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夏季养生谈(3)
你知道心脏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吗?跳动!没错,心脏最喜欢运动。一有人会说,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够累的了,还喜欢运动?是的,从心脏形成的时候起(在母体内,处于胎儿阶段),它就开始跳动,一直跳到生命的终结,不必担心它会累坏,它每跳动一次,在心跳的间歇期便休息一会儿。同时它也在不停地跳动中逐渐长大,变得坚实、有力。
适当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和调整循环系统功能,促进血脂代谢,均有裨益,这同时也是预防动脉血管硬化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该根据身体和体力情况、既往的活动习惯和自身心脏功能来决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身体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宜一开始就做强烈或剧烈的运动。定时有氧运动,配合健康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最好方法。
人体在运动或进行体力活动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脏。因为人体多做功,就要求心脏多泵出血,增大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这本身就是最好的锻炼。据科学家们调查研究,人类心脏最强健、功率最大的是马拉松、十项全能运动员。有人测过日本著名的马拉松冠军、长跑名将濑古的心脏,发现其容积和功率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非一般人所能比。这是他长期刻苦锻炼的结果。每天晨晚两次到室外慢跑或散步,可有效增进血液循环,促进血中脂类物质的代谢与排出,更能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不过,宜跑则跑;不宜跑则走,以活动身体而不显劳累为度。
强化心脏,还要放松生活。怎样转移紧张的心情呢?如把心脏比喻为一只橡皮船,那么紧张就像是吹入风船里的空气。一旦承受相当分量的空气就会使橡皮船膨胀,空气愈来愈多,稍微碰到某种刺激,就会破裂,那就是狭心症、心肌梗死。如不想让这只橡皮船破裂,宜避免太多空气进入,或者常常放出空气,那就是尽量远离紧张匆忙的生活,或常常设法消除紧张。
如果你实在感到压力无处不在,令你喘不过气来,那么选择周末去郊外活动活动吧,可以约上两三个知己(有异性的搭配为佳)一起行动,一边谈论人生、大吐工作中的苦水(有些还是要找人一吐为快的好),一边尽情享受户外清新的空气和幽美的田园景色(真正能够营造出舒适安逸的氛围的那种)。啊,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去度假村度度假,烧烤、定向越野、高山攀岩、高空蹦极跳、草地翻滚或者去泡温泉等等,想省钱的话就去爬爬山也好。
阅读也是很好的放松法。适当的阅读不仅可增加知识,还可以安定人的情绪。实在觉得出门太累,就把书柜里面爬满书虫的书拿出来再重温一次吧。
夏季养生多食苦
人体喜凉,五脏通心,需要清补,可选择一些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西瓜、苦瓜,这些清淡食品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同时配合食用大米粥、绿豆粥、冰淇淋、银耳、百合汤、莲心汤等一些清热又含有较丰富营养成分的饮品。这些清淡食品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阴虚寒凉体质者,适宜食用党参煮牡蛎等;阴虚火旺者需要清补,适宜食用的食物有大米赤豆粥、清炖牡蛎肉等。长夏,气候潮湿,五脏属脾,适宜淡补。阴虚寒凉体质者适宜食用薏茯苓大米粥、山药炖乳鸽等;阴虚火旺者适宜食用薏苡仁粥、沙参炖猪瘦肉等。
五味,酸甜苦辛辣,都应该感受到。人们多喜欢吃酸甜或香咸味,有的人喜欢麻辣,可是,苦味自有苦味的好处,不能敬而远之。一年四季都应该适当吃些苦味食品,如啤酒、茶叶、咖啡、可可、苦瓜、苦菜等,尤其是在夏季,适应气候特点,更应该多吃点“苦”。多吃苦味食品,能恢复脾胃运动能力,增进食欲,以苦味之阴调整夏季阳热。
夏季炎热,人体脾胃功能较差,食欲大多不振。而吃苦味食品能恢复脾胃功能,增进食欲,且苦味人心,可泄降心火。科学研究发现,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苦味质等,具有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季闷热又有很重的“湿气”,吃些苦味食品可以降低体内“火气”,抵制湿气。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味食物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可提神醒脑,使人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松弛下来,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如同苦味中药一样,有除燥湿、利尿和改善食欲等作用。从化学成分看,苦味物质主要有生物咸、苦味肽、尿素类和硝基化合物等几种类型,如苦瓜中的苦味物质是生物咸类的奎宁,啤酒中的苦昧是麦芽产生的。这些苦味物质不仅只有特殊风味,能增强食欲,而且有利尿去湿、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之功效。当苦夏症状出现时,为恢复紊乱了的消化功能,增加衰减的味觉,不妨吃些苦味食物,可能比吃药打针的效果还要好。
