统一,对抗与互补相互依存。正如为了创造一个新的社会,首先要以革命来动摇旧制度的稳定性、确立性,进而将它“打得落花流水”。一旦新制度建立,又要继承旧文化的精华,并力求自身的相对稳定和不断完善。这就是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永恒进化的规律。

5.7温故知新——在继承中创新

思维创造力的继承性要求创新时必须获得人类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前人知识的积累和在新情况下的应用——批判地继承。这就是温故知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之所以“可畏”,就在于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马列主义理论也是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人们在“温故”的时候往往受到旧传统的影响和保守性的束缚,难以进入“知新”的新境界。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懂事的成年人确实不如不懂事的儿童。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他们没有老虎可怕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不受保守性的束缚而产生成年人不易产生的新思想、新思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创新可以不受“故”的约束。例如美国有一个五岁儿童,发明了一种简单明了的识别鞋左右脚的形象标志,附在鞋底里面,使人一望而知。这项小发明很快商品化,获专利转让费300万美元。儿童的这一项创新,是在学习穿鞋的实践中实现的。首先他必须接受穿鞋的规定性,接受鞋分左右脚的规则,接受穿错鞋之后遭到大人的指责,或感受到不舒服的滋味(他们,尤其是男孩子往往对后者满不在乎,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创造左右标记的灵感),只有在上述继承性和启动之下才有创新。成人不易产生这种创造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体会儿童生活和童心。儿童世界虽然可以是美丽的幻想世界,虽然可以用自己的直觉反映客观事物,但是它并不能简单地使创新成为现实。因为他们发生的新思想在整个创造过程中往往只是一种朴素的、原始态的开端,要想完成整个创新活动,必须学习和实践。

在继承中创新构成了人类整个文明发展史。这里仅举出几个有特色的事例:

纸文化的创新

自从蔡伦发明造纸技术以来,纸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形形色色适于传播各种信息和各种用途的纸,足够在一个专门的博物馆中陈列。当前由于多媒体电脑系统的发展,用纸来传达信息的重要性似乎已大为降低,有人认为一个“无纸时代”即将到来。其实,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要求,以不同的方向,朝着广阔空间进行横向转移“等价交换”。例如应用于信息、通讯的感光复印、火花传真、紫外示波、心电图和照相用纸,应用于工业的绝缘、防护、防菌、防锈、保鲜以及压力、静电、电解、热敏、磁性等各种记录用纸;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纸杯、纸餐具等容器、餐巾纸、卫生纸及消毒、抹布、防虫杀蚊、捕蟑螂纸;一次性的医院用纸床单、纸衣服、纸尿布等;应用于印刷的纸版和包装、装潢、礼品、奖品等等,五光十色,充满了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

可以看出在创造力模式中,不仅ab↑↓变化多端,CH也相应变化。即到达系B对照物概念的外延越是扩大,共性因素H的内涵也就越是缩小。纸概念的内涵H已成为“纤维薄片制成物”,纤维包括植物性、无机、有机合成和金属等(附录中引用了一些新款资料)。

茶文化革新

中国人几千年来精通饮茶艺术,认为茶应该喝新鲜和热乎的。福建乌龙茶故乡的武夷山茶叶研究所曾经总结出27道程序组成的沏茶、饮茶的茶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但是台南有一家不出名的小厂——信嘉实业公司想将台湾山区着名的绿茶——乌龙茶制成软包装的冷饮出售。开始时没有人相信会有人买罐装中国绿茶。出人意料的是,从1985年到1994年的不到10年时间里,开喜牌罐装乌龙茶已经在台湾茶类饮料市场中独占鳌头,并以出口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和东南亚等地。据台湾一分市场调查报告说,其他饮料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的36.5%下降到1993年的22.8%,而茶饮料却从12.4%增至34.2%,超过了其他饮料。自94年初到当年10月份,茶饮料的消费量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121%,而且在日本一些大城市的自动售货机里和某些飞机航线的途中服务中,易拉罐乌龙茶举目可见,已成为普通的流行饮料。信嘉实业公司经理将他的成功视为中国茶文化的一场革命,他用了很长时间,做了许多宣传(包括让年轻人相信这是时髦的)才逐渐地改变人们的饮茶习惯。冷茶畅销除了饮用方便,不用加热之外,也同当前待客新风尚有关。客人来访不必开水泡茶、添水,既节省时间,又不影响交谈。现在易拉罐凉茶种类和品牌越来越多。

酒文化的复兴

中国名酒举世闻名。1988年7月,政府开放名酒价格后,一度市场红火。但是不到半年就出现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白酒大战,大批酒厂告急,有的甚至被迫停产。于是由古井贡酒开头,许多厂家走上“降度降价”之路,又兴起一批名优特新酒,在国际博览会上屡屡获奖。这些酒除了用料有古传秘方,酿制有传统诀窍之外,并在新技术指导下刻意求新,观念更新,和经营方略创新。例如改变唯度数高的烈性酒才是好久的旧观念,发展了一批38‐40度左右的中度酒合适于妇女饮用的低度酒;改变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重视广告宣传作用;改变了侧重感官、生理刺激取胜的旧观念,注重包装技术和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结合。例如依托孔圣人传统的“孔府家酒”,突出帝王享用的“古井贡酒”等等。同时配合古色古香的容器设计,使饮酒者不仅品受醇香韵味和兴奋感的醉意,又有文化熏陶的艺术享受。“竹叶青”等则是走上冷酒的新路子,宣称加冰块、兑矿泉水的新饮用法,使中西融合。

尼龙新开发

美国杜邦公司在二战中研制出尼龙产品,起初只是用来制造降落伞,后来认识到它的柔软、光洁、有弹力等特点,用来做长筒丝袜和男人的裤带。随后又成为男女衬衫的主要原料,并进一步认识其耐磨、耐拉的特性,研制成轮胎、地毯等产品。在二战后新材料不断涌现的形势下,尼龙老产品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从中开发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潜力。

从老产品开发新产品的方法很多,例如通过移植、推导、增减、追踪等方法,从普通雨伞研制出折叠伞;从普通闹表研制出对话闹表,从普通机床研制出万能机床和程序控制自动机床以至于多功能的机械数控中心等。

根据老产品(老技术)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基本原理,创造学总结了各种创新方法。例如新技术应用法,技术移植法,专利利用法,情报整理法,横向思考法,逆向思考法,信息综合法等。它们综合起来,可以称为技术信息启发型发明创造方法。

5.8各有千秋——在创新中继承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创新不断凝结、沉积,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遗产。因此人类社会的继续变革和创造总会带有过往时代遗留下来的种种痕迹,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想推动人类历史的健康发展,必须扬弃糟粕,吸收和发扬精华,有选择的继承,在创新中继承。

喜欢《广义创造力纵横谈》吗?喜欢丁大中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