药理学研究也表明,苦味食物具有解除燥湿、利尿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良好的药理作用。在夏日适当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菊花、苦荞麦及苦味的野菜,多喝啤酒、苦丁茶之类的苦味饮料,不仅能醒脑提神、抗炎清暑,消除疲劳,而且能调节饮食风味,刺激味觉功能。尤其是夏季人体消化功能低下,苦味食物最易刺激味蕾,促进味觉的恢复。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降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鲜苦瓜泡茶饮,对中暑发热有良效。现代医学发现苦瓜内有一种活性蛋白质,能有效地促进体内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它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被营养学家和医学家推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医学专家还从苦瓜中提炼出了一种口服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多吃苦瓜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来说大有裨益。
因此,我们要在夏天适当吃苦瓜等苦味食物,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长夏要养脾
在五脏与季节的关系中,脾与长夏相对应。这里的脾是中医学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脾的概念有所不同。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夏热之气以养心,以长夏之气以养脾”。
湿气通于脾
长夏(农历6月,阳历7~8月),天时之气以湿为主,天气又湿又热。湿与脾的关系最大,因为脾是一个湿脏,两湿相遇,湿上加湿,所以长夏天湿、地湿、人的脾也湿,这样脾的消化功能就常常受到影响,而出现恶心、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甚至头昏、头痛,这就叫脾为湿困。
因而,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要多注意健脾、醒脾,要多吃点留香、佩兰、薄荷、生姜等芳香化湿之品及健脾养脾的药食,如白扁豆、白术、薏苡仁等,原因就是湿气通于脾、脾为湿困。
湿气通于脾,故长夏多脾病。表现为一是易患脾病,二是已患脾病者,易于复发或加重,如患有脾虚失运之人,此时易被湿困,而引起头重、身困、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等病证。从疾病流行来看,本季多湿,以湿邪致病为多见。
养脾当先防治胃肠道疾病。暑天易患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中医学认为主要就是暑湿困脾所致,一方面,夏天脾胃功能本来就偏弱,另一方面,人们又多吃生冷之物,加上夏季食物又易被细菌等污染,以致脾胃受损,故夏季保养脾胃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节制饮食,少食肥甘厚味。清代医家汪绪石在《理虚之鉴》中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冻,长夏防湿。”
因此,养脾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引起胃肠不适,这时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得胃肠道疾病。3岁以内的幼儿多由于饮食不节、食量过大、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引起呕吐、腹泻,大孩子如果吃了不干净或腐败变质的食物,细菌的毒素刺激胃肠道,可以引起中毒。这时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如果吃了沾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可以得急性痢疾,拉脓血便。这种病发病急,变化快,24小时内便可能导致死亡。
应选择新鲜、干净、保质期内的食品;注意冷藏食品,对食品烧熟煮透;煮熟的食品立即食用,需贮存冷藏时,应生熟分开;储存过的食品食前需彻底加热;保持厨房、食品容器等的清洁卫生,此外,发生腹泻症状,应及时就诊。
养脾要防湿邪侵袭。从中医上来说,湿为阴邪,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因此,长夏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可以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也不要吃得太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在湖南、四川等地区,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在闷热的环境里增添凉爽舒适感。另外,通过吃辣,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温、高湿的时候,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现象。
防止湿邪侵袭,要注意家庭生活中做好居室防潮工作。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导致风湿关节炎等症,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因此,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
养脾多吃黄色食物
人体五脏六腑皆仰赖脾胃的滋养,也就是说人体的健康与否,都要看脾胃功能是否良好,也印证了“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句话。
《素问·脏气法时论》载:“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脾病者,日映慧,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凡消化系统疾病、身体瘦、四肢冰冷、易水肿、白带多者,都与脾脏有密切关系,而且多发生于夏季。
在饮食上,由于黄色食物对应五行为土,人脾,故多食用黄色食物有益于养脾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强脏腑功能。
黄色食物多半味甘,气香,性属土,皆入足太阴脾经、足中阳明胃经。黄色食物多为五谷根茎淀粉类,像香蕉、柳橙、黄豆、花生、玉米、小米、地瓜、南瓜、木瓜、胚芽米等,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发生,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磷两种矿物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收到壮骨强筋之功效,对于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中老年骨质疏松病等常见病有防治作用。黄色食物如玉米和香蕉等还是很好的垃圾清理剂,因为玉米和香蕉可以强化消化系统与肝脏的功能,同时还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滋养脾、胃,保护脾胃健康,维持脾主运化、主升清及脾统血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将吃进的食物转化为营养,再将这些营养物质传送至全身,并代谢身体的废弃物,是身体血液、精气、身体运转时动力的来源。
此外,黄色食物能让人精神集中,所以,在精神涣散的夜晚,喝一杯甘菊茶,能让思维重新进入状态。还可以减少脸部皮肤色斑,延缓皮肤衰老,对肝、胰也有益处。生姜中姜醇、姜烯等成分可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其中姜黄色素还能抑制人体内癌的生成。
在饮食中增加适量甜味,也有助于养脾。肠胃不好的人有偏好吃甜食的倾向。当你突然很想吃甜食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胃发炎的前兆。带有适度甜味的黄色食物,像南瓜、玉米、番薯、大豆、柿子等,对肠胃都很有帮助。想吃甜食的时候,要避免砂糖含量多的零食饼干类,而以苹果、蜂蜜等食物来取得甜味。
要强化肠胃功能、顺利消化吸收食物,最重要的在于食物的咀嚼。每口饭至少要嚼30下。有胃炎或胃溃疡的人则可以蔬菜粥代替米饭。米饭多嚼几下就会感觉有甜昧,这是由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的缘故。因此,咀嚼可说是天然的肠胃药。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因而在饮食方面形成的习惯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强求一律,要注意遵循自己的饮食规律。但不论怎样,饮食一定要有节、按时、定量,合理调配,寒温得宜,食宜清淡,保持不饱不饥的状态。
养脾四法
中医认为,人的营养来源于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能将人体所摄取的食物进行消化,使精华部分转化为气血和各种营养物质,并运送到全身,起滋养作用。同时,还能将食物中的糟粕排出体外。因此,夏季调理好脾的功能,对健康很重要。
醒脾法。中医脏腑学说认为,脾为阴脏,以阳气为用,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明湿,有“脾恶湿而赛燥,土爱暖而喜芳香”之说。如果湿浊中阻,必然影响到脾的运化。暑天湿气较重。容易困阻脾气,困脾日久,会使脾气不振,甚至脾气呆滞,使其运化食物和水液的功能下降,这时就需要使用化湿的药物或食物去湿,使其功能恢复,这就是醒脾的含义。取生蒜泥1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不仅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也可取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开胃醒脾。或用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加食盐、糖醋少许拌食,以芳香醒脾、增强食欲、振作精神。
护脾法。盛夏骄阳似火,人体出汗比较多,很容易伤津耗气。所以,可选用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药粥,以护脾养胃,补气生津。如莲子粥(莲子、白扁豆、薏仁米各50克,糯米100克,煮粥食)、山药茯苓粥(山药、茯苓各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粥食)、银耳百合绿豆粥(银耳20克、百合10克、绿豆20克、糯米100克,煮粥食)。
健脾法。是指健脾益气,帮助“脾气”活动,以增强其运化功能。夏季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服药后不易被吸收,反而容易阻碍脾的运化。因此,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健脾益气。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约20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
暖脾法。因大量进食冷饮、瓜果,容易造成寒积脾胃,伤及脾脏的阳气,影响运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腹痛、呕吐、泄泻等症。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能起到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或用肉桂粉3克,荜茇粉10克,高良姜粉10克,装入布袋内,夜间置于脐上。有的患者每天一大早三四点钟就得出外解便,而且是稀溏便。昼间也还要便2~3次。浑身无力,平常还怕冷,手脚发凉,腹部更畏寒,稍感腹凉就得上便所。这种症状,中医称其为“晨泻”,又名五更泻。致病原因是肾阳虚,不能温养脾胃所致。从中医理论看,肾脾是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人到老年,肾阳虚衰则不能养脾,使运化失常。在黎明煎往往阳气未振,寒气较盛,肠鸣即泻。久之身体虚弱,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精神不振。治疗原则是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一般可用四神丸治疗。四神丸方为:破故纸、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生姜、大枣,加水煎服,一般服药两周左右即愈。
喜欢《从春到冬谈养生》吗?喜欢徐宪江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